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黄帝内经》中说:「”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意思是:因外邪侵入而致病者,用热水浸浴,使之出汗,让邪从汗出。中药浴是根据中医辨证,将中草药煎成汤液,稀释后进行沐浴的一种水疗...,特别适合夏季。运用得当,药浴可以祛病强身。但运用不当,反而可能伤身。经常药浴,全身受益药浴的好处在于可以强身健体、辅助治疗疾病、消除疲劳和促进新陈代谢。与其他治疗...相比,它的副作用较小。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新生儿也可以

《黄帝内经》中说:「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意思是:因外邪侵入而致病者,用热水浸浴,使之出汗,让邪从汗出。 中药浴是根据中医辨证,将中草药煎成汤液,稀释后进行沐浴的一种水疗 ... ,特别适合夏季。 运用得当,药浴可以祛病强身。但运用不当,反而可能伤身。 经常药浴,全身受益 药浴的好处在于可以强身健体、辅助治疗疾病、消除疲劳和促进新陈代谢。与其他治疗 ... 相比,它的副作用较小。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新生儿也可以通过药浴来调理。 药浴能让血液循环顺畅,促进内脏功能活泼化,提升能量的消耗。此外,药浴能提升肝脏和肾脏机能,从而顺利地排除体内毒素,如尿毒、汗毒等。 药浴还能 ... 心脏的右心房分泌一种叫缩氨酸的利尿荷尔蒙,对于浮肿和虚寒的状况也能得到很好的改善。药浴的水压还能促进淋巴流动,改善体寒和水肿。 药浴不能自己乱来 需要提醒的是,药浴也可能产生副作用,此外在操作上、配方上,有较高专业门槛,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才能进行。 比如儿童湿疹,属于常见病,很多家长从网上搜集「 ”药浴方”,滥加施用。在四川省成都市,一名2岁的男婴在「 ”药浴”后,突然发生休克,送医院紧急抢救了四天四夜,才脱离了生命危险,却因此染上了脓包型银屑病,终生无法治愈。在未来的日子里,孩子的身体将可能不断出现脓包、奇痒、溃烂等。 婴儿皮肤娇嫩,更易吸收药物,而他们的肝、肾等器官尚未发育完全,排毒能力不足。药浴中的药物浓度拿捏不准,或采用了错误药物,很可能引发连锁副作用,给孩子身体带来伤害。 清代著名外治大师吴尚先在《外治医说》中说,仅药浴的方式,就有洗、沐、浴、浸、浇、喷等,不能乱用。可见,药浴是科学,绝不是「 ”自己配点中药泡澡”。 药浴温度有讲究 要想充分发挥药浴效果,水的温度很重要。一般来说,分热水药浴和温水药浴。 热水药浴指水温在37℃-45℃之间,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骨伤后遗症、肥胖及银屑病等。 温水药浴指水温在25℃-36℃之间,适用于神经过度兴奋、失眠、一般疼痛、消化不良等。 严重肺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冠心病、主动脉瘤、动脉硬化、高血压患者、有出血倾向者以及老年人、儿童慎用水温37℃以上的药浴,谨防发生意外情况。 文/唐城 注意!药浴有以下禁忌 全身泡热药浴要小心,易发生晕厥,故浴后要慢慢地从浴盆中起身。 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不宜进行全身药浴。 妊娠或经期不宜泡药浴。 临睡前不宜进行全身热水药浴,以免兴奋过度影响睡眠。 药浴时间不宜过长。 疲劳过度,不可骤然药浴。 夏天药浴常用方 菊花浴:菊花30克,煎汁去渣,将药液加入浴水中洗浴。此浴有解暑、明目、醒脑之功。 止痒浴:苦参、白鲜皮、黄柏、蛇床子各15克,煎取汁液,倒入浴盆中,加温水洗浴。 温肺浴:麻黄10克,细辛10克,川椒目20克,制附子10克。煎取汁液,倒入浴盆或浴桶中,加温水洗浴。对冬季咳嗽哮喘有较好效果。 通络浴:川乌、桑枝、桂枝、细辛、五加皮、伸筋草、透骨草各12克,煎取汁液,倒入浴盆中,加入热水,保持水温在45℃-50℃,浸沐擦浴30分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用户可关注 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中医中药健康养生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