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他被评价为社稷之臣,却一生落寞,是皇帝的厌恶还是时代的抛弃?

汲黯画像 古有社稷之臣,至如汲黯,近之矣——汉武帝 这是汉武帝刘彻对于汲黯的评价,然而受到如此评价的汲黯却并没有得到重用,其官位最高不过九卿,甚至被曾经的下属一个个的超越,以致于汲黯半是嘲弄半是哀怨的对汉武帝说到"陛下用人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曾为小吏的公孙弘、张汤分别以丞相、御史大夫而终,潜邸之臣的汲黯却以淮阳太守之位而终,不可不谓落寞心酸,足见汉家天子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的寡恩。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汲黯如此落寞?是皇帝的厌恶?还是时代的抛弃? 汉武帝刘彻 汲黯和汉武帝的关系是怎样的? 汲黯入仕之处是刘彻太子府的太子洗马,史载汲黯以庄见惮,就是说此时的汲黯就以庄严正直被人敬畏。作为太子的刘彻对于汲黯的性格是熟知的,所以在登基后,对于汲黯在河内巡视期间,矫制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的行为不予追究,贤而释之。作为外戚的窦婴有诏无备案都以矫诏被定罪,而汲黯矫制却无罪且升职,足见汉武帝对于汲黯的信任看重。 韩非说:"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不断变化的,何况帝王?我们来看一下汉武帝对于汲黯的评价变化: 上贤而释之,…… 上退,谓左右曰:"甚矣,之戆也…. 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上曰:"人果不可以,观黯之言也日益甚….. 上默然,不许,曰:"吾久不闻之言,今又复妄发矣。 从最开始评价为贤臣,到太过愚直、近乎社稷之臣、无学、妄发,可见汉武帝对于汲黯的印象一点点向不好的方向转,对汲黯越来越反感。 史书中对汉武帝对于汲黯的态度有这样一段记载: 大将军青侍中,上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 说的是汉武帝要见汲黯的时候一定正礼正容以待,没有戴帽子的情况下见到汲黯,要躲在帷帐中,才能让汲黯奏事。这既说明了汉武帝对于汲黯的敬重礼遇,也说明了对于汲黯是敬而远之,眼不见心不烦。所以汉武帝不断的调整汲黯的职位,从中大夫到东海太守、到右内史、到淮阳太守,让汲黯离自己远远的。当汲黯表达不愿意做淮阳太守,而愿一时(臣愿为,出入禁闼,臣之愿也),汉武帝断然拒绝,并说道:"君薄淮阳邪?吾今召君矣。顾淮阳吏民,吾徒得君之重"。就是说你看不上淮阳太守的职位吗?我现在召你,是因为淮阳官民之间有矛盾,需要依仗你的名声,你就是躺着也要去治理。帝王无情可见一斑,可见汉武帝对于汲黯是敬而远之,敬重他的性格,又反感他的劝谏,不断把汲黯赶到自己看不到的地方。 汲黯传 黄老之术与儒、法的纷争 汉朝初年,帝国经历秦末战火后,民无盖臧,百废待兴,统治者采用黄老之术治国恢复民生,行无为之道,约法省禁,轻田税,量吏禄,度官用。等到汉武帝初,非遇水旱, ... 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汉朝国力已经达到一个顶峰,而此时匈奴的威胁越来越严重,不断侵犯汉室北疆,汉帝国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汉初的休养生息到此时的汉匈矛盾。黄老派与民修整、毋起兵的思想已经渐渐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黄老派面临危机与挑战。 仓禀实而知礼节,汉朝财富积蓄的不断增长,推动了儒学的快速发展,于是董仲舒上"天人三策"系统阐述"天人感应"和"大一统"思想,得到汉武帝的赞赏和支持;同时秦亡之后潜行的法家也开始不断活跃,在政坛上展示自己的存在,面对统治地位的黄老学说,儒、法两家开始走向儒法合流之路或以儒饰法,如公孙弘、张汤都是儒法合流的代表人物;饱暖思淫欲,财富的增长也增长了统治者的野心,汉武帝不断想要雪平城之耻,改变死气沉沉的汉室政治风气,于是一上台就开始搞"建元新政"并出兵匈奴。大时代下的汲黯生活在黄老治国最巅峰的时代,于是学黄老言,治官民,好清静,言与匈奴和亲,毋起兵,这样的治国理念和儒、法相去甚远,和皇帝的意志更是相背而行。 董仲舒天人感性 理念的不同必然会导致和儒法代表的矛盾,黄老派的汲黯和儒法代表的公孙弘、张汤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史载: "黯常毁儒,面触弘等徒以阿人主取容,而刀笔吏专,陷人于罪,使不得反其真,以胜为功。上愈益贵弘、汤,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欲诛之以事。弘为丞相,乃言上曰:"右界部中多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右内史。"为右内史数岁,官事不废。" 就是说黄老派的汲黯不断在汉武帝面前指责公孙弘、张汤,并且迎来了二人的反击,加上天子的不满,汲黯被调到了右内史的岗位,可见面对儒、法的反击黄老派已经不能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黄老派已经偏离权力中心。 汲黯的黄老理念彻底激怒了皇帝。在面对匈奴来降这件事上,汲黯认为不应当惊扰百姓,而对于胡人应当把他们当作奴隶,赐给因战争而死亡的军士家,而汉武帝需要用投降的胡人来证明他的丰功伟绩,用厚赏胡人来展示汉室的强大,所以虚府库赏赐,发良民侍养,譬若奉骄子,汲黯和汉武帝有不可调和的想法,所以最后黯坐小法,会赦免官。汲黯的免官也表示者黄老派和儒、法斗争的失败,黄老的余光不在,彻底退出了汉室政坛中心。 汉匈大战 结语 汲黯的落寞固然有其性格倨傲的因素,但是其实质是道统之争的失败,是黄老思想的落寞,已经不适应汉室治国理政的需要,并且不思变化,被时代所抛弃,最终在儒法合流的大趋势之下,被赶出汉帝国权力中心,所以汉宣帝才会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黄老派一去不复返。 汉宣帝: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他被评价为社稷之臣,却一生落寞,是皇帝的厌恶还是时代的抛弃?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杨广兴建大运河入手,分析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一般认为在黄河流域,在东汉末年孙权建业称帝之前,江东往往被称作蛮荒之地,那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也一直在中原一代。

