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庞蕴一家四口的神奇佛缘

庞蕴一家四口的神奇佛缘>年少的庞蕴看着人们追逐名利、尔虞我诈,感到这样的人生没有丁点儿的意趣。他小小的心灵向往着另类的生活,即视富贵功名如浮云草芥、用整个生命来探求人生真谛。有一次,他听到有个名声响满天下的石头禅师之后,便前往拜见。庞蕴问:“禅师,不与万法为侣的,是什么人?”石头禅师微笑地看着他不说话。庞蕴以为石头禅师没有听清他的话,就张口再问。不料,石头禅师伸手把他的嘴捂住。他的问话被捂在里面。他一怔,挣扎了一下。忽然,他好象明白了什么,想说出来,又不知从何说起。刚才,心里的问题还像浮云一样遮掩着,现在,只剩下一片青天了。那么云到哪里去了呢?石头禅师微笑地看着他。他的脸上也跟着布满了灿烂的笑容。 回想过去往事,再定睛注视眼前的这位大名鼎鼎的道一禅师,浮云再次飘来。这片浮云依旧无法让他看到辽阔的青天。他对道一禅师说:“有一个问题,还请禅师慈悲一下。”道一禅师也是一脸微笑。他从记忆里打捞出那个问题。道一禅师说:“要回答这个问题也不难。”庞蕴用心听下文。“等你一口吸尽了西江水,我再回答你。”这句话,对庞蕴如何起了影响,我们不知道。但是,据文字记载,他当时听了这句话后,“顿领玄旨”,还写了下面这首偈子:“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自此之后,运水搬柴,皆是神通妙用。庞蕴机锋迅捷,他所到之处,与老参针锋相对,往复酬答,非同小可。 别了道一禅师,庞蕴回襄阳故里。在路上,他听某座主讲《金刚经》。当座主讲到“无我相、无人相”时,庞蕴站起来,“请问座主,既然无我、无人,那么是谁在讲、谁在听?”座主思忖良久,无言以对。庞蕴说:“我虽然是个俗人,却也大概知道一点儿。”座主向他请益,“那,就请您说说您是怎样体会的吧。”庞蕴微微一笑,道:“无我复无人,作么有疏亲。劝君休历座,不似直求真。金刚般若性,外绝一纤尘。我闻并信受,总是假名陈。”(此偈大意为:佛法讲无我相、无人相,是要打掉我执与分别。座主讲经说法,不如在生活中亲力亲为。金刚般若的本性人人具足,外在的纤尘无法染污。佛法的弘扬靠的是真正的行持,那些用嘴说、用耳听的,不过是假名安立的方便而已。)座主听后,欣然仰叹。 一路参行,终于回到故里。庞蕴将家中的金银细软用船装了,泛舟湘江,一一抛下。庞蕴的这些古怪的做法,引人关注。有人问他:“你这样做,为了什么呢?”庞蕴唱了一首偈子:“世人多重金,我爱刹那静,金多乱人心,静见真如性。” 庞蕴一心参究,一家生活靠儿子耕田、女儿编卖竹篱来支撑。一日,庞蕴在茅舍里打坐,忽然有所体会,自言自语道:“难难难,十担油麻树上摊!”妻子听后,觉得好笑,随口应道:“易易易,如下眠床脚踏地!”女儿灵照正在舍外编竹篱,父母的对话一并听在她的耳朵里,她觉得有意思,在外边高声地说:“也不难也不易,百草头上祖师意。”庞蕴听了女儿的对答,赞许地笑了。他说:“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团栾头,共说无生话。” 