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钟繇错荐险些酿成大祸,为什么曹魏之还是信任和尊重他?

钟繇错荐险些酿成大祸,为什么曹魏之还是信任和尊重他?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曹操本人相貌不啥地,但他部下却有不少才貌双全的人,比如荀彧、崔琰、钟繇等。荀彧和崔琰我们之前曾谈过,不再多说,本文所要说的主人公是钟繇。> >1、天生贵相>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人,三国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自小就相貌不凡,聪慧过人。>关于钟繇的相貌,有个十分有趣的故事。有一次,年幼的钟繇随叔父钟瑜去洛阳,途中遇到一个相士。相士看到钟繇的相貌,说:“这个孩子面相富贵,但是将有被水淹的厄运,请小心行走。”叔父钟瑜起先还不以为意,但走出不到十里路,钟繇就被突然受惊的坐骑掀到水里,差点被水淹死。钟瑜这才相信相士的话,以为钟繇真是天生的贵人,从此不惜余力培养钟繇。> >2、功如萧何>成年后,钟繇通过举孝廉任尚书郎、阳陵令,后因病离职。李傕、郭汜作乱长安时,钟繇接受征召,担任廷尉正、黄门侍郎。>曹操取兖州后,希望与朝廷建立联系,便派使者去长安。李傕、郭汜等认为,曹操此举别有用心,打算拒绝曹操的请求,后来在钟繇的劝谏下,李傕和郭汜才答应与曹操建立联系。>与朝廷取得联系,看似无关紧要,实则为曹操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奠定了基础,影响重大。而在此过程中,钟繇是帮了大忙的。加之荀彧经常向曹操推荐钟繇,所以,到建安四年曹操准备与袁绍大干一场时,就推荐钟繇为侍中,兼领司隶校尉,持节督察关中各路人马,将后方事务全权委托给他。>这一任命,既是曹操对钟繇能力的肯定,也是曹操对钟繇忠诚度的认可。当然,钟繇也没有辜负曹操的肯定和信任。到达长安后,便立刻写信给马腾和韩遂等人,陈述利弊祸福,并最终说服马腾和韩遂都送一子到朝廷作为人质,从而稳定了关中地区,为曹操集中力量在官渡与袁绍对峙解去了后顾之忧。>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曹操在官渡与袁绍相持时,钟繇还给曹操送去了两千匹战马。这些战马,对曹操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让曹操实施机动作战、火烧乌巢等战术成为可能,对曹操赢得官渡之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曹操将钟繇视如萧何,在给钟繇的信中说:“您送来的马匹正是部队急需,关右平定,朝廷没有西顾之忧,都是您的功劳。当年萧何镇守关中,粮草充足,以至大军获胜,也不过与您的功劳相当。”> >3、大义灭亲>在负责镇守关中期间,钟繇尽己所能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比如,鉴于洛阳屡遭战乱,人口锐减的实际情况,钟繇招纳逃亡之人回到洛阳,设法将关中民众迁徙到洛阳,如此经过数年经营,洛阳户口又逐渐得以充实。建安十六年,曹操征讨马超,后勤无忧,便得益于钟繇充实洛阳人口的举措。>作为镇守一方的大员,除了负有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职责外,自然还负有维护一方安定稳定的职责,因此,钟繇有时还得率兵去平定叛乱。>建安七年,南匈奴单于在平阳作乱,钟繇率领各路人马包围他们,却未能攻下。