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个日军遗孤,画了半辈子毛主席像,他终于回到了日本,却又选择返回中国 │ 止戈出品

原标题:一个日军遗孤,画了半辈子毛主席像,他终于回到了日本,却又选择返回中国 │ 止戈出品 止戈传媒出品第 6 篇战争故事 >暮春时节,樱花已落。一架飞机在东京成田国际机场降落。一个体型瘦削的中年男子走出机舱,站上舷梯。他的身体略显僵硬,眼神有些迟疑。 >今年3月,在位于北京西长安街沿线的鲁谷某小区,我与如今已是满头白发的他初次见面。这37年前的一幕,在他口中犹在昨日。 王林起近照(高戈摄) >在登机前,他的身份还是北京重型电机厂的一名职工。为了这次日本之行,厂里给他补助500元钱,超过了普通工人一年多的工资,同时请北京红都服装店的师傅做了笔挺的中山服,又买了了两个高档的旅行箱。那时,他的名字还叫“王林起”。 >下舷梯,领行李,出机场,前来迎候的一众亲人用日语亲切地唤起一个陌生的名字:渡部宏一。 >练习了多日的日语还是没有出口。握手、拥抱……短暂的热情之后,双方便陷入了相对无言的尴尬。 >或许大家都陷入了同样的回忆: >往前推40年,一个6岁的孩童与家人一起,随日本农民组成的“日本开拓团”前往中国东北。而今,当年的一家6口,早已被岁月冲击得四散零落,有幸活下来又重返故里的,只有已是中年白发的他…… >我是最早从朋友口中听到了王林起的故事,而后慕名造访。 >王在北京的家不大,但干净异常,茶几上的日式茶具、书桌上的富士山沙画、橱柜里的日本玩偶,众多细节都显示房主人和日本千丝万缕的联系。 王林起使用的茶具(高戈摄) >山形县和田村,位于日本东北部。寒冷的冬季即将来临,一对年轻的夫妻天天忙着打包大件行李,要赶在入冬前把它们托运到一个很远的地方。这对夫妻正是少年宏一的父母。父亲是家中独子,一个勤恳的日本农民,母亲白石贞,性格温顺。一对俊男靓女自由恋爱,成为当时村里的新鲜事。 >和田村以冬季雪大闻名。不过1940年的那个冬天,当第一场大雪飘落时,宏一已经看不到了。 >那一年秋天,外祖父给了5岁的宏一一顶彩色毛线帽子,告诉他,要去的那个地方很远、很冷。当宏一一家跟随“开拓团”,从日本山形县辗转来到中国东北时,走出车站,他第一眼看见的是初雪覆盖下的土地上,低矮的房子四处散落,赶路人骑着毛驴,一群中国农民裹着黑色棉衣。 >与老家住草顶木屋、穿草鞋木屐,只有出远门的男人才有鞋穿相比,眼前的一切对宏一来说更多的是新鲜。 渡部宏一及弟弟骏与父母的合影 >1936年5月,日本关东军制定了所谓的“满洲农业 ... 百万户移住计划”,动员大批本国贫民组建“开拓团”前往中国东北,“开拓团”强占或以极低廉的价格强行收购中国人的土地,然后再租给中国农民耕种,使500万中国农民失去土地。 >在带领全家动身前,宏一父亲曾多次前往中国东北“满洲开拓团”查探,回日后又接受了短期培训。对于像他这样长年只能吃萝卜饭、南瓜和芋头的日本农民来说,肥沃的中国东北显然是一片望眼欲穿的乐土。 >从1936年到1945年间,日本前后组织了共计20万人 ... “满洲”。这些一心向往早日踏上乐土的农民并不知道,他们今后在这片土地上种出来的粮食,大部分并不能成为自己的收成,而是交日本军队当公粮。 >宏一的新家位于今天的中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境内。为了让 ... 安心于此,开拓团处心积虑将此地命名为山形县。 ... 们筑起住房,南北排列成村落,周围用木桩铁丝围住,并在所有房子的外壁划上白色的圆圈——这是他们从中国农民那里学来的防狼诀窍。 >“我们从东北农民那里学来很多,我家里就雇了一个中国帮工。”