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数学大师——姜立夫:中国现代数学的播种人

他一生传世著作极少,却培养人才无数。其中不乏名满天下者——陈省身将自己从事几何研究归因为他的教导;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后回国专程拜会他,因为在西南联大求学期间,就喜欢听他的课,更钦佩他高尚的人格。他就是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姜立夫。 姜立夫1890年生于浙江省平阳县(今属苍南县)的一个农村知识分子家庭。因为家庭的影响,他自幼便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10年,姜立夫在杭州高等学堂尚未毕业,便考取了难度极高的第二期庚子赔款赴美留学生,同榜之中,胡适、赵元任、竺可桢、胡明复等日后都成为学术界极富盛名的大师。在美国期间,姜立夫的学术之路走得顺风顺水,他先后在加州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数学,1916年便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本综合性的现代科学期刊《科学》第2卷第5期上发表了《形学歧义》,首次向国内介绍了射影几何学。1918年,姜立夫受聘为哈佛大学助教,担任W.F。奥斯古德教授的助手。1919年,年仅29岁的他获得哈佛的数学博士学位,成为我国第二位数学博士。 如果按照这样的人生轨迹前行,姜立夫也许会成为一名著作等身的数学大家。但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姜立夫的人生注定要与祖国的数学教育事业休戚与共。1919年10月,养育姜立夫成人的大哥英年早逝,留下一双年幼的儿女需要抚养,在事业与亲情之间,姜立夫选择了后者。 青年姜立夫 早在回国前夕,姜立夫就接受了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聘请,担任南开大学算学系主任。当时的南开大学数学系只是一个空壳,既无讲师又无助教,是名副其实的「 ”一人系”。作为唯一的教授,姜立夫一个人承担了初等微积分、立体解析几何、高等微积分、高等代数、复变函数论、高等几何(包括n维几何)、微分几何等所有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他还兼任理学院的公共数学课教师。直到1925年,学校才增聘数学史研究者钱宝琼为教授。即使这样,姜立夫一人讲授七八门主要课程的状况也没有多大改变。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南开大学还是私立学校,办学经费少,教职人员更少,姜立夫拿到的薪金也比其他学校微薄,但他却毫不在意,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教学之中。 1925年,南开大学算学系已初具规模,经学校同意,姜立夫接受了厦门大学邀请,南下赴厦门大学任教一年。在厦门大学算学系期间,他精心安排教学计划,并指导购置大量书籍。他为厦大算学系播洒的汗水日后也得到了丰厚的收获——厦门大学数学系渐渐成为南方的数学教学和科研中心,并走出了陈景润等著名的数学家。追根溯源,姜立夫劳苦功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北大因教育经费拖欠,教育质量受到影响,数学系连学期考试都形同虚设。1931年,姜立夫推荐自己从美国学成归来的学生江泽涵赴北京大学任教。他对江泽涵的教学工作悉心指导,并要求他务必严格训练学生,「 ”等到有了经过严格训练的高年级学生,你才可以教一些拓扑学。”经过两三年的努力,北大数学系渐有起色。 姜立夫不仅数学功底深厚,国学底蕴同样过人。正因为这样,他的授课风格既有传统文化中「 ”庖丁解牛”的精细,又有西方课堂中的自由活泼。据他的学生回忆,姜立夫上课,只带一张写了提纲的日历纸。他讲课条理清晰,板书整齐。讲到极有意思的地方,会忽然双脚并拢,喊出一声「 ”All right!”学生们被这样的课堂氛围感染,学习数学的热情极大提高。他的学生、后来曾担任南开大学副校长的吴大任原本在物理系就读,因为喜欢姜立夫的课而专攻数学,后来成为了数学大师。据吴大任回忆:「 ”他就像熟悉地理的向导,引导着学生寻幽探胜……听姜先生讲课是一种少有的享受。” 解放后,姜立夫又担任了中山大学筹备 ... 会 ... 和数学系筹备小组成员。他认为数学研究工作注重思维与演绎,需要更多从文献资料中借鉴他人的 ... 与成果。在他的倡导和努力下,中山大学数学系建起了当时较为完备的资料室。 教学工作之外,他还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了「 ”新中国数学会”和「 ”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的筹备工作,这两个团体的成立对团结数学工作者、改变中国数学界学术研究的落后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姜立夫的一生,不波澜壮阔也不石破天惊,却为中国数学教育和数学发展事业鞠躬尽瘁。他被胡适称为「 ”中国现代九大圣人”之一,也被《中国大百科全书》誉为现代数学在我国最早和最富有成效的播种人。 来源:科技日报(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博士后)

数学大师——姜立夫:中国现代数学的播种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一位民国数学家,他身边人全是大师,杨振宁:当年读他文章受教了

