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刘禅-聪明机智、善于韬晦的皇帝

《三国演义》将刘禅塑造成了一个「 ”扶不起的阿斗”,不但软弱无能,而且贪图逸乐。其实真实的后主刘禅并非如此,史书中的他不但聪明机智,而且善于韬晦,所谓的「 ”乐不思蜀”只不过是为了保全大局不得已上演的一幕戏 据《三国志》记载,刘禅自小历尽磨难。《三国志》记载,刘备是一个命中克妻之人,所以当年在老家的时候「 ”数丧嫡室”。等到刘备起兵之后,在沛城娶了一个姓甘的女子为妾,这个甘夫人就是刘禅的生母。至于阿斗的小名,也是因为甘夫人夜梦仰吞北斗而孕,所以才取了这样一个小名。刘禅童年的时候曾经被人拐卖到汉中,直到建安十六年(212),有一个扶风人刘括因避乱来到汉中,刘禅又被卖到他家。刘括问他的身世,知道他是正经人家的孩子,就把他收为养子,并且给他娶了妻,生了孩子。后来,有一个姓简的人是刘备麾下的将军,他听刘禅说自己的生父字玄德,便告诉了刘备。刘备这才派人前去验证,发现果然是自己失散的孩子,才将他接到了益州(四川),立为太子。 《三国演义》中的刘禅是一个蠢笨的昏君,但据《三国志》记载,在刘禅还是太子的时候,诸葛亮曾对射君称赞刘禅,射君将此事告诉了刘备,刘备甚为欣慰,说:「 ”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就是说,连诸葛亮都认为刘禅智量很大,比想象中还要聪明,那我还担忧什么呢? 公元223年,刘禅登基即位,他牢记刘备死前的遗诏「 ”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不管大事小事,都要征求诸葛亮的意见之后才作决定。这也许是陈寿在《三国志》中批判刘禅没有主见,「 ”素丝无常,唯所染之”的原因,却也显示了年少的刘禅颇有容人之量。他深知君臣失和的危险后果,所以对诸葛亮尤为尊敬和倚重。即便诸葛亮功高震主,而且颇为专横,他都始终隐忍不发。刘禅即位的时候年仅十七岁,对执掌国政来说稍显稚嫩,这时候辅佐他的大任便降到托孤大臣诸葛亮身上。但随着他一天天成长和历练,对于国家大事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这时候,诸葛亮本应该还政与刘禅,但诸葛亮不放心,还是一个人总揽全局。即便是刘禅带兵出征的时候,诸葛亮还要派心腹董允率亲卫兵监管刘禅,生怕他出什么差错。这样严格的监护自然会让已经渐渐成熟的刘禅不满,但是他始终没有爆发,而是一如既往的谦卑恭顺,谨守着父亲的遗命。直到诸葛亮去世之后,他才一举废除了丞相制度,设立了尚书令、大将军和大司马三职互相制衡,军政事务分开。不独对诸葛亮如此宽宏,刘禅对待其他大臣也是非常宽厚仁爱的。当时魏延因叛乱被 ... ,刘禅还是念及魏延先前所立功劳,下旨将其厚葬。 对于诸葛亮穷兵黩武的政策导致的国力衰退,刘禅虽然有心反对,但是鉴于刘备生前订立的北伐方针和诸葛亮在汉室的名望,刘禅还是忍了。直到诸葛亮死后,他亲领国事了,才改变了连年北伐的方略,提出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但由于他对于军队并没有绝对的控制权,不敢对急于北伐的将领过分施压,最终这一政策实施不彻,导致了施政方针的混乱。 乐不思蜀可能是后主刘禅最受人诟病的地方了,作为一个亡国之君,他不但不知羞耻,苟且偷生,还贪图逸乐,丝毫不以故国为念,可谓昏聩至极。但其实,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很多不得已的原因。 当时,曹魏的大军已经包围成都,即便誓死抵抗,也很难挽回败局,而且一旦破城,蜀国的百姓肯定惨遭屠戮。为了保全自己的子民,刘禅不得已开门投降,一个人承担了卖国的 ... 名,却保住了百姓的生命和财产。所以,有史学家指出,在当时的形势下,刘禅的投降并非为了一己私利卖国求荣,而是一件造福苍生的明智之举。 在投降之后,刘禅作为亡国之君向曹魏称臣,被封为安乐公。北上洛阳之后,他明白自己的表现直接关乎蜀国百姓的命运。所以,他为了博取司马昭的信任,不得不韬光养晦,处处装疯卖傻,以减轻司马昭的疑心。 但是,多疑的司马昭始终没有真正放心,他总是找机会试探刘禅是否还有叛逆之心。有一次,他设宴招待蜀国君臣,故意让人奏起蜀地音乐。这时候,满座君臣哪个没有故国之思?一个个尽显悲戚之容。可是刘禅不敢暴露自己的情感,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意味着什么,如果他也流露出忧思,不但自己生命难保,而且很可能为百姓招致大祸。所以,他不得不强忍悲痛,故意傻笑,摆出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这时候,司马昭反而大惊,虽然一直以来看到刘禅都傻乎乎的,可人怎么能够这么 ... ?便问他:「 ”你难道不想念蜀国吗?”刘禅马上说:「 ”此间乐,不思蜀。”于是,司马昭哈哈大笑起来,从此认定此人没有反意,可以放心了。但是,很多卫道士却揪住这一句话不放,把一个「 ”扶不起的阿斗”死死扣在他头上,丝毫不考虑当时的情景,假设刘禅像后主李煜那样,早就被司马昭赐死了。 刘禅从223年登基到263年降魏一共称帝四十一年,是三国时期所有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如果说有诸葛亮的辅佐,那也只是前十一年,后来的二十九年全靠他自己亲政。当时蜀国实力最弱,能够坚持这么久,没有真才实干肯定是不行的,所以仅从「 ”乐不思蜀”一事便将其归为昏君,实在是有违史实。

