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 ”足下”是什么意思?害死了一个人,多了一个节日

在古代,「 ”足下”是一个敬辞,下对上或者同辈之间都可以称对方为「 ”足下”,说白了,就和现在的「 ”您”差不多。 《战国策·燕策》中收录有投奔赵国的燕国大将乐毅回复燕惠王的一封信,开篇就写道:「 ”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 奔赵。” 「 ”斧质”是古代一种酷刑,将人放到砧板上,用斧头砍死。乐毅这段话的意思是:臣不才,不能遵循燕国先王的教诲,来顺应大王您左右官员之心,恐怕犯下斧质之罪,这样既伤害了先王的英明,又有害于足下您的仁义,因此遁逃投奔了赵国。 乐毅是臣,燕惠王是君,这是「 ”足下”之称用于下对上。 很多人会觉得奇怪:既然是尊敬的称呼,怎么能把对方称为脚下呢?原来,这个称谓的由来还有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呢。 西汉东方朔在《琐语》中的记事:「 ”木履起于晋文公时。介之推逃禄自隐,抱树而死。公抚木哀叹,遂以为履。每怀从亡之功,辄俯视其履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称,亦自此始也。” 南朝宋的刘敬叔所著《异苑》卷十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介子推逃禄隐迹,抱树烧死。文公拊木哀嗟,伐而制屐。每怀割股之功,俯视其屐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称,将起于此。” 综上所述,这个故事源自晋文公和介子推(也写作「 ”介之推”)的历史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被逼逃亡国外十九年,颠沛流离,有时候在流亡路上实在没有食物可吃,只好吃野菜。重耳是位贵公子,哪里吃得下野菜? 随从的侍从介子推看到这种情形,就不声不响地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炖成一锅肉汤,端给重耳吃。重耳把肉吃完,把汤喝光,吧嗒吧嗒嘴巴,意犹未尽地说:「 ”哎呀,还是肉汤好喝啊!老介你 真有本事,你是从什么地方弄来这块肉的?”介子推说:「 ”我看公子吃不下野菜,就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了一块。怎么样,俺的手艺还不错吧?” 重耳一听,非常感动。回到晋国之后,重耳当上了国君,即著名的晋文公。刚刚即位,晋文公就开始大行封赏,把逃难时期跟随自己的人都封了大官,这些人也毫无愧色地接受,有的人甚至还嫌官职太小,向晋文公求更大的官。 介子推实在看不下去了,对母亲说:「 ”公子当上国君,那是天意使然,如今这些人居然恬不知耻地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向国君伸手要官,这简直是贪天之功以为己有。我怎能跟这些人相处?” 母亲回答道:「 ”你为什么不学学他们,也求一个官职?光在这里抱怨有什么用?” 介子推说:「 ”我明明知道这是错的还要去效仿他们,那罪过就更大了!” 母亲于是对儿子说:「 ”那咱们不与他们为伍,干脆去隐居吧。” 母子二人便隐居到了今山西省介休市的绵山里面。 晋文公准备封赏介子推,可是找来找去找不到他。有人告诉国君介子推躲进了绵山,晋文公就派人劝说介子推出山当官。 介子推脾气很倔,死活不肯出山。为了逼介子推出山,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以为如此一来介子推非得被烧出来不可。没想到介子推十分倔强,竟然抱着一棵树活活给烧死了。 这个结果大大出乎晋文公的预料,晋文公非常悲伤,抚摸着这棵树痛哭不止。哭完了,晋文公令人伐下这棵树,让鞋匠做成一双木屐,天天穿到脚上,以此纪念介子推的割股之功,还常常看着脚下 的木屐说:「 ”悲乎,足下!” 后人因此就用「 ”足下”表示对对方的尊称。 不过,在《史记·秦始皇本纪》还有另外的说法,「 ”群臣士庶相与言,曰殿下、阁下、足下、侍者、执事,皆谦类。”意味着不敢直视对方,只敢盯着您的脚下说话。 不管哪种才是正确答案,「 ”足下”的称谓却就此流传了下来,一直沿用到今天,介子推的「 ”割股之功”竟然敷衍出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两大事件——「 ”足下”的敬辞和寒食节的民间习俗。 原创不容易,更多资讯请关注「 ”酒歌说文”,为您提供更多有趣的人文知识以及传统文化。反正不要钱,多少学一点。

「 ”足下”是什么意思?害死了一个人,多了一个节日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齐桓公:齐国是侯爵国,应该称我为齐桓侯,为何你们称我为齐桓公

    引言《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时期,神医扁鹊路过齐国,齐国国君齐桓侯热情接待了他。

  2. 晋文公怎么起了重耳这么个怪名字?

