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名家名品] “海上画派”的先驱者--蒲作英

[名家名品] “海上画派”的先驱者--蒲作英

清蒲华 墨竹图

清蒲华 山水

清蒲华 花卉

清蒲华 四君子书屏之一

清蒲华 四君子书屏之二

清蒲华 四君子书屏之三

清蒲华 四君子书屏之四

清蒲华 竹石图

清蒲华 竹石图

清蒲华 竹石图

清蒲华 竹石图

清蒲华 天竺水仙图 纵146.3厘米 横77.1厘米

清蒲华 山水册

清蒲华 花卉册(之一) 纵122.5厘米、横43.2厘米

清蒲华 花卉册(之二) 纵122.5厘米、横43.2厘米

清蒲华 花卉册(之三) 纵122.5厘米、横43.2厘米

清蒲华 花卉册(之四) 纵122.5厘米、横43.2厘米

清蒲华 花卉册(之五) 纵122.5厘米、横43.2厘米

清蒲华 花卉册(之六) 纵122.5厘米、横43.2厘米

清蒲华 花卉册(之七) 纵122.5厘米、横43.2厘米

清蒲华 花卉册(之八) 纵122.5厘米、横43.2厘米

清蒲华 花卉册(之九) 纵122.5厘米、横43.2厘米

清蒲华 峨眉雪霁图轴 纵147.8厘米、80.4厘米

  清末民初的上海画坛,多半乐道三位大师:任伯年、虚谷和吴昌硕,殊不知再早几年,尚有一位天资高迈、风逸的蒲作英。因为他身同野鹤,草芥名利,不结交权贵,尽管他“豪横人间笔一枝”,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近二十几年来逐为世重。

  蒲华(一八三○至一九一一)字作英,也称竹英,一署胥山外史,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家庭贫穷,他的社会阶层低贱,上代是所谓“堕民”(绍兴称“乐户”。相传元军灭南宋后,将俘虏和“罪人”集中于绍兴等地,在明代称“丐户”,数百年来视作“贱民”,不准与平民通婚,也不许应科举。辛亥革命后稍弛。)他幼年做过庙祝,在庙中扶沙盘,称谓有仙人主其事,以判凶吉。及长,作英书画用笔宛如划沙,屈曲有奇气。迁居来沪,曾经作客小长芦馆严姓家,主人奇其才,待若上宾,众门客鄙其出身,耻与相交,独吴昌硕青眼相加,识作英于风尘中。作英居于今之汉口路 ... 路间,近有“外国坟山”,春节自书春联“老骥伏枥,洋鬼比邻”。他穷,租一小楼。有一次,昌硕去看他,敲不开门,曾作一诗“柴门日午叩不响,鸡犬一屋同高眠”。

  蒲华应过岁考,试卷字迹写得开张出格,考官不喜,得个“复试四等”,勉强中了秀才。他靠出卖字画,求得生活。

  蒲华早年画花卉,学青藤、白阳,晚年夹用篆书、隶书、草书法入画。画竹善于结顶,画干直挥冲天,劈叶如刀斧下斫,风雨骤至;山水树石,纵放恣肆,水墨淋漓,取法于石涛、石谿。他的画苍劲雄浑,气势纵横,一片天籁,是早期上海画坛上最具有“天机在率真”的人。

  由于他社会地位的低贱和性格上的耿介,画中曲曲写出“潇潇风雨入秋多,吐出胸中墨几何,一片凉声惊午梦,竹间丛翠湿岩阿。”(题《兰竹》)他冷对世态炎凉,画竹常题“干青云而直上”,以抒写襟怀。他还长于诗,弃世后,友人集其作,题名《芙蓉庵燹余草》,吴昌硕作序,穆安撰跋,一九二六年由丁辅之刊印出版,惜现在难以觅到了。

  先生生平不蓄须,也讳言自己年岁。殁后,门人检箧得一印章“庚寅生”,乃知出生于清道光十年(一八三○),享年当为八十二岁。

  他卖画订有笔单,却从不计较锱铢,只要有人替他磨墨,或送几枝雪茄烟,就挥毫抒写。求画之人悉其喜酒,便置壶酒于纸砚旁,便酒酣落墨,顷俄成幅,平素不自矜惜,有索辄应。得钱就“黄垆买醉”,或与邻人斗酒为乐,有时买碟酱鸭,藏置宽袖里,信步街衢,边饮边吃,人惊讶,他泰然,时人呼他“蒲躐蹋”。

  蒲华和吴昌硕、何汝穆、徐景洲等人友善。他性和易,不善应对,“讷讷然若不敢出诸口”。可一旦临席握管,却敏捷逾常。某年,有日本友人在六三亭花园开书画会,邀先生作画,室无大桌,主人用日式矮几二只拼连,他打算开笔先画远山一座,稍不留神浓墨滴落纸上,主人大惊,蒲华绝不慌张,将误滴浓墨化为近景,另以淡墨扫出远山,局巧势奇,得未曾有,满座叹服,日人重蒲作英画从此始。

