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在金戈铁马的三国乱世,有两位绝色佳丽的故事,被作为英雄美人的典型广为流传,同样也成为当代猥琐男们意淫的绝好对象。这就是江东二乔(古汉语中“桥”“乔”二字通用)。
  这两位“著名”的美女,可惜历史上甚至没有记载她们的名字,只说她们是皖城人(今安徽省怀宁县)。她们的父亲,人称乔公,意思是姓乔的老人家。
  这位乔公,也就是甘露寺孙刘结亲中的“乔国老”,被民间艺人在戏曲中演绎为“乔玄”,于是又与汉末名士,曾经评价曹操“安定天下”的那位乔玄(字公祖)混为一谈,甚至被误认为是一人。这当然是误解,因为赞扬曹操的那位乔玄,在公元181年就以75岁高龄去世了,他是绝不可能到公元209年再以“老鬼”的身份参加刘备和孙小姐的婚礼的。
  乔公没有留下名字,二乔也是。史料中,只好把姐姐叫做大乔,妹妹叫做小乔,这个称呼也被民间所接受。
  在那个白骨千里的乱世,她们居住的皖城,仅仅是暂时的安宁,后来也就成为魏吴两国拉锯交战的地段。按照通常的发展轨迹,这一对姐妹花在战乱中命运堪忧。
  然而,命运总是存在转机的。
  在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孙策和他的亲密战友周瑜打败了庐江太守刘勋,占领皖城。由于早闻乔家两位女儿的美名,于是,孙策娶了姐姐大乔,周瑜娶了妹妹小乔。由此,促成了整个三国时代最惹人羡慕嫉恨的两段姻缘。
  根据《江表传》记载,在这两段婚姻促成后,孙策对周瑜开玩笑说:“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这里的“流离”,指的不是“飘零失所”,而是“光彩纷繁”。如西汉扬雄《甘泉赋》:“曳红采之流离兮,颺翠气之宛延”,用以形容大乔和小乔的美貌。
  以上就是历史中关于这二乔的全部记载。甚至,史书上都没有说,她们姐妹俩到底是孙策和周瑜的正妻,还是仅仅被纳为妾。在讲究尊卑有序的封建时代,这绝不是小事。推测一下,在娶得二乔之时,孙策和周瑜都已虚岁25。古人普遍早婚,他俩若已有原配,那也是毫不奇怪的。遗憾的是,孙策自己并未当皇帝,所以在正史中也就不曾有《后妃传》记载他的夫人的情况。关于二乔名分的最后一点线索,就此中断。
  然而,二乔所嫁与的孙策、周瑜,都是当时屈指可数的少年英雄,何等样年轻有为、英武过人!
  “小霸王”孙策文韬武略,勇猛而又善于用兵,在整个三国时期也堪称第一流的人物。他带着从袁术那里弄来的一千多兵马起家,渡江征战,数年金戈铁马,到25岁就占领了整个江东,成为浙江、福建、江西和安徽、江苏一部这么大一片地区的最高统治者。要搁今天算算GDP,那真是哗哗地流油。当然,那会儿的江东还没如今这地位,但也称得上是地广人众的鱼米之乡了。甚至有人说,要是孙策不死,趁着袁绍和曹操官渡之战的时候起兵偷袭,则天下大势,未必便是曹孟德一家独大的局面。
  此外,史书记载,孙策姿容秀美,善于谈笑,同时又性情豁达,虚怀若谷,可谓魅力四射。士民对他,“莫不尽心,乐为致死”。他征讨江东的时候,最初老百姓听说大军来了,都失魂落魄,逃到郊外躲避,生怕遭大乔小乔一对姐妹花,因为她们夫君的缘故,不但誉满江东,更成为三国时期美女的象征。
  到祸害。等到孙策部队赶来,严守纪律,对民间秋毫无犯,老百姓便大喜过望,纷纷主动带着酒肉去慰问士兵。这颇有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味道,在东汉末年,算是相当难得的了。
  因为孙策年纪轻轻就成为大军统帅,故被称为“孙郎”。同样,周瑜也被称为“周郎”。
