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如果常十万不早死,日后会躲过朱元璋的屠刀吗?

在元朝末年,以刘福通、郭子兴、朱元璋、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和方国珍等等为首的各路群豪并起,宣告了又一个乱世的开始,同时也为元朝的覆灭敲响了丧钟。 元末割据图 常言道:乱世出英雄。特别是在朱元璋另立山头之后,他的身边逐渐涌现出一大批名耀史册的将帅之才,如徐达、常遇春、傅友德、冯国胜、李文忠、邓愈、沐英和蓝玉等等等等。这些人为朱元璋立下不世之功,全都成为明朝的开国功臣,封公封侯,享尽荣华富贵,自然不在话下。 但是其中有一个人,似乎还没来得及享受更多的荣华富贵,便早早离开了人世。便是明朝第一先锋,人称「 ”常十万”的常遇春。 洪武二年(1369年)七月七日,也就是大明开国的第二年,常遇春自开平率师南归,行至柳河川(今河北龙关县西)时,突然觉得异常燥热,于是就下马解开盔甲迎风纳凉解热。但是,热倒没解,反而身上忽然疼痛,继而越发强烈,就连已经伤好愈合很久的老伤口,也莫名其妙的裂开。军医郎中也没见过此等症状,一时开不出对症之药。就这样,病情愈发严重。当夜,常遇春便卒于军中,时年40岁。—《明史.常遇春传》:(常遇春)暴疾卒,年仅四十。 消息传到京城,朱元璋大为震惊,赐葬钟山之下,并亲自出奠。追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朱元璋悲愤之余,还为常遇春悼诗一首: 朕有千行生铁汁,平生不为儿女泣。 忽闻昨日常公薨,泪洒乾坤草木湿。 常遇春龙袍画像 除此之外,还为其子加封进爵。但更为反常的是,他还命人给常遇春画了一幅全身画像。这本没有什么,但是反常的地方在于,他让人画的是一幅身穿龙袍的全身画。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王朝,龙袍的象征意义有多大,想必已不言而喻了吧? 对于常遇春的离世,朱元璋竟然做出如此反应和举动,这让日后被他所 ... 的那些功臣们情何以堪? 所以,不禁要问,如果常遇春没有这么早死的话,那么日后在朱元璋屠 ... 功臣的运动中,会幸免于难吗? 这是一个假设命题,因为历史上没有真实发生,但是历史的精彩之处也在于很多的假设和对比。所以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做下论证——为什么 ... 和为什么不 ... 。 首先我们来看朱元璋为什么要 ... 功臣? 众所周知,明朝开国之初,封公封爵不下100多人,其中特别重要的30多位,在后来几乎被朱元璋肃清 ... 完。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关于这个问题,史上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得到很多人的认同,同时也是历史上很多其他帝王 ... 功的理由: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此外,朱元璋「 ”给木条拔刺”的理论,也非常能说明他的动机了。 所以朱元璋这么做,往大了说,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文权和武权)、维护政权平稳,清除 ... 和反叛;往小了说,就是怕这些功臣功高盖主,影响他老朱家的皇权。 那么,在这些非常重要的功臣中,有没有幸运儿躲过了朱元璋的屠刀呢? 答案是肯定,众所周知的汤和就是一个。此外还有西平侯沐英、武定侯郭英和长兴侯耿炳文。 对于这几位功臣,为什么朱元璋会手下留情,没有 ... 呢? 汤和画像 首先我们看汤和。汤和一直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低调,凡事都谨小慎微,且不争不抢。