  2.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3.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4.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5. 一辈子都在抗击匈奴的汉武帝,为什么最后将江山托付给一个匈奴人

    汉武帝而金日磾当时不过是一个匈奴战俘,一次偶然相遇中,将两个地位悬殊的男人联系在了一起。让疑惑的是,这个匈奴人究竟有多大的才能,让汉武帝如此重用,打了一辈子匈奴的刘彻最后把江山交给一个匈奴人来辅佐,在这背后是不是又另有玄机?古代骑兵一手策划匈奴征讨之战的汉武帝,他深知骑兵是战胜匈奴的关键,而马匹就是骑兵的重中之重,想要战胜敌人,就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6.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7.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8. 鸿门宴上出现的三个「 ”二百五”让刘邦360度无死角完美逃脱

    《鸿门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大意是: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原本是想做局...了他,即历史出名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是项羽这边出了个头号「”二百五”,非上去客串「”英雄救美”,最后刘邦在张良、樊哙的掩护下成功逃跑的故事。#我要上头条##月薪万元---新作者扶植计划开启##历史冷知识#头号人物项伯最出名的「”二百五”到底是谁呢?那就是项伯。项伯和项梁虽然都是项羽的叔叔,可是智商绝对不在一个leve

  9.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10. 大臣睡懒觉不想上早朝,朱元璋怒斥:回家种地去,爱睡几时睡几时

    所谓「”朝仪”,指的是皇上上朝时,大臣们必须遵守的各种礼仪。比如大臣们什么时候进宫、什么时候整队、在大殿上应按照什么样的顺序站位,行什么样的礼仪、口中呼唤什么样的敬语等等,都是非常有讲究的。类似这样的日常上朝礼仪就是「”常朝仪”,也叫「”朝礼”,而在重大节日或是需要接待远道而来的外国使节、各地诸侯的时候,大臣们还要遵循「”大朝仪”,也叫「”朝贺之礼”。顾名思义,「”大朝仪”的规格要比「”常朝仪”高