  周瑜和孙策同龄,属于一见如故的亲密伙伴,“升堂拜母,互通有无”。当孙策带着少数人马踏过长江时,是周瑜紧随着他,做他的左膀右臂,打下这一片江山。孙策去世后,又是周瑜挑起江东地区军事的重担,辅佐孙权,巩固了基业。周公瑾不但善于统军用谋,官拜东吴大都督,而且风流儒雅,尤其精通音乐。参加宴会时,即使在酒醉之后,他也能敏锐地听出乐队演奏中的瑕疵,然后转头去看,意思是伙计,留意点啊。当时就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说,风雅一时。
  周瑜和孙策一样,也是姿容英俊,志向远大。老将军程普看周瑜年纪轻轻却身居高位,颇是不服。而周瑜始终对程普相待以礼,心无芥蒂。时间一长,程普对周瑜的气度深为敬佩,感慨道:“与周公瑾交往,就像喝那甘美醇厚的佳酿,不知不觉便醉了!”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被罗贯中作为诸葛亮的衬托,处处为诸葛亮克制,甚至三气而死。这让周瑜的粉丝们相当不平。但即便如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也绝不是很多人误解的“心胸狭隘,嫉贤妒能”。深知诸葛亮才智在己之上,却叮嘱诸葛亮之兄诸葛瑾,想方设法,说服诸葛亮为我江东效力。这种为国招揽贤才的胸襟,又岂能以狭隘视之?要是诸葛亮真肯投效东吴,周瑜是不会吝于将自己的地位相让的。至于后来对诸葛亮的屡次陷害,则是由于早已看到诸葛亮才智日后对于江东可能造成的威胁。毕竟,诸葛亮的“三分”之策,与东吴的“二分”之策,是存在着激烈竞争的。陷害的手段或许不够磊落,动机却也不能简单粗暴地以“嫉妒”来归纳。
  三分与二分
  在当时,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三分天下”战略,是要刘备占领荆州和西川,与江东孙权、北方曹操三分天下,然后联合孙权,北伐曹操。另一方面,东吴的周瑜、鲁肃等人在此之前也提出了“二分天下”战略,即是东吴以江东为基地,先占领长江中游的荆州,然后再向西占领四川,与曹操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三分”和“二分”这两种战略,在对抗北方曹操上是一致的,区别在于南方的土地是两家瓜分还是一家独占。
  二乔姐妹花嫁给这样一对意气风发的少年英雄,那真是登峰造极的才子配佳人,谁还在意“妾”不“妾”的呢。无怪乎如今网上数以千百万计的周瑜、孙策女性fans们,都对大小乔羡慕得咬牙切齿,恨不能自个儿能穿越回去替换,哪怕一日、一时、一瞬也是好的。
  正所谓高山流水,相映成趣。倾国倾城的美貌佳人,嫁给驰骋千里的少年英雄,更能彰显名声。大乔与小乔也因为她们夫君的缘故,不但誉满江东,而且成为三国时期美女的象征之一。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是决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大战,也是江东英雄周瑜在军事上的巅峰之作。恰好,这场战争中的“反派”曹操,又是一个以喜好女色出名的性情中人。于是,后人们便很自然地将曹操、二乔、赤壁之战联系起来,塑造出妙趣横生的故事。
  这些故事风采各异,水平高下不同,但故事的核心大致都有两层意思:
  第一,霸占二乔,是曹操攻打江东的目的之一;
  第二,如果赤壁之战让曹操得手,二乔必然被他霸占。
  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在《赤壁》中便咏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思是,若不是东风大起,周瑜趁势火攻曹操,只怕大乔和小乔都要被曹操纳入铜雀台上取乐了。