    春秋形势图图片来自网络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名字叫重耳,这是国人都知道的。那晋文公取了重耳这么一个怪名字,究竟寓意着什么呢?那为什么这么读呢?要想真正搞清楚这个问题,还得先从晋文公的老爸晋献公说起,因为毕竟名字是他起的。图片来自网络可是,晋献公不管那些,然后生了晋文公,生下来重瞳骈肋,不仅一点毛病也没有,而且还出奇的好!这下可把晋献公高兴坏了,就把这个孩子取名叫重耳,是什么意思呢?

  3. 晋国君主的权威,在晋国卿大夫一次又一次的拉扯中,不断地衰退

    晋文公之后,晋国维持了一段短暂的和平时期。他传位给晋襄公,但是在晋襄公死后,晋国在继承方面又发生了问题。

  4. 城濮之战:晋的四国联军以毁灭性的打击,将楚的三国联军击败

    周襄王十八年冬,自「”泓水之战”后被迫归附楚国的宋成公,见到晋国渐有与楚国抗衡之势,遂转而与晋国交好;恰此同时,齐、鲁两国交战,接受鲁国求援的楚国,遂分兵围攻宋之缗邑,打算以武力屈服宋国。但是宋成公仍不愿低头,于是次年冬季,楚成王率领陈、蔡、郑、许等联军包围宋都商丘;宋成公派大司马公孙固向晋国求援。晋文公对此事考虑再三。正在犹豫不定时,重臣们发挥了坚定信心的作用:首先是先轸认为:「”报施救患,取威

  5. 知耻而后勇的秦国三帅,最终如何一雪「 ”崤之战”的前耻

    所谓大国邦交,从来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

  6. 从晋国「 ”三军六卿制”入手,浅析三家分晋为何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然

    为何会有这种说法呢,这是因为春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这阶段中原大地上百家争鸣,华夏文明就在百家学说的碰撞中,愈发走向了文明。武王伐纣周武王姬发灭了商朝之后,由于都城镐京地理位置偏远,对中原的管辖鞭长莫及,开始大范围的分封诸侯国。到了晋献公时期,晋国开启了对小诸侯国的兼并之路,这为后来晋国的称霸奠定了基础。那么为何又说晋文公重耳是晋国的掘墓人?

  7. 晋齐鞍之战(三)晋景公的民族政策以及赤狄部族的最终覆灭

    晋国所面临的戎狄威胁主要有两支,一支是位于晋国北方,如今晋、陕、冀三省的中北部活跃的白狄,另一支则是位于晋国东部山区的赤狄。比如晋文公的母族狐氏大戎就属于白狄的一部,在文公时期与晋国的关系也很融洽。晋文公去世后,根据《左传》的记载,晋国与白狄之间曾发生过一次小规模的冲突:狄侵齐,因晋丧也。八月戊子,晋侯败狄于箕。

  8. 「 ”小人物”章寿麟:两次将曾国藩从水中捞起,结果过得怎样?

    研究历史,人们大多倾向于关注「”大人物”,认为他们才是推动历史发展、进步之主要力量,而对一些「”小人物”则往往一笔带过,不舍得下笔墨。殊不知,「”小人物”往往在不轻易间改变了历史走向,也改变了很多人之生活轨迹。例如,捻军小兵张皮绠,就是他在麦田里砍下去的那一刀,...死满蒙集团最后一员统兵大将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才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汉族督抚势力之触角延伸到北方各省,进而改变了晚清军政格局。

  9. 下宫之役探微:士会的奇妙之旅——兼论「 ”范武子之法”诞生的背景

    献俘仪式结束后,士会又带来了晋景公的致意,希望天子能够亲自任命士会担任晋国的正卿兼太傅。《左传》引用晋国大夫羊舌职的话说:吾闻之,禹称善人,不善人远,此之谓也夫。在晋国急欲与王室搞好关系的档口上,这件事情究竟谁是谁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要讨得天王的欢心。刚刚受命为正卿的士会再次亲自出马,带领勤王大军直捣王城,这场王室内乱仅仅持续了几个月,就被迅速平定了。

