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张香帅张之洞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评价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公元1837年—公元1909年),世人呼之为“张香帅”。 他是晚清时期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直隶南皮人士。 历史成就贡献>改革教育>甲午战争后,张之洞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近代教育思想,并认识到建立新学制的重要性。担任湖广总督之后,张之洞在湖北大规模兴办新式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和国民教育。这些新式教育活动使其教育强国的构想在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修筑铁路>督办铁路张之洞在湖广总督任上,十分重视兴建铁路,他认为:“铁路为自强第一要端,铁路不成,他端更无论矣。 ”“西洋富强,尤根于此。 ”他所建议并监修的芦汉铁路,自光绪二十四年兴建,到光绪三十一年三月完成,命名为京汉铁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6月,张之洞又奉旨督办粤汉铁路。粤汉铁路的筑路权早在1898年就被美国所控制。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美国合兴公司同清廷签订《粤汉铁路借款草合同》,控制了粤汉铁路的筑路权。>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又订立续约,规定借款为4000万美元,由合兴公司在5年内筑成,不得 ... 他国。但3年过去,到光绪二十九年铁路尚未动工。光绪三十年,合兴公司又将股票的三分之二卖给比利时的万国东方公司。湖南、湖北、广东三省人民获悉这个消息,非常愤怒,要求废除原订合同,收回路权自办。>此时,张之洞奉旨督办粤汉铁路,经过与美国公司一年多的交涉,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7月,他以675万两的高价赎回路权。随后,张之洞以高股筹集不易为由,于宣统元年(1909年)4月与德、英、法三国签订《湖广铁路借款合同》,借款550万英镑筹建粤汉铁路。这激起更大规模的反抗浪潮。>在督鄂17年间,张之洞力主广开新学、改革军政、振兴实业,由此湖北人才鼎盛、财赋称饶,成为当时中国后期洋务新政的中心地区。>学习法律>张之洞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学习西 ... 律,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他与刘坤一合上《采用西法十一条折》的具体措施。但是学习和采用西法要有前提,即“中学为体”,中法的根本原则不能动;“西学为用”,西法的基本原则不能学。>早在清末修律正式开始之前,张之洞就主张“择西学之可以补我阙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吾疾者取之”,他认为这样做是“有其益而无其害”。光绪二十七年五月,他与两江总督刘坤一联名上了三道《江楚会奏变法折》,提出了“恤刑狱”、“结民心”、改良法制的建议,并同袁世凯一起保举沈家本、伍廷芳为修律大臣。>张之洞在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所奏的《整顿中法十二条折》中关于刑法改革的九条意见中,便参考了西法,提出了“重众证”、“改罚锾”、“教工艺”、改良监狱等具体改进 ... 。张之洞还十分重视西律中的“公法学”,这是在办洋务过程中与西方各国打交道时经常遇到的课题。>对此,他提出两条建议:第一,参酌中外法律,制定“通商律例”,作为处理在华外国人案件的法律根据;第二,培养熟悉中外法律的人才,以适应这种需要。后来,张之洞还主张聘请各国律师,博采各国矿务律、铁路律、商务律、刑律等,为中国编撰简明矿律、路律、商律、交涉刑律,说制定此四律是“兴利之先资”,“防害之要”。>思想主张>教育思想>张之洞兴学育才思想及实践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张之洞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强调以通读史经为学 ... 主要内容。具体的举措主要是改革传统的教育机构,以湖北的经心书院和四川尊经书院为代表。>清代的传统教育机构主要是学寓与书院,乾嘉以后,由于经费不足,教官失职,不少地方学寓逐渐停废,书院成为主要教育机构。但这些书院大多数只是考课,没有讲学色彩,与经世致用学问脱节。>为此,张之洞开始重视引导书院讲求实学,于1869年在武昌三道街文昌阁设立经心书院,拔其优秀者,读书其中,所研 ... 多为经解、史论、诗赋、杂著等,标榜实学,注重经世致用。>同治九年(1870年)学政任期已满,在卸任回京之际,得湖北士人好评,张之洞感慨赋诗:“人言为官乐,哪知为官苦。我年三十四,白发已可数。”同治十三年(1873年),张之洞又奉旨任四川乡试副主考宫,9月任四川学政。入川后他发现四川的科场作弊、世风日下现象严重,便采取措施,清除科场积弊,整顿士林风气。他认为“欲治川省之民,必先治川省之士”。>重视西学>在继续主张改革传统教育的同时,张之洞开始认识到“西学”的重要性,并着手试办以“西学”为主的新式学堂,书院改革以两湖书院为代表,开办的新式学堂以工艺学堂、自强学堂为代表。光绪十六年(1890年),张之洞在都司湖经心书院旧址,创办了两湖书院。书院学生定额240人,湖南、湖北各100人,特定商籍40人,开设“经学、史学、理学、文学四门”,宗旨是培养“出为名臣,处为名儒”之才。>1896年,张改革两湖书院,仿照西洋学院,每日上堂讲课,教习按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课程则改为经学、史学、舆地与时务四门,同时设立院长,负责讲明经济。>张之洞也比较重视对学生学 ... 管理和思想之控制。1902年,两湖书院改为两湖高等学堂,分科为八门,成为一所包括文、理、法三科的综合性高等学堂。学生则由原来的240名减至120名,初以两湖、经心、江汉三书院的优秀生升人高堂学习,入校者必先补普通学科一年,习专门学科三年,然后出西洋留学一年,共五年毕业。>两湖书院从一个传统的书院演变成一所新式学院,又随着西学课程的增多而终成一新式学堂。张之洞在1898年将两湖书院、经心书院改为学堂时虽提出“两院分习之大旨,皆以中国(学)为体,西学为用,既免迂陋无用之讥,亦杜离经叛道之弊”。但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却是“西学”课程,结果,一些学生却最终“离经叛道”,从事革命活动。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张香帅张之洞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评价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2.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3. 儒学抑或「 ”天学”:明末清初的中国知识分子,到底如何选择?

