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第叁佰壹拾壹尊--会法藏尊者会法藏尊者,为阿弥陀佛的前世身。原是一位国王,捐弃王位,出家为僧,法号法藏。以教法含藏多义,故称法藏,或指含藏此等教说之圣教、经典等;经典含藏众多之法门,故有此称。以其所闻教法护持不失,聚集众多,故《无量寿经》译作“法藏”,即法的积聚之义。法藏,音译昙摩迦、昙摩迦留。
第叁佰壹拾壹尊--会法藏尊者会法藏尊者,为阿弥陀佛的前世身。又称法藏比丘。原是一位国王,捐弃王位,出家为僧,法号法藏。法,谓法性;藏,为含藏,指佛陀所说之教法。以教法含藏多义,故称法藏,或指含藏此等教说之圣教、经典等;经典含藏众多之法门,故有此称。据《无量寿经》卷上载,过去久远劫前,世自在王如来之时,有一国王听闻佛说法后,即发无上正直道意,乃弃王位出家,号曰法藏,其高才勇哲,超异于世,未久即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他发誓要拔众生于生死苦海,选择了西方安乐佛果,并发四十八愿,大地震动,天花飘落,法藏立刻证果,号称阿弥陀佛。以其所闻教法护持不失,聚集众多,故《无量寿经》译作“法藏”,即法的积聚之义。唐代所译之《大宝积经》卷十七无量寿如来译作“法处”,宋代所译之《大乘无量寿庄严经》译作“作法”,《大智度论》则译作“法积”。法藏,音译昙摩迦、昙摩迦留。意译作法宝处、法处、法积、作法。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