就在双方相持不下之时,袁尚所任命的河东太守郭援也抵达河东。>这位郭援,乃钟繇的亲外甥,年轻气盛,争强好胜,又带有大量的军队,很不好惹。所以,许多将领主张放弃包围南匈奴单于,暂时撤离。但钟繇认为此时千万不能退,理由有二:>其一、眼下,郭援的兵力强盛,关中地方将领必会暗中与其勾结,他们之所以还不敢公开反叛朝廷,是因为顾忌钟繇的威名。如果钟繇此时率军撤离,那么不仅关中地方将领会反叛,甚至连关中的老百姓也会跟着反叛,到那时,朝廷军队就将无处可去,所以,此时决不能向敌人示弱。>其二、钟繇认为,郭援刚愎自用,争强好胜,必定会轻视朝廷军队,渡过汾河扎营。所以,朝廷的军队如果能够抓住战机,趁郭援军还没到对岸时发动突然击袭,定可大获全胜。>后来的事实正如钟繇所料,郭援到后,果然不听众人劝阻,率众渡汾河。钟繇于是发兵半渡而击,将其打败,郭援也被马腾部下将领庞德斩 ... 。>战后,钟繇见到郭援的首级,痛哭流涕,庞德赶紧向他谢罪,钟繇抹去眼泪,说:“郭援虽是我外甥,但他是国贼,你何须谢罪呢?”这充分体现了钟繇在“大义”面前不徇私,公私分明的品德,也体现了钟繇对曹魏够忠诚。> >4、错荐一人>由于镇守关中功勋卓著,所以建安十八年魏国建立时,曹操任命钟繇为大理,专门负责刑狱等司法工作,后又升迁为相国。>然而,正所谓“福兮祸所伏”,就在钟繇深受曹操器重,个人事业顺风顺水之时,却突然遭遇到重大的挫折,甚至差点连命都没了。而让钟繇遭遇如此重大挫折的,则是因为他曾给曹操推荐了一个人。>此人名叫魏讽。>魏讽颇具智谋,能说会道,口才极好,且很有蛊惑力和煽动性。后世有人认为,种种迹象表明,魏讽此人极有可能是刘备或关羽安排在曹操身边的卧底。但在魏讽尚未露出真面目之前,钟繇哪里能知道啊?相反,当时的钟繇认为魏讽是个人才,于是就把他推荐给曹操了,并任命其为相府西曹掾。>建安二十四年,魏讽趁曹操出兵汉中与刘备对峙、关羽率军围困樊城之机,暗中联络王粲的两个儿子、刘廙的弟弟刘伟、张绣的儿子张泉等人,又勾结长乐卫尉陈祎,准备配合刘备关羽,袭击魏都邺城。>但在关键时刻,陈祎却心生恐惧,向留守邺城的世子曹丕告密。曹丕于是果断展开大清洗,扑灭了这场正在酝酿中大暴乱,遭此牵连而死者有数千人之多。这就是三国历史上的“魏讽事件”。> >5、瑕不掩瑜>魏讽是钟繇所举荐的人,魏讽图谋叛乱,钟繇自然难辞其咎。但曹操、曹丕父子最终并没有怎样为难钟繇,只是罢免了钟繇的官职。而且,仅过一年,已成为魏王的曹丕就又任命钟繇为大理,之后,曹丕称帝,改任钟繇为廷尉,封崇高乡侯。黄初三年,曹丕任命钟繇为太尉,封平阳乡侯,与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同为曹魏三公。>黄初七年,魏明帝曹叡即位,迁钟繇为太傅,封定陵侯,上朝可坐轿,由卫士抬着上殿就坐,地位十分尊崇。太和四年,钟繇去世,曹叡身穿素服亲往吊唁,谥号曰“成”。>钟繇错荐魏讽,差点酿成大乱,实为识人不明,为何还能受到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人的信任与敬重?>原因其实很简单,主要并不在于钟繇天生贵相或对曹魏的功劳有多大,而是在于钟繇对曹魏够忠诚——否则,曹操就不会逼死荀彧,曹丕就不会逼死于禁——这份忠诚,在曹操、曹丕和曹叡看来,显然是无价之宝,是他们眼中的“瑜”,至于钟繇错推魏讽,那不过只是美玉上的一点点瑕疵而已,瑕不掩瑜,是可以原谅的。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钟繇错荐险些酿成大祸,为什么曹魏之还是信任和尊重他?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三国群英传2,大乔小乔,两女胜过千军万马

