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龙树简介

  龙树(梵语为Nāgārjuna),也有译作龙胜、龙猛,约活跃于公元前一至二世纪,是大乘佛教中观学派创始人。在大乘佛教中,他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仅次于释迦摩尼佛,是奠定大乘佛教地位的关键人物。龙树的思想影响了大乘佛教的各大宗派,因而后世称为「八宗共祖」(大乘佛教中主要的八个宗派:三论宗、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密宗、律宗)。

  对于龙树生平事迹之材料主要是来自汉译和藏译的典籍,但是这类的资料或多或少都有神话的性质,所以学者们的解读都有所不同。目前一般认为龙树是在公元二世纪生于南印度的婆罗门家族。除了是中观学派的创始人,他在中国佛教被认为是八宗共主,而密教也认为他是密宗的创始人。在龙树之后的大乘论师亦常常引他的说法来佐证自己立场,例如 *** 佛教著名的宗喀巴(Tsong kha pa Blo bzang grags pa,目前一般简称为Tsong kha pa,公元1357年-公元1419年)在其论著中就常提到龙树的说法。

  现存以龙树为主的史料记载不多,主要来自鸠摩罗什(Kumārajīva,约生于公元三世纪中叶前,卒于四世纪初)所译的《龙树菩萨传》、玄奘(公元602年-公元664年)的《大唐西域记》等书。其中记载龙树年轻时就能掌握吠陀经典、世间各种学问和法术。尔后再经历了三位好友被国王所杀的事情后,他领悟到贪欲之苦,便开始了佛教出家修行之路。他先在说一切有部中出家,然后才接触到大乘佛教。根据传说,龙树先后从雪山老僧和龙宫处获得大乘经典。在他弘扬佛教的过程中,他不仅折服各家外道(佛教称呼其他宗教和学派之用语),也能辩赢佛教内部的论师。从这些传说中可以了解到龙树所处的环境其实是大乘佛教初发端的时期。除了外道之外,他还要面对教内各部派和大乘自身的歧义。从他的论书中可以看出他整合了佛教的教义,抉择和贯穿不同的学说,驳斥教内有问题的说法,借此奠定了大乘佛教的地位。关于龙树去世的原因和时间,传说之间也有不同,或是跟其他部派之争执而选择入灭(死亡),或是因为急着继承王位的王子而死亡。

  有「千部论主」之美誉的龙树留下许多作品。而当代印顺法师(公元1906年-2005年)将之分为两大类:一、抉择深理的,如《中论》、《七十空性论》、《六十如理论》、《回诤论》、《广破经》等;二、分别大行的,如释《般若经》的《大智度论》、释《华严。十地品》的《十住毗婆沙论》。第一大类是从理论观察的方式来讨论佛教的义理,后者则是在空性的基础上说明大乘菩萨行的法门。除此这两类的论述之外,《寄亲友书》和《宝行王正论》也是和属于龙树的作品。龙树的许多作品都有被翻译成中文和藏文。在众多作品之中,《中论》可能是中国佛教和 *** 佛教中最为人知的论书,许多著名的祖师都有为此书做注解。再者,可能是因为龙树盛名所累,有很多论书被假托为龙树所作。《大智度论》此书在中国佛教的传统中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龙树所造,但是在近几十年来学界有不同的说法,认为此书或不是龙树所造。

  龙树在佛教义理的阐发中有很多贡献,其中最为人知的就是他对「空性」的开展和「二谛」的论述。在龙树留存到目前的著作中可以发觉到龙树以空性来批驳各部派的学说,以二谛(圣义谛和世俗谛)来讨论出世间和世间的各种现象。其有名的中观空性学说「八不中道」,即称「非有亦非无,亦无非有无,此语亦不受,如是名中道。」,这也就是龙树所创立的中观学派也被称为空宗。龙树所论述的空所依据的经典为《般若经》,与声闻对空的理解有所不同。虽然如此,作为大乘学者的他亦能从声闻的经典找出依据,来驳斥其他部派的学说。当然,龙树的学说能够被推广,其弟子提婆(Aryadeva,圣提婆、提婆菩萨、圣天。推测为公元三世纪的人,生卒年不详。)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龙树因其发挥空性思想,被认为是在释迦牟尼之后,能够折服其它非佛教思想的重要立论,是以如《摩诃摩耶经》中称道在释迦牟尼过世之后七百年,将有龙树擅长说法催伏其它非佛教所指称最终解脱的方法,可见后期大乘佛教对其思想的重视。

龙树简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当务之急是什么意思?

