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高考进行时:看看古代的「 ”高考”有多难

曾有人这样调侃高考——史诗级灾难鸿篇巨制,全国千万演员聚集,国家教育部巨资打造,六月七日上午九点全国同步上映。一年一度的高考的确可比一部史诗级大片,但比起古代的高考——也就是科举考试,只能算小巫见大巫。 古代「 ”高考”有多难? 科举的门槛高,如果是古代的女孩子,想参加科举门儿都没有。如果是男儿身,但爹妈正好是大老爷家的奴婢,或是干着仵作、粮差及巡捕这样的工作,那你就属于贱民阶级,也会被直接pass掉。还不算十年寒窗要花费的金钱,古时可没有如今的九年义务教育。 古代考生更苦 在古代,学生光看书光知道是不行的,得把「 ”四书五经”这样的经典给背出来、熟记于心,甚至某句话在某页某行,都得一清二楚。古人高考还要毛笔字漂亮,但那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学习多年的成绩啊,比现代的学生要痛苦多了。 据统计,书生们要背诵《论语》、《孟子》、《诗经》、《礼记》、《左传》,共40多万字,全部都要精读背熟。此外还要看相当于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还有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书籍等。 录取率 古代「 ”高考”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是过钢丝绳。根据中国教育史研究者统计,晚清时,全国每次参加乡试的考生在16-18万左右,从中选拔5000-6000人成为举人,录取率大约在3%左右,而目前我国高考录取率在75%,是古代的25倍。乡试、会试的竞争之激烈,远远超过现今的高考。明朝秀才中举的比例多为30:1,中举率约为3.3%,举人中进士的比例,多为20:1,录取率约为5%。可见金榜题名之难了。 科举的产生 在中国古代,国家任用官吏多是依人举荐,但这种方式难免会有不少能人才俊因朝中无人而无缘为官,魏晋南北朝奉行的「 ”九品中正制”是为典型。由于「 ”九品中正”举荐制被世家大族把持,造成「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仕途垄断。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朝廷为更好地选拔人才,实行开科取士,每年各州荐举贡士入京考试,不论贫贵,一律以成绩定胜负。是为科举考试的初始。隋炀帝爱好文学,置进士科,以「 ”试策”取士,这是后代科举考试文字的开始,又设明经科,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从此,科举考试才成为真正的利禄之途。 考试内容 对于试卷的类型,各朝代是差不多的。各朝所考科目总的变化也不大,但题量很大。根据所选科目的不同,要完成相应的考卷,才有可能考取功名,表面看比现在的高考试卷简单,看似只写作文,实则更复杂,是一考定终生。 唐承隋制,将科举考试制度化并逐步完善。唐初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种。常科岁考一次,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目;制科由皇帝主持,按形势需要临时下令举行,名目常见的为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博学宏词、才堪经邦、武足安边等科。从这些名目上看,制科更注重实用。 宋朝科举进一步完备,科目以进士为重,增加殿试,由皇帝亲策。 个人认为,宋代对科举考试的另一贡献是考录的公平公正——考试时「 ”锁院”,严禁出入,防止内外串通舞弊;同时在唐朝「 ”糊名”(密封考卷上姓名)的基础上,实行「 ”誊录”,即另派抄书手将试卷用正楷誉录,使考官无法辨认考生笔迹,保证公正阅卷。 宋代科举还有一个创新——三年一考,允许落第举子复试。 明代是一个君主集权的时代,表现在科举考试中,仅设进士一科,并规定试卷以程朱理学观点指导作文,用八股文体写作,即将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从起股以下,每部分用两股排偶文字,限定字数,故称八股文。 科举阶段 清代的科举考试,分初步考试和正式考试两个阶段。 初步考试有三种:一种叫童试,一种叫岁试,一种叫科试。正式考试也有三种:乡试、会试、殿试。 礼部会试合格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一般情况,会试合格者殿试都能成为进士,只是排名先后有差异。殿试前三甲状元、榜眼和探花由此产生。所谓「 ”连中三元”,就是乡试第一解元、会试第一会元、殿试第一状元。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这四个年中的八月举行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举人,取得做官资格,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会试在第二年的二月份到京城考试,又叫「 ”春试”,考中者称为贡士。会试考完的第二个月,大概4月份前后是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考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直接做官。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近代科学文化的传入和国内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清廷被迫「 ”停科举以广学校”,废除了行之千年的科举考试制度。(图源网络)

