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蒋介石>1936年1月,蒋介石再一次对统一西南诸省对未来抗日战争的意义作了明确阐述。特别是自1935年11月起实行币制改革,南京...在英美帮助下成功地一统了全国货币,整理了财政税收,加强了对财政经济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经济实力,有力地保证了国防建设计划的实施。这些措施使得中国的经济建设在抗战爆发前段时间内达到了空前的复苏,全国工农商业都出现了增长的势头,为中国抗战创造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提供了保障条件。

1935年7月4日,蒋介石阐明了他对未来抗日战略路线的设想“对倭应以长江以南与平汉线以西地区为主要线,以洛阳、襄樊、荆宜、常德为最后之线,而以川黔陕三省为核心,甘滇为后方。” 由此确立了他“向西南求出路”的基本路线。 蒋介石 >1936年1月,蒋介石再一次对统一西南诸省对未来抗日战争的意义作了明确阐述。他说:“国军才以最大的努力,把江西的匪巢一根本摧毁,赤匪路溃窜,由湘入黔,最后入川。我亲自督率军队不断追剿,一面剿匪,一面将向来不统一的川、滇、黔三省统一起来,奠定我们国家生命的根基,以为复兴民族最后之根据地。日本看到这种情形非常不安,以为这三省如果统一起来,中国便有了复兴的根据地,从此不但三年亡不了中国,就是三十年也打不了中国,这就是日本将来的致命伤,所以它无论如何,总要想 ... 来打破我们统一川滇黔三省以奠定整个国家生存之基础的计划。” >抗日战争 >在酝酿设计未来抗日战略的同时,1935年后,南京 ... 也比较积极地开始进行实际的抗日准备。 >抗战前准备 >1935年4月,国民 ... 军事 ... 会将国防设计 ... 会与兵工署资源司合并改组,成立资源 ... 会,开始着手开发有关国防的战略资源以及实施重工业、军工企业生产建设计划。为增强国力,加快重工业之基础建设,1936年内国民 ... 给资源 ... 会拨款1000万元用于增加冶金、燃料、机械、电气、化工等重工业生产投资。在农业方面,1935年亦支出3500万元,用于水利基础建设。特别是自1935年11月起实行币制改革,南京 ... 在英美帮助下成功地一统了全国货币,整理了财政税收,加强了对财政经济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经济实力,有力地保证了国防建设计划的实施。这些措施使得中国的经济建设在抗战爆发前段时间内达到了空前的复苏,全国工农商业都出现了增长的势头,为中国抗战创造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提供了保障条件。 马振犊、陆军:《抗战正面战场启示录——八一三淞沪抗战》 编辑:浙江大学近现代史硕士生 萧宸轩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抗日战争蒋介石中国近代史中国军情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