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他是为中国寻找「 ”文化自信”的国学大师,却在愤怒中绝食而死

1968年初夏,国学大师熊十力面对不断的冲击和拷问,怒不可遏,决定绝食明志。期间,他不停写作,写成了又烧掉,烧掉了又重写,生命的最后关头,这位「 ”民国狂士”绝望地呼喊:「 ”中国文化亡了”,溘然长逝,享年83岁。 1、 放牛少年的逆袭 1885年,湖北黄冈的农村,熊十力出生了。他家里穷,父亲是个穷教书先生,一年坐馆赚不了几个钱,熊十力年幼时不得不去帮别人放牛补贴家用。等长大点了,熊十力也跟着父亲念书识字,读的是四书五经和二十四史这样的传统经典。 但这样的穷读书人,在当时的中国太普遍了。吴敬梓的那本《儒林外史》里,就写过许多迂腐穷酸的童生、秀才,考了半辈子也每个功名,沦为乡里的笑柄,后来鲁迅先的《孔乙己》,也用辛辣的笔法表达了对这种人的同情。 如果一个人家里穷,却不务生产,只想着读书考个功名就大富大贵,那么等待他们的一生的悲剧。中国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中,一共只录取了10万名左右的进士,绝大多数人没机会「 ”一举成名天下知”。 生在这样贫穷的家庭,给熊十力的成长带来了许多挫折。15岁那年,熊十力被送到外地去读书,因为家里穷,总是被同学嘲讽,一怒之下,熊十力辍学回家,继续放牛务农,闲时就自学经史子集,尤其喜欢读船山先生王夫之的书。 其实不仅仅是熊十力,那个时代的进步青年,都很喜欢王夫之。 谭嗣同说:「 ”万物招苏天地曙,要凭南岳一声雷。”王夫之是衡阳人,南岳一声雷,就是说他的思想如一声惊雷。 章太炎说:「 ”船山学说为民族光复之源,近代倡义诸公,皆闻风而起者,水源木本,瑞在于斯。”王夫之的学说,是汉族光复的本源,革命的指导思想。 1902年,早就想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17岁的熊十力,终于如愿加入了革命军,成为了武昌新军凯字营的一名士兵。此后,他在武昌起义、二次讨袁运动中冲锋陷阵,为推翻满清 ... 和讨伐独裁者袁世凯奋不顾身。 革命成功,民国建立,一夫已死,卸甲归田。 33岁的熊十力,想要用另一种方式来继续革命,那就是研究学术。他说:「 ”党人绝无在身心上做工夫者,如何拨乱反正?”革命党人都没有好好研究思想的人,要怎样做人民的表率呢? 2、 一生为中国寻找「 ”文化自信”, 愤怒中绝食而死 熊十力一生的学术研究,最终目的是在为中国寻找「 ”文化自信”。 当时,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思潮的涌入下,已经毫无招架之力。代表着先进、科学、民主的西方思想,虏获了大多数青年的心。 熊十力是读经史子集长大的,他是懂中国文化的。对于中国文化日渐式微的现象,他感到自己责任重大。 他说:一个民族要生存下去,必须要有自己的哲学,自己的文化。 他闭门研究儒家学说,要在里面找到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 ”文化自信”。他将儒家经典彻底解构,与诸子百家和佛法结合,独创一种具有现代哲学思辨精神的新儒家哲学,著书《新唯识论》以阐述之。 正是这本书让熊十力在学术界名声大噪,被请到南京中央大学、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哲学。新中国成立之后,熊十力以中国文化专家的身份,经常被国家领导人请教事宜,参与中国文化的建设。为了让他安心住在北京,国家特意给他分配了一套在后海的小四合院,一时间各路名流如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郭沫若等纷纷前来看望,熊十力感到振兴中国文化也指日可待。 但是,这种理想没过几年就幻灭了。 熊十力已经不能在北京待下去了,只好搬到上海居住,闭门著书,以为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但风暴终究没有绕过这位与世无争的老人,偌大的中国,已经没有可以让熊十力安静著书的书桌。 1966年,熊十力在上海的宿舍被查封。 此后,他常常穿着一件褪色的灰布长衫,腰间胡乱地扎一根麻绳,在公园、大街上盲目行走,并自言自语:「 ”中国文化亡了!” 1968年,在受尽了摧残侮辱之后,熊十力决定绝食而死,绝食期间患病不肯服药,于当年5月23日抢救无效,与世长辞。 一代名士大儒,就这样远去了。 3、 见了那么多国学骗子, 我非常怀念熊十力 直到今天,我依然非常怀念熊十力。尤其是在我见到今天那么多国学骗子之后。 经过几十年的文化断层,中国国学大师已经凋零殆尽,而市场的巨大需求又催生出一大批打着国学大师名号的骗子,扮演着虚假可笑的国学繁荣热潮。 所谓的「 ”读经班”,将本来活泼可爱的小儿训练成呆若木鸡的诵经机器。 所谓的「 ”论语新解”,用心灵鸡汤强行解释孔子的思想,不管遇到了多大的问题,总是拿出万能的解决方案:「 ”要问一下你们的内心”来麻痹众人。 所谓的「 ”传统女德”,将封建文化中压迫女性的三从四德说成新时代女性的美德,要求已经生活在男女平权社会的中国女性,继续去做男人的附属品,忍受一切男权的暴力并以此为荣。 所谓的「 ”国学大师”,不过是精心打扮的商人,将国学当成他们的生意来做,将传统文化当成沽名钓誉的捷径。 大师不是硬造出来的,更不是只要有钱就能培养出来的,几十年来,我们在科学技术上确实有着巨大的进步,但是在人文思想上,依然举步维艰。 这就是我们怀念熊十力的原因,有些东西远去了,就真的远去了。