冬天,药山禅师邀庞蕴到山中闲居。庞蕴乘兴而去。两人兴致都很高,相互交流修学的心得,一连三五天,谁也不觉疲乏。某夜,烤着劈啪作响的炉火,两人谈锋正健时,有人敲门。药山禅师问:“山居偏远,你说来的是谁?”庞蕴道:“叫门声如此响,当然是你的常客。”不一会儿,药山禅师陪几个客人进来,并把庞蕴向来客作了介绍。几人寒暄几句,开始交流参学佛法的种种体会。庞蕴用心地听他们谈话。来人中有位全禅客介绍自己的体会时提高了嗓门,并不时地向庞蕴瞧上几眼,颇有些自得之色。庞蕴觉得他们谈论的无非知见,是没有真正体会佛法真谛的“口头禅”。口说三千不如坐禅一刻,于是,庞蕴在禅床上闭起眼睛打起坐来。东方既白,天将明了,几个来客谈兴阑珊,打着哈欠,起身告辞。全禅客看着仍在闭目打坐的庞蕴,哈哈大笑,说:“老兄,我们谈话时间长、声音大,该当不会扰你一夜清梦吧!”庞蕴睁开眼睛,微微一笑,没有说话。看几位客人要走,他起身下床,陪药山禅师送客。门外好大的雪啊!原来,这一夜,屋里几个人谈论佛法时,外面飘扬起天女散花般的瑞雪。雪的清凉让全禅客精神一振,他随口道:“好雪片片,不落别处!”庞蕴走过去拍了他一巴掌,道:“不落别处,落何处?说!”全禅客目瞪口呆,一夜的禅机妙语一时无从拾起。 住山罢,回到襄阳,庞蕴和女儿从襄阳城东搬到城西。光阴如流水,一过许多年。庞蕴觉知自己世缘将尽,就对女儿说:“灵照,今天中午我要走了,请你帮我看一下太阳,正午的时候告诉我一声。”说罢,他盘腿打坐不再说话。太阳到了头顶的时候,灵照放下手中的竹篱,跑进屋来,对庞蕴说:“爸爸,你快出去看看,今天中午竟然有日蚀。”庞蕴一听,觉得有趣,于是下坐出门来看。湛蓝的天空上,阳光灿烂,哪里有什么日蚀?顿时,他知道上了女儿的当。回到茅舍中时,女儿灵照一脸微笑,在他打坐之处,合掌坐化。他只得动手料理女儿的后事。 没过几天,州官于由前来拜访他。两人在一起谈论佛法,交流修习心得。庞蕴装作累了,躺下来休息。他招手让于由坐在自己的身边,头枕着于由的腿,他注视着于由,说:“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好好珍重。”于由听出庞蕴话中有告别的意味,便问他:“还有什么要叮嘱的吗?”庞蕴说:“空华落影,阳焰翻波。没有什么了。”言罢,即寂灭。 庞蕴的妻子听到于由差人送来的消息后,说:“他们怎么不跟我道声别呢?难道我那愚痴的女儿和那个傻老头一样,这般忍心待我?”她到田地里找到了正在锄地的儿子,告诉他庞蕴和灵照已经坐化。儿子收起锄头,应了一声,便手拄锄头立身化去。她叹了口气,说:“这一家人怎么都这样啊!”焚化了儿子后,她与诸乡邻一一道别,从此离开了城东之家,到他处隐居了。从此后,乡邻们再也没见过她。   中国佛教故事网 佛教经典故事 因果报应故事 感应故事 智慧故事 恭请十方善信随喜转载 功德无量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庞蕴一家四口的神奇佛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中国历史上最有佛缘的15个皇帝(一)

