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出自]:唐太宗李世民《赐萧瑀》 唐朝皇帝李世民的《赠萧瑀》。萧瑀是隋唐之际人,为唐高祖的开国元勋之一,性格孤僻,恃才自傲,常与其他大臣发生冲突。但太宗看中其忠直品性,并委以重任。《赠萧瑀》一诗就是唐太宗专为称赞萧瑀而作的。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出自]:唐太宗李世民《赐萧瑀》 唐朝皇帝李世民的《赠萧瑀》。萧瑀是隋唐之际人,为唐高祖的开国元勋之一,性格孤僻,恃才自傲,常与其他大臣发生冲突。但太宗看中其忠直品性,并委以重任。《赠萧瑀》一诗就是唐太宗专为称赞萧瑀而作的。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说明]:
唐高祖后期,李渊的三个儿子为争夺帝位而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宫廷斗争,在这场斗争中,萧瑀坚定地站在李世民一边,最后帮助他夺得帝位。“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两句,是李世民对萧瑀的高度赞美,其中也不无感激之情。这两句诗从艺术性角度看,算不上特别高明,但极富于哲理的启示。[赏析]:
两句诗使用了比兴的手法。诗人表达的核心意思是“板荡识诚臣”,赞美萧瑀能在自己当年最紧要的时刻拥护自己,帮他谋得帝位。“疾风知劲草”是兴,为下文的立论张本。同时这一句兴中有比,以普通的自然景物为喻,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风平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们: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总之,这两句诗形象而深刻地说明:在艰难危急的时刻,最能看出一个人真正的品格。具有高风亮节的人,在艰难时刻,在危难面前,能坚持真理,不随波逐流;而意志不够坚定的人,常常会迷失方向。
两句诗表达同样的道理,但“疾风知劲草”以比说理,形象生动,因而也最广为人知。今天人们常常只知道前一句而湮没了后一句,常用它比喻危急时刻最能显示一个人的优良品质。[典故]: 北魏代郡(今山西大同东北)人于烈武艺高强,尤擅箭术,平时为人寡言少语,却有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气。孝文帝非常信任于烈,每当他御驾亲征,外出领兵打仗时,总是委托于烈镇守都城,卫戍皇宫。而于烈也不负重托,从无半点闪失。孝文帝对他赞赏有加,称他的志节和度量不亚于汉武帝时的名臣金日磾。后来的事实证明,孝文帝的眼光极其英明。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