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如何看待《三国志》与《后出师表》关于赵云卒年的冲突?

咏史下·赵云(陈普) 子龙一身都是胆,更有仁心并义肝。 士劝渠能和益土,百惊不动是人安。 赵云是三国时期比较有争议的一个人物。《三国演义》中将其列入「 ”五虎上将”,但是从官职上来说,刘备当上汉中王的时候,关羽、张飞、马超、黄忠都是前后左右四方将军,赵云仅仅是一个杂号将军——翊军将军。虽然杂号将军不等于杂牌将军,但是翊军将军确实不如四方将军这样的重号将军。除此以外,赵云的卒年也存在一定的争议。《三国志·蜀书·赵云传》与《后出师表》当中关于赵云卒年的记载存在较大冲突。那么赵云究竟去世于哪一年呢?《后出师表》能否推翻《三国志》的记载呢? 《三国志》与《后出师表》的冲突 关于赵云的卒年,《三国志·蜀书·赵云传》当中有明确的记载。赵云去世于建兴七年,也就是公元229年。但是按照《后出师表》中的内容,至少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之前,赵云就已经去世了;又根据赵云参加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可以得出,在《后出生表》中,赵云去世时间就是在建兴六年,也就是公元228年。就在这一年,诸葛亮发动了一伐和二伐。下面贴一些原文。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 ”七年卒,追谥顺平侯。” 《后出师表》:「 ”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 《后出师表》存在的争议 如果可以确定《后出师表》是诸葛亮所写,那赵云的卒年也就八九不离十了,足以推翻《三国志》当中的记载,就是在公元228年,建兴六年。毕竟诸葛亮的上表中的可信度肯定是要高于后人陈寿收罗资料著写的史书。不过《后出师表》本身就存在争议,你可以说他是诸葛亮所写,也可以说它是别人托名伪作。换句话说,如果不能确定《后出师表》是诸葛亮所写,那么其中的史料价值肯定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的。 那么《后出师表》的争议之处在于哪里呢?除了赵云卒年这件事以外,主要是因为在《三国志》以及陈寿编著的《诸葛亮集》当中,都没有找到《后出师表》的直接证据。《后出师表》是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的时候,引用的《汉晋春秋》的内容。《汉晋春秋》当然也不是第一手资料,参考的是张俨的《默记》。 研究三国历史最权威、最原始的资料应该就是《三国志》了。《诸葛亮集》也是陈寿整理的一些诸葛亮的作品。这两部史料中都没有记载《后出师表》,所以《后出师表》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关于赵云卒年的个人看法 《三国志》中说赵云卒于建兴七年,《后出师表》中说赵云卒于前一年,建兴六年。《三国志》中记载明确,《后出师表》本身存疑。所以对赵云卒年的辨析的重点应该放在《后出师表》上。也就是两种情况,一、《后出师表》确实是诸葛亮的手笔;二、《后出师表》是别人写的,安在诸葛亮的头上。 一、诸葛亮作《后出师表》 小编个人的观点是,《后出师表》的确是诸葛亮写的。《三国志》中虽然没有对《后出师表》的直接记载,但是却有一个侧面的证据。东吴辅政大臣诸葛恪,就是诸葛亮的侄子,他在进行北伐的时候,受到了东吴很多大臣的阻力。为了打消这些阻力,确定自己伐魏的正确性,诸葛恪写了一篇《伐魏论》。其中有一句是:「 ”近见家叔父表陈与贼争竞之计,未尝不喟然叹息也。” 《伐魏论》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论点,就是和曹魏进行竞争。大家都知道,在三国时期,虽然三家的地域都挺大,但是实力上有非常大的差距。曹魏那里都是经济比较发达,人口比较多的地区,无论是纸面上的实力,还是后续的潜力,都要超过蜀汉和东吴。如果谁也不打谁,三方稳定发展,那么曹魏最后就会以一个无法消弭的巨大优势彻底压垮另外两国。毕竟曹魏的资源多,蜀汉和东吴跟人家拼发展完全是拼不过的。 而「 ”与贼竞争”也是《后出师表》当中的一个重要的论点。如果不主动北伐,凭借刘备前期东征西讨积攒下来的 ... 人才打开局面,那么等时间一长,这些老一辈的人去世,锐气一散,蜀汉就会被强大的曹魏困死在益州里。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但不是所有人都像诸葛亮那样,志在匡扶汉室,履行刘备的遗志。所以诸葛亮上了这道《后出师表》,可以说诸葛亮、诸葛恪叔侄二人面临的境遇还是颇为相似的。 二、《后出师表》托名伪作 当然也不排除《后出师表》是托名伪作的可能。《汉晋春秋》当中说《后出师表》出自《默记》,《默记》的作者是东吴的大鸿胪张俨。而诸葛恪又提到了《后出师表》,他是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是服务于政治的。那么就存在这样一种观点,《后出师表》是张俨、诸葛恪伪造出来的,诸葛恪想发动北伐,但是阻力很强,于是搬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诸葛亮;即便《后出师表》不是张俨、诸葛恪亲自伪作,但它本身的内容符合诸葛恪的立场,诸葛恪也不会考证它的来源和真伪,反而更笃定它是诸葛亮所作。 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说明《后出师表》中关于赵云卒年的记载就一定是错误的。因为《默记》的作者张俨和诸葛恪一样都是三国时期的人物,而且要早于陈寿著《三国志》。我们以诸葛恪写《伐魏论》为例。《伐魏论》写在吴建兴元年到建兴二年(即公元252到253年),也是两次对曹魏的战争之间:「 ”东兴之战”和「 ”新城之战”。根据《三国志》以及《后出师表》中的记载,赵云卒于公元228年或者229年。期间也就相差二十几年。赵云是蜀汉中一个重要人物,如果《后出师表》真的是诸葛恪伪作,那么在赵云的卒年上,诸葛恪也一定要保证准确。因为诸葛恪是想利用《后出师表》来保证自己的北伐举动是正确的。如果赵云卒年出现错误,导致《后出师表》整个都不可信,那诸葛恪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吗。 当然也不排除重名或者传抄错误的可能性。但一来概率比较低,二来这些情况可以非常简单粗暴地解决各种历史争议,没有什么详细讨论的必要。所以小编不采用这两种说法,所以关于赵云卒年的争议和辨析都是基于《后出师表》中的赵云就是蜀汉镇军将军赵云的基础上的。 小结 如果《后出师表》为真,那么就可以确定推翻《三国志》中对赵云卒年的记载;如果《后出师表》是服务于政治的伪作,因为年代相差不大以及诸葛恪的需要,其内容也有相当的真实性。所以小编个人认为,赵云的卒年应该采信《后出师表》中的说法,蜀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三国志》当中的记载是很值得商榷的。 参考文献:《三国志》