  而清代文人阮元则反其意作诗:“千古大江流,想见周郎火。草草下江陵,匆匆让江左。纵使不东风,二乔亦岂锁?”大意是曹操出兵伐吴,本来就是草率的举动,就算没有周瑜的火攻,也不可能得手。
  且不管东风不东风,相隔千年的这俩诗人,都把“锁拿二乔”作为曹操战胜东吴的象征。
  而元代民间艺人说书用的《全相三国平话》,因为是小说话本,写意就变成写实。书中,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劝说周瑜起兵抗曹,他的说辞便是:“今曹公动军,远收江吴,非为皇叔之过也。尔须知,曹操长安建铜雀宫,拘禁天下美色妇人。今曹相收取江吴,虏乔公二女,岂不辱元帅清名。”
  这里还只是诸葛亮在用说辞,真假难辨。而到了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除了保留并扩充这段说辞之外,罗老还选择曹操长江大宴横槊赋诗之时,借老曹自己的口说:“吾今年五十四岁矣,如得江南,窃有所喜。昔日乔公与吾至契,吾知其二女皆有国色。后不料为孙策、周瑜所娶。吾今新构铜雀台于漳水之上,如得江南,当娶二乔,置之台上,以娱暮年,吾愿足矣!”看样子,老曹这贪图二乔美色的帽子,算是揭不掉了。
  《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诸葛亮为了激怒周瑜与曹操宣战,朗诵了曹操之子曹植的《铜雀台赋》,并把其中的“揽二桥(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这两句故意曲解为曹操要掳掠大乔和小乔(本来是指铜雀台上的两座飞桥)。这一段也是罗贯中杜撰,因为铜雀台建立于赤壁之战后两年,而曹植的《铜雀台赋》里面也根本没有这两句,只有“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虾蝾”。
  今日铜雀台
  这种说法被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并且传播演绎着。到了21世纪吴宇森版电影《赤壁》中,曹操不但对小乔早有爱慕之意,而且还为她输掉了这场战争。
  当然,中国文坛上,喜欢对文学描写追根究底的考究派总是不少的。有人就认为,在赤壁之战时,二乔已然“年老色衰”,曹操不可能看中她们。
  这又是太过虑了。想那赤壁之战时,周瑜也不过虚岁三十四,大乔小乔出嫁十年,年龄大约不到三旬。她们平素养尊处优,气度风韵,想来依然是不减当年呢。
  再说,曹操素有老少通吃的胃口,连张绣的婶娘都不放过。54岁的老曹,垂涎三十不到、品貌俱佳的大乔小乔,又有什么稀罕呢?
  或许,江东二乔与孙策、周瑜双雄的婚姻,实在过于圆满和精华,以至于遭到了上天的嫉恨,这两对璧人的幸福时光都不是很长。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的夏天,威震江东的“小霸王”孙策,在打猎时遭仇人刺杀,身受重伤,后来因为伤口感染而死。成婚方才第二载的大乔,年纪轻轻就做了寡妇。从此斯人远去,她便只能在回忆中以泪洗面了。
  孙策之死
  孙策征伐江东时,杀死了吴郡太守许贡。许贡有三个门客,一心为主人报仇,便趁孙策孤身在林中打猎时,近身偷袭。孙策虽然杀退刺客,自己也受了重伤。医生吩咐要静养一百天。但孙策心浮气躁,又杀了在当地素有名望的道士于吉。这样连番动怒,终于伤口迸裂而死。
