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他是猪八戒的原型吗?其实他比唐僧还辛苦

说起中西文化交流,早在史前时代,东西方就已经有了种种往来,只是还没有那么多。及至商周,中原地区已屡见来自西域的和田美玉,汉武帝时张骞凿空,正式开辟了丝绸之路,从此交流更加频繁和深入。 莫高窟壁画中的《张骞出使西域图》 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夜里梦到了神秘的金人,便向大臣们询问,有人告诉他,这是西方的「 ”佛”。第二年,始终心怀向外的汉明帝决定派遣一支队伍西行求佛法,这支队伍由中郎将蔡愔、博士弟子秦景以及其他随从组成,他们一路风餐露宿,到了大月氏国,抄写了很多佛经,并且邀请高僧迦摄摩腾、竺法兰与他们一同回到汉朝。据说他们用白马驮着经卷,从此就诞生了著名的白马寺。 不过这次求法,所派出的人员并非僧人,取回的经卷也非汉文书写,因此就由迦摄摩腾和竺法兰来翻译,他们翻译出了第一部汉文的小乘佛教经典——《四十二章经》,喜欢《鹿鼎记》的朋友一定不会对这个名词感到陌生吧,各大势力所争夺的藏宝图就是隐藏在《四十二章经》中。 译经人的功能,相当于今天的字幕组,实在功莫大焉。可是,最初这批翻译经文的人,其实对于对方的语言都不够精通,而且往往不是由梵文原本翻译,而是通过西域人的口口转译再翻成汉文,如此一来,难免会出现种种舛误。起初,出于对未知文化的尊崇和敬畏,尚且无关大雅;而后,随着佛教在中国的逐渐传播流行,这些错误就不能被忍受了。 终于,有信徒觉得,不能再这么用二手乃至三、四、五手的经文来指导自己的修行,这就好比今天看美剧结果字幕瞎搞一样,所以得去西域找原版直接来看或者再翻译啊!估计这么想的信徒不少,可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人,却是我们要介绍的这位主角——朱士行。 佛教文献经典《出三藏记集》中收录有《朱士行传》,从中可知,朱士行本是曹魏颍川郡人,天资聪颖,年轻时就看破红尘,干脆正式受戒出了家。出家后,他对佛教典籍很感兴趣,以光大佛法为己任。他在洛阳讲经,讲大乘佛教的《小品般若》,感觉到经文里由于翻译不当而出现的问题很多,于是他暗下决心,要亲自去西域求取更为完整的《大品般若》。 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朱士行率人从雍州(长安北)出发,前往西域。 甘露五年对于曹魏政权来说,是不太平甚至是极为悲惨的一年。因为就是在这一年的五月,一直不堪司马昭野心的魏帝曹髦在仓促之中发动身边的卫士甚至奴仆,一起出宫讨伐司马昭。可是连司马昭的面都还没见到,曹髦就被司马家爪牙贾充指挥手下刺死。自此,司马氏对曹氏的侵凌愈加公开化,六年后,曹魏正式灭亡。 不过,这些事儿在朱士行的心中,或许并不算有多么严重,他的志向很简单,就是西行求经。他们穿过河西走廊,又经过了敦煌,穿越流沙,不知经历了多少坎坷,一直走到当时西域佛教中心之一的于阗(新疆和田地区),不过这时距离他出发,竟然已有二十多年。 在于阗,朱士行终于见到了梵文的佛经《大品般若》,他已经是高龄老人,无力再重新回归故土,便派遣弟子弗如檀将经文送回中原洛阳,只是这时,政权早已易主,这一年是西晋的太康三年(公元282年)。 朱士行自己就留在了于阗国,在80岁时因病而圆寂。当地僧众为他举行火葬,据说火尽之后,尸骨仍然完整,众人非常惊异,都说如果得到了真道法,就该毁灭无存啊。话音刚落,尸骨自然散碎。 我们不难想象,在曹魏时期,佛教在中原地区的影响力还远不如后来的北朝、隋唐,因此比起法显、玄奘这些人来,朱士行的西行求法,需要更多的勇气,也需要更强的自我认可与坚持。 在网络上以及一些通俗读物包括某度百科中,会说朱士行法号「 ”八戒”,甚至有人说他就是猪八戒的原型,此说影响甚广。不过我们查阅传世的佛教文献,并未发现有言及朱士行法号八戒的可靠证据。因此,所谓朱士行叫朱八戒,应当是一个误会。(哪位朋友若有更可靠的证据,也欢迎补充) 至于西游记中猪八戒的起源,其实也有人很多人讨论过,甚至包括鲁迅先生。在《关于猪八戒——周树人氏谈》中提到,鲁迅认为猪八戒的形象应当来自于中国古代与猪有关的神话传说。这样的判断是比较可靠的,毕竟,猪八戒的形象、性格,都跟真实的朱士行相去甚远。