最关键的是他很会做人,审时度势。当年,作为同乡的汤和,再三写信给朱元璋,让他从庙里出来参军。而后朱元璋投奔郭子兴的时候,正是汤和推荐的。可以说,汤和就是朱元璋的领路人。甚至在军中,已经是千户的汤和,仍然很恭敬的走在身为小卒的朱元璋身后(真的是太低调了)。 在大明建立以后,汤和仍保持这种低调态势以及审时度势的目光。所以朱元璋于公于私对他一直心存感激且对他很放心、安心。这也许是汤和能够善终的原因。 其次是沐英。沐英不但是朱元璋的老乡,而且8岁时就被朱元璋收为义子(当时朱元璋和马氏还无子)。12岁参军,从此也是立下累累战功。 沐英画像 沐英有两件事,成为他躲过朱元璋屠刀的原因: 一、沐英原本不姓沐,被朱元璋收为义子之后叫朱英。有一次朱元璋和马皇后问沐英:「 ”朱英啊朱英,你到底是谁的孩子?”沐英诚恳而惶恐的答道:「 ”我是陛下的孩子啊,深沐陛下和皇后的养育之恩”。如此反复问了几遍,也如此答了几遍,朱元璋很是满意,最后赐姓「 ”沐”。 二、洪武十四年,沐英跟随傅友德率三十万大军征讨云南。云南平定后,沐英留了下来,从此镇守云南。其镇云南十年间,大兴屯田,劝课农桑,礼贤兴学,传播中原文化,安定边疆。朱元璋非常高兴:「 ”自从沐英镇守在西南,朕就高枕无忧了。”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朱元璋对于这个被自己养大,并立下赫赫战功的沐英,很是有感情,最重要的是他一直镇守边关,远离朝廷,朱元璋一方面倚重他,一方面对他很是放心。 第三个是武定侯郭英。郭英有个同样的性格特征——低调谦逊,以忠诚且谨慎而闻名。事奉朱元璋四十年而无一过错,可见其谨慎细微之程度。据说还曾救过朱元璋的性命,从无以此而邀功自居。关键他还有个做宁妃的姐姐,因而备受朱元璋恩宠。 最后一个是长兴侯耿炳文,如果说汤和和郭英是与世无争,那么耿炳文完全是自我贬低、「 ”自甘堕落”了。他虽屡立战功,却毫无居功之意。曾在朱元璋面前自己比作皇帝的猎犬,连功臣都不算,只配做一条有功之狗。除此之外,耿斌文还有个特点:善守不善攻。 对比以上被 ... 和没被 ... 的两种情况来看,我们可以见得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 或者不被 ... ,主要取决于这些功臣对朱家江山的威胁程度。 那些被 ... 的功臣,大多都是劳苦功高的,功高易盖主。况且这些人大多都是武将,攻城拔寨是他们的特长,作为皇帝的朱元璋,不得不考虑这些威胁。 有人说李善长不是武将,但是李善长纵容 ... 和反叛,已对文权统治产生的影响。不然,朱元璋不会把胡惟庸和宰相制度都给消灭了。 而列举的这几个没被 ... 的功臣,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低调谦逊,不居功自傲,做事谨小慎微,而且有识时务的眼光。 那么常遇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盗匪出身,武艺高强,勇猛无敌,好为先锋。曾经自吹,给他十万人,能横行天下,所以人称「 ”常十万”。而且他还有一个为人所诟病的怪癖—— ... 降,朱元璋曾亲劝而不听。 所以,我有理由相信,常遇春绝对不是一个谦逊低调的人。而且攻城拔寨对他来说,是其强项,所以以他的能力来说,对朱家江山的威胁程度,朱元璋能安心吗? 所以,通过以上论证,我认为,如果常遇春不早折,日后必定也难逃朱元璋的屠戮。 当然了,洪武初期和洪武中后期的朱元璋,因时间、环境和经历不同,心性也大为不同。洪武初期,朱元璋刚刚历经磨难而建立大明,正是豪情万丈的时候,此时他对于身边和他一块经历千辛万苦打天下的功臣们,心里应该还是有很多感激之情的。所以,常遇春死的时候,他会有如此表现和举动。 而洪武中后期,他考虑更多的应该是,为朱家政权的稳定以及对政权交接班的平稳过度而铺平道路,扫除障碍。

