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如果常十万不早死,日后会躲过朱元璋的屠刀吗?

在元朝末年,以刘福通、郭子兴、朱元璋、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和方国珍等等为首的各路群豪并起,宣告了又一个乱世的开始,同时也为元朝的覆灭敲响了丧钟。 元末割据图 常言道:乱世出英雄。特别是在朱元璋另立山头之后,他的身边逐渐涌现出一大批名耀史册的将帅之才,如徐达、常遇春、傅友德、冯国胜、李文忠、邓愈、沐英和蓝玉等等等等。这些人为朱元璋立下不世之功,全都成为明朝的开国功臣,封公封侯,享尽荣华富贵,自然不在话下。 但是其中有一个人,似乎还没来得及享受更多的荣华富贵,便早早离开了人世。便是明朝第一先锋,人称「 ”常十万”的常遇春。 洪武二年(1369年)七月七日,也就是大明开国的第二年,常遇春自开平率师南归,行至柳河川(今河北龙关县西)时,突然觉得异常燥热,于是就下马解开盔甲迎风纳凉解热。但是,热倒没解,反而身上忽然疼痛,继而越发强烈,就连已经伤好愈合很久的老伤口,也莫名其妙的裂开。军医郎中也没见过此等症状,一时开不出对症之药。就这样,病情愈发严重。当夜,常遇春便卒于军中,时年40岁。—《明史.常遇春传》:(常遇春)暴疾卒,年仅四十。 消息传到京城,朱元璋大为震惊,赐葬钟山之下,并亲自出奠。追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朱元璋悲愤之余,还为常遇春悼诗一首: 朕有千行生铁汁,平生不为儿女泣。 忽闻昨日常公薨,泪洒乾坤草木湿。 常遇春龙袍画像 除此之外,还为其子加封进爵。但更为反常的是,他还命人给常遇春画了一幅全身画像。这本没有什么,但是反常的地方在于,他让人画的是一幅身穿龙袍的全身画。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王朝,龙袍的象征意义有多大,想必已不言而喻了吧? 对于常遇春的离世,朱元璋竟然做出如此反应和举动,这让日后被他所 ... 的那些功臣们情何以堪? 所以,不禁要问,如果常遇春没有这么早死的话,那么日后在朱元璋屠 ... 功臣的运动中,会幸免于难吗? 这是一个假设命题,因为历史上没有真实发生,但是历史的精彩之处也在于很多的假设和对比。所以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做下论证——为什么 ... 和为什么不 ... 。 首先我们来看朱元璋为什么要 ... 功臣? 众所周知,明朝开国之初,封公封爵不下100多人,其中特别重要的30多位,在后来几乎被朱元璋肃清 ... 完。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关于这个问题,史上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得到很多人的认同,同时也是历史上很多其他帝王 ... 功的理由: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此外,朱元璋「 ”给木条拔刺”的理论,也非常能说明他的动机了。 所以朱元璋这么做,往大了说,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文权和武权)、维护政权平稳,清除 ... 和反叛;往小了说,就是怕这些功臣功高盖主,影响他老朱家的皇权。 那么,在这些非常重要的功臣中,有没有幸运儿躲过了朱元璋的屠刀呢? 答案是肯定,众所周知的汤和就是一个。此外还有西平侯沐英、武定侯郭英和长兴侯耿炳文。 对于这几位功臣,为什么朱元璋会手下留情,没有 ... 呢? 汤和画像 首先我们看汤和。汤和一直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低调,凡事都谨小慎微,且不争不抢。最关键的是他很会做人,审时度势。当年,作为同乡的汤和,再三写信给朱元璋,让他从庙里出来参军。而后朱元璋投奔郭子兴的时候,正是汤和推荐的。可以说,汤和就是朱元璋的领路人。甚至在军中,已经是千户的汤和,仍然很恭敬的走在身为小卒的朱元璋身后(真的是太低调了)。 在大明建立以后,汤和仍保持这种低调态势以及审时度势的目光。所以朱元璋于公于私对他一直心存感激且对他很放心、安心。这也许是汤和能够善终的原因。 其次是沐英。沐英不但是朱元璋的老乡,而且8岁时就被朱元璋收为义子(当时朱元璋和马氏还无子)。12岁参军,从此也是立下累累战功。 沐英画像 沐英有两件事,成为他躲过朱元璋屠刀的原因: 一、沐英原本不姓沐,被朱元璋收为义子之后叫朱英。有一次朱元璋和马皇后问沐英:「 ”朱英啊朱英,你到底是谁的孩子?”沐英诚恳而惶恐的答道:「 ”我是陛下的孩子啊,深沐陛下和皇后的养育之恩”。如此反复问了几遍,也如此答了几遍,朱元璋很是满意,最后赐姓「 ”沐”。 二、洪武十四年,沐英跟随傅友德率三十万大军征讨云南。云南平定后,沐英留了下来,从此镇守云南。其镇云南十年间,大兴屯田,劝课农桑,礼贤兴学,传播中原文化,安定边疆。朱元璋非常高兴:「 ”自从沐英镇守在西南,朕就高枕无忧了。”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朱元璋对于这个被自己养大,并立下赫赫战功的沐英,很是有感情,最重要的是他一直镇守边关,远离朝廷,朱元璋一方面倚重他,一方面对他很是放心。 第三个是武定侯郭英。郭英有个同样的性格特征——低调谦逊,以忠诚且谨慎而闻名。事奉朱元璋四十年而无一过错,可见其谨慎细微之程度。据说还曾救过朱元璋的性命,从无以此而邀功自居。关键他还有个做宁妃的姐姐,因而备受朱元璋恩宠。 最后一个是长兴侯耿炳文,如果说汤和和郭英是与世无争,那么耿炳文完全是自我贬低、「 ”自甘堕落”了。他虽屡立战功,却毫无居功之意。曾在朱元璋面前自己比作皇帝的猎犬,连功臣都不算,只配做一条有功之狗。除此之外,耿斌文还有个特点:善守不善攻。 对比以上被 ... 和没被 ... 的两种情况来看,我们可以见得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 或者不被 ... ,主要取决于这些功臣对朱家江山的威胁程度。 那些被 ... 的功臣,大多都是劳苦功高的,功高易盖主。况且这些人大多都是武将,攻城拔寨是他们的特长,作为皇帝的朱元璋,不得不考虑这些威胁。 有人说李善长不是武将,但是李善长纵容 ... 和反叛,已对文权统治产生的影响。不然,朱元璋不会把胡惟庸和宰相制度都给消灭了。 而列举的这几个没被 ... 的功臣,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低调谦逊,不居功自傲,做事谨小慎微,而且有识时务的眼光。 那么常遇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盗匪出身,武艺高强,勇猛无敌,好为先锋。曾经自吹,给他十万人,能横行天下,所以人称「 ”常十万”。而且他还有一个为人所诟病的怪癖—— ... 降,朱元璋曾亲劝而不听。 所以,我有理由相信,常遇春绝对不是一个谦逊低调的人。而且攻城拔寨对他来说,是其强项,所以以他的能力来说,对朱家江山的威胁程度,朱元璋能安心吗? 所以,通过以上论证,我认为,如果常遇春不早折,日后必定也难逃朱元璋的屠戮。 当然了,洪武初期和洪武中后期的朱元璋,因时间、环境和经历不同,心性也大为不同。洪武初期,朱元璋刚刚历经磨难而建立大明,正是豪情万丈的时候,此时他对于身边和他一块经历千辛万苦打天下的功臣们,心里应该还是有很多感激之情的。所以,常遇春死的时候,他会有如此表现和举动。 而洪武中后期,他考虑更多的应该是,为朱家政权的稳定以及对政权交接班的平稳过度而铺平道路,扫除障碍。

