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专家点评]清张步青雕仙槎泛海笔筒这件笔筒高13.7厘米,口径8.5厘米。这件笔筒以留青浅浮雕法刻一仙女手持桑枝乘槎浮于海上,形神兼备,刀法凝练。张步青的这件笔筒技法与张希黄的留青竹刻相似。这件笔筒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专家点评] 清 张步青雕仙槎泛海笔筒
这件笔筒高13.7厘米,口径8.5厘米。
张步青,嘉定人。精于刻竹,生平并无师承,但风格近似邓孚嘉。擅刻折枝花卉蔬果,随意点染,便能秀逸玲珑。这件笔筒以留青浅浮雕法刻一仙女手持桑枝乘槎浮于海上,形神兼备,刀法凝练。署款:“顺治丙戌秋月步青”。
留青竹刻在唐代开始流行时,最初只是平面雕刻,将图文部分留下,其余部分刮掉;所刻的纹饰,也只是进行阴阳文或阴文雕刻,只有花纹的变化,而没有雕刻技法的变化。至明末清初,张希黄在唐代留青基础上进行改进,利用竹筠、竹肌质 地色泽的差异,以竹的外皮(即青皮)刻图纹,将剔除青皮后的竹肌作底,创出阳文浅浮雕的留青技法,并从书画艺术中汲取养分,以青皮为地,施加刻绘,颇具中国画笔墨神韵。张步青的这件笔筒技法与张希黄的留青竹刻相似。
这件笔筒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