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梁武帝出家为僧

  梁武帝萧衍原是南朝齐雍州刺史,负责镇守襄阳。他乘齐朝内乱,起兵夺取帝位,建立了梁朝。他看到前面宋、齐两个朝代皇族内部互相残杀,引起内乱,从而导致亡国,所以对亲属十分宽容,即使有人犯了罪也不责罚。

  梁武帝还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对佛教在中国的普及做过很大的贡献。他在建康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同泰寺,每天早晚两次,都要到寺院去烧香拜佛,声称这样做是为了积功德,替老百姓消灾。

  公元519年,梁武帝到寺院受菩萨戒。由于他的提倡,王侯子弟都以受戒为荣。南朝佛教在这时进入全盛期。在他的影响下,长子萧统(昭明太子)、三子萧纲(简文帝)、七子萧绎(元帝),以及许多官员,都信奉佛教。

  有一次,梁武帝接到当时南海(今广东广州)最高行政长官——刺史萧昂的报告:从佛教发源地印度来了一位叫达摩的高僧。梁武帝不敢怠慢,马上派人专程前往,迎接达摩到都城建康。

  梁武帝一见到达摩,就迫不及待地问道:“我一直致力于建寺、造塔、写经、度僧、造像等佛门的基本建设,做了这么多好事,有多少功德?”

  达摩不紧不慢地回答:“没有功德。”

  梁武帝不解地问:“为什么没有功德?”

  达摩诚恳地说道:“因为这些都是表面文章,不是实在的功德。”

  梁武帝听了很失望,这不是他所期望的答案。沉默了一会儿,他又换了个话题:“什么是佛学的真谛?”

  达摩回答:“没有绝对的真理。佛在心里,心即是佛。”

  又是这种不着边际的话、不冷不热的态度!梁武帝有些不愉快,甚至没有了提问的热情。

  达摩见话不投机,便起身告辞了。

  送走达摩后,梁武帝吐了一口气,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他想,自己虽然贵为天子,但不知道为什么,在达摩面前,总觉得有些压抑。

  梁武帝把自己与达摩谈话的内容,告诉了师父志公禅师。

  志公急切地问道:“现在达摩大师在哪里?”

  梁武帝轻描淡写地说:“他走了。”

  志公顿足道:“怎么能让他走呢!”

  “为什么?”

  “因为他的话说得妙极了,不是常人能说、敢说的。这位达摩大师能为我们解说佛教的真谛,皇上怎么能怠慢他呢!”

  听志公禅师这么一说,梁武帝懊悔莫及,派人去追赶达摩。但已经迟了一步,达摩已去了北魏,成为中国禅宗的开山祖师。

  梁武帝到了老年,决定舍弃皇位,出家到同泰寺去做和尚,以显示自己对佛法的虔诚。

  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帝出家了,朝廷大事由谁说了算?大臣们急得团团转,梁武帝才做了四天和尚,大臣们就把他接了回来,要他继续主持朝政。

  梁武帝回宫后,想想不对:“普通百姓出家后,要还俗还得拿一笔钱向寺院赎身;我是堂堂一国之君,还俗怎么能不出钱呢!”

  于是,梁武帝再次“舍身”到同泰寺出家。这次大臣们又来请他回宫,他说什么也不答应了。有个大臣忽然灵机一动,说道:“皇上既然‘舍身’为僧,我们就要为他‘赎身’,才能请他回宫啊!”

  大臣们觉得这话有道理,就化了一万万钱,去同泰寺为梁武帝“赎身”。寺院住持收到这么一大笔赎金很高兴,十分爽快地同意这位皇帝和尚还俗。

  过了不久,梁武帝第三次“舍身”到同泰寺出家。而且,他为了表示自己虔诚信佛,不但“舍”了自己的身子,还把宫内的人以及全国的土地都“舍”了。

  梁武帝“舍”得多,为他“赎身”的钱也要化得更多。大臣们花了一个月,凑足了二万万钱,又把他赎了回来。

  过了一年,梁武帝第四次又到同泰寺出家。大臣们只得又用一万万钱为他“赎身”。

 

  梁武帝前后四次出家当和尚,大臣们共花了四万万“赎身”钱,把国库都给折腾光了。梁武帝晚年一心只想当和尚,不管国家大事,朝政混乱,最后连自己的命也保不住了。

梁武帝出家为僧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饿死80岁皇帝、强娶14岁公主,涂炭江南:侯景之乱南朝咎由自取

    引狼入室的南朝梁廷,终将自食恶果。狼狈逃窜的侯景,硬是带着800残兵强占了南朝重镇寿阳,作为自己容身之所。公元548年8月,侯景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八千、寿阳造反。降梁的北魏宗室元贞,从寿阳逃到建康,状告侯景谋反。

  3.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4.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5.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6. 弟弟两次谋反,侄子叛国逃回,哥哥继续重用,这样的皇帝你见过吗

    弟弟贪腐成性,两次谋反,弟弟的儿子投降敌国又逃回,作为皇帝的哥哥居然无动于衷,继续重用,这样的皇帝你见过吗?没见过,但确实发生过!这个弟弟就是南梁的临川王萧宏,哥哥便是大名鼎鼎的梁武帝萧衍。

  7.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8.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9.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10.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随机推荐

  1. 【纚笄】的意思是什么?【纚笄】是什么意思?

