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巴别通天塔的建立历程

赫赫有名的巴别通天塔就耸立在大道的北面。巴别塔本是巴比伦古城里,一座供奉巴比伦人的主神马都克的神庙。塔的顶端是神殿。有一条石梯可以直通神殿,敬神时,穿着白色法衣的祭司在由乐器伴奏的合唱声中登上塔顶。这座巴别塔就是《圣经 旧约》里的巴别通天塔。 “巴别”这个词是巴比伦文,意思是“神的大门”。由于它的读音跟古希伯莱语中的“混乱”一词相似,加上当时巴比伦城里的居民讲的远不止一种语言,《圣经 旧约》的作者也就很容易把“语言混乱”与上帝对建塔的惩罚相联系,编出上述的故事来了。 巴比伦古城里最早的巴别通天塔,在公元前689年亚述国王辛赫那里布攻占巴比伦时就破坏了。 新巴比伦王国建立后,尼布甲尼撒二世下令重建通天塔。他命令全国不分民族、不分地区都要派人来参加修塔。 尼布甲尼撒下令重建的巴别通天塔共有7层,总高90米,塔基的长度和宽度各为91米左右。在高耸入云塔顶上,还建有壮观的供奉马都克主神的神殿,塔的四周是仓库和祭司们的住房。 在5000多年前,人们能建起这样一座如此巍峨雄伟的通天塔,实在是人世间的一大奇迹。遗憾的是,巴别塔如今剩下的仅仅是一块长满了野草的方形大地基的残迹了。 在波斯人彻底摧毁了巴比伦之后,人们对巴比伦通天塔仍然念念不忘。公元前331年,当亚历山大大帝占领已经荒芜的巴比伦后,他曾经想重建通天塔。但是,单单清除废塔的砖瓦就需要一万人工作两个月。最后他只好放弃了这个计划。 千百年过去了,不知有多少人一直想找到巴比伦城的遗址。 1899年3月,一批德国考古学家,在今天巴格达南面50多公里的幼发拉底河畔,进行了持续10多年之久的大规模考古发掘工作,终于找到了已经失踪两千多年,由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公元前605年改建后的巴比伦古城遗址。 考古学家们现在仍在巴比伦古城遗址上进行着发掘工作。许多宫殿、神庙、街道和住房已经渐渐露出地面。考古学家们正在和历史学家、艺术家们一起,根据发掘出来的文物,复制古城巴比伦大多数建筑物的原型,以便有朝一日能使这座人类宏伟的古城恢复旧观。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巴别通天塔的建立历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2. 消失的神兵利器——古兵器「 ”戈”的整理考证(终章)

    西周武士复原图从商朝渔猎的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的周朝,西周事实上完成了一个文化、心理、行为规范一致的共同体,也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的根基。出身殷商和宋国王室的孔子,开创儒学,为礼乐文化奔走终生,商、周文化正源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有趣的是,与倡导农本的后世儒家不同,孔子本人的言论多显轻农思想。他从不介意爱徒子贡经商,却在背后嘲笑以务农为志愿的弟子樊迟。

  3.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4. 夫妻「 ”合葬墓”遍地黄金,被盗3次后,考古家:至少还有20亿文物

    560年后,这座夫妻墓被发现,考古专家赶到时,发现了3个盗洞。仅是一个魏妃,就有着价值上亿的珠宝陪葬品,考古学家们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梁王墓中随葬品的价值,梁王墓中的文物不是瓷器就是黄金和玉器,其他的陶制品都很少,因此考古专家认为梁王墓中的文物价值超过了20亿。专家大呼:快挖,还剩下20亿文物!从梁王的墓志铭来看,在梁王去世后,皇帝为他赐谥号为:庄。

  5. 定陵是如何成为考古界的一个深刻回忆与极大的损失的?

    此处的定陵,特指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皇陵区的明定陵,明定陵是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寝,也是第一处被官方主动考古发掘的帝陵,但就是这次的挖掘,却造成了一次巨大的考古损失,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下面慢慢道来。鉴于这次灾难性的后果,在郭沫若在此请求挖掘武则天的陵墓时,上面冷冷的说:不允许,而且今后再也不准主动挖掘帝后陵墓!!!

  6.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7. 郭沫若本是文化名人,为何热衷于挖坟掘墓,梦想是破解秦始皇陵

    早年的郭沫若确实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人称「”孔夫子挂腰刀”,写过很多不错的文集,然而解放后,身为中国科学院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却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开棺1956年,郭沫若和吴晗等人向国家建议挖掘明朝万历皇帝的陵墓-定陵,刚开始就遭到了大多考古学家的反对,主要当时国家文物保护技术很不成熟,就是挖掘成功,也难以对陵墓出土的文物进行妥善的保护,可是当时反对者人微言轻,加上郭沫若的一意孤行,

  8. 郴州有个位于闹市的帝王园陵,见证郴州历史发展,却少人来游玩

    义帝陵是秦末义帝的陵墓,现位于湖南郴州市最繁华的地方,来郴州市旅行之前不知道郴州有这么一个历史景点,到达郴州后在宾馆打开地图才发现义帝陵就在宾馆的旁边,而义帝陵公交站就在文化路中段西侧的地方,对于前来游玩的游客来说位置相当好找。

  9. 古墓发现蒙面女尸,忽然涌出大量液体,老专家大喊:危险,退后

    内蒙古的一个通辽墓室就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离奇事件,这起事件究竟是怎样的?作业人员立马上报当地的考古专家,专家听闻这个消息后紧急赶往现场进行勘测。考古专家打开棺椁时,发现墓室主人穿着极为华美的丝绸服装,脸上盖着厚厚的蒙面黄纱,在发掘蒙面女尸衣物时,女尸身体里突然冒出了大量不明液体。这个时候,一位有经验的考古专家立马喊到:危险,退后,大家停止发掘,快去穿上防护服!