如何看待《三国志》与《后出师表》关于赵云卒年的冲突?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三国群英传2,大乔小乔,两女胜过千军万马

    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三国里出名的美女,正所谓美女配英雄,而孙策周瑜是三国里有名的英雄人物,大乔在演义中的描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孙策牺牲太早,小乔的描写就比较多了,和周瑜是珠联璧合,才子佳人的一对赤壁之战,三国最出名的战役,战前诸葛亮曾引用曹植的铜雀台赋成功激怒周瑜,让周瑜借坡下驴,誓战曹操,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最主要的这好像还是初中要求背

  2.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3.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4.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5.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6.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7.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8. 曹操一生之错:实锤奸雄,放虎归山,急功近利失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9.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10.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有哪十大功劳?论诸葛亮的地位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的十大功劳:1.隆重对策。千古一对隆中对,给迷茫的刘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刘备集团制定了长期的极具眼力的战略规划,并直接影响了天下三分之势。《三国志·诸葛亮传》: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三国志·诸葛亮传》: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随机推荐

  1. 拖男带女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tuōnándàinǚ【解释】带领着男儿女儿。多形容旅途的辛苦或生计的艰难。【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拖男带女”

  2. 梦见恋人表达爱意

    周公解梦梦见恋人表达爱意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恋人表达爱意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栗原小卷(1945- )】的意思是什么?【栗原小卷(1945- )】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方式查无词条,推荐使用或方式查找。

  4. 项羽帐下曾坑 ... 秦军二十万的蒲将军 为何历史记载少之又少?

    蒲将军是秦、楚之际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名字不详,籍贯不清,行状模糊。这是蒲将军出现的最早记录。尔后,项羽派蒲将军率军日夜兼程渡过三户津,断了秦军的归路,会同主力大破秦军。章邯进退无路,率军二十万请降,秦军主力遂告覆灭。《史记》记载,“羽诈坑...秦降卒二十万人于新安”,这其中肯定是充满了欺骗、奸诈、冷酷、凶残与无比的血腥。因为,还有一种说法是蒲将军最后投降了汉朝,因犯罪,故不载其名。

  5. 12生肖会因为什么而跟恋人分手

    生肖龙喜欢直来直去,感情里不能有隐瞒,更不能有欺骗。当生肖龙发现交往过程中有那么点和之前不一样的地方,他们就会恼火,如果这样的点越来愈多,那生肖龙就会选择分手。

  6. 大栅栏:领航员计划解决胡同难题

    文图︱贾蓉(北京大栅栏琉璃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大树下的微杂院图︱大栅栏跨界中心提起大栅栏,多数人会想起天安门边,那条青砖路面,汇集着诸多老字号,古香古色,游人必去的「”大栅栏商业街”。而大栅栏的魅力地域,远远不止这一条商业街,而是指天安门南侧、前门西侧,拥有六百多年历史,遗存遗迹最丰富、保护最完整的,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的区域。大栅栏历史区位图图︱大栅栏跨界中心大栅栏历史区位图图︱大栅栏跨界中

  7. 梦见大白萝卜

    周公解梦梦见大白萝卜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大白萝卜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乾隆皇帝的“真容”, 被意大利畫師偷畫下來, 網友: 原來長這樣

    大家在四處旅遊的時候一定都看過街頭速畫,這些年輕的藝術家能在很短的世界裏將一個人真是的面貌還原在畫紙上。這些畫家都是經過長時間的學習的,在我國封建時期,還沒有系統的繪畫教學,古代人的畫技也不講究還原,而是意境。古時候的中國是一個神祕的地方,因爲我們沒辦法從真實的圖片瞭解到歷史,只能從出土的文物來推測。特別是那些歷史上有名的歷史人物,現代人根本就沒有機會瞭解到他們的真實面貌,也沒有留下來的比較還原的

  9. 20世纪50年代,一位心理学家在种族认同方面的研究如何帮助美国推翻了学校种族隔离

    从小,玛米菲普斯克拉克就知道她是黑人。当被问到她是如何之一次意识到种族隔离时,她后来会说:“我在童年时就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因为你必须有某种保护你的盔甲,一直……你学会了不该做的事情……以便保护你自己。”。阿肯色州在温泉城的一所全黑学校长大,给克拉克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即使是小时候,她也知道自己长大后想帮助其他孩子。并帮助孩子。克拉克将继续研究心理学,开发有价值的研究...,将儿童发展和种族偏

  10. 无恶不造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wúèbùzào【解释】没有哪件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同“无恶不作”。【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无恶不造”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