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有一次,阿難背上生了一個癰瘡,佛陀讓當時有名的神醫耆婆為他醫治。因需開刀治療,耆婆擔心阿難承受不了疼痛,遲遲不敢下手。典故摘自《分別功德論卷三》省思《佛遺教經》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阿難尊者念念相繼於佛的莊嚴相好,並且達到「專視聽法如渴飲,一心入於語義中」的境界,故而遠離了潰瘡敷膏之苦。諸多煩惱、不得出離的我們,是否猶如身在病痛之中的阿難尊者,亟需佛陀的慈悲救護呢?

佛陀告訴比丘們:佛起大慈悲心,想要讓弟子們了解念佛法門的深義,就像父親諄諄告誡著子女,希望子女能夠有所成就。專注、精進地念佛時,猶如目不轉睛地注視著佛陀的身形、相貌,視線不曾稍移;心中繫念著佛陀的慈悲、定力及智慧。此即念佛的 ... 。 有一次,阿難背上生了一個癰瘡,佛陀讓當時有名的神醫耆婆為他醫治。因需開刀治療,耆婆擔心阿難承受不了疼痛,遲遲不敢下手。佛陀知道了他心中的憂慮,便慈悲地說:「請儘管放心醫治吧!我將為阿難說法,使他轉移心思。」 佛陀引導阿難一心專注,諦觀佛陀相好,並對阿難說法:「如來的身體猶如金剛,堅固不壞,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都是如來過去在因地當中,修諸功德而感召的果報啊!」 阿難虔心淨慮、恭敬謹慎,凝視著佛陀的相好沒有絲毫倦意,耳朵諦聽著佛陀說法,毫無厭怠之心;一心一意,念念專注,思惟佛陀所說的道理,沒有絲毫的散亂舉止。 在此同時,神醫耆婆也將阿難背上癰瘡中的毒膿清除,並為他敷上膏藥。佛陀問阿難:「你剛才是否感覺到背上的疼痛?」阿難回答:「弟子一點也不覺得疼痛。」阿難之所以未覺察到疼痛,都是因為一心念佛的緣故。佛陀具足十力、四無所畏等果德,故能使眾生遠離種種煩惱、痛苦,常處安樂,乃至超脫生死;亦能成就眾生念佛功德。 典故摘自《 分別功德論‧卷三 》 省思 《佛遺教經》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阿難尊者念念相繼於佛的莊嚴相好,並且達到「專視聽法如渴飲,一心入於語義中」的境界,故而遠離了潰瘡敷膏之苦。 每日在人我是非、貪婪、忌妒、猜疑、愛憎……諸多煩惱、不得出離的我們,是否猶如身在病痛之中的阿難尊者,亟需佛陀的慈悲救護呢?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释迦牟尼念佛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