如果常十万不早死,日后会躲过朱元璋的屠刀吗?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2.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3.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4.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5.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8.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打下江山以后都会封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君臣。而且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当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他们也受到了很多封赏,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费聚。在他学成以后,正好遇到朱元璋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所以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看在曾经和自己打天下的情分下,就同意了。

  9. 历史上的今天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交给朱允炆?

    太子的早逝,将朱元璋的部署全部打乱,他只能重新立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其实只有两个选择,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让他继承大统。

  10.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随机推荐

  1. 拜拜

    对于熟悉的人、亲密的人通常说“拜拜”;对于陌生人或者没什么深交的人,通常都是说“再见”。因为我的女朋友每次都会对我说“拜拜”,但对别人都是说“再见”。我可不想听她再说什么“拜拜”了,简直让我反胃,想吐……柴火妞用头和脖子夹着...,双手合十对着窗口,一边作揖,一边说“拜拜”。难怪她每次说“拜拜”的声调都与众不同。

  2. 带有心事 ... 空间个性说说 告别一段感情要么让你懂事要么让你厌世-感人的情话

    有些人,留与不留,都会离开。当爱的影子懂的了爱情,婚姻,不再是坟墓。但往往只得其一。

  3. 梦见小男孩撒尿在我身上

    周公解梦梦见小男孩撒尿在我身上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小男孩撒尿在我身上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诸葛亮《出师表》

    诸葛亮《出师表》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历史上有《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通常所说的《出师表》一般指《前出师表》。  原文  先帝创...

  5. 梦见自己的父母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的父母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的父母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补充营养又能提高性能力的健康食物

    食用提高性能力的食物来提高性能力是最健康的...,比起其他的药物虽然不是那么立竿见影,但却能既补充营养又提高性能力何乐而不为呢?但应注意狗肉性温热,多食可上火。凡热疡及阳盛火旺者,不宜食用。对调节性功能有较好的作用。成年男子常食泥鳅可滋补强身。健康养生六、羊肉健康养生羊肉是冬季的进补佳品。

  7. 世间的一切,苦空无常

    世间的一切,苦空无常当佛陀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安住的时候,有四位新出家的比丘,在精舍门外的枣树下閑谈。他们互相谈论世间的苦与乐。唯有断除欲意、欲想,心中清净无有一物,才是真正快乐,那是所谓涅槃的境界!四位新学比丘,听了佛陀的开示,叹道:“天下之苦,莫过有身。世间的一切,苦空无常,毫无实在,唯有修行,获得寂静涅槃,是为最乐。”

  8. 增福财神财帛星君李诡祖的传说

    太白金星姓李名字叫长庚,是天界的金神,也叫财帛星君。老黄历上则说,七月二十二,财帛星君圣诞。齐地淄川有一个神仙姓李名诡祖,是圣上本家。听人说淄川东山上增福财神庙里的财神很灵验,就前去求财神。

  9. 露钞雪纂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lùchāoxuězuǎn【解释】指勤于收辑抄录,昼夜寒暑不停。【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露钞雪纂”

  10. 论潘天寿先生对现代中国画教学的贡献

    论潘天寿先生对现代中国画教学的贡献“我这一辈子,是个教书匠,画画只是副业。”但我们从这句话里,是可以体会潘先生对中国画教学的重视与认同。事实上,除了国画创作外,潘天寿先生在中国画的教学上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中国画学院教育史上应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在中国画的高等教学中,潘天寿先生倡导“中国画专业应把诗词、书法、篆刻等列为正式课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