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历史上确有玄奘此人,但是与《西游记》的唐三藏却多有区别。历史上的玄奘绝不等于《西游记》中的唐三藏,只是有一点原型的影子在罢了。

  玄奘(602年——644年/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俗姓陈,本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佛教法相宗创始人。

  玄奘的家族本是儒学世家。上有三个哥哥。他的曾祖、祖父都是官僚,到了他父亲陈惠,便潜心儒学不做官了。至于为什么会去当和尚,只能说家贫,玄奘5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10岁的时候,父亲去世,10岁的陈袆被僧人哥哥带入白马寺。唐武宗李炎灭佛事件之前,唐朝佛学兴旺,寺院经济高度发展。因为生活穷得过不下去了,去寺院生活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玄奘此人对佛教文学却十分地感兴趣,尤其是大乘佛教。公元612年,在一次全国性考试来选择27名剃度的僧人中,陈袆从数百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当年27名僧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法号——玄奘。当时13岁的陈袆还是一个不许进入考场的小沙弥,他的剃度显然是一个意外。但是,就此也可以看出,年仅13岁的玄奘在佛学上的成就颇高。

  玄奘为什么世称唐三藏?所谓三藏,其实就是佛教中的三门课程:经藏、律藏、论藏,通晓其中一门者,对应以“师”之头衔,即:精通经藏者尊为经师,精通律藏者尊为律师,精通论藏者尊为论师。只有同时通晓三藏者被尊为三藏法师,所以说,这个三藏其实就是一个学位名称而已,历史上有多位三藏法师,比如鸠摩罗什,但是玄奘最为有名,加之身处唐朝,被称为唐三藏。获得称号的那一年,玄奘仅仅只有24岁。年纪轻轻,便已经将佛学基本研究完,唐朝的佛学底蕴不深,于是玄奘决定去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学习。

  这里就牵扯到了玄奘多次向唐太宗递交出国留学的申请,也就是《西游记》中的通关文牒。古代都是很注重身份证明的,有了证明才能更好地行走四方。在这里不得不提醒一下,历史中的玄奘并不是唐太宗的御弟。玄奘多次请求被拒,太宗又怎么可能给他通关文牒。

  于是乎,玄奘偷渡出国了,混在逃难的灾民之中,孤身一人,没有马,他在瓜州讲经时,一位名叫石磐陀的胡人来请求玄奘为他受戒,自愿当玄奘的向导。

  有学者认为这个石磐陀就是现在《西游记》当中孙悟空的化身,石磐陀是玄奘收第一个弟子,而且身份是向导。这一点和孙悟空的身份非常吻合。而且自从玄奘为石磐陀剃度以后,石磐陀这个胡人就成了一个胡僧,胡僧与孙悟空的俗称猢狲在发音上非常接近,会不会是在流传过程当中,发生了这样的音变呢?但是这个胡人没有像孙悟空一样坚持到底,在一次未遂的谋杀后胡人石磐陀一去不复返。

  石磐陀离开之后,玄奘历经艰辛,进入高昌国。在这里,玄奘才获得了一个御弟身份!!!!高昌王鞠文泰十分欣赏玄奘,与玄奘结拜,他希望用盛情把眼前这位博学的僧人留在自己的身边,玄奘的西行路途再一次受阻。玄奘以绝食抗争,以表他西行的决心。高昌王无可奈何,只好同意放玄奘离去,并赠与丰厚的物资。

  历经艰辛之后,到达了印度,在此地尽情地汲取知识,然后带着传扬佛教知识的决心,带着一堆典籍回国。回国之后的玄奘受到太宗的热烈欢迎,毕竟这已经是一个已经学成归来的高僧了。太宗劝其还俗当官,玄奘委婉拒绝。之后留在长安弘福寺翻译经文。有研究者统计,玄奘从公元645年5月到公元663年10月,17年6个月期间翻译佛经1335卷,平均每年75卷,每月约6卷多,也就是每5天翻译一卷。 这工作量,简直高到可怕,小编怀疑玄奘的死属于过劳死。