他是猪八戒的原型吗?其实他比唐僧还辛苦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司马懿如何让所有人都站在自己一边,简谈高平陵之变前因后果

    而且此时的司马懿远离曹魏的政治权利中心已经有十多年了,年龄已经高达70岁了,曹爽虽然把他排挤出政治中心,但是对于司马懿依旧还是很尊崇,并没有紧逼司马懿。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担任中护军,直接隶属于曹爽掌握的禁军。曹爽夺权产生做出一系列错误操作曹芳在历史被司马师废为齐王,所以一般把曹芳称为齐王曹芳。这在此后司马懿直接可以获得郭太后的诏书发动政变,获得了政治合法性。

  4. 曹魏「 ”五子良将”的位次有什么讲究,为什么一定是这五个人?

    蜀汉的「”五虎上将”为世人所熟知,曹魏也有与之类似的「”五子良将”,他们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陈寿在《三国志》中,将此五人合传,叙述他们的生平事迹,且有评语:「”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张郃以巧变为称,乐进以骁果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或注记有遗漏,未如张辽、徐晃之备详也。”「”五子良将”没有正式评选过,是陈寿依据曹操建立魏国的过程中,诸将领的功

  5.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6. 孙权为何屡次攻打合肥?从地理位置上解释:合肥对吴、魏的重要性

    建安二十年,孙权十万东吴兵进攻合肥。这不是孙权第一次攻打合肥,早在建安十三年十二月,也就是赤壁之战结束没多久后,孙权便亲自率10万大军进攻合肥。《三国志·刘馥》孙权率十万众攻围合肥城百余日。《三国志·武帝纪》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憙救合肥。《三国志·孙权传》权自率众围合肥,使张昭攻九江之当涂。昭兵不利,权攻城逾月不能下。

  7.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8. 浅谈魏晋南北朝都督制的发展及都督制的衰亡

    东汉时期,朝廷的选官制度察举制已经逐渐的濒临崩溃了,这套制度渐渐的为别有用心之人所利用,因而这一时期在朝廷之中一个家族就出现了多个高官的事情可谓屡见不鲜。

  9. 曹魏后期最惨败仗,对手不是诸葛亮,15万大军溃不成军伤亡惨重

    要说曹魏后期最惨的失败,不是曹休的石亭之战,也不是司马懿被诸葛亮击败的第四次北伐,曹魏后期最惨的失败,当数司马师一意孤行发动的那场「”东兴之战。”公元252年11月,曹魏大将军司马师不顾尚书傅暇的反对,动员15万人征伐吴国。其中他弟弟司马昭担任名义上的主将。宿将王昶攻南郡,毋丘俭攻武昌作为策应,诸葛诞胡遵率领主力共七万人直攻东兴。吴国太傅诸葛恪先生很快便有了反应,亲自率领四万大军救援东兴。大战一触

  10. 三国最后一句「 ”天下终归司马氏”,司马家族是如何夺取天下的?

    曹操元气大伤后北归,孙刘各自割据,三分天下。所谓三国,就是指曹魏、孙吴、蜀汉这三国。曹芳即位后,曹爽专横跋扈,打压异己。在高平陵事变时,将曹爽集团一举击溃,权倾朝野。曹芳及曹髦二帝曾多次计划铲除司马家族,均已失败告终。司马炎封曹奂为陈留王,作为曹魏后续的陈留国历经两晋、刘宋传至南齐,享国214年。公元280年,东吴后主孙皓自知大势已去,自缚双手向进军投降,司马炎封孙皓为归命侯,东吴灭亡。天下终归司马氏。

随机推荐

  1. 女佣人智对主妇

    有位主妇刚刚雇佣了一位女佣人,第一天,主妇对女佣人说:“如果你不介意,我就叫你阿莲,这是从前帮我做事人的名字,我不喜欢改变我的习惯。”但她借用女主人的话,巧妙地点明其做法的荒谬性,回敬得既有力又得体。

  2. 梦见衣服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预兆

    我们经常会做梦梦见衣服,那么梦到衣服是什么意思?请看下面由,从现代周公解梦,原版周公解梦,心理学解梦,占卜式解梦等多个角度对梦见衣服是什么预兆进行详细解说吧。梦见衣服是什么意思梦见衣服,象征着你展示给外部的形象和人格面貌。已婚男女梦见自己的衣服被泥巴或水弄脏了,暗示伴侣有外遇,感情会有变化,家庭起争执。梦见洗衣服,将有快乐的偶发事件。《周公解梦》补缀衣服,主有吉。《周公解梦》见更换衣,主阴事。

  3. 诸葛亮墓在哪?为什么千年来没人敢挖?

