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异国僧人备受恩宠

常言道“远来的和尚会念经”,诚哉斯言!不空(705-774年)具名不空金刚,一名智藏,为北印度人。他自幼随叔父来到中国,拜另一个洋僧人金刚智为师,主要学习密教。金刚智死后,他秉承遗命,于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率领含光等众弟子到狮子国(即今斯里兰卡寻求密藏梵本,三年之后返回中国,翻译出密教经典140余部,是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四人译师之一,也是我国佛教流派中密宗一脉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不空法师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唐代由盛转衰的重大转折时期。一个安史之乱,使盛唐转衰并由此带来了中唐之后藩镇割据、皇室衰微、经济发展缓慢的长期动荡局面。特别是进入唐代宗时期,虽然安史之乱已过,但藩镇割据正在形成,北方又有吐蕃不断骚扰,中原一带长期处于战乱年代。代宗李豫,实际上就是一个色厉内荏、十分昏聩的皇帝。加之他的三位宰相元载、王缙、杜鸿渐都对佛教十分迷恋,所以,在这个期间,上至帝王,下到百姓,全国掀起了一股大力崇奉佛教的风尚。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心态下,不空这个从遥远国度而来的神秘高憎便立刻受到了国人的极大欢迎。他主修的是具有高度神秘色彩的密宗派。此派主张只要静心修炼、默诵真言,就可以消灾免难,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对于正生括在动荡和苦难之中渴望超拔的广大民众无疑是一副极为有效的抚慰剂,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即使对于王公贵胄,甚至皇帝本人,其诱惑力也是不容抵挡的。据《佛祖统纪》记载,在唐永泰元年(765年)十月,吐蕃大举进攻,已经兵临城下,形势相当危险,但唐代宗却并不急于积极组织力量抗击来敌,反而不慌不忙从宫中抬出部《护国仁王经》来,立刻护送到西明寺,命不卒法师为百余法座之人从容讲法,并令宰相以下的文武官员都到寺庙里去设斋进香……由此可见,代宗皇帝对于这位不空法师的信赖和崇拜已经到了何种程度!在那个时候,关于五台山和文殊菩萨的信仰已经比较深入人心,社会上普遍皆知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显灵之地,作为皇帝的代宗自然更加相信文殊大师的无量神通。所以,当吐蕃最终攻人长安时,代宗仓皇奔突,逃遁到华阴地区。在郭子仪击败吐蕃迎请回来之后,他大约从内心里感到,自己之所以能够这样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大唐帝国之所以能够江山水固、福祚绵长,根本不是什么郭子仪和众将士浴血奋战的结果,而完全是靠五台山文殊菩萨的无边法力和神圣佑助。所以,回到京城,惊魂甫定,这位大皇帝立刻下沼,不惜巨资在五台山兴建一座规模宏大、构制精良的大文殊殿,并专门建造一座一丈六尺高的镀金文殊造像,运送到五台山供奉。>永泰元年(765年),代宗皇帝又全力支持不空在五台山创建了一座仿照印度那烂陀样式的大寺,即至今仍巍然耸立在五台山山顶上的那座金碧辉煌的金阁寺,重修了五台山玉华寺和六处供养舍,并按照不空的奏请,要求五台山的金阁、玉华、清凉、华严、吴摩于等寺,每寺剃度僧人21名,作为大唐帝国的镇国道场。同样,在不空的一再要求下,代宗皇帝又先后把长安光天寺东塔院定为五台山的往来停止院, 到了大历五年(770年),不空法师要亲自到五台山修炼功德。其时,他在五台山主持修建的金阁、玉华两座寺庙都已竣工。为了进一步广泛普及五台山的文殊信仰,不空又专门奏请代宗皇帝,要求普天下的所有大小寺庙都要兴建文殊阁,并作为五台山根本道场的支院。所有寺庙的食堂中也都要把文殊菩萨的塑像置于宾头卢上首,而让普贤、观音等都置于下首作为胁侍,从而把印度佛教的法式更加普遍地传播和普及到了我国各地,也把五台山的文殊信仰和文殊菩萨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大历九年(774年),这位大受恩宠的不空高僧终于功德圆满地圆寂了,永远合上了他那一一双略带一点凹陷的眼睛。据他的遗书,私财全部施舍给了金阁、玉华两寺。出于对这位异国高僧的一向崇奉和赏识,已处于万分悲痛之中的代宗皇帝,在辍朝哀悼的同时,还不忘追赠了他一个“司空”的世俗封号,并加了一个“大辨证”的头衔,真是备极哀荣了。>在这里还需要补充句,从不空创建五台山金阁寺开始,五台山金阁寺就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密教中心。如今,每一个来到五台山的人,不管是朝山者还是旅游者,只要一过东面入山口,就都可以看到那座矗立在高高山岗上的巍峨壮丽的金阁寺。不过,令所有来人最感兴趣的,自然已经不是什么密教,而是那尊高达2l米的文殊菩萨塑像了,这可是五台山第一大造像,也是华北地区屈指可数的大造像了。他那一双睿智又深沉的眼睛,不知在看着遥远的什么地方。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异国僧人备受恩宠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争夺河西地区——夏州党项的立国之本

    唐末五代以来,由于吐蕃政权的崩溃以及漠北回鹘汗国的灭亡、回鹘部族西迁,在宋初河西地区形成了几个大的割据政权,即以凉州为中心的吐蕃六谷联盟,以甘州为中心的甘州回鹘政权,占据瓜、沙州的原归义军曹氏政权。河西地区,水草丰美,土地肥沃,且处于中西交通要道上。因此,自李继迁开始,夏州党项势力向西扩展的主要目的,是与甘州回鹘、凉州吐蕃争夺对河西地区的控制权,奠定疆域基础,为西夏立国准备条件。

  3.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4.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5.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6. 这个地方本身是我国领土,面积是深圳的22倍,我国从未承认分离

    我们大家都知道,藩属制度一直都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对外制度,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对这些藩属的省份保持着一些距离,很少会干涉他们的内政,所以对于一些比较危机的藩属国。主国还会帮助他们进行...保护,因此许多藩属国对于中原的封建制度也是忠心耿耿。而如今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高原的拉达克王国就是一个重要的典范。

  7.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8.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9. 诗经记载「帝乙归妹」,商国为何要与周国和亲?