与东北农民的一些交往细节,多年以后一直是渡部宏一美好的回忆。 >在宏一眼里,日子仿佛如童话般美好。村民们专心耕种,甚至搭起了一座简陋的神社,企图在异国的土地上复原故乡的一切。父亲耕田,母亲看家,甚至还为他添了一个可爱的小弟。 >冬夜漫长,妈妈就在温暖的炉火旁教孩子们哼唱日本歌谣,那首全日本家喻户晓的《红蜻蜓》是孩子们的最爱: >晚霞中的红蜻蜓 >你在哪里哟 >童年时代遇到你 >那是哪一天 >…… >在大人眼里,生活并不和预想的完全一样。村里产出的稻米,在交完军粮后所剩无几,村民只能以高粱等杂粮作为主食。四五年间,铁丝网将这里与世隔绝。此外,偶尔还会有骑马背枪的士兵召集全村人问话,说要寻找某个逃跑的士兵。更多的日子里,日本农民听到的是“军队取得了大胜利”“占领了某岛”这样的消息。 >这种波澜不惊的生活一直持续到1945年日军战败时刻,陡然间转成不问生死的遗弃。 “突然有一天,邻居新野叔叔挨家挨户动员,‘黎明要开始逃难了,赶快做准备!’”回忆当年的情景,尽管早已时过境迁,我眼前的这个老人仿佛依然心有余悸。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通过广播发布诏书,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东北开拓团的农民瞬间成为被日方遗弃的难民。为逃避被日方威逼 ... 和苏联军队追击,全村人开始了仓皇的南下逃亡。 日本拍摄的开拓团影视剧照(资料图) >母亲无奈中遗弃了刚经营出个样子的家,背上被褥、粮食,拉着4个孩子再次奔向车站。逃难中途经一片原始森林:抬头看,针叶林密密匝匝,遮天蔽日,白天暗如黄昏;低头看,脚下横七竖八,枯叶堆积,踩上去却十分柔软---这种强烈而怪异的反差,给仓皇逃难的孩子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仿佛这里是一个万劫不复、活人不该踏入的死地。 >就在逃亡前不久,宏一和弟弟无意中闯祸烧毁了储物仓,兄弟俩提心吊胆,随时准备跪地接受父亲的惩罚,然而惩罚没等到,却等到了父亲离家的消息。日军为挽回时局,在开拓团内招募壮丁,并不符合征兵条件的父亲也被招募了,然后在寄回一封信后就永远失去了音信。 >穿林、过河,一路逃亡。有女婴被饿死,孩子母亲哭得死去活来,其他人却无暇顾及。已经10岁的宏一初次看到人死时非常恐惧,到后来,面对河里飘浮的成堆尸体已经完全没了感觉。人们轮着 ... 掉自家的牛马充饥,在“男人要被去势,女人要去做慰安妇”的传言里,艰难苟活。 >“突然有一天,我们一家人一早醒来,发现被一同逃难、朝夕相处的乡亲们遗弃了。”老人回忆。他们只能混入另一拨陌生但命运相似的难民,继续逃亡。 >灾难接踵而来。很快,妹妹登美子在慌乱中走失。在中国出生的幼弟秀策则被人趁乱抱走。终于抵达了沈阳难民营。还来不及庆幸,某天夜里,母亲被苏联士兵侵犯致死,几天后尸体被抬出难民营时,地上留下一滩乌黑的血迹。 >临死前,气息尚存的母亲试图说些什么,在吐出“宏一”两个字后,就彻底没了力气。这个才30多岁的日本女人,生命如灯一样熄灭,剩下10岁的宏一,还有小弟骏。 >“想哭吧,愣是没有流下泪。”老人平静地向我讲述那一刻的场景,“母亲临走前,满头全是虱子,瘦得骨头、颧骨全出来了。本来我的母亲,大家伙都说长得挺秀气的。一个温顺的女人,变成这个样子。” >从日本农民到日本开拓团成员,再到日本难民,至战争的牺牲者,剧烈的变化与打击都挤进了1945年的后半年。来自侵略战争发起国的一个普通日本家庭,还未回过神来,就已支离破碎。这一切毫无预兆地撞进一个10岁日本少年的眼底,也撞碎了所有对未来的期冀。 宏一和弟弟骏被领养时,已经瘦得皮包骨。5年时间,一个美满的六口之家到此刻只剩下这两兄弟。 >一个穿黑棉袄的男人,领着他俩坐三轮车爬过一大段斜坡路,又一座长桥,下坡后,再过一段铁道,最终穿过一座门洞,站到一座平房院里,“接受最后的挑选”。 >到了掌灯时分,有人从身后轻轻拍了他的肩膀。“一个眼睛很大、身材壮实的男人”,这是宏一对养父第一眼的印象。没有言语,男人牵着宏一的手回了家。 >领走宏一的男人名叫王殿臣,河北景县人,随闯关东风潮来到沈阳,做旧货小生意。按命理,当年王家五行缺木,这个被领来的孩子成了王家长子,叫“王林起”。次日晚上,“王林起”穿上了养母贾凤朝一夜未眠缝制的棉衣棉裤,“终于不再冷了”。 >这里冬季同样雪大。养父教会了少年说中国话,他开始读《百家姓》《三字经》。临近春节,他叩头、作揖的动作已经有模有样,还有了和养母一样的口味,时不时盼着用大黄米、小豆和大枣做成的东北大年糕,和夹着熟驴肉的煎饼解馋。 >很快,随着1946年春节的到来,皮包骨头的少年不但脸上有了血色,也在向父母的磕头作揖中回到了人间。他跟着养父学放爆竹,爆竹的炸裂声让他想起逃亡中的枪声,但他心中已经不再恐惧。被另一家人领养的弟弟却没闯过命运的转弯。兄弟再见时,弟弟骏已是裹在席子里冰冷的尸体。 >此后,少年有一次偶遇同在开拓团的日本孩子。那个孩子跟在一个中国大人后边,两人均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却欲言又止,各自走开。 >少年宏一从此消失,世间只有王林起。 >1949年后,王家从沈阳搬至北平。少年王林起表现优秀,在三年级时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少年先锋队队员。他和少先队员们一起涌上天安门广场参加国庆观礼,伴着无数放飞的气球挥动双臂,向伟大领袖毛主席欢呼致敬。升入高中后不久,看到养父母维生艰辛,他选择了退学。 >“你加入少先队,学校知不知道你是日本孤儿?”我问。 >“我是收养的日本孩子,这一点从小到大周围人都知道。”王林起对这一点毫不避讳,“我从小就是个另类”,他如此给自己定位。 >1958年,中国 ... 。遗孤的身份没有影响王林起参加招工进入北京汽轮机厂操作磨床,兼干宣传。1964年10月,为庆祝国庆15周年,《东方红》首演,厂宣传 ... 和干事还带他去人民大会堂看了演出。那天,同在观众席的还有毛主席。 >“文革”随后而来。养母被单位“造反派”贴了一张“为什么收养日本孩子”的大字报,吊诡的是,他并没有因此受到太大冲击。 >当时,无数“右派反革命”的孩子遭受家庭破碎、发配支边等厄运,他反被厂里的造反派、保守派争抢。王林起选择了追随后者。他24小时等待毛主席发表的最高指示,一有消息,立刻写成大标语或放鞭炮表示庆贺。 >“文革”后期,联合后的两个造反派一致推荐有美术基础的他去学油画。 >“当时我上的是中央美院的毛主席像培训班,一次上课时,后来担任了美院院长和中国美协主席的靳尚谊先生来看课,还坐到我身边,亲自为我画的毛主席像动手做了修改。”如今须眉皆白的王林起跟我说起这个细节,满脸都是自豪的神色。 王林起在北京十渡写生 >学成归来,王林起开始专门为工厂画毛主席像和各类宣传画。 >在一笔一笔认真勾画毛主席像的日子里,革命青年王林起可曾记起那个曾经的少年“渡部宏一”? 10岁,按说一个人的语言功能已经基本完备。但奇怪的是,王林起在被收养后不久,很快就把日语忘了个一干二净。 王林起的中国养父母 >养父王殿臣曾带着王林起回过自己在河北景县的老家。那个村子的形状与宏一的日本老家相似,东西长,南北窄。 >“看到这个村子就当做看到你的老家吧。”在这个华北平原上种着大片玉米和红薯的中国村子里,养父对王林起说。那是1951年,王林起17岁,无论是养父还是他,都不敢也不去想回日本老家的事。 >后来王殿臣再次提起“回家”这件事,已是1960年他因食道癌去世之前。 >起初,王林起没动过寻亲心思,“我回不去了,也不会回去了” 。 >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在华遗孤有了回到祖国的机会。王林起的心动了,多半不是因为想念“祖国”,而是出于对养父心愿的遵照。循着模糊的记忆,他用中文给故乡日本山形县和田村的村长写信。 >辗转几波翻译后,他读到了故乡回信,第一句话是,“您受苦了”。那时,中国父亲已去世多年,日本姨母们还健在。 >“你对我们家的义务都已尽完了,放心走吧,不用回来了。”养母贾凤朝说。 >“老娘,我会回来的。”王林起答。 >回日探亲的飞机起飞了。走下飞机的王林起,一时间又变回了渡部宏一。 >在日本机场,王林起并没有用上提前反复练 ... 那些日语问候语。他还不习惯瞬间切换成宏一的生活。只是,在日本的第一夜,第一次睡榻榻米,他竟然“出乎预料地睡得很沉”。 >80年代的日本,经济已走出战后的凋敝,进入高速发展期。一年多时间里,中年宏一往返于城市与乡下之间,聚会、打工、出游,试着适应这个与此前40年在中国完全不同的生活。 >在日本,宏一幸运地见到了回到故乡的原开拓团部分成员,其中就有挨家挨户叫人的邻居新野先生。而逃亡途中离他们一家而去的静姨母一家四口,有三口病逝在中国,仅存的大儿子也被中国家庭收养,后来杳无音信。 >有着类似命运的不只宏一一个。 >1975年3月,日本 ... 厚生省正式开始调查“遗华孤儿”群体,并在经济上与探亲返乡诸方面给予补偿和方便。当时,日方将这些日本军队从中国大陆撤退和遣返期间、被中国人收养的未满13岁的日本人定义为遗孤,统计总数超过4000人。 >只是,不同的人生经历促使这些“遗华孤儿”做出了各种不同于人们想象的命运选择。 >有的因在“文革”中被打成残疾,坚决返回日本;也有的因做过护士,目睹过太多战争的残暴画面,留在中国“还债”;还有人在回到日本后,拒绝再认海那边苦苦思念的中 ... 亲。 >不管是怎样的选择,都是伤口愈合后的再一次撕裂。 >王林起与中国家人的合影 >1982年,在返日探亲一年零两个月之后,宏一再次坐上了前往中国的飞机。他选择了做回王林起,选择了兑现自己“我会回来的”的承诺。 >在这架连接命运两端的飞机上,王林起嚎啕大哭。他想起了1945年逃难中惨死的日本母亲白石贞,也想起了大陆那边视自己如己出的养母贾凤朝;他想起了10岁逃难中那片如魔域绝地般的原始森林,也想起了此去或将再也无缘见到的日本故土。 >机舱里的人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什么。没有人能体会王林起此时的心情,这个泪水难遏的中年男人,到底哭的是王林起还是宏一的命运? >那段时间,贾凤朝被邻里羡慕不已,邻居都知道她养了一个“胜似亲儿”的日本儿子。王林起背回了一台12寸的索尼电视机,让贾凤朝在80年代就早早地看上了彩电。而这位再普通不过的中国妇女,则把最朴素的爱与善教给了王林起。 >王林起的中国妹妹王淑清直到初中时,才知道大哥并不是自己的亲哥哥,竟然是个日本人! >多少年过去,王家子女一直和睦相处,如同骨肉同胞。 今天,坐在笔者面前的王林起已经83岁。他从未想过,万幸穿越那个一家六口半年之间或离或死、那个“死很容易,活也不是”的战乱年代之后,自己在中国的第二次生命,竟然可以延续这么久。 >前几年,他在跟朋友聊天中讲起自己的经历,朋友鼓励他将自己的故事写出来。他写出来之后,又不断有电视台、媒体找他采访。他的故事也在日本NHK播出。 >如今,他享受日本 ... 海外遗孤的关照计划,每年可以带一名家属享受一次12天的免费日本探亲旅游。“像我这样的人,光我知道的在中国就有好多个。” 