  10. 六百里东周王室,是如何一步一步沦为洛阳一城之地的?周朝衰亡史

    国祚悠长的周王室是如何衰亡的呢?周平王东迁丧土,周桓王伐郑失威,周赧王攻秦失国。周幽王是有妇之夫,王后是申国公主,且生有一子,也就是后来的周平王。周平王东迁洛阳,放弃被戎人占据的关中之地,领地仅存六百里,平王东迁拉开了东周王朝的序幕。郑周繻葛之战王室衰微,五伯主政。齐国离周王室相对较远,因此并没有侵占王室领土,齐桓公之后,晋文公成为霸主。晋国跟周王室接壤,因此晋国对王室领土的侵占较多。

随机推荐

  1. 漆器鉴赏秘要

    漆器鉴赏秘要一、中国古代漆器源流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西汉漆器多刻铭文,详列官员及工匠名。剔红漆器在唐代也已出现。描漆包括用漆调色描绘及用油调色描绘的漆器。剔红是明清漆器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其做法是在胎骨上用多层朱漆积累到需要的厚度,再施雕刻。明代是点螺漆器的盛期,工艺水平已达到相当精湛的程度。

  2. 英国人的疯狂喝茶演化史,打仗都不忘喝茶

    茶叶初遇英王室1662年5月的一天,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与葡萄牙国王若昂四世的女儿,布拉干萨的凯瑟琳举行了婚礼。凯瑟琳查理二世同意这门亲事的重要原因是嫁妆丰厚,葡萄牙王室答应的数额是50万英镑。这还只是官方统计数字,实际低估了进入英国的茶叶总数,因为还有大量的茶叶是通过走私流入英国的。往后的一百多年过去,英国人打了更多的仗,也喝了更多的茶。

  3. 为什么 ... 偏爱徐惠,却不喜欢同样的武则天呢

    徐惠年纪和武则天相仿,进宫时也和武则天一样同为才人,正五品级,同样在...身边十二年的时间里从才人进封到婕妤再到充容(正三品),远高于武则天。...为什么喜欢徐惠,不爱武则天?>在...的眼里徐惠更适合当一个值得爱的伴侣,武则天更像一只“宠物”偶尔都弄罢了,连喜欢都算不上。

  4. 秦始皇前的六代秦王,一生巅峰都是哪一战,秦昭襄王在长平之战

    汉代贾谊在《过秦论》中有这样的句子,「”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其意是说始皇帝嬴政,将六世秦王积累下来的霸业更进一步,终于将秦国变成了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所谓六世,是指自秦孝公以来的六位秦王,他们谨守商君之法,推动秦国这辆战车缓步前进,通过一场场血战、一次次大胜对诸侯各国不断地鲸吞蚕食,使

  5. 失误

    “当然是真的,”儿子说:“我本来想打中他的鼻子。”

  6. 汪曾祺的主要作品 汪曾祺名言

    汪曾祺是我国著名散文家、戏剧家、小说家,他的小说被视为诗化小说。汪曾祺>汪曾祺的主要作品>短篇小说:《受戒》《大淖记事》《鸡鸭名家》《异秉》《羊舍一夕》。>汪曾祺名言>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7. 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亲口对念佛人的开示

    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亲口对念佛人的开示昙鉴。生平有丝毫的善行,必定回向西方,誓愿往生净土亲见阿弥陀佛。净土传)自觉于是在佛前发愿,期愿仰承阿弥陀佛的圣力,早日往生净土。当天夜里三更,见到两道金光,其中有阿弥陀佛从金色光明中下降,观音、势至两大士在左右随侍。年二十七岁,病危,因而发愿求生西方净土,并在房屋中供奉阿弥陀佛圣像,高声唱念佛名。

  8. 福业相等,方为夫妻

    《分别功德论》谈到,舍卫城有一对夫妻,夫妇二人都恭敬、信仰三宝。从这个公案就能看到:能够作为夫妻的,都是男女双方福德、业力相等,才能作为夫妇。可见一般传统社会讲这个妇女以她丈夫为荣,那一个女人能够嫁一个富贵的丈夫,或者只是嫁一个贫贱的丈夫,这完全还是自己宿世的业力所决定的,不是偶然的。都不要到外面追求,你把自己的福德修好了,自然感得跟自己“福业相等”的人,来作“夫妇”。

  9. 对待奖金和纪律

    两个文学爱好者在一起谈论。

  10. 中日 ... 争端到底因何而起?

    中日...列屿问题为什么现在会逐步升级,其原因何在?近来,日本单方面强化对...列屿的错误言行和措施并引发其升级的原因,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换言之,中日两国领导人同意就...列屿问题予以搁置。此后,日本...也是以此“搁置争议”方针处理...列屿问题的。中日...争端会走向何方?当前,由日本单方面引发及激化的...列屿问题仍在持续,包括日方仍将举行所谓的登钓调查、推动国有化进程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