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三国演义》在很多人眼中成了「”低端”的作品,都以看《三国志》为荣,以看《三国演义》为耻,却忘了是哪本书带我们领略了那些精彩的三国故事。从名字上我们也能看出《三国演义》是本演义小说,而非正史,为什么还会有人揪着演义中某些虚构的情节不放呢?就像是有些人看完《哈利波特》,然后痛斥作者完全没有常识,人怎么可能会法术一样,这不是很好笑么?虽然说《三国演义》不是一本史学巨著,但是在作品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三国演义》在很多人眼中成了「 ”低端”的作品,都以看《三国志》为荣,以看《三国演义》为耻,却忘了是哪本书带我们领略了那些精彩的三国故事。从名字上我们也能看出《三国演义》是本演义小说,而非正史,为什么还会有人揪着演义中某些虚构的情节不放呢?就像是有些人看完《哈利波特》,然后痛斥作者完全没有常识,人怎么可能会法术一样,这不是很好笑么?虽然说《三国演义》不是一本史学巨著,但是在作品的文学性上,陈寿拍马也赶不上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除了有很多精彩的人物故事以外,还有很多细节值得我们品味。比如说在《三国演义》中最先出场的两只动物,它们分别对应了两位历史人物,而且预示了汉室将亡的结局。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是一部将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描写得淋漓极致的作品,里面描述的都是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但是在小说的开头确实是出现了动物,而且还都富有深意。那么我们就看看究竟出现了什么动物。第一只出现的动物是一条大青蛇,在书中建宁二年的时候,当时是汉灵帝在位期间。有一天汉灵帝在上朝的时候,突然殿内挂起了一场大风,然后从梁上掉下了一个大青蛇,将汉灵帝吓个半死。而第二个动物则是一只鸡,在光和二年的时候,有一只母鸡变成了公鸡,被当地人当成奇闻告知了朝廷。 那么这两只动物都对应了哪两位历史人物,又如何预示着汉室将亡呢?首先,我们来说一说这只大青蛇。说到青蛇,大家可能会想到《白娘子传奇》里的青蛇小青,以及白蛇白素贞。而我们要说的这位历史人物就跟白蛇有关,当然不是白素贞,而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关于刘邦有这么一个故事,在刘邦担任亭长的时候,有一次去往骊山送民工。刘邦可能是喝醉了,就在路上就将一条大白蛇砍死了。然后就有传言说,刘邦是赤帝之子转世, ... 死了白帝之子,而这个白帝之子就是那条大白蛇。 按照古代人的说法,赤色代表五行之中的火,白色代表五行中的金,而火克金,那么刘邦斩白蛇也就意味着天命所归。因为古代的帝皇都喜欢称自己为上天之子,以君权天授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而且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提出了五德始终说,认为五行相生相克也就意味着皇朝的兴衰更替。比如周朝就是火德,秦朝则以水德代之。在书中,从梁上落下来一个青蛇,代表的则是木德,按五行相克的说法,木生火才对,青蛇应该不能预示着汉室将亡。但实际上,在汉武帝时期,刘彻改制,将汉朝改为了土德。 而《三国演义》中第二个出现的动物是一只母鸡,对应的历史人物则是商朝的美女妲己,古时候的人认为一个君王的堕落,往往和身边的女人的蛊惑有关,而妲己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后来周武王灭了商朝之后,说:如果一个母鸡打鸣的话,那么这个家的家境就要衰落了。也就是后世熟知的牝鸡司晨的典故。而在汉灵帝时期出现了母鸡变成公鸡的故事,那不就意味着汉朝要亡国了么,同时这也是在指当时的宦官十常侍们干政擅权,导致了汉朝的衰落。 罗贯中在书中除了这两只动物之外,还描述了其他预示汉室灭亡的景象,比如地震,山崩,冰雹,大雨等等。而书中出现的这些景象,其实都是为后来的乱世做铺垫。在古代,人们总是习惯用祥瑞或者奇怪的事物来作为宣传手段。比如王莽篡汉自立的时候,各地也是出现了很多祥瑞,以此来证明王莽称帝是得到上天认可的。同样在某些人打算造反的时候,也会用些类似的手段。比如刘邦斩白蛇起义,陈胜吴广的篝火狐鸣,鱼肚藏书,还有那句著名的童谣「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其实说到底,都是古人造势的一种手段罢了,一旦知道事情的真相,只会让我们徒增一笑。 这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欢迎关注留言讨论,一起领略精彩的三国故事。 (本文系作者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标签:三国三国演义汉朝刘邦青蛇白蛇汉灵帝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