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诸葛亮的战略与大战略

  赤壁之战的前一年(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他那时只有二十六岁,要比刘备小二十岁。诸葛亮对刘备的贡献是尽人皆知,在此不必细述。

  陈寿把诸葛亮列于和管仲、萧何平等的地位,可以说是非常得体,因为他们都是良相而非良将。刘备在世的时候,诸葛亮的贡献似乎都是在外交内政方面,至于用兵作战,刘备常自有主张,并不一定尊重他的意见,甚至于也不征询他的意见。“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先生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由此可见陈寿将其与萧何相比,实在是很恰当。

  刘备反而比较尊重法正的意见,《先主传》上说,他以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所谓谋主就是现代语中的参谋长。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7年)刘备接受法正的建议,进兵汉中,这一次汉中战役打到建安二十四年才结束,刘备赢得一次光荣的胜利,也就是京剧中《定军山》这幕戏的来源。当曹操得知那是法正之谋,曾经这样说:“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很可惜,法正在次年就死了,年仅四十五。刘备为之流涕累日,诸葛亮与法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当刘备决心东征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不从,以后大败而归,诸葛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由此可知孔明也自知刘备对他的信服是不如对法正的(以上均见《庞统法正传》)。

  诸葛亮是在刘备称帝后始出任丞相,到刘备死后才正式接管国政,至于亲自指挥作战则更是只限于“六出祁山”那个阶段(公元227—234年)。虽然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但他没有赢得战争又确为事实。因此陈寿的评语并非毫无根据。

  然则又有何种文献足以显示诸葛亮的确是长于大战略,或者他确有高人一等的大战略思想。事实上,不需要多所举例,有两篇几乎是尽人皆知的名文都能充分表现出诸葛亮的大战略天才和特长。

  第一篇是《隆中对》,那是诸葛亮在初出茅庐之前与刘备纵谈天下大事的谈话记录。第二篇是《后出师表》,因为陈寿在《三国志》上只记录《前出师表》全文,而完全不曾提到《后出师表》,此表只见于裴松之注。

  诸葛亮在与刘备的对话中,首先以曹操能胜袁绍的实例,说明事在人为,成功要靠人谋(战略)的基本道理。接着就作情况分析,并获致四点结论:

  一、不可与曹操争锋。

  二、江东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三、荆州为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四、益州刘璋软弱,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基于以上的分析,则刘备所应采取的大战略遂至为明显:

  一、夺取荆益二州,以为霸业基地。

  二、利用内政外交以巩固权力基础。

  三、天下有变,始发动钳形攻势,以期一举而兴复汉室。

  很明显,诸葛亮所提出的是远程计划,自然没有预定的时间表,其所重视者为总体而非细节,为未来而非现在,其所拟定行动分三阶段是完全合乎逻辑,而其中心观念即为“联吴伐魏”,三个权力集团之中,曹操势力最大,刘备势力最小,刘备若欲击败曹操,则必须与孙权结盟,此乃自然之理。所以,在诸葛亮尚未出山之前,即已确认“联吴”为其大战略计划的主轴。诸葛亮在整个计划中所最重视者为第二阶段,(三国历史 www.lishirenzhi.com)必须能“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然后刘备始能立于不败之地。

  于是才达到第三阶段,诸葛亮又作一假定:“天下有变。”这一点非常重要,必须天下有变,始能发动最后攻势。但若无变则不可轻举妄动,而只能隐忍以待时。

  诸葛亮出山是建安十二年,次年即发生赤壁之战。战后获得机会使其大战略计划的第一阶段得以逐步实现,但等到“跨有荆益”之后,吴蜀关系已日益恶化,于是局势的发展遂有如《后出师表》在结尾处所云:“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原始大战略构想遂从此不再有实现的可能。

  刘备死后,诸葛亮始正式当国(公元223年),到后主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才逝世,所以,这十一年间应可称为“诸葛亮时代”。他的处境非常恶劣,所接管的是一个脆弱而危险的国家。外交上完全处于孤立,内部危机重重,已有分离分子出现,而边区还有南蛮的叛乱。所以,诚如诸葛亮所云:“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面对这样的环境,诸葛亮又应采取何种大战略?他所作的决定有二:(1)联吴制魏;(2)以攻为守。

  “联吴”本是《隆中对》的基本观念,诸葛亮对此深信不疑。过去因为种种原因,以至于未能贯彻,并导致不利的后果,现在再来重谈联吴的老调,当然会遭到更多的困难。但诸葛亮仍能毅然采取与吴结盟的政策,实可充分显示其果断和明智。诸葛亮的联吴要算是相当成功,自他执政之后,双方即能合作无间,使蜀国解除东顾之忧,甚至于在其逝世之后,此种政策仍能继续推行,直到蜀亡时为止。