高考进行时:看看古代的「 ”高考”有多难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科举制「 ”高考”让唐朝强盛,让寒门学子努力读书,改变家庭命运

    如今,「”高考”成为我国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算是人生的一次大考。但是高考制度的诞生,并非偶然,而是有着历史的延续,带着历史的烙印。当下的「”高考制度”,其实,也是一种人才选拔的机制。而在过去强大的唐朝,也有着类似现在「”高考”模式。当然唐朝的选拔制度与现在的高考制度也是存在很大的区别,毕竟单是从知识层面来说,两者差异很大。但是这两种制度却也有着诸多相似的地方:两者都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在过去和

  2. 「 ”那些年”的高考 | 科举的理想与现实

    科举的创制源于隋朝皇权制衡贵族权力的需要,由此使得中国逐步由贵族政治向文官政治转型。在科举制度延续的一千三百余年间,它无疑曾对政治和社会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而另一方面,科举导致国家将教育的责任转嫁给民间,影响了中国教育的进步。早期中国地方上的贵族根深蒂固,形成了贵族联合政权的地方...,就连帝王权力也难以做出让步。中国历代王朝基本坚持文官治国政策的方针。

  3. 她14岁参加高考,以750分考入清华,如今在美国当上了科学家

    高考无疑是中国最大的一场考试,每年都有万千学子在这一关卡上如上战场。

  4. 考600分以上有多难?高考一共750分,班主任终于说出了实话

    高考是每一个高中生的一道「”坎”,众人都在过这个「”独木桥”,学生辛辛苦苦寒窗苦读十几年,就为了高考能考出一个好成绩,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我们从小就被身边的人教育着高考有多么的重要,我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压力下,就为了最后高考那两天,那么考600分以上有多难呢?高考一共750分,班主任终于说出了实话。每一个考生拼尽了全力就想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还记得小时候妈妈问我想考哪个学校的时候,我想都没有想就说

  5. 高考状元奖车奖房奖现金该不该?历届3300名高考状元今何在?

    就算是给各位高考状元奖车奖房奖现金屡见不鲜。2016年2月23日晚CCTV-10现场直播的《中国谜语大会》第三季决赛上,晋江市养正中学黄亦陈、唐沁兰、蔡彧3位学子不负众望,以遥遥领先的320分获得金牌。获得了2018年福建高考文科状元之后,黄亦陈这位当之无愧才女,先后获当地...、学校、商会和企业颁发奖金(慰问金)共计165万元。

  6. 武亦姝:关于她的4个事实

    武亦姝:关于她的4个事实武亦姝走红以来,关于她的争议与讨论都一直存在。

  7. 「 ”高考钉子户”:考了23年,就想上重点

    6月22日晚10点,四川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各地考生通过各种方式查询自己的分数。

  8. 他是广西的高考状元,高考成绩打破省纪录,清华北大抢着要

    作为广西史上分数最高的理科状元,杨晨煜收到了很多高校的邀请,清华北大都争着抢他,这样的人才相信不管上哪个大学以后也会很有作为。

  9. 浙江高考状元再创奇迹,成绩720分,理综300分数学147分

    由于地理位置原因以及一些复杂的历史原因,导致我国各省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比较大,而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水平,因此各省之间的教育差距也是比较大的。例如每年高考成绩公布的时候,从数据就可以看出,那些高分的考生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发达的一线城市和沿海城市的,而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比较有限,因此教育会落后于发达地区。

  10. 此人是天才少年,15岁考入北大,25岁卧轨 ... 死前留下9个字

    所以直到后来,海子选择了漂泊于远方的生活,来体验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不同人民的生活习惯,感受他们的生活特点。直到1986年,海子选择了...,临终前海子留下了9个大字「”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他认为自己的一生是孤独的,不被人理解的,甚至认为自己连人生都没得选择。虽然他在死之前已经说了自己的死他人无关,但是作为他的家人和欣赏它的人,肯定会为他的死感到惋惜,而是悲痛的。

