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杨坚

(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隋朝开国皇帝,中国古代政治家、战略家。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世居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大象二年(580)五月,北周宣帝死,子宇文阐(静帝)即位。内史上大夫郑译、御正大夫刘颎假传遗诏,召杨坚入宫辅政。坚自为左大丞相,都督中外诸 ... ,总揽军政大权。杨坚辅政后,为防止分封在外的北周诸王变乱,先后平定了三方叛乱,诛 ... 周室诸王,于大定元年(581)二月代周称帝,国号

  杨坚鲜卑小字为那罗延(金刚不坏),鲜卑姓氏为普六茹,普六茹鲜卑姓氏是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所赐的。后杨坚掌权后恢复汉姓“杨”,并让宇文泰鲜卑化政策中改姓的 ... 恢复汉姓。杨坚在位期间, ... 上攻灭陈国,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击破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内政方面,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

目录

生平

  史载杨坚出自关中高门弘农杨氏,是东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其四世祖杨元寿被北魏任命为武川镇司马,其父杨忠跟随北周文帝宇文泰起义关西,因功赐姓普六茹氏,官至柱国、大司空,封随国公。死后追赠太保,谥号桓。不过据陈寅恪的考证,杨坚家族可能是山东寒族,其弘农杨氏的身份应出于伪托;而所谓杨元寿留镇武川亦是宇文泰为笼络部下感情而虚构之事。日本学者布目潮沨则认为杨坚家族并非汉族。

  天和三年(568年)杨忠死后,杨坚承袭父爵。他有“身在帝王边,如同伴虎眠”之感。齐王宇文宪曾对武帝宇文邕说:“普六茹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本来宇文邕对杨坚早存疑心,听宇文宪说后,疑心更重。但是否立即剪除杨坚还犹豫不定,于是便问计于钱伯下大夫来和,来和也说杨坚不凡,但暗中想给自己留条后路。便谎称:"杨坚这人是可靠的,如果皇上让他做将军,带兵攻打陈国,那就没有攻不下的城防。"为杨坚避免了一场 ... 身之祸。

  宇文邕还是放心不下,暗里又派人请相士赵昭偷偷为杨坚看相。赵昭与杨坚友善,当着宇文邕之面佯装观察杨坚脸庞,然后毫不在意地说:"皇上,请不必多虑,杨坚的相貌极其平常,无大富大资可言,最多不过是个大将军罢了。"又使杨坚度过了一次险关。这时,内史王轨又劝谏宇文邕说:"杨坚貌有反相"。言下之意是要及早除掉杨坚。因为宇文邕对相士赵昭的结论相信无疑了,便不悦地说:"要是真的天命所定,那有什么办法啊?"使杨坚再次化险为夷。 宇文邕死后,其子宇文赟即位。杨坚的长女杨丽华被封为皇后,杨坚又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

  宇文赟对杨坚的疑心更大,他曾直言不讳地对杨皇后说过:"我一定要消灭你们全家"。并命内侍在皇宫埋伏 ... 手,再三叮嘱说:“只要杨坚有一点无礼声色,即 ... 之!”然后他把杨坚召进皇宫,议论政事。杨坚几经化险为夷,心中早有准备,不管宇文赟怎样激,怎样蛮,怎样讲,杨坚都神色自若,宇文赟无 ... 机可乘。

  最后,杨坚想出了"两全"之策,通过内史上大夫郑译向宇文赟透露出自己久有出藩之意。这正合宇文赟的心意,当即任命他为亳州总管。这样宇文赟放心了,杨坚也安心了。

  杨坚将任亳州总管时,庞晃劝他就此起兵,建立帝王之业,杨坚握着庞晃的手说:“时机还不成熟啊。”至此,杨坚取周自代的愿望溢于言表。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

  杨坚平定叛乱之后,统一天下的对手只剩下南方的陈朝和位于江陵一隅之地的西梁。开皇七年九月十九辛卯日(587年10月26日),废西梁后主萧琮,西梁亡。开皇八年(588年),杨坚以杨广出六合、杨俊出襄阳、杨素带领水军出永安,共五十一万八千大军,三路大军伐陈。八年十二月杨素沿长江击破陈的沿江守军,顺流而东。但因为施文卿、沈客卿等扣留告急文书,导致陈朝无法把大军从建康调出。

