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佛讚不放逸法

佛陀時代,有一位仁德愛民、護持佛法的波斯匿王。一天,波斯匿王在閑靜處思惟著佛法的道理,他想:「在佛法中,不知有沒有哪種法門不僅能在現世得到利益,盡未來世亦能得到究竟利益?」於是,國王來到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虔誠恭敬地向佛陀頂禮,並且提出心中的疑問,請求佛陀開示。 佛陀慈悲地對波斯匿王說:「我有一法能夠增廣修行,從現在到未來都能受益,這個 ... 就是『不放逸』。譬如大地,能生長百穀及一切草木,不放逸法就如同大地,能夠增廣種種功德善法。譬如一切根香,黑堅實香最為第一;不放逸法就好比堅實香中最勝的赤栴檀,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一切華鬘中,乾陀婆梨琴華鬘最為第一;一切善法中,不放逸第一。一切水生華中,青蓮花第一;一切善法中,不放逸第一。一切畜生跡中,象跡最大;一切善法中,不放逸第一。如與賊戰,能先出鬪,名為第一;一切善法,不放逸第一。一切獸中,師子第一;善法之中,不放逸第一。又譬如一切大樹,以波利質多羅為第一;一切高山,以須彌山為第一;一切黃金,以閻浮檀金第一;一切妙衣,迦尸衣第一;一切色彩,白為第一;一切眾鳥,金翅鳥第一;一切光明,日光第一。」 接著,佛陀告訴波斯匿王:「不放逸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一切功德利益的起源,大王應該依此而行。一個國家中,如果國王能夠做到不放逸,后妃、王子、大臣,乃至於百官眷屬,也都能依此不放逸法來守護王城,國庫倉廩自然滿盈,國家自然富庶安樂。因此,大王應該依此而行,不但能守護自身,更能護衛一切生民。」 於是,佛陀說了一首偈語勸勉大眾: 「不放逸最勝,放逸多譏嫌,  今世不放逸,後世得大利。  現利他世利,解知二俱利,  是名為健夫,明哲之所行。」 波斯匿王及與會比丘,聽到佛陀以種種譬喻巧說,讚歎不放逸的殊勝功德,當下發起無上歡喜信樂之心,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別譯雜阿含經.卷四》 省思 經云:「若有無量善法可得,彼一切以不放逸為本,不放逸為習,因不放逸生,不放逸為首;不放逸者,於諸善法為最第一。」一般人善惡念夾雜,起起伏伏,作不了主,所以常常陷入煩惱困境中。因此,若能不放逸,繫住善法、正念,達到「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不僅能克服煩惱障礙,更能堅固道念,保住法身慧命,生生世世,不退菩提。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佛讚不放逸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香药珍宝,积载如山,舶深六七丈。中古中国与香料之路

    古印度为香料大国,《后汉书·西域传》载,天竺国有细布、诸香、石蜜、胡椒、姜、黑盐等。这条航线一头连着中国,一头连着古罗马。学者陈连庆将魏晋时期视为异域香料正式输入阶段,中国本土香料逐渐退居其次。二者,所谓"佛教传入之路也是一条香药传入之路",随着佛教深入,中国对外来香料需求量增加。幅员辽阔,连通四方的萨珊波斯成为中亚地区最具影响的力量。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铁扇公主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为何不是牛精?

    西游里的妖魔鬼怪有不少,最后能活下来的却不多。除了九头虫、黑熊精外,最有名的就是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一家三口了。然而,铁扇公主前身是谁,她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为何不是牛精等问题,西游中并没有交待。

  4. 游牧鼻祖:斯基泰人的千年历程简史

    斯基泰人的大名,几乎贯彻整个人类古典时代的历史。虽然不是全球游牧文化的起源,但他们却是首个真正意义上游牧文化群体,并对欧亚大陆的两端都产生巨大影响。以至于在突厥文化崛起前的千年里,所有草原与周边区域的部族,都受到他们的技术、文化和习俗感染。

  5. 上古时代的世界大战——希腊和波斯的争霸

    爱琴海的古希腊城邦联军曾经和当时的世界霸主——波斯帝国之间展开了一场全方位的...较量。这是人类历史上已知的最早的大规模战争。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对比起来看,希腊和波斯的差异非常的明显。

  6. 马拉松战役波斯人失败的关键因素 不是希腊人盔甲质量好

    果然不出米提亚德所料,波斯人的两翼根本承受不住希腊密集阵的猛烈冲击。这样波斯前排每一个持盾的队长必须承受希腊两个纵列十六名步兵的合力冲击。波斯军队的中央部分取得了优势,因为进攻这一部分的是波斯人自身和撒卡依人。他们攻破希腊人的防线,把希腊人追到内地去。波斯人的失败,究其原因,在于战场过于狭窄,波斯轻装部队和骑兵没有足够的战术回旋空间,另,其弓箭穿透能力不足也是重要因素。

  7. 马拉松战役决策 雅典将领如何看出波斯人多势众却不敌希腊步兵

    从战术角度来看,波斯军队过于依赖轻装步兵,而缺乏有力的重装步兵。

  8. 波斯这个名字沿用了两千多年,礼萨·汗为何将其改为伊朗?