2017年9月18日,王林起做客北京电视台 >“如果我们这种人回日本, ... 也会给我土地、工作之类,但是我不想回去了。中国对我太好了。当年我第一次探亲厂里就给了我500元补助,在日本的一年零两个月还照发工资。我退休后还高标准给我分配了房子。” “还有,我的养父虽然很早就去世了,我的养母还在,今年95了,她的亲生子女有时都认不出,但见了我都会一眼不眨地冲我微笑,她还认得我。” >在近年来一些纪念活动中,王林起张嘴一口典型的北方普通话,常让人对他“日本遗孤”的身份产生错位感。他有时会抱着养父留给自己的一床墨绿色毛毯出场,说起做收旧货生意的养父,如何想法设法给他留下一辆收来的日本自行车,如何带他下馆子听戏等等充满温情与亲情的生活细节。 >最开始,王林起都会直接说“我的父亲”“我的母亲”,之后,为了区分生父生母,不得不改说“养父”“养母”。往往说着说着,80多岁的老人就红了眼眶,浑浊的泪水翻越满脸的沟沟壑壑滚落。 >在与观众的互动中,有时会有观众提问他如何看待今天的中日关系、如何看待年轻人打砸日本车?有一次,老人回答说,别的我管不了那么多,我只知道我的中国父母对我非常好,我的生父也是善良人,醉酒说错话第二天都会上门向人认错。 >2011年,黑龙江的开拓团民亡者名录碑被泼上油漆(资料图) >历史经常是荒诞的,而这次,两个国家之间至今无法和解的过去,还有两个家庭之间永远无以回报的恩情,又让他如何割舍? >王林起跟养母学得一手包水饺的好手艺。当年在开拓团时,宏一家雇佣了一位中国农民帮工。那年冬天的某个夜里,雇工送来裹在大衣中的一大碗热腾腾的食物,这是宏一第一次吃到饺子。后来他慢慢知道, 那天是中国的春节,饺子被中国人用来庆祝最隆重的节日和表达最热忱的情感。 >回日本探亲时,他同样亲手包了饺子给日本亲友吃。他特意挑选了白菜猪肉做馅,那是与他在东北吃到的中国农民裹在大衣里送来的同样的味道。 >退休后,王林起经常回日本探亲 >直到如今,王林起仍不知妹妹登美子与弟弟秀策的生死下落,也不知父亲是否如“据说”中那样死在苏联,更不知母亲是否有坟茔存世。 >今天,不认识他的人,只会把他当成北京街头的一个普普通通的长眉毛老头。而一些无法诉说的记忆碎片,随着岁月流逝,也只怕要永远埋葬在老人的脑海中,比如生母曾说,“你爸爸可能回到日本了,我们也一定要回去”;再比如,回忆深处,在冬夜的炉火旁,趴在妈妈背上的宏一听母亲轻声唱着那首《红蜻蜓》: >晚霞中的红蜻蜓 >你在哪里哟 >童年时代遇到你 >那是哪一天 >…… >年方十五姐出嫁 >她音讯全无 >等待姐姐归来 >夕阳下的红蜻蜓 >...... (全文完)更多“王林起”们的命运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资料,从1972到1995年,赴日定居的在华遗孤有2171人,更多的人则在中国度过了一生。 >遗华日侨由于与日本社会长期分离,又缺乏良好的日语能力,大多生活在日本社会的最底层。 >他们和他们的子女,都是战争的受害者。 长按二维码,关注“龙哥的战场” >过去的故事 >5、一位女记者和三个 ... 人逃犯的故事 >4、中越边境线上的秘密通道 >3、35年后,他终于等来了妈妈 >2、两岸军方接力护送他回家,50年前曾被定为叛徒 1、父亲葬在三八线北,他只能对着谷歌地图祭拜 0、致广大读者的一封道歉信 以笔为戈,为生命而歌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一个日军遗孤,画了半辈子毛主席像,他终于回到了日本,却又选择返回中国 │ 止戈出品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东北「 ”易帜”—北洋军阀终结的标志