  开皇九年正月二十甲申日(589年2月10日),陈将任忠引韩擒虎攻入建康城,捉住陈叔宝,陈朝灭亡。

  不久,各地陈军或受陈后主号令投降、或抵抗隋军而被消灭,只有岭南地区受冼夫人保境据守。

  开皇十年(590年)八月,隋派使臣韦洸等人安抚岭南,冼夫人率众迎接隋使,岭南诸州悉为隋地。至此,天下一统。

  统一全国后,杨坚励精图治,开创了辉煌的“开皇之治”。结束了自西晋末年到隋统一前近300年的分割割据状态,实现了自秦汉以来中国的又一次统一,使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

  政治方面,杨坚结束了西魏宇文泰的鲜卑化政策,将被改成鲜卑姓的 ... 大臣以及府兵将领(以及其所辖府兵)恢复汉姓。复姓,代表汉化的主流,终究战胜了鲜卑化的逆流。表明府兵不再是一支胡人的军队,而是一支名副其实 ... 或者夏人的军队。军与民的胡汉之分,至此消除。也表明关陇贵族集团事实上名义上都是关陇地区的一个 ... 集团。

  另外,杨坚废除九品中正制,改为五省六曹制,后改称五省六部制,是为唐代三省六部制之蓝图。中书、门下两省负责诏令的起草和封驳,尚书省负责政务的管理。尚书省又下设吏、民、礼、兵、刑、工六部。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和调动;民部,掌管全国的土地、户籍以及赋税、财政收支;礼部,掌管祭祀、礼仪和对外交往;兵部,掌管全国武官的选拔,和兵籍、军械等;刑部,掌管全国的刑律、断狱;工部,掌管各种工程、工匠、水利、交通等。

   ... 上,杨坚改变府兵制初设时,兵农分离情况。转变为和平时期府兵耕地种田,并在折冲将军领导下进行日常训练;战争发生时,由朝廷另派将领聚集各地府兵出征的“兵农合一”的制度。

  经济上鉴于五胡乱华以来南北分裂达二百七十年之久,民生困苦,国库空虚。故自开皇九年(589年)统一天下后,即以富国为首要目标。轻徭薄赋以解民困。在确保国家赋税收入之同时,稳定民生。由于魏晋南北朝以来,户籍不清,税收不稳。于是于开皇五年(585年)下令实行大索貌阅。并接纳尚书左仆射高颎之建议,推行输籍法,作全国性户口调查,结果查获没有户籍的百姓达165万余口,其中丁壮44.3万人,以增加国家税收,改善经济,尽扫魏晋南北朝以来隐瞒户籍之积弊。

  隋初经历南北朝长期的战乱,民生疲弊困苦,故杨坚接纳司马苏威建议,罢盐、酒专卖及入市税,其后多次减税,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国家农业生产,稳定经济发展。杨坚在位时代之富饶既非重敛于民,究其原因,与全国推行均田制有关。此举既可增加赋税,又可稳定经济发展,且南朝士族亦渐由衰弱至于消逝。均田制能顺利推行,对隋前中期的经济发展收益甚大。

  加上隋代以关中作为本位,关中粮食短缺,需依赖关东漕运接济,故杨坚于洛州等地设立常平仓等官仓,贮存关东运来粮食,建广通渠,便利关中漕运。又于民间设义仓,人民捐纳粮食以防凶年。

  在地方行政方面,文帝鉴于南北朝政区划分繁杂随意,地方行政交错混乱,支出庞大,杨坚遂于开皇三年(583年),尽罢诸郡,实行州县二级制,使国家地方行政渐上轨道。诚如学者钱穆所言:开皇之治的成功,简化地方行政机构是一个基本因素。据统计杨坚时期朝廷开支减省三分之二,地方官府之开支减省四分之三,全国于行政之经费,大约是南北朝时期开支三分一而已。故隋国库之丰积,不无原因。

北燕

  此外,杨坚安定政治,关陇集团的支持功不可没。 ... 如郑译、刘昉、高颎等名臣有助推动国策。杨坚亦因前朝酷刑甚多,影响民生,故命苏威等人编纂《开皇律》,修订刑律,订立国家刑法,使人民有法可守,又减省刑罚, ... 只设绞、斩二等,以示隋朝对民之宽大。