    16世纪后期的大明尽管外有女真人入侵,内有农民叛乱,但在表面上依旧是「”歌舞升平”。谁也无法预料到仅仅几十年后后金的铁骑便会攻破山海关,与李自成的闯军一起将帝国覆灭。但此时的大明社会已经出现了一些征兆与变化,即西方天主教传教士第一次大规模的来华进行传教活动,并将西方先进的科技与...技术带到了中国,而这种现象在几百年后会再次出现,不过不再是以和平而是以暴力的形式出现。上海徐汇区最大的天主教堂一、传

  4.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5.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6. 忘了入仕初衷 索额图如此从能臣---功臣---权臣蜕变为罪臣

    除了这四人,其他十几位,都在康熙年间极有作为,以治国安邦、收复失地、造福朝野留名史册。通过影视剧等文艺作品的传播,人们更多知道了康熙朝重臣索额图的大名和他的故事。

  7. 舅舅求康熙 ... 自己的儿子,康熙不忍心 ... ,雍正却不客气

    佟国维姐姐是康熙的亲生母亲,佟国维的女儿,是康熙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康熙班师回朝后,为佟国纲举行国葬。佟国纲作为康熙的舅舅,鄂伦岱是康熙的表弟,舅舅竟然求康熙...掉自己的亲生儿子,让康熙十分为难。康熙念及佟氏一族是自己的母族,不忍心下此...手,因此将鄂伦岱囚禁一段时间后,又放了出来。康熙虽然没...鄂伦岱,但在雍正登基后,鄂伦岱很快被...,原因是鄂伦岱是八阿哥胤禩的党羽。

  8. 历史上的纪昀与和珅,不是敌对关系,辟谣

    近年来,由于《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热播,导致纪晓岚的形象,深入人心。人们便私以为纪晓岚是个为官清廉的大臣,而和珅是个贪赃枉法的贪官,二人一生都是死对头,纪晓岚还每次都能制住和珅,以灵巧计谋每每得到乾隆皇帝的喜爱,而和珅却总是吃瘪。但其实,这部电视剧,是根据民间传说《纪晓岚智斗和珅》来编排的,就连野史都算不上。

  9. 历史上令人捧腹大笑的乌龙事件,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NO1:两江总督唐文尧「”白菜”天天吃要说乌龙,清朝时两江总督唐文尧天天吃白菜事件可能是最「”弄巧成拙”的了,古代做官讲究「”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也就是说在古代即使当个清官,三年下来装紧裤腰包十来万两百银也不算过分。但在雍正时期就出现了一件怪事,两江总督唐文尧清廉到天天吃大白菜,而且是顿顿吃,当年消息还是挺闭塞的,一直吃到第三年,这事才传到了雍正爷的耳朵里,两江总督可是个不小的官,顿顿吃白菜