  先生晚年矍铄,一九一一年夏,忽遽逝于寓所登瀛里,死因乃一夕酣睡,镶牙下坠,梗喉而死,直到棺殓时才发觉,身后萧条,只找到一个在嘉兴当轿工的族侄。由吴昌硕、何汝穆、徐星洲等友料理丧事,沈汝瑾撰墓志铭哀悼他:“落拓不得志以客死”。

  现在,上海画坛已发展到枝繁花密,而这位抒写性灵、坦露真情的前期艺术大师,已离开人间有九十二年了。哲人其萎,不应任他久久湮没,我们应学习他人品的高尚和艺术上的创造精神。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名家名品] “海上画派”的先驱者--蒲作英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第412期」易大厂其印其书:堪与吴昌硕、齐白石比肩

    易大厂是民国时期著名书法篆刻家,并在绘画、诗词、佛学、金石学、音乐等领域甚有建树。

  2. [专家点评] 清蒲华 梅兰竹菊四条屏

    [专家点评]清蒲华梅兰竹菊四条屏此为清蒲华的“梅兰竹菊四条屏”。纸本,立轴,纵163厘米,横38厘米。

  3. [专家点评] 清吴昌硕 手稿(一)

    [专家点评]清吴昌硕手稿(一)此为清吴昌硕的行书手稿。纵22.8厘米,横22.8厘米,纸本。此手稿既没书写时间,也无钤盖印章,但观其书法,其行书风格初具雏形,只是字里行间结构布局稍显凌乱,应为吴昌硕中年前期之作。四十四至五十四岁这段时间吴昌硕寓居上海,与翁铁梅互有往来,此信稿大概为当时之作。

  4. [专家点评] 清宋湘 诗笺(一)

    [专家点评]清宋湘诗笺(一)清宋湘诗笺(二)清宋湘诗笺(三)清宋湘诗笺(四)此为吴昌硕的“石鼓文五言联”。恣肆老辣而剽悍雄强的篆书五言联系吴昌硕书作,该书作于1915年,作者时年已72岁。从而形成其晚期气势饱满、雄强酣畅的典型风格。吴昌硕,名俊卿,号缶庐,浙江吉安人。其书法出入秦、汉金石碑刻,篆、隶、行草诸体俱备,尤以篆书植根于《石鼓文》,又能陶冶变化,自成面目,在清末书坛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

  5. [专家点评] 近现代吴昌硕 墨竹图

    [专家点评]近现代吴昌硕墨竹图此为吴昌硕的“墨竹图”,纸本,纵135.5厘米,横55厘米。全幅充满了生气及金石气。画面与题款错落上下,具有变化之美。吴昌硕作于1917年5月,为晚年作品,画之左面长题三行。李煜书画世已不存,已难知“金错刀”究竟为何面目。吴昌硕自题“金错刀”,当是他对金错刀的认识。

  6. [专家点评] 近现代吴昌硕 行书联

    [专家点评]近现代吴昌硕行书联近日读陈巨来先生遗作《吴昌硕轶事》,其中写道:“……先外舅又特提出求昌老需作行草书之。殊不知昌老生平从不作行书联者,故第三日写就送来仍为篆书”。吴昌硕从不作行书联不知何据?此帧送王一亭的“风波即大道,尘土有至情”即是行书,另外,《中国书法全集》“吴昌硕卷”中也有数幅行书、行草联。吴昌硕原名俊,又字俊卿,字仓石,后改字昌硕。

  7. [专家点评] 近现代吴昌硕 元盖寓庐诗稿(一)

    全卷存诗一百廿四首,其门人跋“(此)缶师诗稿系壬午至甲申三年中所作”,“因检刻本细较(校)颇多未载,删改之处亦复不少,确是初稿,殊为名贵,幸宝藏之,勿为有力者攫去”。吴氏晚年作品朴茂雄强,篆书尤为人称道,而这件小行楷写的十分精到、稚致,超尘脱俗,全卷神定气足,是其中年时杰构。吴昌硕名俊卿,字仓硕,仓石、又号缶庐、大聋等。浙江安吉人,清末诸生,曾任一月安东令。诗书画印四绝之大师。

  8. [专家点评] 周 吴方彝盖

    [专家点评]周吴方彝盖此金文书写规整、排列有序,颇具雍容之姿。吴方彝盖在清时曾藏上海赵谦士处,后归吴大徵。此拓片有“恒轩手拓”印,知为吴大徵所为。又有吴昌硕印记、题跋及杨岘题跋。此拓本为吴昌硕旧藏彝器款识册中一开,此册共36开,每开纵34.5、横45厘米,为吴昌硕收集、收藏,其中十二开有题跋,是研究金文和吴昌硕中年书法及小楷特色的珍贵资料。

  9. [专家点评] 近现代吴昌硕 篆书临石鼓文

    [专家点评]近现代吴昌硕篆书临石鼓文吴昌硕是清末的最后一位艺术大师,他诗、书、画、印四绝,书法中,篆、隶、行、草均擅,其中篆书最负盛名。他篆书早年学过邓石如、杨沂孙,后学石鼓文,终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吴昌硕一生临了大量的石鼓文,传世作品较多,今介绍的是他八十岁时所书一件临石鼓文轴,可以说是他晚年“复归平正”的作品。吴昌硕有不少篆书写的左低右高,特征虽明显,但习气也显而易见。