  在澄清吏治方面,杨坚得国以来,励精图治,兼且天资刻薄,自不容 ... 枉法之行为存在。杨坚命柳盛持节巡省河北五十二州,奏免长吏赃污不称者二百余人,州县肃然。吏治之整肃,不仅上裕国库,下纾民困,隋高祖在位时之隆盛,此亦为要因。

  杨坚开了科举制度之先河,他即位后,废除了以前选官用的九品中正制,选官不问门第。规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明经等科的考试,合格者录用为官。科举制度顺应了历代庶族地主在政治上得到应有的地位的要求,缓和了他们和朝延的矛盾,使他们忠心拥戴中央,有利于选拔人才,增强政治效率,对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巩固起了积极的作用。

  从隋前中期的人口增长就看得出杨坚的政治才能:开皇元年(581年)全国户口462万户,到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达到8,907,536户,46,019,956人。其中在开皇九年(589年)南下平陈增50.0万,此时的全国户口700多万,平均年增长226,708户。

  杨坚好猜忌苛察,容易听信谗言,到了晚年更是滥 ... 大臣,虞庆则、史万岁等功臣故旧先后被 ... ,此外,法制逐渐遭到破坏,用法“不复依准科律”,颁布诸如“盗一钱以上皆弃市”、“三人共盗一瓜,事发即死”之类的苛刻刑法,百姓惶恐。杨坚还热衷廷杖,“每于殿廷 ... ,一日之中,或至数四”。[9] 同时,杨坚晚年颇受诸子的困扰。先是软禁三子秦王杨俊;接着在开皇二十年(600年),将长子太子杨勇贬为庶人,改立次子杨广为太子;又于仁寿二年(602年),将四子蜀王杨秀贬为庶人。

  独孤皇后去世后,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都受到杨坚的宠爱。

  仁寿四年(604年),杨坚患病住在仁寿宫,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都进入仁寿宫侍病。杨坚召杨广入内居崐住在大宝殿。杨广考虑到如果杨坚去世,必须预先作好防备措施,他亲手写了一封信封好,派人送出来询问杨素。杨素把情况一条条写下来回复杨广。宫人误把回信送到了杨坚的寝宫,杨坚看后极为愤怒。天刚亮,宣华夫人出去更衣,被杨广所逼迫。宣华夫人拒绝了他才得以脱身。她回到文帝的寝宫,杨坚奇怪她神色不对,问什么原因,宣华夫人流着泪说:“太子无礼!”杨坚愤怒,捶着床说:“这个畜生!怎么可以将国家大事交付给他!独孤误了我!”于是他叫来柳述、元岩说:“召见我的儿子!”柳述等人要叫杨广来。杨坚说:“是杨勇。”柳述、元岩出了杨坚的寝宫,起草敕书。杨素闻知此事,告诉了杨广。杨广假传杨坚的旨意将柳述、元岩逮捕,关进大理狱。他们迅速调来东宫的裨将兵士来宿卫仁寿宫,宫门禁止出入,并派宇文述、郭衍进入调度指挥;命令右庶子张衡进入仁寿宫侍侯杨坚。后宫的人员全被赶到别的房间去。随后,杨坚在大宝殿驾崩,在位23年,终年64岁,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葬于泰陵(今天陕西省杨陵区城西5公里处)。

