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批判孔子、干翻朱熹,76岁用剃刀自尽,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简单​

我们大家都生过病,也都治过病。不知道大家寻思过没有,诊断与治疗的差别? 诊断是摸清楚你得了什么病,治疗是对症下药。 就拿《笑傲江湖》来说,令狐冲体内真气乱窜,「 ” ... 人名医”平一指一把脉就知道了病因,却无法将令狐冲治愈。 少林的方丈大师,并不以医术闻名,结果人家愣是用《易筋经》治好了令狐冲。 人会生病,机器会有故障,社会也会有问题。 每当社会问题比较严重的时候,就会有人尝试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也会有人把这些办法付诸实践,前者如韩非子,后者如李斯。 就是说,思想家与政治家,能力、目的与手段有本质区别,思想家是「 ”诊断”,政治家才是「 ”治疗。” 「 ”妖儒”李贽 大明王朝发展到万历年间,像一个老态龙钟的老人,步履蹒跚却在苟延残喘;又像一个机器,运转困难,在油料耗尽之前,「 ”根本停不下来。” 朝廷官方认可的程朱理学,从各个层面告诉你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整个社会死气沉沉。 明眼人都知道,大明朝「 ”得病了。” 这个时候,一个叫李贽的人,尝试给大明朝把脉看病。他猛烈抨击程朱理学思想,其言论相当于「 ”无声处、起惊雷。” 针对理学家的「 ”道统”,李贽认为,「 ”道统”在南宋达到巅峰,可是宋明以来,国势反倒不如没有「 ”道统”的汉唐王朝? 朱熹地下有知,估计也只能默默地把棺材板捂紧,这问题俺确实答不上来。 李贽尤为讨厌的是「 ”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他认为「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也就是说,人世间的真实生活就蕴含着道,老百姓一衣一饭都是发乎自然,为什么你们理学偏偏强调「 ”从天而降者谓之礼,从人得者谓之非礼”? 照这样讲,难道老百姓自己亲手蒸出来的米饭是非礼的,只有天上掉下来的熟米饭才能吃? 理学家在李贽的激烈言辞下,如同王朗遇见了诸葛亮,根本不给你辩驳的机会。 李贽专打理学家的七寸,感觉还不过瘾,他将矛头直接对准了儒家的祖师爷孔夫子。 提出了当时最劲爆的口号——「 ”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 李贽的基本观点是,孔子说的有道理的,我倒是可以效法,他说的不对的,你们凭什么逼着我也学习? 李贽还抛出一个儒家信徒们解答不了的问题,假如一切都以孔子的理论为标准,孔子出生以前的人都是禽兽吗? 他在自己的小品文《赞刘谐》中借刘谐之口,公开嘲弄道学家,也直接跟孔夫子叫板。 有一位道学先生,自称是孔丘的真正信徒。正好碰到刘谐。 刘谐嘲讽道学家:「 ”你说你是孔夫子的信徒,我还是他哥哥呢!” 这位道学先生,一派正经说道:「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你是何方神圣,敢这样大逆不道。” 刘谐回答:「 ”怪不得孔子没有出生前的三皇五帝时期,人们白天还要点蜡烛生活。” 通过这种调侃的方式,李贽将道学家的目光短浅表现得淋漓尽致。李贽甚至认为,大部分学习儒家思想的,类似矮子去看戏,根本不知道里面在演什么,只能跟着瞎起哄。 这对于大明王朝而言,无异于思想异端,因此李贽的著作如《焚书》成了禁书,他本人也遭到了当时执政的内阁首辅沈一贯的迫害,被关进了监牢。 李贽是穿越回去启蒙大明朝的? 李贽的思想不仅「 ”异端”,还很前卫。 比如他的女权主义。 李贽提出男女平等的思想,认为所谓的女人头发长见识短,是因为这个万恶的社会把女人关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你怎么让女人和经常出门闯荡的男人比见识。 他还反对固有的纲常,封建纲常把人伦顺序排列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他认为夫妇才是第一等伦理,其他都在后面。 还有,关于寡妇问题……李贽提倡婚姻应当自由恋爱,失偶妇女也可以再嫁,没有必要去枯守空房。 他在湖北麻城开坛讲学,公然收女人为徒,他还夸女徒弟梅澹然是「 ”须眉所不及”,在他的作品《初潭集》中,他专门记录了25位女性的事迹,赞赏她们有才识、有见识。 从这些思想上看,李贽的思想确实跟现代人比较接近,说他是思想的穿越者也不为过。 但是,他所设想的理想社会,过于强调个性,过于强调自由,从政治实践的角度,很多都是无法实现的乌托邦。 比如他抛出「 ”童心”理论,所谓的「 ”童心”其实就是人的本性、本能。他认为人靠「 ”童心”就能和谐共处,就能达到社会大治。而儒家传统的「 ”德礼刑政”式的治国体系,只会摧残人的本性,因此应全部废除。 哪怕是政治文化昌明的现代,我们依然需要道德与法制并行,光靠本性,社会岂不是乱了套? 不得不说,这跟近代法国的启蒙思想家还真有一拼,想的倒挺好,却无法在现实中进行操作。 李贽思想的局限 李贽的思想然有许多闪亮的思想火花,但究竟抵挡不了旧思想的束缚,跳不出时代的窠(kē)臼,也造就了他矛盾的人生。 他总是表现出视功名利禄为粪土的倾向,按理说,既然弃官归隐,就应该像陶渊明那样过着文墨自娱的生活,但是他的著作,又充满了功利思想。 明白没?李贽不见容于社会,又保留了「 ”为万世开天平”的愿望。 他最得意的著作《藏书》中,一面非议儒家思想,一面又自豪得说,谁能真正读懂里面的思想,出将入相,名垂青史不在话下。 在这本书中,李贽对经济、财政颇为关注。他认为古今的贤臣不是那些满口道德说教的人,而是那些实际做事,帮助 ... 发展经济和寻找财政的人。 按照他的标准,他称张居正为「 ”宰相之杰”,可见,他的思想仍旧是构建在传统儒家「 ”圣人之治”的基础上。 但是,张居正这类人要达到目的,需要铁腕手段,必然追求整个社会的铁板一块,思想自由是无从谈起的。要是张居正这样的人物出现,哪还容许李贽这样的异端存在? 李贽欣赏的前辈何心隐就是被张居正给除掉的。 可以说,希望出现那种能干大事,又不钳制自由的「 ”圣人”,这是不可能的。 李贽还没想到专制皇权下的能臣干吏涉足经济的危害。 大一统国家都有财政饥渴症,多少钱都不够皇帝和朝廷花,每到朝代中后期,总会出现一些理财专家,打着 ... 指导经济的名义,实际上是帮皇帝从民间抽取财富。 李贽评价道德标杆人物海瑞,就跟那万年青草一样,在霜雪中屹立不倒,可是做不了栋梁。 但是海瑞却意识到了皇帝开矿加税对百姓的危害,还提出了与其开矿,不如开放海外贸易的措施,在这个层面,李贽还不如海瑞。 李贽对海瑞的评价,何尝不是他自己的写照。在现实层面,张居正和海瑞都能够给明朝续命,李贽则不行。 被下狱后,在大牢里,他趁侍者不备突然抢过剃刀,朝自己的脖子上来了一刀。 鲜血喷涌而出,溅了老者一身,但是这一刀还没有致命。 侍者惊呆了问道:和尚痛否?答:不痛。然后侍者接着问:和尚何自割?老者答道:七十老翁何所求? 李贽亲手给自己纠结的人生划上了一个句号,然而,他是那种对社会问题有敏锐认识的「 ”诊断者”,却不是一个合格的「 ”治疗者”,因为定位不清晰,造成他现实中不得志,恐怕他到死也没明白。