  “以攻为守”是在诸葛亮执政之后才出现的新观念,曾经引起很多的争论和反对。诸葛亮为什么要坚持采取伐魏的行动的确令人感到疑惑,而尤其是他在《隆中对》中认为必须“天下有变”始可发动攻势,现在天下无变,而“益州疲弊”,为什么还要劳师动众,的确令人对孔明的神机妙算,有一点莫测高深。

  假使说诸葛亮的目的是只限于防守,则似无一再发动攻势之必要。因为益州险塞,只要凭险固守即能达此目的,于是可保存较多资源以厚植国力。反而言之,以诸葛亮的战略修养,应知天下三分已成定局,如果天下无变,仅凭一州之地,根本不可能收复中原。所以,他的行动似乎已经违反自己的原则。

  诸葛亮当政之初,首先是整理内政,平定南蛮,到建兴五年才领兵进驻汉中,开始伐魏的行动。次年春季,战争正式展开。最初进展颇为顺利,其主因是魏国上下以为“蜀中惟有刘备,备既死,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陇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时应亮”。但由于诸葛亮误用马谡为前卫指挥官(督诸军在前)遂败于街亭。这次失败对诸葛亮是一严重打击,使国内反战派有了对他大肆攻击的机会。诸葛亮遂不得不杀马谡并自贬以平众怒,但诸葛亮并未改变其决心,到年底(或次年初)又发动第二次攻势,行前发表《后出师表》,其目的即为对其攻势战略作一次总辩护,并解释蜀国此时必须以攻为守的基本理由。

  一、以高祖为例,说明像高祖那样圣明,也还是必须“陟险被创,危然后安”。所以,怎样能希望“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

  二、以刘繇、王朗为例,说明由于“今岁不战,明年不征”,才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

  三、以曹操为例,说明曹操虽善于用兵,但仍遭遇多次危难,始“伪定一时”,自问才不如曹操,又何能“以不危而定之”?

  四、仍以曹操为例,说明其计算常有失误,然后特别指出“先帝每以操为能”,以来反衬“况臣驽下,何能必胜”?

  以上四点都是以史为例,下列两点则直接进入现实问题。其措词也远较锋利,直指问题的核心,足以使反战者无法反驳。

  五、最严重的问题是精锐人员的消耗。诸葛亮提出非常严厉的警告:“若复数年,将何以图敌?”所以采取纯粹的守势,即无异于坐以待亡。

  六、最后是从经济观点来立论。“住与行,劳费正等”,所以不可能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

 

  “以攻为守”是具有高度政治意义的大战略。当时蜀国内部已经人心颓丧,缺乏斗志,必须发动攻势始能团结内部,渡过难关,若仅采取极守势,即无异于自认失败。从外交观点来看,“以攻为守”又与“联吴制魏”有微妙配合。蜀国一再发动攻击,才能使吴国尊重其国力,而愿意与其合作,并且也会起而效尤,与魏国交战,发挥制魏的实质效果。只要把《隆中对》和《后出师表》两文详细加以分析,即应能了解诸葛亮在大战略领域中的天才和智慧。

诸葛亮的战略与大战略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三国群英传2,大乔小乔,两女胜过千军万马

    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三国里出名的美女,正所谓美女配英雄,而孙策周瑜是三国里有名的英雄人物,大乔在演义中的描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孙策牺牲太早,小乔的描写就比较多了,和周瑜是珠联璧合,才子佳人的一对赤壁之战,三国最出名的战役,战前诸葛亮曾引用曹植的铜雀台赋成功激怒周瑜,让周瑜借坡下驴,誓战曹操,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最主要的这好像还是初中要求背

  2.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3.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4.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5.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6. 这个金字塔位于中国,发现者是一个外国人,与埃及同出一源?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有一个外国的空军飞行员来到了我国,并且在路过西安的时候,非常惊喜地发现地面居然有一个金字塔式建筑,并且把这件事情带回了国内,后来陆续有不少的美国人来旅游,确认了金字塔同样存在于中国,原来这所谓的金字塔是秦汉时期的帝陵,里面埋葬的是秦朝与汉朝的一些皇帝,而它们的外形同样是四条边的一个金字塔,所以被外国人称之为中国金字塔。

  7.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8.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9. 曹操一生之错:实锤奸雄,放虎归山,急功近利失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10.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随机推荐

