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百废俱兴蛮荒地,文武全能圣王公——开漳圣王陈元光

开漳圣王,也称陈圣王,圣王公。姓陈名元光,字廷炬,号龙湖,唐显庆二年(657年)生。清同治十年《福建通志》卷百二十一载:“陈元光,字延炬,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父政,当(唐)高宗时,统岭南行军总管,进屯梁山外之云霄镇渡云霄江。……卒官,元光代领父众。中宗嗣圣三年(686年),疏言:‘周官七闽,宜增为八,请建一州泉、潮间。’得旨建漳州漳浦郡,令元光世守刺史。元光疏部曲许天正、马仁等干略,请授为司马等职,从之。乃率仁等剪除荆棘,营农积谷,奏立行台,四境无枹鼓之声。后以讨潮贼蓝奉高,战死。” 陈元光因对漳州造福极大而被漳州民崇拜,死后漳州民也奉祀不辍。此后,随着漳州人民的足迹传至台湾省,在台湾省亦立庙奉祀。开漳圣王成为福建漳州及台湾省闽南籍民信奉的地方守护神,其信仰在我国台湾省和东南亚中占有重要地位。姚汉秋《开漳圣王考》云:“开漳圣王虽仅及于漳州,泉州并未涉及,但今日台湾省各地,凡闽南籍的较大聚落,不分漳州、泉州,几乎都有开漳圣王庙的存在,成为台湾省乡土神明之一。” 一、 武能平疆:厉兵秣马 少年英雄战南蛮 唐朝初期,福建、广东地区属于原始未开化的蛮荒之地,云沉古树,断崖啼猿,蛇虎丛区,椎髻卉裳,尽是妖氛,所以古时称为南蛮之地。那时古代劳动人民在此处开垦土地,常常会遭到畲族蛮寇的劫掠与 ... 害,生活十分艰难。 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闽粤贼寇的势头日益增长,在泉潮之地引发动乱,一下子震动了全朝野。于是朝廷下诏,命玉铃卫翊左郎将归德将军陈政(开漳圣王之父)领兵前往闽地,开屯建堡。陈政时年五十五岁,高宗对陈政说:“不要因病而辞别,病了朕给你医治,也不要因死而辞别,你死了朕会去埋葬你。”高宗对陈政礼待很是隆重。陈政为了解除国忧,毅然挂帅南征,仅仅率领了府兵三千六百名,将士一百二十三员。当时正是五月,由皇都长安到临绥区域很远很远,绵亘数千里,沿途中又多是崇山峻岭、幽谷深壑,加上当时交通极不方便,可以说是遇到山便要开条路以便翻越,遇到和便要架桥以便通行。如此艰辛,历经数月,才终于进入南蛮地区。 此时唐军正是劳顿疲累之际,蛮贼趁机聚集众寇,大举反噬,逼得唐军不得不退守九龙山。蛮酋因熟悉当地地形,打起了”游击战“,对唐军构成极大威胁,陈政无奈请求增援兵力。朝廷便命陈政的兄弟陈敏、陈敷二人领军校五十八姓前往支援。行至浙江县时,陈敏、陈敷相继病逝,随行的陈元光祖母魏氏果断代领五十八姓之众,日夜兼程前往闽地。唐军在得到增援后,军威大振,继续向南挺进。 唐高宗仪凤元年(公元676年),在一次战役中陈元光大胜,斩获五千馀人,蛮酋雷大王等被 ... ,从此南蛮部队投降归附大唐。 仪凤二年(公元677年),广东山贼陈谦勾结福建娘子洞蛮贼苗自成、雷万兴等人聚众打家劫舍,后来又联合起来进攻潮阳,当地守城将帅御敌失败,导致城池沦陷。陈元光知道后,立即以轻骑潜袭战术,平定了动乱,并且惩治了暴徒,下令禁止了暴动行为,保障了南疆一带的安定。从此数十年南疆再无烽火。 历经八载寒暑,陈政终因积劳成疾,于唐高宗仪凤二年(公元677年)去世于任上,享年六十二岁。