    【拼音】dāngwùzhījí【解释】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出处】《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当务之急的故事【例子】今学者当务之急,曰中国古今史,曰泰东西古近史。(清·沈惟贤《万国演义序》)【近义词】燃眉之急,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事不宜迟【反义词】遥遥无期【相关】百度“当务之急”

  2. 小朝台的由来

    传说,康熙曾多次欲拜五台山的东西南北中五个台顶,但都因天气和交通而屡屡受挫,后来就找主持说,五年后打算再来五台山朝拜时,一定要把五座台顶都拜到。一天,寺里的一个小沙弥栓柱偷吃了供果被人发现,按理说,这是犯了佛家很重的过错,但主持却没有惩罚栓柱,而是让他想个办法,实现康熙的愿望。后来,康熙再到五台山来朝拜还特意为黛螺顶寺钦赐御碑,并题诗以记:峦回谷卷自重重,螺顶左邻据别峰。

  3. 羁縻政策与和亲政策 中国古代和亲的类型、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摘 要:和亲作为一种政治和外交手段,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以了解古代民族和亲政策为基础,重点梳理了历史上每一时期中央政权对和亲政策的类型、特点,并阐明了和亲的作用。关键词:和亲;特点;历史作用两个不同政权的首领间,出于“为我所用”的目的所进行的联姻谓之...

  4. 梦见争吵 吵架_周公解梦梦到争吵 吵架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争吵 吵架好不好

    做梦梦见争吵吵架好不好?已婚女子梦见与乞丐吵嘴,丈夫会穷困潦倒。梦见试衣服_周公解梦梦到试衣服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试衣服好不好梦见朋友吵闹,会失去人们的帮助。商人梦见和顾客发生争吵,生意会不顺利,收入减少。旅游者梦见相互争吵不休,旅行会圆满结束。梦见和仇人吵架,意味着要遭受损失。梦见敌人大吵大闹,是祥瑞,意味着自己能胜利。

  5. 明清两朝的紫禁城,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因何享誉海内外?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旧时称之为紫禁城,是帝国的权力中枢所在和皇帝的主要生活场所。兴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建成于1420年,距今已有600年历史了。

  6. 看你适合喝哪种腊八粥

    按照我国民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叫“腊八”,此日民间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主要由米类、豆类和坚果煮成。而且腊八粥多在晚上食用,也符合老年人的饮食习惯。

  7. 男生说说大全带图片 拼命的喝醉,只是为了给哭泣找一个借口-感人的情话

    只是朋友,仅是朋友。道你就是容忍他的一?子若不走,拍晕了继续拖走。

  8. 来自世界上最偏远的英国村庄的图片:特里斯坦达库尼亚

    太阳在20世纪初落在大英帝国的头上,但他们仍然是奥布莱蒂的前哨,向女王和国家宣誓。其中一个这样的地方就是遥远的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岛。它位于南大西洋,离这里几千英里,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偏远的英国村庄。它只有几百人口,而且只能乘船到达,但岛上仍有一个欣欣向荣的社区。的孤立在千里之外创造了一个独特的英国文明前哨站。在这个上查看了一系列有关该岛的酷照片以及一些有趣的事实,暗烤混合。

  9. 箭靶子神

    有个武官出战,将要打败,忽有神兵相助,反而大胜。武官跪拜磕头,请问神姓名,神仙答道:“我是箭靶子神。”>箭靶子神答道:“我感激你平时在教场练射箭时,从没伤害过我!”

  10. 尤金·史密斯的作品有哪些?尤金·史密斯是怎样一个人

    尤金·史密斯被认为是当代新闻摄影的大师。史密斯的照片中对社会的不公平的写照深深地影响了美国民众。尤金·史密斯于1918年12月30日出生在堪萨斯州的惠科塔。1933年至1935年间史密斯开始了他最初的摄影创作。这使得史密斯质疑美国新闻业的规范。史密斯记录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的照片被认为位于最严肃和最有力的战争的影像罪证之列。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