  后汉三国时期,风俗尚且开放,寡妇再嫁是相当平常的事。以大乔的花容月貌,寻一位有德有位的夫君,应该并不困难。但在史书中,却找不出相关记载。或许,江东地区前“国母”的身份,注定她不能如常人一样寻觅新的生活。然而,更大的可能是,放眼天下,她已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能替代她心中那位英俊魁伟、刚烈果决的孙郎。
  随着孙策去世,大乔也淡出历史和文学的舞台。在拙作《凤兮·吴江冷》中,原本欲增添大乔出场的一段,思虑再三,终于抹去。大概,只有完完全全的澄澈与宁寂,才适合这位佳人往后的漫漫人生吧。
  喜欢热闹的新《三国》电视剧组,则在他们的所谓“史诗大片”中给大乔增加了不少戏份,诸如最初与孙策的相逢、临终的话别,以及在孙策死后,东吴政权交接一度混乱时的当机立断。这固然是帮助名满天下的大美女扬名立万,却也有画蛇添足之虞。高山流水的清音雅韵,并非定要在抛头露面中展现出来给人看的。
  而江东的政治环境,在孙策去世、孙权继位之后,也发生了又一轮的波动。以20岁的年龄继位的孙权,面对着他哥哥一手打下的江山,是必须采取某些措施来巩固自己的。在孙权称帝之后,孙策仅仅被追谥为长沙桓王(而没追谥为帝),孙策的儿子孙绍被封爵为吴侯(而没像孙权自己的儿子一样封为王),以至于连《三国志》的作者陈寿都要批评孙权太小气。在这种情况下,大乔的寡居生活多少也会带上持久的忧虑吧。
  孙权只给哥哥孙策封王,给哥哥的后人只封侯爵,陈寿是很不以为然的,觉得孙策把江山都让给二弟孙权,孙权对大哥有些不厚道。但孙盛则认为,封建社会的名分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孙权自己当皇帝,以后的皇帝就只能在他这一系,给孙策追封王,给孙策后代封侯,都是符合规矩的。要是因为兄弟的情分就滥封爵名,看上去好像义气了,却可能会造成名分错乱,甚至使得宗室之间发生争权夺位的内讧。孙权防微杜渐,做得没错。
  相比她姐姐,小乔要幸运一些。她和夫君周瑜享受了十余年的幸福生活。在这十余年中,他们应该是默契的、温存的、满意的。不管东吴对外的军事局面如何进退,不管东吴内部的政治格局如何起伏,至少闺房之中,总能春意盎然、笑语盈盈。
  但终究,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冬天,周瑜在36岁上去世。按《三国演义》说法,是被诸葛亮气死;按史书说法,则是普通的病故。甚至在周大荒的《反三国演义》中,周瑜是又娶了另一房美女金栗柱,因为风流过度,受寒而死,实在算很快活地退场。
  唐朝诗人李端有《听筝》一诗:“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这里的“金栗柱”,指的本是筝上的器件。而周大荒则在《反三国演义》中,塑造出一位美女叫金栗柱,她因为音乐与周瑜相识,嫁给周瑜为妾。周瑜贪图风流快活,伤了元气,死在美人的床上。在周大荒看来,给儒雅的周瑜一个这样的结局,比原著周瑜被气死强多了!
  然而,无论怎样的死法,对小乔而言,都是一样。相伴相知的爱侣撒手人寰,从此她只能和姐姐一样,在梦里寻觅逝者的音容笑貌。周瑜的两个儿子,长子周循有其父之风,但却早亡;次子周胤因为犯罪,被孙权发配庐陵,并于赤乌二年(公元239年)病死。
  红颜薄命,言不虚也。
  不过,也正因为周瑜比孙策多活了十年,留下更多的故事,所以小乔成为后世艺术创作者眼中的宝贝,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和情节。
  在元代《全相平话三国志》中,小乔便曾出场,可戏份却有些不堪。说的是曹操夺取荆州之后,大兵压境,周瑜却每日同小乔作乐,以至于不愿意当元帅领兵抗曹。孙权就派诸葛亮、鲁肃送了一船金珠锦缎去赐给周瑜,“小乔甚喜”,还是周瑜机灵,知道这是诸葛亮鲁肃来请自己带兵。