事迹

  隋文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基本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改南北朝以来的州郡县为州县两级体制。后来又规定六品以下官员也由吏部选授,地方官员不得自用僚佐,彻底废除汉代以来为豪强士族垄断的辟举制度。开皇元年,文帝命高颎等人制订《开皇律》。三年又命苏威、牛弘修改新律,删除苛酷条文。他还采取许多经济措施以巩固其统治。他分官牛给贫人,助其生产;颁布关于均田和租调的新令;作出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的规定,使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为使隐漏户口复归户籍,又采纳宰相高颎建议,实行输籍之法,扩大剥削和征发的对象。隋文帝十分重视仓廪的建置和漕路的开通。他创置的义仓制度是封建国家保障社会生产力的一项措施,以后沿用到清代。开皇初年,突厥骑兵经常扰掠隋代北方地区。隋文帝采取积极防御策略,并派重兵出击,打败突厥,使北方暂得安宁。隋文帝开皇前期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 ... 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南下灭陈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开皇九年正月隋军渡过长江,攻占陈都建康,俘陈后主,陈朝灭亡 。西晋末年以来延续近300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宣告结束。开皇十年,隋文帝对府兵制进行改革。令所有的军人都在州县落籍,这一改革取消了兵民异籍制度,适应了民族融合、国家统一和社会生产发展的要求。隋文帝统治的后期,国家富足强盛,编户大增,仓储的丰实为历史所仅见。文帝晚年崇信佛教,但仍重视儒学对于思想统治的作用。他勤于政务,自奉甚俭,在封建帝王中颇不多见。但后来他营建仁寿宫,相当奢费,累死丁夫上万人。所以史籍说,隋朝的“乱亡之兆”虽然成于炀帝,但在文帝时已开其端。仁寿四年(604)七月,病中的隋文帝在杨广、杨素控制下猝然死去。即隋文帝,小名那罗延,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王朝的建立者,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

  杨坚出身名门望族。相传他是西汉太尉杨震的十四代世孙。其父杨忠,是北周名将之一,早年随宇文泰在关西起义。赐姓普六茹氏。立过大功,位至柱国、大司空、隋国公。杨坚14岁担任京兆尹曹,15岁因父望被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16岁迁为骠骑大将军、加开府。周明帝时,任右小宫伯、进封大兴郡公。周武帝时,任左小宫伯,进位大将军,后袭爵隋国公。武帝将杨坚长女聘为皇太子妃,从此,杨坚益加受宠。北周建德四年(575),杨坚率领三万水军攻打北齐。次年又随武帝平齐,进为柱国,出任定州(今河北定县)总管,不久又改任毫州(今安徽淮泗)总管。建德七年(579),周宣帝即位,杨坚长女被封为皇后,杨坚拜为上柱国、大司马。大象初年,担任过大后丞、右司武,转大前疑。北周大象二年(580)春,年仅8岁的周静帝继位。杨坚以太后父亲的身份 ... 朝政,控制了北周最高军政大权。当时,相州(今河南安阳)总管尉迟迥不满杨坚专权,联合益州(今湖北安陆)总管司马消难先后起兵反杨。杨坚命上柱国韦孝宽讨伐尉迟迥,平息了叛乱。北周大定元年(581)二月,杨坚推翻周静帝,自立为帝,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建都长安。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

  杨坚称帝后,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强化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首先,对中央机构进行了改革。开皇元年(851),在中央设置了三省。即内史省(决策机关)、门下省(审议机关)、尚书省(处理日常政务机构)。三省的设置,能互相牵制,避免了丞相一人专权的局面,把权力集于皇帝,加强了中央集权制。

  其次,对地方官制进行了改革。开皇三年(583),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并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吏的任免权由中央执掌,每年由吏部对地方官吏进行政绩考核。各州县级的正官三年一调动;佐官(副职)四年一换任,并且不得由本郡人担任,避免了地方豪强把持政务。这些措施,既减少了冗员,提高了行政效率,又节省了开支。

  杨坚在加强政治权力,完善统治机构的同时,还对法律进行了修定。在他的直接组织下,著名的《开皇律》诞生了。《开皇律》是在北魏北齐的刑律基础上,废除了许多酷法,减轻、剪裁了一些刑律删修而成的。其中的有冤可以逐级上诉,直至皇帝亲自处理这项规定,是以前各代所没有的。杨坚的新律,在抑制豪强势力,缓和阶级矛盾,稳定隋朝政权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杨坚还开了“科举取士”的先河。通过科举考试,按成绩来选取任用人才。以此来扩充封建王朝统治基础,巩固他的统治地位。