而此时陈元光年二十一岁,雄姿英发,满腹精纶,扛下了重任。掌握兵权后,陈元光整顿军队,厉兵秣马,大显统帅之才华,恩威并济,并定下七戒:惧、惰、骄、慢、怂、奢、贪,以整军风,从此军伍壮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二、 文可兴邦:知人善用 一代儒将拓南疆 南疆平乱胜利后,将周官所定七闽,增为八闽。在泉潮之间,另创了一个漳洲府为行政中心,来颁布行政命令。朝廷任命陈元光为首任刺史。于是陈元光选贤举能,荐举贤才,颁任要职。带领众人一同建设漳州。 圣王就任漳州刺史以后,还亲自率领部曲及五十八姓军民在本地落下户籍。他勤于吏治,更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百姓的政策。 政治上,陈元光广建学府,开科取才,量才擢用。自此风俗转淳,文风鼎盛。奖励与少数民族通婚,从此胡越百家渐少仇隙,抚平了民族间的创伤。他以德育化黎民百姓,同时打击豪强,励行法治,开屯建村。 农业上,陈元光引进中原生产及灌溉技术,亲自开恳漳州之北(今云霄火田),上行下效,开拓荒地千里,多了许多良田,仓禀充足,曾经被称做南域乐土。 ... 上,他又在州内设三十六堡,立五行台于四境,一年四季巡逻以便监临边境,防止盗贼突起。 陈元光治理漳州二十五载,最终实现了“北距泉兴,南逾潮、惠,西抵汀赣,东接诸屿,方数千里无烽火之惊,号称乐土”的安定局面。 三、 功垂千秋:开漳创业 圣王英名驻人间 陈元光死于征战之后,初葬于漳浦,后移葬今址——漳州市郊浦南镇石鼓山。墓碑题“唐开漳陈将军墓”墓前有石羊、石狮及华表各一对,纪念他厉行法治,重视垦荒,兴修水利对开发漳州作出卓越贡献。 陈元光所创建的开漳文化暨开漳创业精神,世代相传,影响深远,成为开漳后裔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千三百年来,随着开漳将士后裔之繁衍与迁徙,身居闽、台、粤、浙及东南亚与欧美等地的五千多万河洛儿郎,慎终追远,继往开来,报效家国,告慰先贤。并在海内外建庙宇数百座,奉祀开漳圣王陈元光,至今香火不替———史铭其功,民颂其德,岁月悠悠,丰碑长存。 在闽台,多年来人们为“开漳圣王”立庙奉祀,香火如昔。在漳州和潮、汕地区,民间供奉“开漳圣王”的威惠庙、燕翼宫、州主庙等有百余座。在台湾省奉祀陈圣王的威惠庙、照惠庙等有81座,其中以宜兰、桃园、台北数量香火为最。在东南亚各地陈圣王庙也有二三十座之多。 故园有祠,闽台有庙,历经沧桑而香火不绝。时至今日,每逢农历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之日,更是乡亲云集,盛极一时。近年来,闽粤人和海外侨胞到将军祠拜谒先王、缅怀先贤,寻根问祖。“开漳圣王”已成为联系闽台与固始的重要情感纽带,形成台湾省同胞“访祖到福建”的“根文化”现象。 (本文由道教之音根据网络资料整理而成,图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百废俱兴蛮荒地,文武全能圣王公——开漳圣王陈元光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六成福建人祖先来自河南固始,闽南话也由河南而来,有什么依据吗

