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的罗布泊,一朵蘑菇云升起,中国的第一颗原...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的罗布泊,一朵蘑菇云升起,中国的第一颗原 ... 爆炸成功。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颗原 ... 竟然有一个非常女性化的代号——「 ”邱小姐”。 对此,有人说应该叫「 ”邱老娘”,这样比较有气势。 那么,为什么中国的第一颗原 ... 会叫邱小姐呢? 1959年6月,苏联 ... 单方面撕毁了中苏双方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拒绝向中国提供原 ... 样品和生产原 ... 的技术资料。 眼看着中国制造原 ... 这件事就要化为泡影,没有了苏联的支持,当时的我们是真正的一穷二白。 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央决定缩减开支,就算经济条件和国际环境再恶劣,也一定要把我们自己的核武器研究出来! 为了牢记1959年不安的6月,大家就把这个计划叫做596计划。 经过多年努力,第一颗原 ... 终于试爆在即。这时,周 ... 说,要搞一套密语出来。 想来想去,大家就决定把第一颗原 ... 的代号定为邱(球)小姐,把那个装原 ... 的容器叫梳妆台。因为那里连接几十个雷管,有很多电缆线,就像头发一样,动起来像梳辫子似的,很形象。 然后整套密语就根据这个出来了。 正式爆炸试验的原 ... ,密语为老邱;原 ... 装配,密语为穿衣;原 ... 在装配间,密语为住下房;原 ... 在塔上密闭工作间,密语为住上房;原 ... 插接雷管,密语为梳辫子;气象的密语为血压;原 ... 启爆的时间,密语为零时。 相比之下,美国的第一颗原 ... 叫瘦子,投在广岛和长崎的叫小男孩和胖子。苏联的第一颗原 ... 叫南瓜。所以,还是咱们的邱小姐比较可爱! 历史上,取代号这事在一二战的时候都快被玩坏。为了行动的安全,通常会取一些和事件本身毫无关联的代号。 比如二战时期的敦刻尔克撤退的代号就叫做「 ”发电机计划”,和敦刻尔克没有丝毫联系。顶多是大家沟通起来的画面是「 ”发电机准备好了,准备发电吧”。 而二战时期满世界打架的德国,代号更是涵盖了天文地理人鱼鸟兽。 1944年德国第17集团军向塞瓦斯托波尔的撤退行动代号叫做雕。 1940年德国设在巴特瑙海姆附近的元首大本营叫做雕巢。 1940年德国设在巴特瑙海姆附近的元首大本营代号叫做雕日。 求一求,放过这只雕吧! 似乎是真的打算放过这只雕了,于是德国又向其他的动物下手了。 1945年德军从挪威北部撤退的行动叫做黑山鸡。 1945年德军从挪威北部撤退的行动代号叫青狐。 1945年德军从挪威北部撤退的行动代号叫北极熊。 德国加强挪威防御的计划叫做驼鹿。 1942年德军在不良斯克南部地区清剿游击队的行动代号叫绿䴕。 另外,二战中德国计划登陆英伦三岛,征服英国的 ... 行动代号叫「 ”海狮计划”。这个就有点明显了。 众所周知,英国皇室徽章就是一头狮子,你把 ... 行动取名叫「 ”海狮计划”,不就是要过海打狮子吗? 纵观整个二战,德国和动物名字相关的代号简直不要太多,堪称动物名称百科书。什么「 ”狮鹫”「 ”鲨鱼”「 ”美洲虎”「 ”珊瑚”「 ”貂”「 ”鼠”「 ”豹”……都被用作过代号名。 反正只有你不知道的动物,没有他想不到的动物。 觉得希特勒应该是翻遍了整本的动物大全吧。 虽然德国的代号名比较敷衍,但也可以理解,毕竟你这三天两头就来个 ... 行动。想取个高质量的名字,时间也不允许啊! 而且相比之下,上面这些代号,好歹还是个名字,下面这些才真是天马行空。 