  历史记载:公元664年正月初九傍晚,玄奘在跨越屋后水渠时,不慎跌倒,小腿处稍许破皮,但是从这天起,玄奘就一直卧病在床,二月初五去世。

  公元664年,农历的4月14日,唐朝僧人玄奘的葬礼在都城长安举行。送葬的队伍从城南的皇家寺院大慈恩寺出发,中途经过都城最主要的街道, 超过百万人的送葬人群站在街边,目送着身裹草席的高僧遗体最后一次从这里经过。为一个和尚举办这种规格的葬礼在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他的一生都在学习工作中度过,早年是安稳的,27岁踏上西行的道路,长达两年的徒步旅行,1万两千公里的行程,穿越108个国家,他用一双脚,生生地走过了丝绸之路,沿途不断记载各国的地理特性、风俗习惯、饮食等,这给后世研究西域一带留下了珍贵的资料。他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坚毅果敢,后期勤勤恳恳翻译佛教经典,《心经》短短的260字,却颇为人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流传千古,玄奘绝不可能等于《西游记》中那个啰啰嗦嗦的唐僧。 

历史上真有玄奘此人吗 玄奘最后怎么死的历史名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2.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3. 太监也能「 ”儿孙满堂”?唐代宦官的婚姻与家庭

    大历七年,天下出奇的平静,向称繁复的《资治通鉴》也只记录了寥寥数百字,实属罕见。这年夏天,内常侍员外同正孙希严的夫人刘氏在长安来庭里的宅子里去世,她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时年三十八岁。熟悉唐代史料的人们都知道,内常侍是高级别的内侍,也就是宦官,一个宦官怎么会有老婆?

  4. 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 ... 的名声好坏之辨

    写在前面隋炀帝与唐太宗这两位相继出现的皇帝,两人的身世、经历、理想都有着惊人的相似,这可能因为两人有着割舍不断的血亲联系。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的惊人相似。隋炀帝帝和唐太宗这对中国历史上相继出现的两个封建帝王,二者的出身、身世、经历以及个人喜好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谈二者的身后名之前有必要看看两人的相似之处:两人均出身望族,年少位高。

  5. 以儒为帅 以文制武 北宋一朝文武地位的转换

    中央集权政归皇宋宋代重文轻武,可谓老生常谈。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马背之上夺天下,取代了后周恭帝柴宗训自称皇帝。宋朝虽然建立,但是宋太祖赵匡胤却并不放心,他是军人出身,兵变起家,亲眼目睹了军人干政、武将乱权的局面。因此,一上台后,赵匡胤就开始考虑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保赵宋天下。这里的集权就是改变五代时期武人权重的不正常现象,收回分散于各股势力中的军权、财权、事权于己一身,维护皇权地位不动摇。

  6. 武则天的长女安定公主究竟是谁 ... 的?武则天自己的可能性最大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个「”招黑体质”。这其中有极大一部分原因是,她从本该固守后院的女性,升级成父系社会的主导,扰乱了固有秩序,招致绝大多数维护男权体系之人的反对;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自身确实做出了许多让人跌破眼镜的事。比如,...亲生子女。武则天一共和高宗李治生了4子2女,长子李弘、次子李贤、再次李显、幼子李旦;长女安定公主,次女太平公主。被史书直指为武则天亲手所...(或授意)的

  7. 唐代宦官也有婚姻与家庭?其实他们一点也不简单

    大历七年,天下出奇的平静,向称繁复的《资治通鉴》也只记录了寥寥数百字,实属罕见。这年夏天,内常侍员外同正孙希严的夫人刘氏在长安来庭里的宅子里去世,她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时年三十八岁。熟悉唐代史料的人们都知道,内常侍是高级别的内侍,也就是宦官,一个宦官怎么会有老婆?

  8. "一些不被载入史书的野史秘闻"

    野史一般由民间个人根据所见所闻或依据神话传说等撰写的历史,也有一些是正史中不敢记载的,由民间进行补充,当然其真实性也有待考究。下面来讲一些比较有意思的野史。

  9. 东北一哥沈阳是如何崛起的?