刘禅-聪明机智、善于韬晦的皇帝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三国群英传2,大乔小乔,两女胜过千军万马

    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三国里出名的美女,正所谓美女配英雄,而孙策周瑜是三国里有名的英雄人物,大乔在演义中的描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孙策牺牲太早,小乔的描写就比较多了,和周瑜是珠联璧合,才子佳人的一对赤壁之战,三国最出名的战役,战前诸葛亮曾引用曹植的铜雀台赋成功激怒周瑜,让周瑜借坡下驴,誓战曹操,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最主要的这好像还是初中要求背

  2.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3.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4.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5.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6.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7.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8. 曹操一生之错:实锤奸雄,放虎归山,急功近利失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9.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10.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有哪十大功劳?论诸葛亮的地位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的十大功劳:1.隆重对策。千古一对隆中对,给迷茫的刘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刘备集团制定了长期的极具眼力的战略规划,并直接影响了天下三分之势。《三国志·诸葛亮传》: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三国志·诸葛亮传》: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随机推荐

  1. 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 ... :主编国民 ... 机关报

    当时的...担任中国共产...局成员兼秘书,又被委任为中国国民...宣传部代理...,他参与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宣传工作,国民...机关报《政治周报》就是由他主编的。这就使国共合作的关系更加复杂了。10月7日,...到国民...宣传部就职,召开了第一次部务会议。

  2. 盲人把烛是什么意思?

    【拼音】mángrénbǎzhú【解释】瞎子手擎烛火照亮。比喻不起任何作用。【出处】《野叟曝言》七五回:“古人每以陈寿帝魏不帝蜀,议者蜂起,皆盲人把烛之谈也。”【例子】【相关】百度“盲人把烛”

  3. Dear二宝

    你气喘吁吁地坐在英语教室,暖气吹得你烦躁不安。好不容易在冬天的晚上跑出来上次课,我却在你摔上门的瞬间喊出,“钥匙呢?”之后我们万念俱灰,跌跌撞撞跑过狭长楼梯,骂骂咧咧签了到,抬头瞄到藏在红楼背后的月亮。她竟然不知不觉吃成了一个胖子,打着嗝窃笑。 你就坐在我左边,噘着嘴气...

  4. 不耻下问造句

    不耻下问造句一:因此,提前完成任务的学生会主动帮忙速度较慢的学生,速度慢的学生也会不耻下问。永远不耻下问最重要。在领悟上应当不耻下问。

  5. 太史慈的箭法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太史慈记载这么少

    太史慈身高七尺七寸,还是位美须髯的壮士。除了众所周知太史慈营救孔融时天天练习射箭的障眼法之外,他还有一件事被记载在了史册里面。太史慈看到后拉弓就射,射出的弓箭穿过了敌军士兵的手掌并死死钉在了柱子上面,孙策军人人对太史慈大加称赞。太史慈打开盒子之后,除了信之外还发现了别的东西,就是当归。太史慈去世于建安十一年,享年四十一岁。孙权闻听太史慈去世的消息非常伤心。

  6. 伤感的句子说说心情 我怕时间太慢夜担心失去你-感人的情话

    十一、世界上最椎心的痛,不是生死离别,而是,你在我怀里,心却为别人跳动。

  7. 清丰县神秘的郑氏坟茔,诉说着咱清丰人的忠孝节义

    郑氏始祖自明末迁入清丰几年前,我在翻阅民国三年《清丰县志》时,在《忠节》一章中,读到三百七十四年前(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发生在清丰县城的一件惨烈事件:“崇祯壬午(1642年),清兵南下,河北郡县望风瓦解。清邑据守八日,城始失守。一时殉难官绅士民,死非一途。”随后,...

  8. 梦见买麻花

    周公解梦梦见买麻花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买麻花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梦见别人把棺材抬到我家

    周公解梦梦见别人把棺材抬到我家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别人把棺材抬到我家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晚清东太后慈安:一个比慈禧更厉害的女人历史名人

    晚清历史上,有一个一直受到忽视而实在不能忽视的角色,她就是和慈禧共同垂帘的东太后慈安。慈安皇太后,俗称东太后,简称慈安,死后谥为孝贞显皇后。慈安是这样做的,她下令关闭其余各宫门,请生母慈禧与她这个嫡母同居养心殿,共同抚养6岁的同治皇帝。在为同治帝选后这个重大问题上,慈安、慈禧产生了分歧。慈安猝死,对清王朝的影响是致命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