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李白称东王公为帝是有依据的。道教兴起后,东王公不仅加尊为扶桑大帝、东华帝君,天帝神格进一步获得确认,还有了姓名,或云倪君明,或云王玄甫。不过相形之下,王玄甫的身份似乎更受欢迎。雷神的地位在中国每况愈下,但在西方却仍有王者之象。如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率先驱逐蒙古,统一全俄,加冕为首任沙皇。据说他出生时雷电大作,亲政后推行文治武功皆雷厉风行,毫不留情,故被称为伊凡雷帝。

李白称东王公为帝是有依据的。道教兴起后,东王公不仅加尊为扶桑大帝、东华帝君,天帝神格进一步获得确认,还有了姓名,或云倪君明,或云王玄甫。不过相形之下,王玄甫的身份似乎更受欢迎。据道书说,他是吕洞宾的前身、钟离权之师。王玄甫转世为吕洞宾后,复拜钟离为师,授徒刘海蟾,刘海蟾的门人就是王重阳。 因此,玄甫、钟离、洞宾、海蟾、重阳被奉为全真五祖。此说虽不可靠,却流传甚广。话说回来,我看东华帝君的倪君明、王玄甫二名其实两位一体,一“明”一“玄”,正好隐喻?白昼与黑夜,毕竟先民的观念中,太阳落山仍要“杳冥冥兮以东行”嘛。 汉代以后,儒学独尊。帝王治天下须以仁爱为宗旨,故多被喻为太阳。雷神的地位在中国每况愈下,但在西方却仍有王者之象。如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率先驱逐蒙古,统一全俄,加冕为首任沙皇。据说他出生时雷电大作,亲政后推行文治武功皆雷厉风行,毫不留情,故被称为伊凡雷帝。我曾在一篇随笔中谈到瓦斯涅佐夫所绘的画像《伊凡雷帝》: >紧贴地面的拱形小窗中透着幽幽日光,伊凡穿着金碧的俄式衮冕,从铺着华毡的梯级上缓缓而下,那双鹰隼般的眼睛透着鸷狠而睿智的光芒。他仿如邪恶的化身,又好似弥赛亚的莅临。在他面前,人们感到既敬且畏。敬和畏之间似乎存在着最强大的张力,把二者各自推向一个极端,但又不可分割地融为一体。 伊凡的继承者似多沿袭了“雷”的传统,欲使全民由畏而生敬。而华夏历代帝王却继承了“日”的传统,要令苍生由爱而生敬。然雷常震慑 ... 怨,日每普照 ... 惰,阴阳并用,刚柔相济,斯近道矣。(摘编自大公报 作者:陈炜舜)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文化历史读书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