    在中国古代帝王中,不少人与佛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历史上有数位崇佛皇帝:汉朝的汉明帝刘庄、南北朝的梁武帝萧衍、隋朝的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唐朝的唐太宗...和唐宣宗李忱、女皇武则天、宋朝的宋太祖赵匡胤、元朝的忽必烈、明朝的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恭闵帝朱允炆、清朝的顺治皇帝福临、康熙皇帝玄烨、雍正皇帝胤禛、乾隆皇帝弘历。

  2. 释迦牟尼故事(5)

    释迦牟尼的佛法,从此向更广泛的地域传播。释迦牟尼曾答应摩竭陀国王频婆娑罗,自己成道,必先去度他。在当时的古印度,除了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之外,还有六个较为有影响的宗教派别,在佛经中将这六个教派称为“六师外道”或“沙门六师”。释迦牟尼到后宫去看望妻子耶输陀罗和儿子罗侯罗。释迦牟尼这次回故乡虽然只住了7天,但由于他宣讲佛法,感召了许多王族的子弟。

  3. 末田地因緣

    阿難尊者入涅槃後,其弟子末田地常作思惟:尊者涅槃前教我將佛法傳入罽賓國土中。然而當末田地前往罽賓國後,又更進一步靜坐思惟,這個國家的領土是龍王所管轄,若我不降伏龍王,牠將擾亂我的弘法志業。於是末田地入定,以禪定三昧力令罽賓國現六種震動,此時龍宮震動使得龍子龍孫不得安寧,龍王亦不能自安。於是龍王又再變現大山要壓倒末田地,大山再次化為天花如羽毛般輕落。於是末田地率領眾多善信居士前往罽賓國立聚落城邑。

  4. 梵天請佛住世

    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徹悟佛果,其後七日仍於樹下靜坐思惟。眾天王們如願以償的頂禮世尊,然後歡喜地離去。今日得遇正法,亦當效法諸天王,勸請佛法宣流,令佛法得以長久住世,令眾生皆因佛法得脫苦輪,方能報三寶、父母師長、眾生、國家恩。

  5. 人身難得如爪土之稀

    投生人道者如指甲上的泥土這般稀少;而非人道的眾生,卻如大地的泥土那麼多。知道一切眾生皆是我父母者,如指甲上的土這般少;反之則如大地的泥土那麼多。捨離貪、瞋、邪見者如指甲上土這麼少,而貪、瞋、邪見者卻多如大地之土。從地獄命終能夠投生天道者,亦如指甲上土一般稀有,而從地獄命終還生地獄者,卻多如大地之土。如是畜生、餓鬼道眾生還生惡道者眾多,而得生於天道者,則是少之又少。

  6. 藥草喻

    地面上的所有植物,不論是花草、樹木或叢林的根、莖、枝、葉等,都平等地接受雨水的澆灌。一切花草、樹木、叢林都是在同一片土地上生長,受著一樣的雨水所潤澤,但因根、莖、枝、葉本身的吸收力有大小之分,因此獲得的雨水有所差別,而各有不同的成長、開花、結果。佛契眾生之機而演說法音,令其各得法益,就像大雲一般,普降甘霖於一切草木、叢林及諸藥草,令其皆能平等接受雨水的潤澤,各得成長。

  7. 佛经故事:千辛万苦求佛偈

    善信一听,高兴的说:“我从六十万里以外的地方来投师,一路上历经艰辛,就是为了向您学这半句偈语,以振兴佛教大法啊!”善信连忙坐好,专心等待女子说那句佛偈。

  8. 佛经故事:小老虎修成阿罗汉

    小老虎修成阿罗汉优波笈多修得阿罗汉果后,仍然继续在摩陀罗国的那哆婆哆寺,跟随舍那婆私修习佛法,后来他才开始独自外出参学。随后,优波笈多带著小虎到那哆婆哆寺。不久,这只小老虎果然死去了,但是随即又在摩陀罗国转世为人了。七年之后,十四岁的他修成阿罗汉,拥有许多神力。从此以后,他们勤苦修习,最后都证得了阿罗汉果。

  9. 佛经故事:阎王敬重佛法 居士死后十天复生

    下面这则故事,出自《经律异相》,原文摘自宋居士沮渠京声译《弟子死复生经》,稍有删节,小编整理之时又据经文稍作增补。《弟子死复生经》篇幅不长,全篇只有一个故事。不久居士死去,其后停尸八天。阎王站起身来,叉着手对我说:“罢了,罢了。信奉佛法的人,不应这样。”

  10. 不敢相信!高僧居然为一只蜈蚣讲佛法

    有一回,他看见有个人拿着撺在竹条上的一串蜈蚣……尽管那个人很粗鲁,莲池大师还是保持微笑,很有礼貌地和他说话。不久后,莲池和一个朋友在这附近坐谈佛经,忽然,他的朋友脸色发白。一只很大的、多足的、可怕的蜈蚣正爬在莲池大师的袖子上。他的朋友跑去拿来一只棍子要把它拨开,但是蜈蚣一动不动。莲池对那条蜈蚣说,“你是我不久前放走的那条蜈蚣吗?如果是,就静静呆在那里,我来给你讲佛法。”

随机推荐

  1. 睡得不好,比熬夜还难受!这4大折寿习惯,你有犯吗?