他是为中国寻找「 ”文化自信”的国学大师,却在愤怒中绝食而死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孔祥熙是如何成为孔子75代孙的?

    南京......成立以后,孔祥熙历任实业...、财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和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2. 树欲静而风不止,下一句流传了2000多年,背后的故事令人心酸

    品读历史,解读优秀家庭文化。

  3. 名人启示录:老子原创《道德经》,为何孔子修订《六经》名声更响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4. 批判孔子、干翻朱熹,76岁用剃刀自尽,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简单​

    我们大家都生过病,也都治过病。不知道大家寻思过没有,诊断与治疗的差别?诊断是摸清楚你得了什么病,治疗是对症下药。

  5. 了解一下,古代六位「 ”仁宗「 ”皇帝

    仁,在古代儒家学说中,被认为是道德规范的最高标准,也被认为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

  6. 读史明智:从《史记·鲁周公世家》入手,看西周姬姓诸侯的兴衰史

    提到春秋时期的鲁国,我们知道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但是不要忘了还有一位比孔子更早的牛人也是鲁国人,他就是鲁国的建立者周公旦。

  7. 中国人为什么不应该 ... 孔子和商鞅?

    一些中国人经常...孔子,说孔子的思想虚伪、腐朽、落后,看不起女人和劳动人民,为统治者服务等。我们可以...思想落后的当代人,却不能...孔子和商鞅,为什么呢?孔子和商鞅是2300多年前的人物,他们生前是风云人物,改变了当时的历史。今天的人凭什么...家?孔子、商鞅的时代,是中国的婴幼儿时期或者小学阶段。

  8. 孔子最喜欢的年青人是什么样子?

    长者喜欢一个年青人,无过于把他收为女婿。

  9. 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是要人类倒退吗

    过去,由于传播手段的落后,普通人接触到的通常都是儒家经典,其他诸子言论即便见到,也是经过筛选后的辅助读物。像《老子》这样尊道贵德而轻仁薄礼的经典,除非改造成符合统治者的口味,否则是很难进入大众视野的。因此有人认为,通行本《道德经》存在着很多被篡改和增删的嫌疑。

  10. 读书人在古代地位高吗?其实不然,看他们三个就知道了

    文/晨曦水滴人生感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识字,历来被人们看做是高端的行业,端坐庙堂之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随机推荐

  1. 擦肩而过

    擦肩而过   美文精选一:   擦肩而过   文/少年阿兵   偶然的一次擦肩而过   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   只顾著埋头走自我的路   装着自我所认为的“狗屁洒脱”!   眼角余光中的你是否也在此刻困惑   为何不停下脚步来耐心的倾听彼此的诉...