    诸葛亮墓在哪?为什么千年来没人敢挖?  在平易近间诸葛亮是一位妄想优良的智者,就算作古去数千年,仍旧留下了良多传奇故事。诸葛亮墓便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真正的诸葛亮墓在哪?为何没人敢挖?  诸葛亮墓,现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的定军山脚下,有人说这是诸葛亮的衣冠冢,由于...

  4. 夺命酒:揭秘成吉思汗两个儿子彼此毒杀的阴谋

      拖雷死了,死得很突然,死得很蹊跷,死得充满争议。争议的焦点就在于,他是意外猝死?还是死于哥哥窝阔台费尽心机的谋杀?窝阔台杀拖雷的动机,就在于自己的汗位受到了威胁。  拖雷死了,死得很突然,死得很蹊跷,死得充满争议。争议的焦点就在于,他是意外猝死?还是死于哥哥窝阔台费...

  5.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序一九七五年五月,邀请印海法师宣讲弥勒上生经,本经为弘扬弥勒净土要典。唯弥勒净土,则与吾人同在娑婆,同在欲界;变化净土,同处同在,故对欲界众生因缘特别殊胜,最易得生。他种净土,泛摄十方世界众生,唯有弥勒净土专摄欲界有情,由吾人修持三皈、五戒、八戒等即得上生,亦即由现前当生修习善根福德而庄严成就净土。

  6. [专家点评] 清 和阗玉镂雕荷莲纹香囊

    [专家点评]清和阗玉镂雕荷莲纹香囊这件清代和阗玉镂雕荷莲纹香囊,高8.1厘米,长6.8厘米,厚2.7厘米。由盖和囊身两部分组成。上部为似弓形的横梁,两端各有一螭头向上勾回,下端有两榫插入盖内,横梁内镂空,系绳自顶端贯入,在横梁内分向两侧,穿过香囊囊盖,系于香囊上。香囊盖为12覆瓣形,罩于香囊口外。香囊为两半合并而成,镂雕荷叶、荷花、茨姑、水草等纹饰。碾琢精致,为清宫旧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7. 梦的心理与潜意识深处的反映

    梦的心理与潜意识深处的反映梦,之所以能够揭示未来,或许是因为它是潜意识深处的反映。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主动地对人的性格和行为施加压力和影响。在这期间,潜意识处于半蛰伏状态,不主动参与对信息判断反应,但有时会例外。如果发生异常情况,肌体意识会自我处理。通过以上的表述,我们可以得出梦是由于生理压力或心理压力强行打开潜意识的结果。

  8. 夏季吃什么保健去病

    对于炎炎夏日,我们必须要有明确的保健意识,尤其在饮食方面,一日三餐之吃法都是很有讲究的.夏天之时1、荔枝八粒,中午十一点吃下,可补血。晚餐菜单1、花生油炒萝卜,此菜可清血。健康小常识3、竹笋、香菇、香菜煮汤,此菜可解一天之疲劳。

  9. 弟弟早逝,大哥将弟媳关小屋50年,如今小屋成著名景点

    明朝时期胡氏被大伯哥幽禁在小屋中整整50年,直到去世时才被抬出小屋获得自由。此时胡氏已经怀孕,在封建社会许家是不允许她再嫁的,为了许家的名声,她被大伯哥幽禁小屋50年。许伯升这么做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安慰死去的弟弟,作为一名封建社会的女子,胡氏毫无办法,只有接受命运的安排。1997年许氏后人出钱修缮了墙里门,并创办了许村历史博物馆,而关胡氏的小屋却成了著名的景点。

  10. 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他德行最高,最受人尊敬

    咱之前介绍过大唐开国功臣长孙无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也是...的大舅子。其实,长孙无忌能跟...相识,还要感谢一个人,就是高士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六。长孙无忌在很小的年纪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他和妹妹长孙无忧,到处遭人欺辱。舅舅高士廉看两个孩子无依无靠,很是可怜,便将妹妹和两个孩子带回自己府中,并亲自教长孙无忌、长孙无忧读书识字。高士廉在隋朝担任治礼郎,跟李渊的关系很好,来往很多,他看到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