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 正月十五过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普天同庆的节日,在中国古代,在这一天里,不仅仅州官能放烟火,并且百姓还能点灯,人们便“相偷为戏”。在这一天,人们用相互偷窃为乐。并且,如果这一天里,女子偷窃被逮到,因此被骂,女子们会更高兴。 相偷为戏既,是一种大家参与的民间习俗,偷...
正月十五过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普天同庆的节日,在中国古代,在这一天里,不仅仅州官能放烟火,并且百姓还能点灯,人们便“相偷为戏”。在这一天,人们用相互偷窃为乐。并且,如果这一天里,女子偷窃被逮到,因此被骂,女子们会更高兴。
相偷为戏既,是一种大家参与的民间习俗,偷东西与放小偷,就成为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在火树银花、明月逐人的元宵节,人们并非为了彻底摆脱日常法度与礼典的规范,而只是故意挑逗这些约束,使得元宵节的“闹”愈加带来欢笑。
《魏书》中有关于“禁十五日相偷戏”的记载。而在崇祯八年刊行的《帝京景物略》里,则载有金元时期,元夕“三日放偷,偷至,笑遣之,虽窃至妻女不加罪”的文字。意思是说,在元宵佳节的三天里,不仅容许偷盗物品,甚至连妻女为人所窃都不以为忤。
古代习俗:元宵节可以偷窃!人们以被骂为乐!(配图)
明清时期,对于元宵节的“偷窃”行为,人们仍然采取十分宽容的态度。清初查嗣瑮的《燕京杂咏》中写道:“六街灯月影鳞鳞,踏遍长桥摸锁频,略遣金吾弛夜禁,九门犹有放偷人”。
在太湖流域的许多水乡古镇,还普遍有着元宵节“偷青”的习俗。有的是偷取别人蔬菜园里几棵青菜,如果得到主人的谴责,被认为是一种吉兆。有的是特意偷取小葱,给孩子喂食,觉得这样孩子就能“聪(葱)明”。
还有一些地方,妇女们在元宵节观看灯月“走三桥”,是为了免除百病。而偷摘人家的菜叶,拍打肩背,会更加有效。如果女子偷窃到了别人家的猪食盆,遭到主人诟骂,心里还会感到很高兴,因为这是生男孩的征兆。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