随机推荐

  1. 深得佛心

    深得佛心>沧州有一游方尼,即前为某夫人解说因缘者也,不许妇女至其寺,而肯至人家。不劝妇女布施,惟劝之存善心,作善事。我的外祖父张雪峰先生家里有一位姓范的仆妇,向这位尼师布施一匹布,尼师合掌念佛,表示感谢后,把这匹布放在桌上。

  2. 南希佩洛西简介

    她两次当选众议院议长,2007-2011年任职,2019年连任。她是自1955年以来第一位当选连任的议长。佩洛西是民主党人,1987年首次当选国会议员,为旧金山地区的加州第五区服务。在她的政治生涯中,佩洛西一直在争取艾滋病基金,并且是反对伊拉克战争的...声音。

  3. [专家点评] 汉 错银铜虎符

    [专家点评]汉错银铜虎符汉错银铜虎符(背面)汉错银铜虎符,长7.5cm,宽2.7cm。符是古代朝廷用于传达命令、调动军队的信物。一般用金属制成,分为两半,内外或有文字以示级别、身份及区域等。使用时双方各执其半,使之相对,两半相合,谓之“符合”,命令为真,反之则伪。虎形符始见于战国,如1975年西安出土秦惠文君时期之“杜”字符。秦汉沿用虎符形制,唯秦符文字多错金,汉符文字多错银。

  4. 梦见犹太人梦到犹太人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犹太人好不好

    做梦梦见犹太人好不好?梦见犹太人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犹太人的详细解说吧。梦见自己和犹太人交易,表示你能利用合法金融手段,以钱赚钱。年轻女人梦见犹太人,暗示你可能因为可能轻信别人虚情假意的奉承,最后吃亏上当。男人梦见犹太人,警告你不要迷恋女色,修心养性把精力集中在事业上,才能进一步发展。梦见犹太人的相关解梦梦见外国人,一般是代表你在人际关系上有困扰。

  5. 梦见提倡意味着什么 梦见提倡有什么含义 – 周公解梦

    提倡是指倡导、鼓励。明李贽《答邓明府书》:“故不识讳忌,时时提唱此语。”清恽敬《言事·与姚秋农》:“中州人文渊薮,昔圣先贤,流风在人,五兄课士之外,必有提唱发挥、守先待后之事。”梦见自己提倡任何事业,表示你将忠于自己的利益,竭力忠于公众,因为你的利益和他们休戚相关,你忠于自己对朋友的诺言。梦见请客吃饭有什么含义–周公解梦

  6. 归真反璞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guīzhēnfǎnpú【解释】归:返回;真:天然,自然;璞: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例子】“归真反璞”是要回到现在的口语,还有语录派,更主张回到中古的的口语。(朱自清《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相关】百度“归真反璞”

  7.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是什么意思?

    【拼音】fóshìjīnzhuāng,rénshìyīzhuāng【解释】意为佛像的光彩要靠涂金,人样的俊俏要靠衣饰。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一卷:“常言道:佛是金装,人是衣装。”【例子】无【相关】百度“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8. 又是一年粽飘香

    又是一年粽飘香感悟精选一:又是一年粽飘香又是端午节。零零总总大约要剪一篮子,爷爷说端午节时包的粽子,村里的亲朋好友都要送到。炎炎夏日,再又烧柴,往往是汗流浃背,可没一个人离开粽子的视线,心里想的,眼里看的都是粽子。又一阵欢声笑语,爷爷宣布——粽子熟了!

  9. 【庐山会议】的意思是什么?【庐山会议】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在庐山举行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原定议题是总结1958年「大跃进」以来党的工作经验教训,继续纠正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左」倾错误。

  10. 梦见刀梦到刀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刀好不好

    男人梦见刀,则象征男性强悍的一面,有时甚至表示对女性的憎恨。梦见收到菜刀,预示收入要增多,生活改善。《周公解梦》梦见铅梦到铅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铅好不好持刀砍人,自失财。《梦林玄解》梦刀。君相梦大刀主大事,小刀主小事,刀钝不祥。《梦林玄解》梦帝授宝刀。《梦林玄解》梦见拔刀行者,有利益。《敦煌本梦书》梦见刀相砍者,主亲事。《梦林玄解》梦砍刀、削刀、雕刀、剜刀、绞刀、闸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