    民国时期的大师,多如繁星,每一位都是名满天下的人物,在皓月之光的照耀下,还有一些知名度不那么高的教育家,他们的实力非常强,只是知名度不高罢了,今天野哥的这篇文章,就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声传播不那么广泛,但是却一直未我国教育作出贡献的数学家,他的名字叫刘薰宇。杂志面世以来,得到了广大的师生好评,除了刘薰宇等人外,还吸引不少各个领域的大咖来为《中学生》杂志撰稿。

  2. 1500年前的数学家如何计算球体积?中国古代这三位真是数学神仙

    《易·系辞》中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说明古人结绳和契刻的方式记数和记事。西安半坡村出土的陶器上有直线、三角、方、菱形及一些复杂的几何图形,同时期人们创造了画圆和画方的工具规和工具矩,中国的数学可以追溯到5000到6000年前。半坡陶符光影图然而,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古代数学其实不是数学,最多被称为算术或者算学,不同于西方以古希腊为代表的基于逻辑推理下的数学。比如:勾股定理,无论是

  3. 从「 ”轻重缓急”看古代数理文化中的数的维度思考

    轻重缓急这个成语出自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古之人有至于张空弮、罗雀鼠而民无二志者,非上之信有以结其心乎?此又权于缓急轻重之间而为不得已之计也。”通常被解释为: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这种解释实际并不是很确切。轻重、缓急两个思考的侧面被分隔开来,但是古代的数理文化并非这种理解。轻重缓解的二维思考按照轻重缓急的方式进行的四种分类基于线性逻辑思考,事情可以被这样

  4. 1+1为什么等于2?你真的了解哥德巴赫猜想吗

    陈景润证明的不是1+1=2,也不是1+2=3,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要理解1+1的意思,首先要回到哥德巴赫本身。1742年,哥德巴赫给欧拉的信中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但是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然而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

  5. 160年前德国一文科生提出的数学理论,至今无人能够证明

    费马的这一断定,直到他去世300多年后,人们才第做出了一次证明。和上述两位数学家一样神奇的是,德国的一位文科生,像费马一样提出了一个数学猜想,而这个猜想至今还没有人能够证明。根据现有的数据,截止2017年,从哥廷根大学走出的诺贝尔奖获奖人数为45人,数量为德国第2位、世界第15位。

  6. 97岁杨振宁:和爱因斯坦交谈1.5小时,我却没有得到智慧,很遗憾

    我国历史上杨振宁的出现,应该称得上是一个传奇,他23岁留美,在35岁的时候就获得了诺贝尔奖,其成就可想而知。那么他和爱因斯坦是怎样扯上关系的呢?两人在爱因斯坦的办公室里,与他谈了一个半小时。

  7. 他的文史、英语双满分,数学只有0分,被北大拒绝却被清华录取

    提及到我国近代的「”偏科学霸”们,大家心中肯定有很多人选。臧克家先生、钱钟书先生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今天要说的这位「”偏科学霸”却有点儿不一样,让咱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吧。这位「”偏科学霸”叫做吴晗。吴晗,浙江省义乌市人。他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尤其是在研究明史上,吴晗是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和其他「”偏科学霸”不一样的是,吴晗在小的时候学习并不是一帆风顺。吴晗的父亲是秀才出身

  8. 韩信的数学天赋究竟有多厉害?他留下两道题,到现在都是经典

    韩信的数学天赋究竟有多厉害?他留下两道题,到现在都是经典作为汉初三杰之一,韩信的...天赋毋庸置疑,在跟随刘邦之后,韩信也帮助刘邦击败了项羽,赢得了楚汉战争的胜利,韩信也因为超高的...天赋被人们誉为「”兵仙”,不过韩信除了超高的...天赋外,在数学方面也有很高的天赋,韩信的一生曾留下两道著名的数学题,至今都被奉为教科书式的经典。第一道数学题就是韩信点兵的故事,一次,韩信率军碰上了龙且的军队,双方

  9. 高斯不敢发表的数学原理,他发表后被权威打压,死后十二年被承认

    1823年一位三十岁出头的数学家发表了一篇论文《几何学原理》,当这篇论文被送到俄罗斯科学院进行审读时,在场的专家给出了一致的评价——狗屁不通。托西蒙诺夫、古普费尔和博拉斯曼纷纷对此表示惊讶,随后就给予了全盘否定。他的名字,他学校的名字,他研究的课题,被全天下的人知道了,罗巴切夫斯基、喀山大学、非欧几何。

  10. 渣男之神薛定谔、牛顿心眼超级小:让人想不到的科学家的黑历史

    拍马高手伽利略溜须拍马的事儿可能大家都干过,拍的最理直气壮当然是李诗仙。

随机推荐

  1. 关于爱情的 ... 说说经典句子-感人的情话

    拿起与放下之间的选择就是命运的方向。一切皆因果,佛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2. 时溥