  10. [专家点评] 近现代吴昌硕 篆书“寿”字轴

    [专家点评]近现代吴昌硕篆书“寿”字轴这件作品为吴昌硕的家乡安吉“吴昌硕纪念馆”所藏,纸本,尺寸不详。此轴书于民国十六年,是其去世前一年所书。此外,这件篆书笔力深沉,涩势明显,庄重大气。上款犀园未找出处,但八十四翁寿三十六庆,又觉有点滑稽。有时想想也挺有意思,有幸能求到吴昌硕这样大师的手笔,自己的名字能依托其艺留传下去,也算一件意料之外的必然。吴昌硕,名俊、俊卿,浙江安吉人,近代书画、篆刻大师。

随机推荐

  1. 这场荡气回肠的大战之后,美军竟称:中国兵吃了不怕死的药!

    1951年10月1日,美军马队第1师又向自愿军据守的天德山阵地提议了大举攻击。守卫在天德山阵地的是自愿军第47军141师第422团2营5连。是日恰是新中国的第三个国庆节,连长杨宝山在阵地上给兵士们作战前带动:“同志们,各种迹象表明,仇敌即将向我们的阵地提议攻击。本年咱们这个国庆节可要热闹一番啦!既然仇敌要来送命,那我们就尽或者多多覆灭他们,就看成是给祖-国人-民的国庆节献礼,人人说好欠好啊?”他话

  2. 老吾老:喝牛奶补钙没有效果?掌握正确喝牛奶的 ... ,才能补钙

    在日常生活中,从儿童青少年到老年人,都有补钙的需求,补钙也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在我们喝牛奶的时候,最好不要去长时间的加热牛奶,会影响到牛奶中的钙以及营养物质,导致身体无法吸收足够的钙。除此之外,我们最好不要在短时间内大量摄入牛奶,不仅起不到,补钙的效果还会加重食物对我们肝脏等器官的负担,影响身体功能的正常运转。很多人喝牛奶不补钙,和...是有很大关系的,大家应该重视喝牛奶的细节。

  3. 梦见白龙在水里被困

    周公解梦梦见白龙在水里被困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白龙在水里被困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梦见遗照_周公解梦梦到遗照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遗照好不好

    做梦梦见遗照好不好?梦见遗照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遗照的详细解说吧。一般梦到遗照,都表示被认同的愿望,或者不想被遗忘或忘怀某事物的感觉。梦见圣餐_周公解梦梦到圣餐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圣餐好不好梦见已故亲人的遗照,代表自己非常想念亲人,多烧点纸纪念一下吧。梦见爷爷的遗照,还好象发怒,是代表想忘记过去,或是已经久远而被遗忘的事情,而感到不安和恐惧的心态。

  5. 梦见和妻子拉手

    周公解梦梦见和妻子拉手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和妻子拉手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孕妇梦见紫茄子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紫茄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紫茄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守球门

    奇奇放学回家,妈妈看到他的帽子破了,还沾了不少污泥。“这是怎么一回事?”>“都是同学们……”奇奇吞吞吐吐地回答。>“他们拿我的帽子当足球踢。”>“我在守球门。”

  8. 【吏典】的意思是什么?【吏典】是什么意思?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小的做个吏典,是衙门里人,岂不知法度!」《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众皂隶们一齐上,把这老人拿下,打了十板。众吏典都来讨饶。」《清史稿礼志十一》:「顺治十八年,世祖崩……听选官、监生、吏典、僧道,咸素服赴顺天府署,朝夕哭临三日。」吏典的拼音lìdiǎn吏典是什么意思吏典lìdiǎn元、明、清府县的吏员。

  9. 宋仁宗为什么将公主嫁给有点呆头呆脑的李玮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但是历史上狸猫换太子的主角宋仁宗,他为自己的女儿福康公主选驸马的时候却选了一个能力平平,还有点呆头呆脑的驸马,这个驸马叫做李玮,是宋仁宗母亲李太后家里的一个子侄。而且福康公主对宋仁宗也是非常孝顺,曾经在宋仁宗生病的时候,光着脚丫在雪地里为宋仁宗祈祷,只是如此受宠爱的一个公主,最后却嫁给了有点呆头呆脑的李玮,实在是令人不理解。因此宋仁宗为了国家大计,无奈之下牺牲了自己女儿福康公主的幸福。

  10. 宋美龄晚年生活小事

    宋美龄晚年生活小事  到了台湾的宋美龄风范依旧。无论是夜生活,还是吃喝打扮,从生活的任何一个方面看,她都还是那个非常洋化、非常好享受、爱权力的贵夫人。从大陆退到台湾, *** 失败了,宋美龄作为第一夫人的舞台小了,但她的生活方式基本上没有什么改变。  驻颜有术  士林官...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