    1926年12月1日张作霖就任「”安国军”总司令,「”安国军”以奉军为主,意图统一中国。却在北伐军、晋军、冯玉祥军的联合打击下,屡战屡败。面对...的不利形势,张作霖自认大势已去,无力挽回。于6月2日发表「”出关通电”,次日即乘专列离京,前往奉天,以期能够卷土重来。可没想到,专列行进至皇姑屯时,被日本关东军提前布置好的炸弹炸毁,张作霖重伤殒命。张作霖为什么日本人想要炸死张作霖呢?要知道当时日本为了

  2. 这个河北人1941年弃暗投明,为解放东北牺牲,吉林还有他的纪念碑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河北邢台平乡人,在吉林四平作战时牺牲的马仁兴烈士。马仁兴烈士马仁兴1904年出生于河北平乡县一个农村教师家庭。1926年,马仁兴毕业于开封军官学校,之后投奔冯玉祥部。在西北军中,他从文书、军政治部宣传员做起一直到升任上校参谋处长、少将参谋长以及第十四

  3. 崇祯有多苦:10年灾害、4年瘟疫,东北有皇太极、西南有李自成

    导读:公元1627年,落水生病的明熹宗朱由校服用「”仙药”身亡,因其三子早夭,身后的皇位只能有自己的弟弟朱由检继承,是为明思宗。就在朱由检继承皇位的前一年,公元1626年,东北地区后金政权的建立者努尔哈赤病逝,其身后汗位由第八子爱新觉罗·皇太极继承,开启了后金政权的新时代;就在朱由检继承皇位的第二年,公元1628年,初一登基便想着大施拳脚的朱由检开始了对驿站的精简改革,时为银川驿卒的李自成失业,并

  4. 清朝末年鼠疫是如何肆虐中国东北的?