    睡眠不好的话对我们的身体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睡眠不好会影响到我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同时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因此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必须要保持好的睡眠,睡得不好,比熬夜还难受!所以大家注意在早上醒来之后,我们应该先在床上躺一会儿,等三五分钟之后再起床洗漱,尤其是对于老年人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这一点更加要严格要求注意起来。

  2. 朱买臣没有羞辱妻子,两人共患难可惜不能同享福

    但正是因为这样,受到不少人的讥笑,时间久了朱买臣的妻子受不了,便让朱买臣休了她。咋一看,确实是朱买臣的妻子不忠,但其实妻子只是受不了朱买臣那么书生气。

  3. 梦见“打水”是什么意思

    男人梦见打水,意味着会给家里带来好运,有钱财方面的收入。女人梦见打水,预示会受到邻居们的赞扬。商人做梦梦到打水,预示生意兴隆,社会地位提高。梦见从井里打水,将成为别人的得力助手。

  4. [专家点评] 清 佚名竹林七贤笔筒

    [专家点评]清佚名竹林七贤笔筒此件笔筒高15.6厘米,口径15.2厘米。采用浮雕与留青相结合的技法,用刀如笔,刻竹林七贤图。山石耸立,老松葱郁,竹林繁茂,重重叠叠的松针,纤细如毫,节节上升的竹子亦极具质感。七贤形神兼备,或抚琴,或对弈,或闲步,或吟诗,清静逍遥,其乐融融。虽无款识,亦可推断为名手所制。此件笔筒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5. 孕妇梦见海龟了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海龟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海龟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食用油掺假鉴别法及危害性

    日本曾因使用油脂的过氧化值达到7.5%,而造成集体急性中毒事件。当然,在一般烹调中,由于加热温度不很高,时间短暂,故对营养价值的影响不大,但反复经高温加热的食用油其营养价值的破坏就较大。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反复高温加热食用油,不仅降低营养价值,而且这种油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因为高温加热会使油脂中的脂肪酸聚合,反复高温加热食用油,产生很多脂肪酸聚合物。

  7. 柳宗元与刘禹锡的关系有多好?柳宗元与刘禹锡是怎样的关系?

    公元793年,朝廷举行了一场科举考试,恰好刘禹锡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这些活动促使了刘禹锡和柳宗元的相识,并且对彼此有了初步的了解。柳宗元贬为柳州刺史,而刘禹锡贬为播州刺史。柳宗元向朝廷提出了“以柳易播”,愿意以柳州刺史之职来换刘禹锡的播州刺史之职。在柳州的第四个年头,柳宗元因病去世,年仅四十七岁。临死之际,柳宗元嘱咐将其所有的书稿交于刘禹锡。之后,刘禹锡倾毕生之力,整理柳宗元的遗稿,并编纂成集。

  8. 萧朝贵与杨秀清关系如何?二人为何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在太平天国内部,除了天王洪秀全外,东王杨秀清与西王萧朝贵是真正掌握实权的人物。在太平天国早期,东、西二王之间是太平天国的两大支柱。那么,萧朝贵与杨秀清的关系如何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事情还得从头说起。杨秀清一天父与天兄都是伎俩金田起义之前,拜上帝会创始人冯云山是广西桂平县紫金山一带拜上帝会的精神领袖。冯云山以教书先生的身份为掩护在紫金山一带传教,发展拜上帝会众,为拜上帝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但是冯云

  9. 小资李渔的故事

    李渔对于生活细节的领悟,对于性情本根的贴近,对于实际生存法则的张弛,都令人读后不禁莞尔。也正因如此,李渔堪称中国古代的小资代表。"李渔喜欢吃螃蟹。李渔专门作文一篇,详述螃蟹的鲜味制法,就连从缸内取蟹时的规矩都说得一清二楚。李渔不喜吃鳖,说吃多了口干舌燥很难受。因为知道李渔不喜欢吃鳖,所以这位邻居没有喊他,他居然因此而躲过了一场大难。

  10. 把“绿色”戴在身上

    特蕾西要开绿植店的想法并未得到父母的支持,早在她辞职时,父母就极力反对,可特蕾西决心已定,纵使千军万马也很难拉回。特蕾西摇摇头,说:“很抱歉,这已经是最小的了。”>特蕾西想,如果绿植可以和项链一样戴在脖子上,那不就可以一直跟随在身边了。女孩指着特蕾西的项链说:“真漂亮,我要买这个。”特蕾西歉意地说:“这是我特别定制的。”特蕾西的“绿色理念”让她赚了个盆满钵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