    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三国里出名的美女,正所谓美女配英雄,而孙策周瑜是三国里有名的英雄人物,大乔在演义中的描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孙策牺牲太早,小乔的描写就比较多了,和周瑜是珠联璧合,才子佳人的一对赤壁之战,三国最出名的战役,战前诸葛亮曾引用曹植的铜雀台赋成功激怒周瑜,让周瑜借坡下驴,誓战曹操,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最主要的这好像还是初中要求背

  2.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3.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4.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5.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6.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7. 这个金字塔位于中国,发现者是一个外国人,与埃及同出一源?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有一个外国的空军飞行员来到了我国,并且在路过西安的时候,非常惊喜地发现地面居然有一个金字塔式建筑,并且把这件事情带回了国内,后来陆续有不少的美国人来旅游,确认了金字塔同样存在于中国,原来这所谓的金字塔是秦汉时期的帝陵,里面埋葬的是秦朝与汉朝的一些皇帝,而它们的外形同样是四条边的一个金字塔,所以被外国人称之为中国金字塔。

  8.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9.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10. 曹操一生之错:实锤奸雄,放虎归山,急功近利失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随机推荐

  1. 汾阳王郭子仪功高震主而不被猜疑,权倾朝野却得善终,他凭什么?

    功臣是一个非常有重量的词,搞得好可以给自己带来富贵荣华,搞得不好就会带来灭门之祸。明朝的内阁首辅张局正更是皇帝的老师,他权倾朝野早期颇受皇帝信任可是死后却灭临抄家以及差点被灭族的命运。正所谓伴君如伴虎,特别是有兵权或者大权在身的重臣更是要小心加小心才得以保全自己和身后的家族。不过虽然许多功臣的结局下场都不怎么好,但是在唐朝却有一位手握兵权的大将先后历经四位皇帝享尽富贵荣华最终寿终正寝。

  2. 爱老慈幼是什么意思?

    【拼音】àilǎocíyòu【解释】慈:慈爱。爱护老人与儿童【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怜贱,爱老慈幼之恩,莫不悲号痛哭。”【例子】【相关】百度“爱老慈幼”

  3. 人文始祖伏羲

      人文始祖伏羲:伏羲位于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华夏族的代表是炎帝和皇帝,而伏羲是各族都供奉的先祖。传说中的伏羲是一个有名的思考者和发明家。  伏羲  据说伏羲与女娲两兄妹都住在昆仑山上,为了繁衍后代,伏羲与女娲结为夫妻。据说洛神就是伏羲与女娲的女儿。  传说伏羲坐于方坛...

  4. 萧望之是什么下场?被无知的学生活活“玩”死

    今天历史新知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师,竟被无知的学生活活“玩”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不过,少不等于没有,西汉名臣萧望之就是被自己的乖学生汉元帝给活活玩死的。然而,无知的汉元帝竟然无法了解当了自己多年老师的秉性,再次落入石显等人的圈套,批准逮捕萧望之。>听闻萧望之...,汉元帝这才知道自己的决定“玩”死了老师,悲痛欲绝,嚎啕痛哭。

  5. 梦见金色梦到金色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金色好不好

    梦见金色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金色的详细解说吧。梦见金色的鱼,意味着做梦人快乐。梦见金色的鱼跳跃,意味着做梦人所做的冒险之事会获得成功,并带来...与快乐;男性梦见金色的鱼,暗示会认识一位很有魅力的女性;梦见灰色梦到灰色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灰色好不好女性梦见金色的鱼,暗示会结交一位性格开朗,讨人喜欢的男士。

  6. 西游记混世四猴,通臂猿猴实力碾压灵明石猴孙悟空

    在四大名著的《西游记》中记载,周天之内分为五仙、五虫,但是混世四猴却并不在这十种之内,可见这四只猴子有多么特殊。

  7. 博弈犹贤的意思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bōyìyóuxián。

  8. 两位施主——愿力成熟 得证罗汉

    舍利子观察到,他们二比丘在施主家受供,但不会说法又不会讲经,舍利子便去了施主家与他俩一起受供。之后,二比丘推荐舍利子宣讲布施的功德,舍利子讲了之后,告诉他们:“最广最深最究竟圆满的布施功德,唯有佛陀才能够如量宣说。”)舍利子的宣讲使两位施主对世尊生起了很大的信心,他们夫妇很想在世尊前出家,于是同往佛前祈求。出家后,精进修持获得了罗汉果位。

  9. 善吃午餐赶走困乏

    此外,土豆中淀粉含量较高,午饭最好别吃,晚上吃有助于睡眠。

  10. 笑谈大明(三十二)覆灭元朝的不是朱元璋,而是元顺帝的皇太子

    而致使元朝内部问题不断放大,以至于最终失控,将这个朝代覆灭的,便是元顺帝的皇太子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可是在元朝皇室中,他却受到元顺帝和皇太子的猜忌,也受到保守蒙古贵族的仇恨。事情的起因是皇太子母亲并非元顺帝的第一个皇后,而是来自于高丽的妃子。而击败上述两位名将的人,并非起义军里的什么名将大神,而是元顺帝的皇太子。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