  2. 汉武帝的感叹:世人皆知李广难封,可知李广难用乎?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还记得上小学时,每每念起卢纶的《塞下曲》,便会对西汉的这位飞将军李广肃然起敬。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上了高中,读了王勃的《滕王阁序》,才知道飞将军虽一身武艺,却难以封侯,为他的机遇打抱不平且感到惋惜,为什么李广没遇上伯乐?01刘邦时期,李广能否有望封万户侯?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首虏多,为汉中郎。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

  3. 尼尔·阿姆斯特朗将阿波罗11号的老鹰降落在月球上时,看到了

    “大多数人都熟悉阿波罗11号着陆的16毫米电影,”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马克·罗宾逊说,罗宾逊补充说:“不过,这一视角是从右边的窗口看出去的,完全忽略了阿姆斯特朗在老鹰接近月球表面时所看到的危险。”LROC小组模拟阿姆斯特朗从窗口看到的情况。阿波罗11号50点:历史性登月目视记录的完整指南阿波罗11号的尼尔·阿姆斯特朗在登月舱鹰接近620英尺宽西陨石坑东北侧的瞄准点时所看到的模拟景象。

  4. 放生故事:快乐的人

    几年以后,王先生的一个邻居想要把他的水牛卖给屠夫,因为它已经老得干不了活了。那头水牛似乎已经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了,它从主人那里逃走,径直跑到王先生面前。它在王先生跟前跪下,向他求救。身教胜于言教,王先生的孩子们总是很快就学会像父母一样去做人。王先生总是与人为善,因此他的孩子们也学会了善待他人。王先生工作起来一丝不苟,因此他的孩子们学习也很认真仔细。

  5. 禅杖太短

    有个新来的和尚对赵州说道:“我从长安来,横扛着一条拄杖,却不曾碰着一个人。”和尚顿时就傻了眼。

  6. 大师心态

    大师年轻时在上海穷困潦倒,常常为一顿饭发愁。一日,大师画了一只老虎,拿到街上卖。老外想了想,觉得大师说得很对。可那时大师还不是大师,是个普通的、默默无闻的青年,但就是这个心态,使这个青年日后成为一代雕塑大师,当上了中国美术馆馆长,主持雕塑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留下了许多传世经典雕塑作品。他就是一代宗师刘开渠。>我们常常埋怨自己没有成为伟人,却不知道自己是否具有良好的心态。

  7. 为什么人可以听见声音?

    声音是一种由高低不同的空气压力形成的不可见声波,它能被人耳所感知。看似简单的耳朵,其实是一个大家庭。声波从耳廓进入耳道,振动鼓膜。鼓膜是一片紧绷的小皮,声波会使它振动。耳蜗的液体由此产生了波动,并推动从液体里一行行毛发细胞中伸出来的纤毛,这种纤毛通常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纤毛运动产生神经信号,通过类似于...线的结构—人体内的神经传递给大脑。这样,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8. 【坐马扎,听故事】两大海军基地(一)

    抓住这个环节,有利于整个海军建设的迅速进行。李鸿章在面对旧式水师向近代海军的历史转变中,认准这一重要环节,展开了营建基地的巨大工程。清朝统治者对这一地区的战略意义和防御要求一向极为重视,但对海军基地的选址则颇费周折。前后十余年中,烟台、大连湾、天津、旅顺口、威海卫、胶州湾等地点先后被提了出来。

  9. 鱼鱼雅雅是什么意思?

    【拼音】yúyúyǎyǎ【解释】形容车驾前行威仪整肃的样子。【出处】唐·韩愈《元和圣德诗》:“驾龙十二,鱼鱼雅雅。”【例子】【相关】百度“鱼鱼雅雅”

  10. 二战时,希特勒为什么要救已经失败的墨索里尼呢

    正在打仗的意大利突然出现一个突发事件,当天意大利发生政变,墨索里尼被捕并送往荒无人烟的马达莱纳岛拘禁。希特勒拯救墨索里尼可以说是花了巨大代价,希特勒为什么花这么大的代价还拯救已经失败的失势的墨索里尼呢?第一点就是墨索里尼是最先创建法西斯政权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