    在富饶的东北大地上,在白山黑水之间,有着一大片具有独特地域性的城市群落。在这些东北兄弟城市之间,长期具有领袖地位的东北老大哥,当属沈阳无疑。这个东北一哥是如何走上东北c位的呢?图/浑河景色01、北疆军镇沈阳地处辽河平原与辽东山地的过渡地带,自古便是文明多元交汇之地。从蒙古高原上走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与东方白山黑水间捕鱼狩猎的渔猎部落,在浑河与棋盘山之间融合碰撞。

  10.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随机推荐

  1. 人生无常

    人生无常梦觉勇施>有一位长寿道人,他的家财无量,但却经常散财布施,救济贫穷与拔除众人之苦的善事。“牛也因为爱惜它美丽的尾毛,而被人所...。世上有不少痴人,只知道拼命地敛财,贪得无厌,却不知道祸难日近,倘不及早觉醒,无常一到,则‘万般带不去,惟有业随身。’此时,所有的财物,尽皆变成他人享用。既然如此,不如在生前广种福田,免得后患无穷。”

  2. 酒窝的分类_看相大全

    酒窝的分类酒窝可以分成圆形、椭圆形及裂隙形三种类型。有学者曾进行调查过,多数分布在面颊部,口角旁也比较常见,颧部、颏部相对较少。东方民族自然酒窝出现率为1:18,有一个酒窝的占34.2%,2个的占59%,3个的占5.6%,4个的占5.2%。1个酒窝在左侧颊部的占59.6%,酒窝的出现多数为2个,而且大多出现在颊部,以两侧不对称情况居多。

  3. 民国京城四少

    民国京城四少  一、中国第一大收藏家张伯驹  张伯驹(1898—1982),字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张伯驹张伯驹的父亲张镇芳,字馨庵,河南项城人。据有关资料介绍,他是光绪三十年进士,袁世凯哥哥的内弟,历任长芦盐运使、直隶按察使等职...

  4. 中国汝窑陶瓷艺术之乡话汝瓷

    中国汝窑陶瓷艺术之乡话汝瓷2008年12月30日,河南平顶山市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汝窑陶瓷艺术之乡”荣誉称号。清凉寺汝窑遗址之谜汝窑作为中国陶瓷史上最负盛名的瓷窑之一,长期以来备受人们的关注。2001年10月,中国古陶瓷研究会汝州年会暨汝瓷国际学术研究会在汝州召开,专家根据对宝丰清凉寺和汝州文庙、张公巷出土瓷片的科学测试,断定汝州可作为汝官瓷新窑器目标考察发掘地。

  5. 颜太夫人赈灾救人得福报

    颜太夫人是清代颜净甫先生的母亲,秉性仁慈,教子有方,如用现代的名词说来,真可称得上一位模范母亲了。)廉明慈惠,有古代循吏的美风,颜太夫人在官署中受儿子的奉养,常常以爱民便民,教训她的儿子。颜太夫人看到这种情形,主张开启常平仓的米谷,,用以赈济饥饿的灾民,可是按照当时...的严格规定,常平仓的米谷,一定要报请省级长官核准以后,方才可以开启,所以衙门的官员们,都不敢遵从颜太夫人的主张去做。

  6. 取舍有方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有一天走在街头,突然有一位衣衫褴褛的乞丐向他伸出了脏污不堪的手,红肿的双眼里露出的满是希望与乞求。屠格涅夫搜遍全身,也没有找出可以给他的东西,于是就握住那只脏手,诚恳地说道:“兄弟,我真的很抱歉。”除了衣食和金钱的施舍外,还有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真诚地对待和爱心的给予,这位乞丐在饥寒之中领悟并坚持这一点,实属不易。虽为乞身,但取舍有方。

  7. 邢台玉泉的传说

    邢台玉泉的传说“皇寺村前有一景,家家门口有口井”,“泉水绕街流,吃喝不用愁”,这是流传在邢台市西四十里处皇寺村一带的民谣。皇寺,原名玉泉寺。因为这个缘故,后来,人们便把玉泉寺改称为皇寺。皇寺村西头有个玉泉,古称玉泉池。玉泉属于邢台百泉水系,泉水千年不竭,不仅供全村千人饮用,还可灌溉两天千亩,玉泉夕照自古为邢州八景之一。

  8. 器宇轩昂成语故事_成语“器宇轩昂”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器宇轩昂成语故事_成语“器宇轩昂”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释义】  器宇:气度,气概;轩昂:高敞豁达。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风度气概高敞豁达。  【用法】  形容气概非凡,精神饱满。用于称誉气度不凡的人。也作“气宇轩昂”。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明代罗贯中《三国演...

  9. 梦见玩笑嬉戏

    周公解梦梦见玩笑嬉戏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玩笑嬉戏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梦见饭碗碎了

    周公解梦梦见饭碗碎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饭碗碎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