    (⊙_⊙)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NO.1249-清末东北鼠疫作者:李团长制图:孙绿/校稿:猫斯图/编辑:养乐多鼠疫又出现了。尽管这种病已经多年没有在现代社会被发现,但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仍然时不时有对鼠疫的表现。那尸横遍野,药石罔效的场面,往往令观者不寒而栗。

  5. 1910-1911年东北的肺鼠疫流行及应对

    1910-1911年东北的肺鼠疫流行,就可以认为是处在这两种趋势的交错点上的事件。1910年9月16日,在俄国的达乌里亚发现了首例患者。到11月,肺鼠疫流传至哈尔滨等东北北部地区,至1911年1月,在包括东北南部的广大地区出现了大规模的流行。1910年10月27日,哈尔滨的俄国租界发现了第一例肺鼠疫患者。俄国方面派出来自东清铁路公司的人员,偕同医师对傅家店的肺鼠疫发生情况及相应对策展开调查,并会同商会协商应对举措。

  6. 康熙面对沙俄入侵时,局势更有利的清朝,为什么还要割地求和

    从中方来看,我们已经做出了巨大让步,将贝加尔湖地区拱手让与俄国人,令这个世界上巨大淡水湖泊成为异域。从俄方来看,贝加尔湖归属俄国"理所应当",而让他们失去了黑龙江的航行权是巨大的损失,是如此难以接受,侵略者之嘴脸昭然若揭。有朋友不禁会问,为什么我们胜利了还要做出巨大让步?然而,沙皇俄国的帝王们都有一颗扩张领土的进取之心,要知道在以海洋文明为主流的欧洲,海域之意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不言而喻的。

  7. 东亚王阳明学说与维新革命

    1阳明学在近代东亚引起风潮,并成为知识分子维新或革命的精神动力,当首推日本,而其影响则及于中国与...的知识分子。日本近代风行阳明学,可从蒋介石的留日经验谈起。

  8. 富饶的东北为什么成了"北大荒"?

    然而,至清朝后期,东北地区才一百多万人口,名副其实的北大荒,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源是什么呢?经过三百年经营,东北地区人口几百万,经济发达。清朝末年,沙俄和对东北地区虎视耽耽,迫使清朝取消禁令,河北,山东一带过剩农民大量涌入东北,掀起闯关东热潮。经过几代人的艰辛耕耘,昔日地广人稀的北大荒,一座座城市拨地而起,农田连片,村庄遍地,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年产上亿斤商品粮的大粮仓。

  9. 清朝的「 ”龙兴之地”如何一步步变成了 ... 地盘?

    「”龙兴之地”是指一个王朝起源、发迹的大本营。清朝最高统治者是来自东北的满人,因此东北地区自然就成了清朝的「”龙兴之地”。清朝入主中原后,东北与中原地区融合到了一起,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在清朝前期,满清统治者并不允许...移居到东北。但到了清朝后期,东三省却俨然成了...的地盘,这期间究竟经历了什么变化呢?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后,很快就融入了汉文化之中,但东北地区却成了例外。清朝统治者严令...不

  10. 山河地理 |「 ”辽西走廊”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发展

    人类是在既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活动并进行历史创造的,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历史活动和文化创造的自然基础。

随机推荐

  1. 西红柿四大常见错误吃法

    西红柿是我们常吃的蔬菜,其丰富的营养极有益身体健康,但西红柿错误吃法不仅无益健康更会引发疾病。中医提示,西红柿4大错误吃法吃出疾病来!错误吃法1:长久加热烹制西红柿长久加热烹制后会失去原有的营养与味道,对身体无益。错误吃法4:服用肝素、双香豆素等抗凝血药物时吃西红柿西红柿含维生素K较多,维生素K主要催化肝中凝血酶原以及凝血活素的合成。维生素K不足时,会使凝血时间延长造成皮下和肌肉出血。

  2. 西游记十大妖精武力排行榜

      西牛贺洲,群魔乱舞;取经路上,众妖难除。以唐僧师徒为核心,以孙悟空为主力战将,围绕妖精的后台,实际战力,自身法宝和独家绝技来分析,下面中国小编将将跟大家说说《西游记》群妖中谁才是真正的神通广大?  十、黄花观百眼魔君蜈蚣精  又名夺目怪,盘丝洞七位美艳蜘蛛精的师兄,...