  在经济方面,杨坚实行了搜括户口、均田、租调等措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开皇五年(585),杨坚令各州县大索貌阅,由州县官吏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体貌进行核对。同时又实行输籍法,由朝廷按财产和人丁确定划分户等标准,每年按此标准征收固定的赋税徭役。 ... 掌握的人口多了,国家的赋税收入也就有所增加。这一措施,打击了世家大族,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杨坚继续实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即男21为丁,授露田80亩、永业田20亩。妇女授露田40亩。一对夫妇共授田140亩。均田制的实行,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限制土地兼并和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但最终对官僚地主是有利的。在实行均田制的同时,还与之相应地实行了租调力役制。即一对夫妻交粟二石,男丁要服役20天,交纳调绢二丈或二丈五尺。租调力役的推行,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业发展。

  杨坚还下令开凿漕河。开皇四年(584),开凿了东起潼关,西抵大兴城(今陕西西安)长约300里的通济渠,也叫富民渠。灌溉了农田,发展了交通,便利于运输粮食。

  随着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使隋王朝在政治上得到了巩固,经济上得到了发展,实力远远超过了南方的陈朝。于是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杨坚开始了统一全国的行动。开皇七年(587)杨坚下令进军江陵,灭掉了后梁,扫除了进军江南的障碍。开皇八年(588),杨坚命杨广率领五十多万人的大军,自水、陆两路向陈朝发起总攻。第二年,南朝的最后一个朝廷——陈朝宣告灭亡。中国重新归为统一。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促进各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的交流。

  陈朝灭亡后,江南一些地方豪强势力并不甘心,纷纷起兵反隋。杨坚派大将杨素率军平息了江南叛乱,制止了豪强地主的分裂活动,巩固了统一。同时,杨坚还改革了北周以来的府兵制,对军队加强了控制。

  杨坚称帝后提倡节俭,他教训太子杨勇说:“自古以来的帝王,如果奢侈就一定不能长久,你一定要厉行节俭。”杨坚患痢疾,配制止痢药,需要胡粉一两,宫中却没有,足见其俭朴如此。但到晚年,他滥用民力营建豪华宫殿;刑罚残酷,喜怒无常,常常错 ... 无辜。开皇十九年(599),杨坚听信谗言,废黜了太子杨勇,改立次子杨广为太子。仁孝四年(604),杨广为夺取皇位,派人将病中的杨坚 ... 害,自己当上了隋朝的第二代皇帝。

评价

  《隋书》:“高祖龙德在田,奇表见异,晦明藏用,故知我者希。始以外戚之尊,受托孤之任,与能之议,未为当时所许,是以周室旧臣,咸怀愤惋。既而王谦固三蜀之阻,不逾期月,尉迥举全齐之众,一战而亡,斯乃非止人谋,抑亦天之所赞也。乖兹机运,遂迁周鼎。于时蛮夷猾夏,荆、扬未一,劬劳日昃,经营四方。楼船南迈,则金陵失险,骠骑北指,则单于款塞,《职方》所载,并入疆理,《禹贡》所图,咸受正朔。虽晋武之克平吴会,汉宣之推亡固存,比义论功,不能尚也。七德既敷,九歌已洽,要荒咸暨,尉候无警。于是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陵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考之前王,足以参踪盛烈。但素无术学,不能尽下,无宽仁之度,有刻薄之资,暨乎暮年,此风逾扇。又雅好符瑞,暗于大道,建彼维城,权侔京室,皆同帝制,靡所适从。听哲妇之言,惑邪臣之说,溺宠废嫡,托付失所。灭父子之道,开昆弟之隙,纵其寻斧,剪伐本枝。坟土未干,子孙继踵屠戮,松槚才列,天下已非隋有。惜哉!迹其衰怠之源,稽其乱亡之兆,起自高祖,成于炀帝,所由来远矣,非一朝一夕。其不祀忽诸,未为不幸也。”

  《北史》:“皇考美须髯,身长七尺八寸,状貌瑰伟,武艺绝伦;识量深重,有将率之略。”

参见条目

“杨坚413679” 11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杨坚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2. 从杨广兴建大运河入手,分析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一般认为在黄河流域,在东汉末年孙权建业称帝之前,江东往往被称作蛮荒之地,那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也一直在中原一代。

  3.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4. 此人弑 ... 隋炀帝,霸占萧皇后,称帝后不到三个月就被 ... 死

