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生活方式也是控制血压的关键!文丨胡大一来源丨胡大一大夫1.什么时候用药?根据以往医生的建议或过去指南的建议,很多患者习惯于晨起后服药。

生活方式也是控制血压的关键! 文丨 胡大一 来源丨 胡大一大夫 1.什么时候用药? 根据以往医生的建议或过去指南的建议,很多患者习惯于晨起后服药。 但不少患者都有血压「 ”晨峰”,即一早5~6点出现血压高峰。也有些患者夜间血压也高。因此,这些患者应晚饭后睡前服降压药。 2.要关注,别过度 近年来专家们天天讲,指南也反复说,要有效预防卒中,就要保持24小时血压平稳下降。这在理论上没错。但在实践中出了问题。 一些老年人,退休后,很重视保健,每天频繁测血压,甚至每一到两个小时就测一次,甚至夜间还起来测。血压一波动就紧张。去问医生,有些医生就给患者开上一瓶作用快的降血压药,如卡托普利。 有的老两口都有血压高,每一小时互相测血压,越测越紧张,越紧张越高,一瓶100片卡托普利不到一周就含服一空。这就是一种「 ”血压焦虑症”。 服降压药的种类越来越多,剂量越来越大,因为用了3-5种降血压药,血压仍然波动,因而在前一时期被误导过度治疗,接受了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术后血压波动依旧。 我劝说过不少老年高血压患者改变了自测血压的行为,提出「 ”要关注,别过度!”血压不但很快平稳了,需用的降血压药的种类和剂量大幅减少。 如要想知道自己血压是否24小时平稳下降,可必要时做一次24小时的动态血压监测,而不要自己在家过于频繁地测血压。 3.高压(收缩压)不高,低压(舒张压)高,脉压小,怎么办? 这种情况多见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他们到医院门诊最常问的问题是「 ”哪种降血压药降低压更有效?「 ”实际上,所有降血压药都既降高压也降低压。 不存在哪种药比哪种药降低压更有效。这些患者往往肥胖,很少运动,吃的过多,有的大量喝酒,睡觉打鼾,过度娱乐熬夜等。关键是要管住嘴,迈开腿。 饭吃八成饱,日行万步路,限酒,控制好体重,保证充足睡眠。才能更好发挥降血压药物的降低压效果,甚至可能减停药物,拉开脉压,保持血压正常。 4.单纯收缩压升高,怎么办? 高压(收缩压)高,低压(舒张压)不高,甚至低,脉压大,多见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降血压药物没有单降收缩压,不影响舒张压的药物。 但降血压药物对血压下降的幅度取决于用药前基础血压升高的程度。用药前血压越高,降压药对血压降得越明显。因此,对老年人单纯的收缩压升高,降血压药对收缩压下降明显,对舒张压影响较小或很小。 而收缩压增高是卒中最大的危险。不要因过度顾虑舒张压下降,而不敢用降血压药控制好收缩压。高龄(80岁以上)老年人的收缩压降至150 mmHg以下可以,但如降至140 mmHg以下,自我感觉良好,也更好。 5.常年血压90/60 mmHg,甚至有时80/50 mmHg是低血压吗?需不需要治疗? 如能常年保持这种血压水平,是正常的。不是低血压。这种血压水平的人卒中风险更小。 不需用药,无需治疗。有时这些患者有乏力、头晕、心悸……症状,容易归因于「 ”血压低”,实际与血压关系不大,很可能与睡眠不足,焦虑/抑郁有关。 6.与精神情绪相关的血压升高 我经治过一些患者,平时血压从来不高,但遇到情绪激动或焦虑急性发作时,血压突然升高。因为交感神经兴奋,伴有心率加快、出汗,在一些初诊医生处,首先被怀疑嗜铬细胞瘤,一通检查,一无所获。 于是给患者开上一瓶降压起效快的短效降血压药,嘱咐患者血压高时来上一片。不但治标不治本,反而有的患者用了这种降压药后血压降得过快过低,心悸头晕更重。双心医学对高血压的治疗非常重要。 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早醒和睡眠呼吸暂停都会导致血压波动。 7.血压高了,不要「 ”讳疾忌药” 一些中青年发现血压高,对服降血压药有顾虑,怕吃上了,停不下来。尤其无明显症状时,更对用药有抵触情绪。实际上,现在临床上使用的降压药,安全有效,副作用可控。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长期坚持用药。 如果初次发现高血压,血压增高程度不重,收缩压介于140-150 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在90-100 mmHg之间,又有肥胖,缺少有氧运动,大量饮酒,有意愿改变自己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吃动两平衡,控制体重,能使体重先从原有基础上减10%。 可先不用药,认真改变生活方式。如六个月后血压仍高,应开始用药。改变生活方式需要一个过程,我建议这些中青年患者不要抵触用药,可一边用药,一边改变生活方式。 改变生活方式的效果出来了,再尝试可否把药物减量。停药的可能性也并非不存在,我己有这种经治的病例。但如初诊时血压已达到或超过160/100 mmHg,应及早用药,同时改变生活方式。 8.有些高血压患者冬季寒冷时血压更高,夏季血压会低一些 可根据血压变化,调整药物种类的多少或剂量,夏季可适当减量或减少种类。 9.高血压患者如同时有糖尿病(这种情况很常见),除了认真控制血压和血糖,既使化验单上显示坏胆固醇在参考范围内,没有向上指的箭头,也应同时服用小剂量他汀。 把坏胆固醇降到2.6 mmol/L以下,这比仅降压降糖能更大幅度减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风险。在这里再提醒一下,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没有高血压,坏胆固醇也不明显增高,也应服用小剂量他汀。 6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没有糖尿病,但吸烟,查尿有微量白蛋白尿,颈动脉有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坏胆固醇不高,也需服用小剂量他汀。 高血压病的控制不能仅限于药物,也需要慢病防控的五大处方原发性高血压病虽有些家族史,但源头上还是生活方式病。 ◆ ◆ ◆ ◆ ◆ 如何轻松通过住院医师规培结业考试? 机会来了 资深讲师手把手教学 专属交流群答疑 与同仁一起 共同进步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高血压降压药正常血压值心血管病舒张压健康生活方式药品养生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