  3. 45岁后,进入「 ”养命黄金期”,跨过3道「 ”寿命坎”,或可长命百岁

    数据显示,我国平均寿命已达75岁,但依旧有很多人未到平均寿命就已离开人世。

  4. 搞笑的爱情宣言

    淡淡的微笑,是爱情的信号,喧嚣的热闹,有危险的需要,保护的面罩,是脆弱的...,坚强的依靠,是你给的怀抱,亲爱的你,永远最有效!看看我的眼睛,你会发现你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最幸福的是真爱,最怕是无情,最后悔的是错过,最想的是和你在一起。世上最难断的是感情;最难求的是爱情;最难得的是友情;最难分的是亲情;最难找的是真情;最可爱的是你微笑的表情!

  5. 梦见当兵梦到当兵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当兵好不好

    梦见当兵,收入会增加。商人梦见当兵,竞赛对手会严重地威胁著自己。梦见士兵,意味着一生要靠出卖苦力维生。女人梦见士兵,会对一直未能生育,忧心如焚。梦见原地跑步梦到原地跑步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原地跑步好不好少女梦见士兵,因找不到称心如意的男友,迟迟未能出嫁。青年男子梦见士兵,因为生活艰苦,所以无力完婚。梦见和士兵交朋友,危险会来自敌人。

  6. 吃完火锅立即喝酸奶吗?半个小时后再喝效果更佳

    听说下雨天和火锅很配。火锅是一年四季不挑时节的美味,它鲜香麻辣,食材丰富,口感爽喉。

  7. 梦见付房租意味着什么 梦见付房租会怎么样 – 周公解梦

    现实中付房租可能是大家头疼的一件事,那么,梦中也是一样吗?梦里的房租会不会是好事的象征呢?那么,梦见付房租会怎么样?梦见付房租表示梦者开始关心自己并负起对自己的责任。梦见自己收房租说明梦者开始经商,并预示著为他带来利益。梦者必须为自己创造更大的活动空间,从而激发出自身更多的潜力,梦见自己付房租则表示了这层含义。梦见烧鱼是有什么含义梦见烧鱼是好预兆吗–周公解梦

  8. 你走得多快?你的答案可以预测你心脏病死亡的风险

    -英国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这项研究可能有助于研究人员确定哪些人死于心脏病的风险更高。[关于你心脏的十大惊人事实]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英国42万多中年成年人的信息,他们被跟踪了大约6年。然而,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检验人们的步行速度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用来改善目前预测心脏病死亡风险的指标,研究人员说,这项研究还研究了步行速度是否与人们死于癌症的风险有关,但它没有找到一个一致的链接。

  9. 德育故事:《二十四廉》【四集卷七】

    四集卷七《二十四廉》廉篇一、羊舌叔姬。大夫羊舌子之妻也。羊舌子欲烹与子食。童子岂可食以不义之肉。叔姬知拒羊必不容。晋国有个女子叫叔姬。羊舌子生性方正。羊舌子不肯收受。可以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这件偷羊的事情发作了。周楚江乙为郢大夫。是故盗得盗妾之布。盖上不明则下不治。相不贤则国不宁。周朝楚国的江乙。楚国宰相以为这是江乙办理地方不善的缘故。江乙的母亲失去了六丈四尺的布。等到钟会要了羊耽的儿子名羊琇的。

  10. 一个天文体是否以其引力潮汐洪水引发了古代神话的全球洪水?-第二部分

    这是两篇文章的总结部分,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科学假说,将各种古代洪水神话与主流科学事实联系起来,第1部分提供了似乎与世界各地存在的许多洪水故事相吻合的科学事实.在确定了发生大规模全球事件的可能性之后,它提出了此类事件可能是由天文物体的近距离接触引起的可能性.本节将考虑科学是否允许这一理论可行.请阅读本文第1部分.,在这里,我根据格雷厄姆·汉考克的研究绘制了洪水神话的所有位置,并覆盖了一条可能的地面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