    宇文化及弑...隋炀帝后,自立为帝,还霸占了萧皇后。突厥历来是隋朝大敌,所以当杨广得知宇文化及违背命令后,直接将其囚禁,更一度动了...心。好在南阳公主求情,宇文化及才保全了小命。但此时他还没打算弑...杨广,只想着捞好处。在任何一个朝代,弑君之罪都是罪大恶极的,宇文化及弑君之事被有心人加之以利用,很快就传遍天下。两个多月后,窦建德的大军便把他活捉,连同他的两个儿子一起被斩首。

  5. 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 ... 的名声好坏之辨

    写在前面隋炀帝与唐太宗这两位相继出现的皇帝,两人的身世、经历、理想都有着惊人的相似,这可能因为两人有着割舍不断的血亲联系。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的惊人相似。隋炀帝帝和唐太宗这对中国历史上相继出现的两个封建帝王,二者的出身、身世、经历以及个人喜好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谈二者的身后名之前有必要看看两人的相似之处:两人均出身望族,年少位高。

  6. 从隋文帝杨坚的过错入手,谈谈隋朝为何昙花一现

    公元581年,中华大地的领导权易主,隋文帝杨坚结束了南北朝两百多年的分裂局面,一统江山并且建立隋朝。但遗憾的是,隋朝不过昙花一现,仅仅历经三十七年就毁于隋炀帝杨广的手中。隋朝版图在笔者看来,隋朝昙花一现杨坚和杨广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下面先来看看杨坚的过错:疑心过重,使得文武百官人心惶惶,上下离心离德。

  7. 东北一哥沈阳是如何崛起的?

    在富饶的东北大地上,在白山黑水之间,有着一大片具有独特地域性的城市群落。在这些东北兄弟城市之间,长期具有领袖地位的东北老大哥,当属沈阳无疑。这个东北一哥是如何走上东北c位的呢?图/浑河景色01、北疆军镇沈阳地处辽河平原与辽东山地的过渡地带,自古便是文明多元交汇之地。从蒙古高原上走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与东方白山黑水间捕鱼狩猎的渔猎部落,在浑河与棋盘山之间融合碰撞。

  8. 在春秋战国的几百年历史上为什么先后出现了两个「 ”魏国”?

    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因此「”魏国”的国号后来还被曹魏、北魏等朝代沿用。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春秋战国几百年的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两个「”魏国”,战国是第二个。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在西周开国天子周武王到第二代天子周成王之间,西周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分封诸侯,姬姓诸侯占据了大多数。而一个周室姬姓的贵族在魏地(今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北部),建立了魏国。由于年代久远和史料的缺失,这个魏国连初代国君都说不清楚了。

  9. 战国七雄之魏国:高开低走的「 ”遗憾之国”

    战国时代开场时,如果要评选一个开局状态最好的国家,答案并不是老牌「”大佬”齐国,也不是传统「”非主流”楚国,而是三分晋国之一的魏国。魏国是战国时代最早变法的国家,也是变法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在战国初期可谓威风八面。那个时候,天下最强的军队不是后来传得神乎其神的秦军,而是魏国武卒。那么,如此强盛的魏国,最后怎么就没了呢?本文分魏家渊源、文武侯图强、夭折的统一梦三篇为你讲述令人唏嘘的魏国兴亡史。上篇魏

  10. 「 ”祸从口出”的经典案例一枚,慎言!慎言!慎言

    01贺若敦,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周将领,勇武刚猛。公元559年为行军司马,领金州刺史。为将多年,贺若敦立了不少战功,然而同辈都混成了大将军,唯独他不是,心理很不平衡,难免发几句牢骚。对其他人发几句牢骚,也许无关紧要,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当着朝廷使者的面发牢骚。贺若敦屡出怨言,把执掌国政的晋王宇文护惹毛了,命他回朝...。

随机推荐

  1. 神兽角端

    中国神话中的一种独角兽,有时作为艺术形象被做成避邪之物,古书中这样描述:>《上林赋》:“其兽则麒麟、甪端。”>《九州·异兽志》:“甪端,萝莉也,产于九州,生者不详,育者谓之砖,萌...无数。”

  2. 90后经典个性说说 想当年,小蛮腰,现如今,空叹一身五花膘-感人的情话

    六、有一天,小明考试考砸了,在他的心里留下了阴影,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拖延症二十一、想当年,小蛮腰,现如今,空叹一身五花膘。祖国尚未统一哪有心情复习。