  1. 如何才是真正的爱自己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波斯匿王不仅非常护持佛法,也经常听经闻法,...思惟种种道理。一日波斯匿王打坐时,心底浮现这个问题,仿佛幽幽淼淼的湖面,微微泛起一丝涟漪,思绪沿着这一抹波光缓缓荡漾开来……>“世尊,弟子在...时思惟着,世人如何才能真正爱惜自己、珍重自己?如何又是伤害自己、作贱自己呢?依弟子所见,一切要从观照自己的身口意三业做起……”

  2. 梦见手臂被别人划了很多伤口,留下了伤疤

    与朋友叙述此事,然后痛哭。请问这梦有什么意思吗?

  3. 郑爽那低到尘埃里的爱,张爱玲都自愧不如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始,由梁启超、金天翮等男性知识分子人提出「”男女平等,婚姻自由”思想的妇女解放运动,不知解放了多少女人的小脚,不过,女人灵魂深处的小脚还有多少没放开的,却不得而知。纵观古今,最早有记载的女权强人,出自西汉刘向的《列女传》。书里说,有个叫钟离春的女人,四十多岁了,长得奇丑,然而她却有个远大的理想,非王侯不嫁(罗玉凤穿越?)她找到执政的齐宣王一顿痛陈,批得这爷们眼泪汪汪,幡然醒

  4. 一段传奇的历史,关于秦文公的神话

    秦文公十九年,一道明亮异常的光痕划过天空,照亮了秦国的都城。当时正是秦文公打败西戎之后的第三年,秦文公正在为国事繁忙着,而此时,民间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在抓捕过程中,一孩童变成野鸡飞到了陈仓的北坂,落地之后变成了石头,被秦文公所得。秦文公的神话只能拿底层的百姓们开开玩笑,而对于那些政客而言,这种手段自然是不屑一顾的。在神话之后,秦国即将迎来它的一次政变。

  5. 梦见促销_周公解梦梦到促销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促销好不好

    做梦梦见促销好不好?梦见促销活动,预示对事情的推进,表示做梦人有强烈的进取心。梦见别人在搞促销活动,表示做梦人潜意识中可能感到了来自工作或生活的压力,感到事情需要进一步的推动,期待有外力能助自己一臂之力。梦见自己在搞促销活动,表示做梦人预备想方设法,采取措施,通过自己的努力,推进自己的事业向前发展,或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6. 梦见妖精互相残杀

    周公解梦梦见妖精互相残杀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妖精互相残杀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带有鼎字的成语

    包含有“鼎”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调和鼎鼐——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群情鼎沸——形容群众的情绪异常激动,平静不下来。牛鼎烹鸡——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列鼎而食——形容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力能扛鼎——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双手举鼎,折断胫骨。问鼎轻重——问鼎的大小轻重。

  8. 梦见大鱼

    梦见抓到1条大花鱼会有好消息,家庭也会和睦。梦见钓到1条红鲤鱼夫妻恩爱白头偕老。未成年人梦见捉到1条大鱼则健康方面仍需继续关注呼吸系统疾病,肩部和手部也有受伤的可能。未婚男性梦见1条个性大的鱼预兆近期财运方面成功有望,但不可急躁。梦见弟弟钓到1条大鱼提醒梦者多关心家人和自我的健康,做好疾病的预防。梦见抱着大鱼将有意想不到的幸运。

  9. 哲理中国画,智慧小品文(一)

    2008年8月30日编者按:从今天开始,我们邀请一直以来关注本站的读者诸君,欣赏60余幅“人生哲理画”,品尝蕴含人生智慧的清茶,分享一瓣清芬!作者用睿智的眼光审视世界,用细腻的心思体悟生活,酝酿出一幅幅富有情致、生动有趣的中国水墨画。就象荷花圣洁,但不能生于陆地;牡丹虽美,只有几天花期一样,再美的事物也有缺憾。我将陆续推出60幅白开水般的人生小智慧哲理画,希望能和朋友们一块点亮我们健康/成功/快乐的心智。

  10. 宇文护为什么要连 ... 三帝?宇文护想当皇帝吗?

    宇文护想当皇帝>历史上有很多权臣有废立皇帝的行为,基本上擅行废立皇帝的目的就是为自己或儿子称帝作准备,宇文护连...三帝自己却不当皇帝,我觉得最主要的是时机不成熟。>>宇文护能够成为北周的权臣,成为废西魏建立北周的主要推手,背后的力量最主要的还是他的叔叔宇文泰的影响力。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