    中和元年,时溥率兵入关镇压黄巢起义军。行至河阴,军士哗变,返徐州,逐节度使支详,推时溥为留后。后,僖宗授时溥以节度使。四年,尚让叛降于时溥。黄巢之甥林言亦于巢死后降时溥。时溥遂以功封王。时秦宗权称帝,光启元年唐以时溥和朱温进讨宗权。朱温遣兵假道徐州,时溥拒之,朱温即出兵击时溥。从此六七年间,徐州一带战争不息,百姓无法耕种,又遭水灾,百姓大量死亡。景福二年,徐州破,时溥自焚死。

  3. 【刘三姐】的意思是什么?【刘三姐】是什么意思?

    ★「刘三姐」在《汉语大词典》第2497页第2卷753★「刘三姐」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刘三姐刘三姐的拼音liúsānjiě刘三姐是什么意思刘三姐liúsānjiě见「刘三妹」。其代表作为〈刘三姐》;3.壮族人民素以能歌善舞著称,善于以歌来抒发思想感情,“歌仙”刘三姐便是他们山歌文化的代表。>

  4. 曹操之子曹茂 曹茂的历史评价

    曹茂是曹操的儿子,也是他25个儿子中最不起眼、最卑微的,最不得曹操宠爱的。曹茂被封为乐陵王,生有一子曹竦,被过继给曹铄,历史记载他“茂性泬佷”。曹操之子曹茂>曹茂,沛国谯县人,魏武帝曹操地位最卑微的儿子,魏明帝曹睿时期被册封为聊城王,齐王曹芳时期被徙封为乐陵王。>曹操一共有二十五个儿子,除了早夭的几个和过继出去的曹均,在曹丕当国之时只有曹茂一人没有封王。>曹茂的历史评价>《三国志》:“茂性泬佷。”

  5. 刘备仇人墓中挖出一样文物,专家看完大笑,日本网民:好丢脸

    墓中出土的木刺(名片)上清楚写着墓主为三国人物朱然,这倒是为专家考证墓主身份省去了不少时间。但实际上朱然不仅没有死,反而在刘备出兵复仇时,大破蜀军前锋,还拦截了刘备的归路,受封永安侯。虽然经历过上千年,朱然墓其中的陪葬品已经寥寥无几。可还是留存了一些文物,其中一件更是让考古专家忍不住大笑。若鞋面为帛制成,则称为帛屐。

  6. 【今日历史】7月21日大事记,历史新知发生了什么?

    1912年7月21日中国同盟会改组106年前,1912年7月21日,同盟会召开夏季大会,多数会员仍不同意。国民公党得知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合并,表示愿意参加。1928年7月21日全国反日大会在上海召开90年前,1928年7月21日至27日,全国反日大会在上海召开,有15个省及香港反日会代表百余人参加。1990年7月21日我国与沙特...建交28年前,1990年7月21日中沙两国建交。全市受灾人口190万人,造成78人遇难。

  7. 梦见房倒屋塌 梦见房倒屋塌什么意思

    梦见房倒屋塌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房倒屋塌的详细解说吧。梦见房倒屋塌财运将好转。病人梦见房倒屋塌说明这段时间您的运气大吉。单身的人梦见房倒屋塌,最近爱情方面成功。做生意的人梦见房倒屋塌预兆近期财运方面按步就班,财运会漫漫来。

  8. 康有为

    康生平著作甚丰,有人统计,达139种。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7~1992年出有《康有为全集》。康有为亦于6月16日被光绪帝召见,深得倚重。康有为等维新人士在光绪帝支持下,联合一部分帝党官僚,虽然力排旧议,锐意维新,但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的极力反对。1927年3月18日康有为因躲避北伐战乱,从上海抵达青岛。辞世后遗体曾暂厝李村枣儿山,1948年正式安葬于青岛,翌年10月举行康有为迁葬和墓碑揭幕仪式。

  9. 吴王阖闾主要的功绩 吴王阖闾历史评价

    阖闾为姬姓,名光,又称公子光,是春秋时期吴国国君,吴王夫差的父亲。他于公元前514年登基为王,公元前496年,阖闾在槜李之战中被斩落脚趾重伤而死。吴王阖闾>吴王阖闾主要的功绩>阖闾当上吴王之后,为了巩固政权,任贤使能,提拔伍子胥为行人,以宾客的礼仪对待他,让他参与谋划国政,而且能做到用人不疑,把治理国家的大事交给伍子胥处理。>吴王阖闾历史评价>司马迁:①“阖闾弑僚,宾服荆楚。”

  10. 梦见幽闭

    周公解梦梦见幽闭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幽闭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