  10. 九千年前的古笛被发掘出,可吹奏现代曲调,中华文明史是否提前?

    但是,1961年,舞阳县博物馆馆长朱帜因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到贾湖村劳动时,他发现了这个村落与众不同,认为其历史沉淀极其深厚。1980年,河南省博物馆考古队到舞阳调查,确认贾湖遗址为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这样,从1983开始,河南省博物馆考古队正式对贾湖遗址进行科学发掘,截止到2001年,一共进行了7次科学发掘。贾湖古笛的发现,发生在1986年5月初的那次发掘。那是第4次发掘,主要负责人是河南考古所第一史前研究室副主任张居中。

随机推荐

  1. 张守珪的子女 张守珪曾收安禄山为养子

    张守珪与日后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还有着一段“父子缘”,曾经收安禄山为养子,这是什么样的一段故事?张守珪见他长得白胖白胖的,竟然说出此番豪言壮语,于是下令放了他,有命令他和同乡史思明一起抓活俘虏,只要在限定时间内抓到足够数量的活俘虏,就将安禄山提拔为偏将。虽然安禄山一直被人说过于肥胖,但打起战来还是很勇猛的,他曾因为张守珪嫌弃他肥胖儿不敢多吃食物,最终,张守珪将安禄山收为养子。

  2. 表达深爱的句子-感人的情话

    有期待的人,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一天。开始的开始总是甜蜜的。曾几何时,在一段短暂的时光里,我们以为自己深深的爱着的一个人。只有懂得凡事先护住自己的人,才有护住其他人的能力。因为那已经超越了爱,升华成了另一种比爱更稳固的感情。

  3. “汉代”玉凳:雅贿、洗钱、轮盘赌?——揭

    果不其然,拍卖公司负责人黄某在最近一次采访中承认,“汉代玉凳”最终实际并未成交。可见清代晚期“雅贿”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国家甚至得出台规定,禁止京城官员出入古玩铺,违者抄家。第10届巴塞尔艺术节开幕当天,布恩展厅就以58.5万美元的“跳崖价”售出了艾未未的作品——用烂板凳堆山来的鸟巢。

  4. 梦见猫生仔

    周公解梦梦见猫生仔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猫生仔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梦见树苗长大

    周公解梦梦见树苗长大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树苗长大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从走路姿势看性格命运_看相大全

    从走路姿势看性格命运从走路姿势看你性格命运在相学中,不仅可以通过面相或手相知道一个人的运势所长,也可以通过走路姿势而得知一个人运势的好坏,滴天居士今天就说下,这方面的奥妙。从走路姿势看性格命运1、步伐平稳型:这种人注重现实,精明而稳健不好高鹜远,凡事三思而行。什么样的体型的人最有福气_看相大全

  7. 老舍答催稿的趣文

    老舍,原名舒舍予,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小说家。抗日战争期间,北新书局出版的《青年界》,曾向老舍催过稿,总编正是赵元任。老舍在寄稿的同时,幽默地寄去了一封象诗一般的答催稿信,诗曰:>>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上走一程。>这首答催稿诗,有点戏曲味。>这封信自然是满足了编辑的催稿要求的。还有一封写给林语堂的答催稿信,却没有能满足约稿者的要求。

  8. 殊涂同会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ūtútónghuì【解释】犹殊途同归。比喻采取不同的...而得到相同的结果。【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殊涂同会”

  9. 为什么中国人不在元旦过年?

    故事要从民国元年说起。1912年1月1日以前,中国使用农历,但是1月2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向各省发了一通电报:各省都督鉴: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旦。经由各省代表团议决,由本总统颁行。从此,中国人所说的“过年”,就成了过两个“年”:官方过阳历的“年”,民间过农历的“年”。而袁世凯时期又立法将农历的元旦定为“春节”,老百姓过这个春节非常积极,从此过春节就是过年了。

  10. 题木枷诗

    吴县县官要征收虎丘的茶叶,命差役拿了需征的茶叶金额督促虎丘和尚缴纳。和尚们无法完成,差役就押解和尚向县府交差。和尚又急又慌,听说县官非常尊重唐伯虎,便托人带着重礼去求情,唐伯虎却拒收礼物。一天,唐伯虎出游,偶而见到和尚游街示众,便开玩笑地在他的木枷上写了首打油诗:“皂隶官差去采茶,只要纹银不肯赊;县里捉来三十板,方盘托出大西瓜。”>县官听说,便审问和尚木枷上的诗是谁写的,回答道:“唐解元。”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