  等到诸葛亮和鲁肃进屋之后,小乔带着几个丫鬟,隔着屏风听他们说话。诸葛亮劝周瑜领兵,周瑜一言不发,小乔竟然先开口了:“诸葛亮,你主公被曹操轰到夏口,无计可救,所以才来请我家周郎当元帅啊!”
  然后,才有诸葛亮说曹操要夺取二乔以激怒周瑜,而周瑜“推衣而起,喝夫人归后堂,我为大丈夫,岂受人辱,即见讨虏为帅,当杀曹公”。
  在这里,小乔表现的全是“妇人之态”,喜好金玉锦缎,又喜欢插嘴军国大事,还有护短自家夫君,一面是庸俗,一面倒也可爱。大抵民间说书艺人口中的美女,也是能在生活中找到影子的,要指望他们去“超凡脱俗”,甚无必要。
  后来到了《三国演义》,罗贯中或是嫌这段太山寨,就直接删了。但全书之中,也几乎没有小乔正面出场的机会。大约罗贯中和他老师施耐庵一样,对“红颜祸水”没什么好感,能避开的就尽量避开。
  当代的作者们则没这么封建,反而是极力刻画这位俏佳人,哪怕没有关键戏份,走出来亮亮相也是好的。于是,在张纪中版的《三国演义》中,何晴扮演的小乔屡次出来“打酱油”,比如和周瑜抚琴,与鲁肃笑谈,陪周瑜临终,以及在诸葛亮渡江吊孝时带着儿子一起痛哭。
  在雷得一塌糊涂的吴宇森版电影《赤壁》中,林志玲扮演的小乔不但频频亮相,与诸葛亮、周瑜屡屡上演三角戏,而且在火攻的最后关头,利用曹操对自己的倾慕,代替黄盖前去曹营,用“美人计”取代了“苦肉计”,使得赤壁火攻最终成功。
  而最骇人听闻的,莫过于1985年郑少秋版的《诸葛亮》。在那部打着历史剧旗号的古装荒诞武侠剧里面,由米雪扮演的小乔,不但武艺高强赛过赵云,而且她才是诸葛亮的真爱。两人的感情悲欢离合,从开始一直纠缠到最后。
  其中,最让人喷饭的场景,发生在“七擒孟获”中。按照这部电视剧的设定,孟获是小乔的结义兄长,又对小乔一往情深,却总是求之不得。在孟获与诸葛亮征战过程中,孟获设计捉住诸葛亮夫人黄月英,以此要挟诸葛亮,诸葛亮被迫自缚去交换老婆。小乔闻知后,便也让赵云把自己抓起来,拿去要挟孟获。目睹赵云明晃晃的宝剑架在小乔脖子上,孟获悲愤地喊道:
  “义妹,你为何要帮他!若不是你自愿,赵子龙不是你的对手的!”两句台词,雷到无数观众。
  不知是否受此影响,在高希希版的新《三国》里,小乔不但出镜甚多,而且和诸葛亮眉来眼去中,多了许多暧昧。以至于网友戏称,这才是周瑜一心要杀诸葛亮,以及诸葛亮三气周瑜的真正本质。
  至于在如今网络上成百上千的“穿越”小说里,但凡回到三国的种马,多半更是不肯放过这大小二乔的。网络时代嘛,普罗大众也都有了塑造自我梦幻的机会,于是在自己做主的意淫文下,把千百年文学和历史上高不可攀的美艳佳人据为己有,也算是寻求精神上平起平坐的一种 *** 。
  当年曹孟德倾数十万大军未能达成的夙愿,如今被成百上千个能力、才略和地位远不及他的中青年男子,用一种相当快捷的方式达到了。
  其实,大乔永远是大乔,小乔永远是小乔。从史书上短短的两行记载,到如今文艺作品中日渐丰满乃至诡异的形象,这一切的来源,还是她们的夫婿——孙策、周瑜。
  26岁上去世的孙策,或者36岁上去世的周瑜,无疑都是英年早逝。但在早逝之时,他们已经成就了千百万人一生皆难望其项背的丰功伟绩。正是这丰功伟绩,让他们成为历史上少见的“小辈英雄”。也正是这丰功伟绩,让大乔和小乔亦得以名垂千古,成为三国乃至整个古代美女的代名词之一。
  否则,整个后汉三国时期,美貌女子何止千百,但因造化弄人,颠沛之际,死于饥荒、乱军之中,或遭劫掠,或侥幸保命碌碌一生,隔世之后,谁还记得她们的名字!
  大乔、小乔固然美艳,但真正美艳的,却是她们的红颜之运。得遇少年英雄,琴瑟调和,遂成齐人之福。
  这份福气,在整个三国中,或许也算是绝无仅有的了。作者:杨益

