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佛陀時代,有一位仁德愛民、護持佛法的波斯匿王。因此,若能不放逸,繫住善法、正念,達到「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不僅能克服煩惱障礙,更能堅固道念,保住法身慧命,生生世世,不退菩提。

佛陀時代,有一位仁德愛民、護持佛法的波斯匿王。一天,波斯匿王在閑靜處思惟著佛法的道理,他想:「在佛法中,不知有沒有哪種法門不僅能在現世得到利益,盡未來世亦能得到究竟利益?」於是,國王來到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虔誠恭敬地向佛陀頂禮,並且提出心中的疑問,請求佛陀開示。 佛陀慈悲地對波斯匿王說:「我有一法能夠增廣修行,從現在到未來都能受益,這個 ... 就是『不放逸』。譬如大地,能生長百穀及一切草木,不放逸法就如同大地,能夠增廣種種功德善法。譬如一切根香,黑堅實香最為第一;不放逸法就好比堅實香中最勝的赤栴檀,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一切華鬘中,乾陀婆梨琴華鬘最為第一;一切善法中,不放逸第一。一切水生華中,青蓮花第一;一切善法中,不放逸第一。一切畜生跡中,象跡最大;一切善法中,不放逸第一。如與賊戰,能先出鬪,名為第一;一切善法,不放逸第一。一切獸中,師子第一;善法之中,不放逸第一。又譬如一切大樹,以波利質多羅為第一;一切高山,以須彌山為第一;一切黃金,以閻浮檀金第一;一切妙衣,迦尸衣第一;一切色彩,白為第一;一切眾鳥,金翅鳥第一;一切光明,日光第一。」 接著,佛陀告訴波斯匿王:「不放逸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一切功德利益的起源,大王應該依此而行。一個國家中,如果國王能夠做到不放逸,后妃、王子、大臣,乃至於百官眷屬,也都能依此不放逸法來守護王城,國庫倉廩自然滿盈,國家自然富庶安樂。因此,大王應該依此而行,不但能守護自身,更能護衛一切生民。」 於是,佛陀說了一首偈語勸勉大眾: 「不放逸最勝,放逸多譏嫌, 今世不放逸,後世得大利。 現利他世利,解知二俱利, 是名為健夫,明哲之所行。」 波斯匿王及與會比丘,聽到佛陀以種種譬喻巧說,讚歎不放逸的殊勝功德,當下發起無上歡喜信樂之心,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別譯雜阿含經.卷四》 省思 經云:「若有無量善法可得,彼一切以不放逸為本,不放逸為習,因不放逸生,不放逸為首;不放逸者,於諸善法為最第一。」一般人善惡念夾雜,起起伏伏,作不了主,所以常常陷入煩惱困境中。因此,若能不放逸,繫住善法、正念,達到「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不僅能克服煩惱障礙,更能堅固道念,保住法身慧命,生生世世,不退菩提。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释迦牟尼波斯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