1942年2月德国第18 集团军进攻苏军奥拉宁鲍姆桥头堡的行动的代号叫做乞讨棍。说好起个代号也要起到振奋人心的作用的咧,「 ”乞讨”是个什么意思他们不造吗。 1943年到1944年初德军对南斯拉夫游击队采取的 ... 行动代号叫球状蛋糕。 1942年9月德军在斯摩棱肆克北部地区清剿苏军的行动代号叫晚秋葡萄。 1944年德军在南斯拉夫实施的反游击队行动代号叫林中醉汉。 但德国的代号也不是全部那么无厘头,有一些还是藏着小心机的。 1942年6月德国进攻埃及的行动的代号叫做阿依达。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呢?因为在意大利歌剧《阿依达》中,剧中的一首乐曲《荣耀归于埃及》非常有名。 刚好当时德军要进攻的地方是埃及,你说他心机不心机。 1941年6月22日—1942年德国对苏联侵略战争计划的代号叫做「 ”巴巴罗萨计划”。 「 ”巴巴罗萨”在意大利语里,是红胡子的意思,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外号,当年腓特烈大帝参加十字军东征,率领德意志人进攻异教徒。 本来希特勒是想效仿自己的偶像,但这个代号多少有点不吉利。因为这个腓特烈一世后来因为突发心脏病坠马掉到河里淹死了。 再看看希特勒,最后饮弹自尽! 还有2011年,以法、英、美为首的多国联军针对利比亚发动的 ... 行动代号为「 ”奥德赛黎明”。奥德赛是文学作品《奥德赛》里的主人公,《伊利亚特》统称为《荷马史诗》。说的是一个叫奥德赛的男人,经历千辛万苦,带领小伙伴回到家乡和家人团聚的故事。 这一听就是一个英雄色彩浓厚的人物,不知道法、英、美为首的多国联军是不是对「 ”奥德赛”有什么误会! 真心希望利比亚人民有朝一日能像奥德赛一样重回自己的家园! 既然已经说到利比亚了,那我们就来说说美国。 众所周知,美国总是喜欢摆着自己是正义卫士的样子居高临下。在代号上,也格外有他们的特点。 1989年,美军发起了一个代号叫做「 ”正义事业行动”的 ... 行动。那他们又干了些什么呢? 他们在巴拿马运河 ... 移交的前十年,为保住在巴拿马运河的既得利益,以保护美国侨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由,派出2.4万名美军向巴拿马发动突袭,仅用15天时间就结束战斗。 俘虏了当时巴拿马事实上的最高领导人诺列加,解散了巴拿马国防军。 这种对「 ”正义”的误解,和他们对「 ”奥德赛”的认识如出一辙!!!真有点「 ”绿茶”的感觉,装纯起来一套一套的! 9.11后,美国及其联军对 ... 和对它进行庇护的阿富汗 ... 政权所采取的 ... 行动代号叫做持久自由行动。后来改名叫做「 ”无限正义”…… Em……自由……正义……还无限…… 除了上面的这些拥有「 ”自恋情结”性质的代号外,美国还特别喜欢霸气的代号。 比如「 ”诺曼底登陆计划”,刚开始叫「 ”圆锤行动”,后来可能是嫌弃不够霸气,直接改成了「 ”霸王行动”。这满满的中二气质! 不过,也不是每一个霸气的代号都受欢迎。 ... 战争时,由于节节败退,为了鼓舞士气,他们就想了一个叫做「 ”屠夫”的代号。 虽然这个代号对士兵们起到了一些煽动的作用,但美国人民却对这个代号不满,他们觉得有碍于发展公共关系,不利于谈判。 在1964年的某次行动中,美国又想了行动代号叫做「 ”捣碎机”。霸气吧?威武吧?可美国总统又生气了,说会给战事评论家留下把柄。后来这个称号换成了人畜无害的「 ”白翅行动”。 但根据美国方面称,他们的代号都是随机取的,没有特殊含义。 对于这种话,就跟他们一直说美国满世界捣乱是因为他们在维护正义一样,鬼都不信。
本文标签:中国军情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