    《周易》中说,「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很多人以为,帝乙归妹,是帝乙把商王族的公主嫁给了周文王。帝乙归妹,是替周、莘两国做媒,或者以帝乙的名义,赐予太姒以王族公主的身份和礼仪规格出嫁周室,诸如此类等等。相比之下,商国与周国的「和亲」,与唐蕃和亲比较相似。同样,帝乙时期的商王国,还有远比周国威胁更大的敌对势力,其中威胁最迫切的,就是盂yú国。

  10.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随机推荐

  1. 妲己真的是“红颜祸水”,导致了商朝的灭亡吗?

    商朝的灭亡让苏妲己成为“红颜祸水”,背负了“千古...名”。妲己真的是“红颜祸水”,导致了商朝的灭亡吗?想必很多人都知道,牧野之战见证了商朝的灭亡。其实,商朝的灭亡也是因为牧野之战的军事战略出现了问题。但是,商朝当时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周国一直在丑化商纣王和妲己,夸张过度地宣传商纣王对妲己的宠爱,让商朝的大臣们和皇帝之间出现嫌隙。同时,古代社会是男权政治的时代,女子成为“红颜祸水”可能是牺牲品而已。

  2. 梦见捡碗

    周公解梦梦见捡碗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捡碗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不登大雅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bùdēngdàyǎ【解释】大雅:高贵典雅。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出处】见“不登大雅之堂”。【例子】按照老看法,这类书至多只能指示童蒙,不登大雅。朱自清《序》【相关】百度“不登大雅”

  4. 一首歌,承载着我所有的思恋 想念的个性签名-感人的情话

    二十九、我真的很想和你在一起,却在你的未来缺席。

  5. 家中钱财难聚必是犯了这五种禁忌 -风水

    风水中家居财位对于我们求财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财位得宜会让我们财源广进,而相反会让我们家财凋落,钱财难聚,下面我说一下哪几种家居财位需要规避:钱财难聚必是犯了这五种禁忌一、财位忌压在风水中财位受压是一忌,倘若沉重的大柜,例如书柜,衣柜或组合柜等重物压在财位上,那便会对这间房屋甚至全家的财运不利,会使你受到挫折。

  6. 周恩来为何从不和这些人合影?谁要求合影就呵斥谁

    周恩来一生和很多人合影过。>周恩来自己没有孩子,侄子侄女不少,视之如自己的孩子,从工作到生活,都十分关心。>一次,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和人谈恋爱了。>尽管如此,但是,周恩来与侄子侄女照相却很少,几乎没有。临走前,他对周恩来说:“七伯,您能不能和我合照一张相片?”>周恩来是如此,他的夫人邓颖超也是如此,从来不和侄子侄女们合影。>1981年,周恩来的侄子周保章到北京。周恩来夫妇为何不与自己的侄子侄女们合影?

  7. “暮光之城”恐怖故事:狮子鱼捕食未知鱼类

    在2015年2月由库拉索潜水艇拍摄的视频中,一条狮子鱼滑过一群戈壁,将它们聚集在岩壁上,并撞击了两次。捕食者撞击纵火虫,目前已在库拉索岛、科米尼卡和洪都拉斯附近的深礁中被收集或至少被观察到。尽管狮子鱼潜伏着威胁,它似乎并没有立即面临灭绝的危险。但是,狮子鱼显然是在深海暗礁中捕猎小鱼,这一事实让科学家们感到震惊。该研究小组目前正在用狮子鱼陷阱进行实验,试图捕获入侵鱼类,并调查它们在深礁中的肠道内容物。

  8. [专家点评] 明周臣 山水人物扇面册( 四)

    [专家点评]明周臣山水人物扇面册(四)周臣字舜卿,号东村,苏州人。职业画家,人物、山水、花鸟均擅。明四家中唐寅、仇英都曾从他学过画。山水人物扇面册共十开,金笺水墨,27×53公分。现选一开扇面介绍。职业画家的最大优势是“能”画,构图繁复、场景多变,绝不似大多数文人画家只会笔墨游戏。彼之所短,正是此之所长。

  9. 2015年8月出生羊宝宝如何起名–宝宝起名

    不同年份不同月份,不同日子,起名都有区别。宝宝取名网在这里就为大家介绍一下2015年8月份出生的羊宝宝如何起名。注意五行搭配2015年8月分为癸未月和甲申月,包含了大暑、立秋、处暑三个节气。生在未月的羊宝宝则不适合用含有“子”的字。以上便是关于8月份出生的羊宝宝的起名...参考,一般起名的避讳和注意事项也不能忘了,如谐音与生僻字等问题。

  10. 第一个星际访客“乌木阿木”其实没那么特别

    太阳系的第一位星际访客在照片中解释道:艺术家对“Oumuamua”的描述,这是我们太阳系中发现的第一个星际物体。通过对估计的星际彗星密度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类乌木穆亚天体”每30年与太阳相撞一次,而每年在水星轨道内约有两次通过。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