  10. 故宫半解:清代前期几位皇帝的御用马鞍

    箭亭是清朝皇帝带领子孙练习骑马射箭的地方,将武备馆开设在箭亭真是非常恰当。武备馆中最主要的展品就是清代前期几位皇帝的御用马鞍。清朝是马背王朝,不算开国皇帝,就是康熙和乾隆也是骑射功夫娴熟。

随机推荐

  1. 王朝偏安不等于社会贫弱:「 ”山外青山楼外楼”背后的南宋民生实况

    坊间五千年:来自四邻八坊、涵盖上下五千年的奇谈史趣及文化话题在小学语文教材上,学习「”山外青山楼外楼”(《题临安邸》)时老师会告诉我们:「”作者是在抨击南宋王朝的一种偏安...现实,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不过在读过越来越多的史载后,不少人却对诗中景象产生了向往,后世不少著名楼台也被冠名以「”楼外楼”、人们却丝毫不觉得突兀和难以接受。一开始,人们都以为该诗作者林升是历史上伟大的文人墨客,很遗憾是,林

  2. 女人应多吃这些健康食物

    下面,为你推荐7大最适合女人的营养食物。这项殊荣当然要归功于日本人崇尚低脂肪饮食,多吃三文鱼和多喝绿茶的习惯。因为它含有抗氧化剂,减缓女人体内的自由基,从而延缓衰老。

  3. 为什么始皇帝嬴政和刘邦、项羽年龄相差不大,彼此间却少有瓜葛?

    话说,刘邦与项羽最令人熟悉不过了,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于嬴政与这两位秦王朝没落之后的人有何关系。秦始皇嬴政只比刘邦大了三岁?秦始皇嬴政出生于公元前259年,汉高祖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仔细一看,秦、汉的建立者只相差三岁而已,两个人在相同的时代共生了整整47年。反观项羽,人称西楚霸王,少年得志。项羽也因为刚愎自负,最终没有掌握一方势力。与嬴政的年纪也相差不大,可谓是同世,但三人却不同命。

  4. 第一章 分水岭

    之前的西汉,尽管波折不断,坎坷迭起,但一直都在一个正常的轨迹运行。这一栋屹立与地球东方的伟岸庞大的大夏,岌岌可危。但他只杀该杀的那几个人,所以,他就开创了我中华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按道理,这其实是多此一举,这个时侯的刘,已经27岁了,严格说,他早已经成年。汉宣帝为刘安排的辅政大臣有三个,史高、萧望之、周堪。

  5. 【乐只】的意思是什么?【乐只】是什么意思?

    ●《诗·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宋王安石《闻望之解舟》诗:「子来我乐只,子去悲如何?」●郑泽《短歌行》:「香起增高华,双情堪乐只。」★「乐只」在《汉语大词典》第6355页第4卷1287参见:乐只乐只是什么意思乐只lèzhī和美;快乐。

  6. 梦见点香烟 点烟

    周公解梦梦见点香烟 点烟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点香烟 点烟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三牲五鼎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ānshēngwǔdǐng【解释】旧时形容祭品丰盛。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出处】【例子】【相关】百度“三牲五鼎”

  8. 死里逃生!女子遭遇险境诚念观音圣号获救!

    我们每天诵观世音菩萨圣号、持〈大悲咒〉,就会帮助我们有出离苦海的力量;我们学着灭去贪瞋痴,慈悲与智慧就会增长,渐渐地我们也会成佛的。

  9. 梦见自己心上人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心上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心上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梦见垃圾桶_周公解梦梦到垃圾桶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垃圾桶好不好

    做梦梦见垃圾桶好不好?梦见桌子_周公解梦梦到桌子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桌子好不好恋爱中的人做这样的梦,暗示你渴望能排除一切烦恼,爱情顺利发展。这时突然出现一个带大盖帽的人,身后还站着很多随从,只要看到有人犯规,就围上去抓人,然后扔进带锁的铁皮垃圾桶里。带锁的铁皮垃圾桶可被视为监狱,不是很多人管罪犯叫...、叫垃圾吗?如果不想被镇压,别“犯规”就行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