随机推荐

  1. 河北发现​明熹宗​乳母墓,开棺后,验证了当时一项制度

    据记载,天启皇帝的乳母叫客印月,也被称为客氏,老家就是墓穴的发现地保定定兴。崇祯继位后,用以静制动的策略,把魏忠贤给扳倒了,这个客氏也被杖死了。当然了,客氏死后也就被人葬在了老家。当专家们,打开这座客氏棺木时,除了在棺木的背面有一层宣纸外,并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随葬品,倒是棺木里面红色的液体,让专家们好奇。原来,当时客氏下葬时是带罪之身,无随葬品也能说得过去。

  2. 满清十大酷刑之剥皮之刑,活剥人皮只为取乐(残忍之极)

    满清十大酷刑之一剥皮之刑因为过于残忍,并没有在古代官方律法中所出现,但是在历史上确实有很多记载能够证明这种残忍的酷刑是真的存在的,这种酷刑比起欧洲酷刑女巫的椅子、开花梨等刑罚来讲是更加的令人恐惧。关于执行也有2种说法,也是位列满清十大酷刑中的一个,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此刑罚的2种操作方式和其相关介绍。

  3. 梦见有很多财富

    周公解梦梦见有很多财富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有很多财富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强大改变丑陋

    上帝在造大象的时候,一时疏忽把大象的鼻子拉得又大又长,使大象变得奇丑无比。于是,他决定让大象接受丑陋的事实。不过,大象是心胸开阔的动物,它承认了现实,它决定善待这个丑鼻子。亿万年之后,大象成为陆地上最为强大的动物,很少有动物敢挑战大象。大象的鼻子比原来大多了长多了,强大有力的大象看上去并不丑,而是显得很有力量。丑鼻子已成为大象生存的法宝。

  5. 遁迹匿影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dùnjìnìyǐng【解释】指隐藏踪迹和身形。【出处】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七》:“但诸公皆不知用兵,闻贼至则盛怒而出,一有败衄则退然沮丧,遁迹匿影唯恐不密。”【例子】无【相关】百度“遁迹匿影”

  6. 带有狂字的成语大全

    包含、带有“狂”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丧心病狂——丧失理智,象发了疯一样。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比喻轻狂的男子。狂妄自大——狂妄:极端的自高自大。旧称狂士的老脾气。狂风骤雨——原形容大风大雨。狂风暴雨——指大风大雨。举国若狂——全国的人都激动得像发狂一样。骤雨狂风——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狂朋怪友——行为狂放不循常轨的朋友。狂蜂浪蝶——比喻轻薄放荡的男子。

  7. 梦见很多小猪

    周公解梦梦见很多小猪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很多小猪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梦见蝙蝠是什么意思

    梦见蝙蝠鸣叫,表示你命运悲惨,会遭遇坎坷。梦见一只蝙蝠向自己飞来,暗示你可能会遭遇到小人的暗算,要有所提防。梦见成群的蝙蝠,预示你工作上可能会遇到接二连三的麻烦。梦见头发被剪梦见白蝙蝠,通常是死亡的预兆,常是孩子的夭折。梦见蝙蝠飞进山洞,则是好事,表示你面临的困难终于将要过去。此外,梦见蝙蝠后,应注意避免与人谈论你自己的私事。

  9. 网红饮料看着冰凉解暑,家有豆浆机就能做,甩出市售饮料一条街

    红色的西柚其实就是甜橙与柚子的混种,有些人也叫葡萄柚,它是几乎不含钠的天然食品,是高血压、心脏病都当它是食疗的水果。果肉是好吃,但它白色膜皮就会苦涩,将果肉取出来做冰爽葡萄柚汁,简直暑气全消,开胃又美味!分分钟甩出外面的饮料一条街啦!一杯冰爽葡萄柚汁+不用手洗的豆浆机简直就是我的消暑神器哇!

  10. 为何很多学佛家庭也不和睦

    现在我们很多人学佛都是学习大乘佛法的人,也就是发了利益一切众生心的人,很多人的家庭却不能和睦相处,有的和父母不和,有的和妻子不和,大部分的夫妻经常吵架,搞的人心惶惶不能如理学习佛法,这些都是因为我们没有重视菩提心的修行,也就是我们根本没有注意菩提心而导致的结果。那么众生有很多,家庭就是众生而组成的,我们生活中就有很多人,在外面大家一致是一个不错的修行人,喜欢帮助别人,并且菩提心很好等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