  3. 5—10分钟创意婚礼入场 最值得推荐

    5—10分钟新颖入场型:1.爬楼求婚入场新郎得爬楼梯上二楼才能见到爱人。这种入场方式十分新颖,但要注意安全。长大后的新郎和新娘才正式入场。将手中的花束交于新郎。随后引新人出场,举行婚礼仪式。

  4. 观世音菩萨感应:三枪不死的奇迹

    观世音菩萨感应:三枪不死的奇迹如果你喜欢观世音菩萨说明和他有缘,那么你可以多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比如你可以每天拿出1个小时甚至更多,专心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并且回向。人问其法,袛云念观音菩萨。至十月十九日与众云::“观音菩萨手执银台,时现我前,三日内即往生。奉劝同参,老实念佛,或念观音,一心称名,必定往生,佛不妄语。”廿一日晨各殿礼佛毕,向管堂师告假云:“午后一时我即生西”,人犹以为妄。

  5. 徐妙云死后 为何明成祖再也没有立后呢

    朱棣登上皇位之后,便封妻子徐氏为皇后。身为后宫的皇后,徐妙云更是尽心尽力的辅佐朱棣。>>在徐皇后的管理下,后宫是条理分明,没有什么祸乱出现。可以说徐皇后是历史上一位贤后。这一点让朱棣非常伤心,徐皇后去世之后,朱棣下旨为徐皇后在灵谷寺、天禧寺举行大斋,朝廷大臣都来祭祀。那么问题来了,徐皇后死后,后宫“群龙无首”。

  6. 粉白黛黑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fěnbáidàihēi【解释】粉白:在脸上搽粉,使脸更白;黛黑:画眉毛,使眉毛更黑。泛指女子的妆饰。【出处】战国·楚·屈原《大招》:“粉白黛黑,施芳泽只。”【例子】【近义词】粉白墨黑【相关】百度“粉白黛黑”

  7. 梦见人变成猫_周公解梦梦到人变成猫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人变成猫好不好

    梦见人变成猫是什么意思梦见人变成猫意味着,交际运良好,只要你起个头就会迅速得到其他人的回应。梦见男人变成猫的宜忌:〖宜〗:宜萝卜就热茶,宜素食,宜当机立断,宜贪图促销便,宜冷战,宜情绪低落;〖忌〗:忌马路观看车展,忌帮女同事修电脑,忌不计报酬,忌网购,忌相亲,忌手欠心贱。

  8. 历史上真实的惇妃是什么样的?她到底有多猖狂?

    历史新知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惇妃说,打死一个宫女算什么!>乾隆三十六年正月,汪氏晋封永贵人,同年十月晋封惇嫔,乾隆三十九年晋封惇妃,要知道此时的汪氏尚未替乾隆诞下一个孩子,她在没有生育的情况下,一路从常在“蹭蹭蹭”晋升到妃位,其中手段可想而知。但一个宫女的性命又怎么可能真的受到重视,乾隆心疼固伦和孝公主,为着她的将来着想,这件事发生后不过两月,汪氏又复位为惇妃。

  9. 诵经发愿,祖盲复明

    于是就请了七位出家师父,点燃七盏灯,七天七夜转读药师经,一边拜,一边哭泣着说:「佛祖啊!您是人天的导师!我张元不孝,使祖父失明,现在以灯光普施法界,希望我代替祖父瞎眼,而使祖父双目恢复光明!」这么殷勤地经过了七天,那天夜晚,他梦到一位老先生用金属制成的小刀刮他祖父的眼睛,并且告诉张元说:「不要耽心!三天后,你祖父即恢复光明!」张元梦中高兴得醒过来,告诉每一位家人。

  10. ... 后24小时内必有厄运降临

    我自己的切身体会——...后24小时内必有厄运降临>...和运气有多大关系?因为很多人都发现SY之后都会有厄运降临,所以我在这里做个具体的调查。但好象...后24小时内外貌不会立即发生变化吧很难解释这种立即发生的厄运。还有的解释是...后,会觉得情绪低落,做事浮躁,失去恒心,没有韧劲,天空总是灰蒙蒙的,这就是运气在转坏。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