三国中被意淫最多的两个美女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三国群英传2,大乔小乔,两女胜过千军万马

    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三国里出名的美女,正所谓美女配英雄,而孙策周瑜是三国里有名的英雄人物,大乔在演义中的描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孙策牺牲太早,小乔的描写就比较多了,和周瑜是珠联璧合,才子佳人的一对赤壁之战,三国最出名的战役,战前诸葛亮曾引用曹植的铜雀台赋成功激怒周瑜,让周瑜借坡下驴,誓战曹操,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最主要的这好像还是初中要求背

  2.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3.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4.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5.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6. 这个金字塔位于中国,发现者是一个外国人,与埃及同出一源?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有一个外国的空军飞行员来到了我国,并且在路过西安的时候,非常惊喜地发现地面居然有一个金字塔式建筑,并且把这件事情带回了国内,后来陆续有不少的美国人来旅游,确认了金字塔同样存在于中国,原来这所谓的金字塔是秦汉时期的帝陵,里面埋葬的是秦朝与汉朝的一些皇帝,而它们的外形同样是四条边的一个金字塔,所以被外国人称之为中国金字塔。

  7.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8.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9. 曹操一生之错:实锤奸雄,放虎归山,急功近利失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10.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随机推荐

  1. 周公解梦:梦见猪下崽是什么意思

    梦见猪下崽是什么意思梦见猪下崽,不久的将来贵人将会出现梦见母猪下崽意味着:曾经向你承诺过的人,今天会有不认帐的可能。梦见猪下崽儿意味着:有机会处于陌生的环境!梦见母猪下崽,代表生命的延续。不同的人梦见猪下崽小孩儿梦见猪下崽,最近运势普通,必须忍耐,等待好时机来临,小心火灾,眼睛身体受伤。怀孕的人梦见猪下崽,则是会生下将来位高权重、光耀门庭的孩子的祥瑞。

  2. 梦见抓鱼 梦见抓鱼什么意思

    梦见抓鱼是什么意思?梦见抓鱼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抓鱼的详细解说吧。女人梦见抓鱼,将依靠富有的丈夫,生活愉快。梦见有人在湖里抓鱼,会参与推翻国家领导人的活动。商人梦见捉鱼,意味着生意兴旺。梦见下水捞鱼,鱼在水中如鱼得水,代表事情的达成大有希望,而下水捞鱼,更有自主性的意味,亦即成败可以充分掌握在自己手中。

  3. 梦见祈雨

    周公解梦梦见祈雨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祈雨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元宵祝福语_元宵节朋友祝福语_元宵祝福

    元宵节朋友祝福语(一)1、卖汤圆啦……在元宵佳节到来之际,提前祝你元宵节快乐。

  5. 【渌酒】的意思是什么?【渌酒】是什么意思?

    唐李群玉《中秋夜南楼寄友人》诗:「郎吟无渌酒,贱价买清秋。」渌酒的拼音lùjiǔ渌酒是什么意思渌酒lùjiǔ美酒。

  6. 孔子的九条人生智慧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孔子对于社会人际关系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在中国,孔子的教育思想,像是公正和平等,这些都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以下的九条原则就是根据孔子哲学思想而提出的。可成功却只属于那些在任何情况下,内心坚定的人们。孔夫子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要让错误方向毁了我们的生活。所罗门说过,能控制自己愤怒的心的人最强大。

  7. 东吴虎将​甘宁,​为何在江东被排挤,原因其实很简单

    甘宁是三国时期吴国的虎将之一,关于甘宁的事迹其中最著名的要说「”百骑劫曹营”了,据《江表传》记载曹操在赤壁之战后不久再次率40万大军南下兵指东吴的...要塞濡须口,孙权得知曹操入侵的消息之后立即率兵前来抵御。当时甘宁为东吴大军先锋,孙权密令甘宁挑选百余名勇士夜袭曹操中军大营,这一战甘宁斩...曹兵数十人并且使曹营受到了惊扰。事后孙权盛赞甘宁道:「”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由此足见孙权对甘

  8. 梦见死人活了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男人梦见死人活了,预示著不久会外出旅行,途中充满了惊喜和快乐,是吉兆。准备考试的人梦见死人活了,意味着可顺利录取,适合中部考区。谈婚论嫁的人梦见死人活了,说明对象俊美,可遇良缘。怀有身孕的人梦见死人活了,预示生男,八月生女。打算出门的人梦见死人活了,建议风雨较大则延后出行。梦见死人还有一种含义,就是这个梦的确是一种警示。梦见蓝天白云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9. 【道歉情书】亲爱的老婆大人,小的知错了

    爱情里贵在彼此的沟通与包容,谁是谁非,当时可能不明,当你事后想明白了,一定要主动道歉,道歉不是降低了自己的地位,而是在尊重彼此,知道不对了说出来,不要傲娇著不肯低头,那样一段感情是很难维护的。所以,在感情里出了错,记得知错就改:道歉情书亲爱的:我现在感觉自己是那么的糟糕,竟然过了这么久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想好好地叫你声,亲爱的。亲爱的,我一直都爱着你!

  10. 清高宗乾隆帝妃嫔之一:顺贵人的生平简介

    顺贵人钮祜禄氏,清高宗乾隆帝妃嫔之一,总督爱必达之女。乾隆三十一年六月二十六日进宫初封常贵人。>乾隆五十三年正月初九日,顺妃降为顺嫔,正月二十五日又将顺嫔降为顺贵人,原因不明。>乾隆五十三年八月,顺贵人抑郁而终,年四十一。许多人都知道乾隆帝有一个顺妃,但不知道她后来被降的事实,所以对园寝中她的去向都很疑惑,殊不知裕陵妃园寝的顺贵人,其实就是那个曾经风光一时的顺妃。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