批判孔子、干翻朱熹,76岁用剃刀自尽,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简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2. 孔祥熙是如何成为孔子75代孙的?

    南京......成立以后,孔祥熙历任实业...、财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和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3. 中国历朝帝王----明朝(下)

    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朱厚熜是兴献王朱祐杬的次子,幼时聪敏,兴献王亲授书史,通《孝经》、《大学》及修身齐家治国之道,重礼节,遇事有主见。其母子入宫前与礼部已有两次争议。

  4. 哱拜之乱:大明文官地位过高、武将地位过低所结出的一枚苦果

    ——《万历野获编·补遗》景泰时期,由于武将在土木堡之变中损失惨重和文官于谦在京师保卫战中打退了瓦剌的大军,武将的地位开始降低,文官的地位开始提高。这种情况下,发生了大同巡抚年富越职干涉大同总兵郭登处理军务一事。事后,郭登将年富这种明显的越职行为上报给了明代宗,明代宗又将此事交给了兵部尚书于谦处理。

  5. 树欲静而风不止,下一句流传了2000多年,背后的故事令人心酸

    品读历史,解读优秀家庭文化。

  6. 名人启示录:老子原创《道德经》,为何孔子修订《六经》名声更响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7. 批判孔子、干翻朱熹,76岁用剃刀自尽,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简单​

    我们大家都生过病,也都治过病。不知道大家寻思过没有,诊断与治疗的差别?诊断是摸清楚你得了什么病,治疗是对症下药。

  8. 皇帝上联:灯明月明,大明一统,大臣无法答出,6岁小童张口就来

    皇帝也没例外,在一众侍卫的护卫之下出来与民同乐,共赏花灯。于是他就说了一句:灯明月明,大明一统。就在所有人都苦苦思索之际,这个当时年仅6岁的小神童一张口就说了一句下:君乐臣乐,永乐万年。这下联一朱棣就十分高兴,他看得出这个小神童是在夸自己呢,亲自将彭印山抱了起来,夸他是神童,还允许他在宫中呆了一段时间,赏赐了很多财宝,甚至还为他免税10年。

  9. 了解一下,古代六位「 ”仁宗「 ”皇帝

    仁,在古代儒家学说中,被认为是道德规范的最高标准,也被认为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