    六成福建人祖先来自河南固始,闽南话也由河南而来,有什么依据吗中华民族有着十分长的历史进程,因此也有过很多次大规模的迁徙,因此在古代的时候,南北方的人口分布情况可以说是与现在截然不同的。后来陈政的儿子陈元光接替了他父亲的职位,继续稳定闽南。而当初跟随陈政和陈元光到了闽南的士兵也多为河南人,在这次军队派遣的过程中,共有58姓转移到了福建。

  2. 人口大省河南的苦难往事,历史上屡次外流,这个省人是河南来的?

    中国古代的人口分布与现在有较大差异。唐朝以前一直是北方人多,南方人少。南北朝时,北方有近3000万人,而南方只有400多万。但是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在五代、宋朝以后,南方人口逐渐增多。而福建人口的变化,就是古代人口转移的一个经典案例。

  3. 戴姓迁徙_姓名测试

    戴姓向江南地区迁徙,最晚在西汉时期已经开始。大约在东汉末年,广陵戴氏有一支迁徙到江南。戴姓分布_姓名测试2.隋唐时期此期戴姓人口进入福建,并流向台湾省以外的全国各地。据《漳州府志》记载:唐初,中原戴姓的一支迁居福建。从宋代开始,戴姓人大量由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南迁到福建、广东、台湾省等地,有一部分人还进一步飘洋过海移居海外。

  4. 百废俱兴蛮荒地,文武全能圣王公——开漳圣王陈元光

    开漳圣王,也称陈圣王,圣王公。陈元光因对漳州造福极大而被漳州民崇拜,死后漳州民也奉祀不辍。此后,随着漳州人民的足迹传至台湾省,在台湾省亦立庙奉祀。开漳圣王成为福建漳州及台湾省闽南籍民信奉的地方守护神,其信仰在我国台湾省和东南亚中占有重要地位。于是朝廷下诏,命玉铃卫翊左郎将归德将军陈政领兵前往闽地,开屯建堡。陈政为了解除国忧,毅然挂帅南征,仅仅率领了府兵三千六百名,将士一百二十三员。

  5. 清末著名的日本汉学家井上陈政有哪些经历?

    井上陈政发迹并活跃于近代中日外交开局之期,由于双方处于彼此试探的特殊时刻,因此井上前期的工作具有“间谍”色彩。1878年何如璋出任清朝首任驻日公使,关注于日本的维新变化,与日本友人交游过从,因德能良介的关系,认识了井上。在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中,井上不幸罹难,时年38岁。参考文献:1、郭墨寒:《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井上陈政稿本考述》,《图书馆杂志》2017年第6期。

  6. 开漳圣王陈元光的生平,陈元光的人物简介和人物事迹

    长期从事开漳圣王文化研究的民俗专家方群达说,为保此地长治久安,陈元光在入闽的第14年,上书朝廷,奏请设置州郡。陈元光被任命为漳州史上的首位刺史。“军坡”是陈元光重视生产的历史见证。陈元光治漳的第一步是发展生产。陈元光及87姓府兵的后裔在闽南地区落地生根,成为日后漳州、泉州、潮汕地区的主要人口成分。从此,开漳圣王成为两岸共同信奉的神祇。陈元光的事迹,未见于新旧唐书。

  7. 此人为大唐帝国开疆拓土,可是正史中为什么不记载他呢

    陈元光为唐朝的安定和疆域扩大立下丰功伟绩,但是正史上却没有记载。这是怎么回事呢?什么是“蛮獠”呢?指得是当地靠狩猎生活的土著民族,他们势力庞大,与唐民爆发了激烈持久的矛盾,事情震惊了朝廷,唐高宗李治命玉钤卫左郎将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统率府兵3600名入闽,镇守绥安故地。当时年仅13岁的陈元光随父陈政同往。>唐仪凤二年,陈政积劳成疾,病卒。

  8. 作为中日历史的重要见证者,井上陈政有哪些重要经历?