    《仪礼士昏礼》:「姆纚笄宵衣在其右。」郑玄注:「纚,縚发;笄,今时簪也。」纚笄的拼音líjī纚笄是什么意思纚笄líjī谓束发加簪。

  2. 带有拿字的成语

    包含有“拿”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拿手好戏——原指演员擅长的剧目。拿三搬四——比喻不服从调派。拿刀动杖——泛指动武。拿班作势——装模作样。鹰拿雁捉——比喻缉捕时的快速凶猛。手到拿来——指不费力气就能将必须擒拿的人捉到。拿贼拿赃——捉贼要查到赃物做凭证。拿下马来——比喻将人制服。拿腔作调——故意装出特殊的腔调。狗拿耗子——(歇后语)多管闲事。鹰拿燕雀——比喻捉拿毫不费力。

  3. 中国皇帝为什么都热衷于包装自己

    中国封建王朝有很多位皇帝,他们分属于不同的朝代,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点:出生时都天有异象。这个现象在中国古代几乎屡见不鲜,但是这个现象的背后是什么呢?因为他们为了突出自己是独特的,为了宣扬皇帝乃是至高无上、与众不同的,而这些细节和中国古代的"君权神授"说法相符合。这一点一点的"升职",都是为了包装自己,以达到御民、愚民的目的!

  4. 毛巾变硬怎么办 妙法变回新毛巾

    毛巾变硬怎么办毛巾作为家庭必备用品,很少有人注意到它也需要清洁与...菌。毛巾作为经常接触面部的针织品,其品质受到广大消费群众的关心,毛巾分为纯棉毛巾和聚酯纤维的毛巾等。聚酯纤维的毛巾会一直保持柔软,而且吸水能力强,像平时用的超细纤维,珊瑚绒的毛巾,都是很好地纯棉替代品,通常用作干发巾、擦手巾。纯棉抗菌能力优于聚酯纤维,而且更多的人习惯用纯棉的。

  5. 掎裳连襼的意思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jǐshangliánzhēng。

  6. 梦见面容梦到面容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面容好不好

    做梦梦见面容好不好?梦见面貌变丑而感觉悲哀,表示爱情方面将多难。梦见眼珠梦到眼珠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眼珠好不好梦见自己的脸变得异常漂亮俊美,并在梦里感到高兴,表示近期与人交往方面十分顺利,深受大家喜爱、信任,并还可能发挥领导能力,带领大家解决问题。周公解梦大全梦见漂亮明快、神情开朗的脸,预示你心情愉快,生活幸福开心。原版周公解梦梦面大头长与身躯等,大吉。

  7. 梦寐以求造句_梦寐以求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梦寐以求mèngmèiyǐqiú梦寐以求的意思和解释: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梦寐以求的出处《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梦寐以求的例子这一切,也正是鲁迅所~并终生为之奋斗的!梦寐以求造句有我所梦寐以求的一切,。OneevensaidthatIwashisdreamgirlfriend.男人梦寐以求的去工作在自己的个人直升机。asartdirector.我曾梦寐以求的生活就是像现在这样和你紧挨着。快又廉价获取专利全文是众多科技工作者梦寐以求的事。然后我留下来与我梦寐以求的女子一起等车。

  8. 外國列強為何會在中國領土上肆無忌憚?看下《辛丑條約》就知道了

    說起中國近代史,更多的是令人屈辱的歷史。特別是,每每看到國外列強瓜分中華大地,大清...腐敗無能的史實之後,更是讓人捶胸頓足,生氣不已。大清...為中國簽下的不平等條約,可以說是一條接一條。今天,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外國列強是如何讓清...簽下了《辛丑條約》,他們又是如何利用這一條約吞食清朝,瓜分中華的。自從外國列強利用各種卑劣手段,與清...簽訂了《南京條約》、《馬關條約》等不平等條約之後,他們就

  9. 梦见干渴梦到干渴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干渴好不好

    做梦梦见干渴好不好?梦见干渴,这是噩耗的征兆,暗示纷争与流血,也可能是船沉或家庭争吵和离异。梦见自己找到水解除了干渴,表示梦者能够凭自己的能力解决目前的困难;梦见路人干渴,自己把饮料相送,意味着梦者乐于助人;梦见背疼梦到背疼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背疼好不好梦见路人干渴,自己有能力却不予帮助,意味着梦者的自私和冷漠。

  10. 虐待母亲 雷殛夫妇

    辽宁庄河光明山镇北关,有个叫王子臣的,三岁丧父,由母亲艰辛勤劳抚养成人。本应当和睦相处,以慰老母晚年。谁知娶了媳妇忘了娘,媳妇对婆婆不好,儿子又听其妻之意,共同虐待亲娘。有一天夜里,风雨交加,雷声隆隆,只见一道电光闪过,经球破窗而入,“轰”的一声巨响,击毙王子臣夫妇当时坑上共躺有老少三代五口人:王子臣夫妇睡在两头,在中间的祖母和小孙子竟安然无恙。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