  10. 王阳明一出山就把刁民横行的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可见心学的强大

    从贵州到江西,这一路王阳明足足行了一个多月。而我们的主角王阳明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接管了庐陵。不出所料,王阳明第一天上班,在县衙外面击鼓鸣冤的百姓便有黑压压的一大群。但实际上,他们对于王阳明的承诺丝毫不抱希望。做出承诺以后,王阳明派人把庐陵的各种税收单子调了出来,发现这里的杂税多如牛毛,而且大多来历不明。

随机推荐

  1. 冯太后简介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冯太后生平

    14岁时被选为文成帝的妃子,后被册封为。死后,冯氏操纵政权。献文帝尊冯氏为皇太后。在冯氏的指导和辅佐下,北魏孝文帝把「太和改制」推向...。452年,被选为魏文成帝的贵人。476年献文帝病死,再度临朝称制达十四年。在两度摄政期间,将北魏的汉化推向巅峰。

  2. 李白的身世之谜 历史上诗仙李白的身世之谜揭秘

    >李白的家世就是一个谜,历代学者进行了不少研究和考证,但至今仍未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如李白所认的族叔李阳冰,也是李暠的九世孙,论理与李白同辈,又如李云是李渊儿子李元庆的曾孙,为李暠十一世孙,李白也称之为叔,把自己降低了三辈。李暠九世孙的说法可能是李白本人或其先人的编造,目的是抬高自己的门第。所以李白始终对自己的父亲讳莫如深,躲躲闪闪,也不敢向朝廷和皇帝明告自己的身世。

  3. 二貝勒代善,戰功卓著,卻為何成為大清朝最悲催的皇位繼承人?

    清朝開國皇帝努爾哈赤一生娶有女人14位,生子16個。由於努爾哈赤臨終沒有立下遺囑,明確後金(後來的大清)汗位(皇位)繼承人,所以,其兒子中老大褚英、老二代善、老五莽古爾泰、老八皇太極、老十四多爾袞,以及其弟舒爾哈赤的兒子阿敏、濟爾哈朗等幾個有資格、有能力繼承皇位的人,相互算計、你狠我毒、手段狠辣,家庭親情棄之腦後、不管不顧。皇位的角逐是極其驚險殘酷的,期間稍有不慎,作為參與者不僅可能遠離皇位,而且

  4. 作为西汉的开国功臣之一 夏侯婴凭什么能屹立四朝而不倒呢

    说到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一定是这样的形象,其中在这里却是这个样子的,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些什么呢?作为西汉的开国功臣之一,夏侯婴凭什么能屹立四朝而不倒呢?>>要说夏侯婴有什么特别厉害的地方,不好意思,那还真没有!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样样都不出众的人物,最后却愣是屹立四朝而不倒,从汉高祖直到汉文帝,夏侯婴始终显贵不衰!历史上的夏侯惇被曹操视作曹魏的第一大功臣,夏侯家在曹魏乃至晋朝时期都获得了优厚待遇。

  5. 致癌食物的超级黑名单

    咸蛋、咸菜等同样含有致癌物质,应尽量少吃。油煎饼、臭豆腐、煎炸芋角、油条等,因多数是使用重复多次的油,高温下会产生致癌物。隔夜熟白菜和酸菜:会产生亚硝酸盐,在体内会转化为亚硝酸胺致癌物质。

  6. 梦见满树的果实

    周公解梦梦见满树的果实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满树的果实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易疲劳的人肝不好!1个简单小动作,养肝护肝效果好!

    肝好人就会好,肝不好的人非常容易疲劳。养肝小常识学一学,每天花2分钟就能达到护肝效果。用眼疲劳的话,闭眼睛,就能很好地达到养肝明目的功效。枸杞粥的功效,对眼部疲劳、头晕目眩等症状有缓解作用。肝炎患者喝枸杞粥,则有保肝护肝、促使肝细胞再生的良效。小腿上部的足三里穴,也是护肝穴。握拳捶打,可以达到补肾养肝,固护脾胃的功效。

  8. 回生起死的意思 | 成语大全

    形容医道高明,能把垂死的人救活。也用以形容挽回了看来没有希望的事物。

  9. 【裂裂】的意思是什么?【裂裂】是什么意思?

    康有为《诗集自序》:「其或因境而移情,乐喜不同,哀乐异时,则又玉磬铿铿,和管锵锵,铁笛裂裂,琴丝愔愔,皆自然而不可以已者哉!」裂裂的拼音lièliè裂裂是什么意思裂裂lièliè象声词。

  10. 啃老不如靠自己,为什么说和珅子女的命运应了这句话?

    在悟空问答中,有人提问,和珅死后,他的子女们过得如何?和珅是清朝权力最为集中的高官。和珅又是清朝最富有的商人。清查和珅的财物时,白花花的银子堆积如山,总共超过八亿两黄金白银。如果把其它财物加在一起,和珅的财富超过清...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一开始,和珅和其他寒门书生一样,希望通过科举之路走向辉煌的人生。1773年,和珅到了乾隆皇帝的身边之后,仕途走入了快车道。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