    伊朗在1935年以前一直被称作波斯,波斯既用来当作国名,也用来当作民族的称谓。那么这个礼萨·汗到底是谁?他为何要将国家名字由波斯改为伊朗呢?

  9. 波斯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伊朗?只因为往昔雅利安人的荣光

    虽然大家都对波斯有一定印象,但是可能没想到波斯和今天我们熟知的伊朗也有关系,今天我就来扒一扒波斯和伊朗的关系,以及波斯为什么改名为伊朗?不过在此之前先简单说一说波斯为什么改名叫伊朗,免得大家没有耐心看下去。

  10. 「 ”半人半魔”的「 ”不死军”真实存在,人数不多不少刚好10000人

    波斯帝国在其鼎盛时期的疆域,东起印度河平原和帕米尔高原,南至埃及、利比亚,西抵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北达高加索山脉和咸海。而如此疆域辽阔的大帝国,其军队人数规模和战斗力必定不可小看。而这其中有一支十分神秘的部队:不死军!

随机推荐

  1. 《彻悟人生》第十七个故事

    彻悟人生觉真法师一个来自城里的孩子,第一次随同父母到山林中去旅游。对着对面的山,大喊一声:“喂!”

  2. 怀孕梦见抓黑鸡

    周公解梦怀孕梦见抓黑鸡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怀孕梦到抓黑鸡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淮海战役后期 杜聿明的国军为何大 ... 蒋介石的空投

    蒋介石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大风号·鬼说天下,淮海战役后期,杜聿明的国军为什么要大...蒋介石的空投?虽然...很满意蒋介石的“运输品质”,但国军士兵可就不一样了。比如在淮海战役后期,杜聿明指挥的国军就曾大...蒋介石派来的空投。为了缓解危机,蒋介石下令...的空军为陈官庄包围圈里的国军空投物资,利用...反动派当时少数还占有优势的空中力量做垂死挣扎。

  4. 日本古墓爲什麼從來不被搶救性挖掘?

    日本雖然可恨,但確是一個非常重視文化傳承的國家。但奇怪的是,這個國家在各方面都很發達,卻似乎唯獨不怎麼重視考古。最關鍵的是很少聽說在日本發現什麼古墓,或者是專家對某某古墓進行搶救性挖掘。其實,這是有原因的......具體來說,有以下四點。之一個原因,日本文化發展脈絡不需要考古學證實。中國歷經20多個王朝,存在56個民族,文化發展脈絡複雜。我國考古學家至今沒有取得夏朝存在的關鍵證據,三皇五帝更是處在

  5. 梦见新鞋子梦到新鞋子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新鞋子好不好

    梦见新鞋子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新鞋子的详细解说吧。未婚女子想见穿新鞋子,会嫁给一位宽宏大量聪明能干的男子。梦见钱钞票梦到钱钞票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钱钞票好不好未婚男子梦见穿新鞋子,不久能得到恋人的爱。

  6. 梦见坟墓是什么意思? -周公解梦

    当然梦见活人掘坟墓,掘墓者将会长寿。梦见荒芜的墓,意味着伤心。梦见掉进墓里是失去友谊的征兆。梦见掘墓或梦到自己的墓,则是告诫梦者,暗伏的敌手想挫败你。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梦见坟墓,将失去幸福,梦见墓地,做事要谨慎,否则会家破人亡。做梦梦见猫-周公解梦

  7. 常吃土豆要必知三大禁忌

    经常吃土豆的人身体健康,老的慢。土豆对人体有很奇妙的作用。新鲜土豆汁液直接涂敷于面部,增白作用十分显著。土豆含有丰富的钾元素,肌肉无力及食欲不振的人、长期服用利尿剂或轻泻剂的人多吃土豆,能够补充体内缺乏的钾。

  8. 人生唯美的说说心情短语-感人的情话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人,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如果我爱的人不要我的话,我宁愿这一百万个人都去死。

  9. 黑熊斗狐狸

    有一天,在一个深山里,黑熊遇见了狐狸。>黑熊听了也很高兴,狐狸和黑熊说完马上就来到那块地上了。>黑熊就按照狐狸的意见,开始刨起树根,扛起石头,翻起地皮,开起荒来。这下子黑熊可纳闷了。>这时黑熊才知道,原来上了狐狸的当。黑熊只好恳求狐狸说:“狐狸老弟,你给我一根萝卜尝尝吧!”黑熊一看,真气坏了。从那以后,黑熊气得和狐狸绝交了。吓得黑熊挥动两只前爪拼命招架。黑熊说着分了一块马肉给狐狸吃。

  10. 山外青山楼外楼

    山外青山楼外楼山外青山楼外楼是出自《题临安邸》的名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