如果常十万不早死,日后会躲过朱元璋的屠刀吗?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2.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3.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4.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5.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8.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打下江山以后都会封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君臣。而且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当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他们也受到了很多封赏,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费聚。在他学成以后,正好遇到朱元璋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所以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看在曾经和自己打天下的情分下,就同意了。

  9. 历史上的今天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交给朱允炆?

    太子的早逝,将朱元璋的部署全部打乱,他只能重新立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其实只有两个选择,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让他继承大统。

  10.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随机推荐

  1. 姜登选是怎么死的 韩麟春开打棺材后看到什么

    姜登选和韩麟春关系是最好的。四天之后,姜登选就被郭松龄枪决了,然后直接讲他的尸体放在棺材里面,抛尸荒野。>>后来郭松龄兵变之后,韩麟春为了迁坟厚葬姜登选,打开棺木。发现棺木上的木板有了许多的抓痕,而绑姜登选的绳子也松了。这也就意味着姜登选并不是被枪毙而死的,因为他被枪击毙了之后并没有死,而是被棺材闷死了。看到这里的韩麟春十分内疚和惋惜。

  2. 芈月传芈月为什么叫芈八子?宣太后芈八子是谁

    芈月传芈月为什么叫芈八子?宣太后芈八子是谁  首先,万众瞩目的《芈月传》剧名怎么读,估计就会难倒大半观众。其实“芈”读(m),意思是羊叫。据楚文化专家介绍,芈是楚国族母系的姓,男性为氏叫熊,始祖是季连。楚和夔、越、蛮芈等国公族均属于这个姓。《史记·楚世家》中记载:“吴回...

  3. 阿弥陀佛和文殊菩萨应化人间的故事

    和尚对自己的神异事迹从不放在心上,他研究华严深得法要,随文帝为了敬重他,常常请他入宫殿里,说是会为宫中带来详和之气。宫中皇亲国戚所有贵人都像是供养活佛一般的尊重法顺和尚。原来山上的老人乃是弥陀的化身啊!智冲急忙地赶回了长安城,那时法顺和尚--亦即文殊大士的化身,已经舍报安然示寂了。当时是贞观十四年五月间的事。

  4. 解说苦的成因

    解说苦的成因>有一次,佛陀在恒河中游北岸的末罗国游化,来到一个叫做“优楼频螺”的村落,住在附近的树林里。驴姓村长礼见佛陀后,问佛陀说:“世尊!听说您能为人解说苦的成因,以及如何灭除,这真是太好了,请世尊慈悲,也能为我解说。”

  5. 舍利弗(智慧第一) 受了不净食

    舍利佛--智慧第一受了不净食舍利弗在佛陀的弟子中是首座的弟子,大智大慧,神力超群,但他对于佛陀,却是信受奉行,对佛陀的教示,从来没有违抗过。佛陀在弟子中最信任的就是舍利弗,佛陀成道后第一次回祖国迦毘罗卫城的时候,罗侯罗要求出家,佛陀就叫他拜舍利弗为亲教师,跟舍利弗受沙弥戒。

  6. 怎么散步更练身体

    若饭后散步,腹部肌肉的运动对胃肠进行有效的“...”,会促进和改善胃肠的消化和吸收。散步时,身体挺直不弓,胳膊摆动自由,使肺的换气量大大提高。有节奏的散步,也对人的大脑皮层造成一种单调而反复的...,能够促进大脑皮层抑制过程的发展,使工作累的神经细胞得到充分休息。所以,有人也用睡前散步的...来防治失眠。那么,怎么样散步才能收到保健作用呢?患有上述疾病或其他胃肠道疾病的人,饭后至少应静卧半小时再活动。

  7. 工作励志语录

    工作励志语录   一: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二: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三:别正因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正因犯了一点错误就把生命的事业扔掉。——蒙古   四: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

  8. 刘备生前麾下封侯者有几人?没有诸葛亮,也没有赵云和魏延

    221年4月,在曹丕代汉建立魏国几个月后,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仍然为「”汉”显然是要延续汉室大统;按照惯例来说,一般王朝新立或者新帝登基,毫无例外的都会对臣子进行加恩封赏,加官进爵不在话下,刘备也不例外,和他打天下的众臣纷纷得以升迁,不过大都限于「”加官”,至于「”进爵”者则是少之又少。不仅如此,从221年到223年刘备病逝白帝城,蜀汉众臣有爵位在身者仍然屈指可数,那么刘备生前麾下封侯者有几人?没

  9. 梵志得度

    一天,佛陀帶領弟子們入舍衛城托缽,途中看到一名梵志望著自己田中已經成熟、可以採收的稻米,面露歡喜之情。佛陀問同行的比丘們:「你們有看到那位梵志嗎?」眾人皆點頭後,佛陀即默然入城托缽。隔日,眾比丘至城中托缽時,聽到梵志家發生的不幸,便回去稟告佛陀。沒有多久,梵志也哭著來到精舍求見佛陀,請示解除悲苦的...。

  10. 梦见被别人打

    周公解梦梦见被别人打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被别人打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