    1878年何如璋出任清朝首任驻日公使,关注于日本的维新变化,与日本友人交游过从,因德能良介的关系,认识了井上。1882年,井上受印刷局派遣,随何如璋来到中国。>井上的身影数次出现在近代中日重要的历史事件当中,因其学识渊博,对中国知之甚深,又长期供职外务省,处于中日接触、交涉的第一线,成为了中日历史的重要见证者。在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中,井上不幸罹难,时年38岁。

随机推荐

  1. 黄金食物:亚麻籽的营养吃法

    有两个途径,一是吃含有DHA的食物,二是吃含有α-亚麻酸的食物,因为α-亚麻酸可以在体内合成DHA和EPA,虽然转化率比较低,仍是能提供一些贡献。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就是一种含有α-亚麻酸的食物——亚麻籽。像高档油中的亚麻籽油就是亚麻籽压榨而出的。所以如果能把亚麻籽纳入食谱中,适量吃一些,确实会对健康有好处。

  2. 年最适合求婚的歌曲集锦

    求婚这么重要的时刻怎么能少了音乐呢?下面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年最适合求婚的歌曲,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3. 一片菜叶

    雪峰禅师一看说道:“我不要到那户人家投宿,你看这么一片青翠的菜叶,从上游漂下来,必定是那户人家的。这样的一片菜叶他都舍弃了,可见多么不惜福、不爱惜东西,我不屑到他家投宿,我也要度化他。”雪峰禅师等人一听满心欢喜,心想这个人连一片菜叶都这么珍惜,那么世上还有什么东西不当作宝贝呢?这段故事说明了一个人在世上的点滴福报都有缘由,一片菜叶,在禅师的眼中就是三千大千世界。

  4. 梦见自己拿钱给别人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拿钱给别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拿钱给别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女性经常失眠,多与缺乏两种维生素有关,得多加补充

    实际上,有些女性经常失眠,可能是身体缺乏了某些维生素引起的,需要引起重视。平时女性如果存在挑食或者偏食的毛病,导致这种维生素摄入量不足,人们就可能会出现健康方面的问题,像常见的失眠就和缺乏维生素B1有关。因此,失眠的女性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证合理饮食,补充维生素B1。如果女性摄入的维生素B6量不足,此时神经就容易兴奋,而且情绪也会波动明显。

  6. 放达不羁是什么意思?

    【拼音】fàngdábùjī【解释】纵放旷达,不受拘束。【出处】《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卢柟]一生好酒任侠,放达不羁,不轻财傲物之志。”【例子】久闻唐伯虎放达不羁,难道华安就是他?《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相关】百度“放达不羁”

  7. 现在名声很差的王八,在商代竟被铸作青铜器,成为贵重的纪念品

    文物实拍·稽古赏珍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是其最重要的通史性展览,在第二单元《夏商周三代》中,展出有众多禁止出国展出的文物。比如号称世界之最的「”后母戊大方鼎”、商代最大的圆鼎「”子龙鼎”、商代方尊之最的「”四羊方尊”、记载武王伐纣的「”利簋”、晚清海内三宝之一的西周「”大盂鼎”、晚清四大国宝之一的西周「”虢季子白盘”。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四库全叔拍摄除了上述文物外,展厅中的国宝级

  8. 急脉缓受的意思及近义词 | 成语大全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要不急脉缓受,且把邓翁的话撇开,先治他这个病源,只怕越说越左。”

  9. 司管战争的莫神 埃及神话传说

    莫神是埃及神话中出现较早的一批神明,最初他被做为底比斯主神出现于神话故事之中。与同为战神的赛特相比,莫神更多出现于正义之战或是为调整战争。在公元前14世纪中叶是莫神崇拜的鼎盛时期,在古埃及新王国时期,位于尼罗河中游的底比斯号称百门之都,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庞大都城。通常莫神的形象被塑造成头顶翎羽的鹰头神形象,手持法杖为人们指导胜利的方向。

  10. 起名时汉字的笔画重要吗?–宝宝起名

    吉与凶、对与错,本身就是各50%的概率,使用笔画起名的各种术数,其准确度很少有超过60%的。很少有人使用奇门遁甲和这些子系统来分析汉字笔画的吉凶,为什么呢?因为汉字的笔画只是形,字义才是汉字的灵魂,同样笔画的汉字有褒义的,有贬义的,又那会有吉凶之说。所以,汉字本身的字义、汉字组合后的寓意是最重要的,您不能舍弃了魂(字义),而去过度关心形(笔画)。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