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专家点评] 明沈周 庐山高图

[专家点评] 明沈周 庐山高图

庐山高图(题跋)

  此为明沈周的“庐山高图”,纸本设色。纵193.8厘米,横98.1厘米。台湾省故宫博物院藏。

  沈周为庆贺其师陈宽七十六寿而作的祝寿图。图画庐山五老峰雄踞于群峰之上,崇山峻岭,层层高叠,清泉飞流直下,由下一高士笼袖观览美景。淡墨勾染,用牛毛皴、披麻皴,用笔干渴,为沈周仿王蒙画法的杰作。

  沈周(1427-1509),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启南,号石田,晚年又号白石翁。生于世代儒生地主之家。但他对科举仕途极为淡漠,长期投身于诗文创作和绘画书法。他擅长画山水,以董源、巨然、黄公望等人为源,画风儒雅,富有文人的书卷气。和他的学生文征明并称为“吴派”两大家,是明代文人画“正统”中影响较大的一人。

  编辑:之君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专家点评] 明沈周 庐山高图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沈周《写生册》

    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征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作为明四家之一,沈周在丹青史上地位不凡。他的写意画风对后世影响深远,通过他的《写生册》可见一斑。

  2. 唐代大诗人李白为什么要多次登临庐山?

    我觉得用「”行游人生”描述李白的显性生存状态是相对妥帖的。他心里抱定了「”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决定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用今天的话来说,他准备走遍中国。人要把自己的命运托付给不知所终的行游,并且始终让精神依附着青山绿水,依附着山水间隐藏的天地大道,我更觉得李白前无古人。李白先后五次到了庐山。726年春天,25岁的李白离开蜀中,出三峡过荆门到江陵,一路奔

  3. 南昌起义隐形助力:驻军总指挥托病去庐山,部队悄然调开

    作者:德衡术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南昌城头打响的「”第一枪”,在我军历史上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虽然南昌起义最后失败,但留下了宝贵的火种。我军一大批优秀的指挥员聚集到了一起,在之后的浴血奋战中不断成长,百炼成钢。在南昌起义的队伍中,走出了6位开国元帅、3位开国大将、4位开国上将、6位开国中将、6位开国少将,这还不包括未授衔的众多元勋。油画《南昌起义》研究南昌起义的过程,我们时不时会看到一个名字——

  4. 陆修静与简寂观:庐山道教的中心、南天师道的祖庭

    南北朝时(420-589),北魏的寇谦之于神瑞二年(415年)称太上老君亲授予他「”天师”之位,赐给他《云中音诵新科之诫》凡20卷,对天师道进行改革,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建立新天师道场,史称「”北天师道”。北天师道重视醮仪,提倡礼度,改变了过去以符水疗病及注重炼形的教义。后因北齐举国崇佛,道教在北齐乃是异教,高洋于天宝六年(公元555年),举行道佛论争,道教失败。文宣帝下令废除道教,于是齐境无道士

  5. 苏轼最神奇的千古奇诗,普通人只能读出三句,能读出四句才是高手

    苏轼最神奇的千古奇诗,普通人只能读出三句,能读出四句才是高手古往今来历朝历代,郁郁不得志的文人从来都不缺,而能以失意困顿为契机写下大量名垂千古的旷达之作,却唯有东坡一人。《庐山烟雨》苏轼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而小解之所以讲有的人只能读出三句,是指只能读懂三句,而高手则可以缜密区分出四句,因为这两句一样的诗句所蕴含的意义,的确有着千差万别。

  6. 老父临终留下晚清皇室国画,亲戚暗中窃宝,专家:此画为国宝

    尽管最后太平军被彻底镇压,但是这次轰轰烈烈的起义严重动摇了清王朝统治的根基。建国后,由于国家大力提倡保护文物,很多收藏家到全国各地进行文物普查。在1952年,一位收藏家亲戚来何家做普查时,无意发现了这幅字画。1963年,文物专家意外发现了沈周的题词,随机决定在比较近的地方随机查访,最终发现这幅画在一个古董店里。

  7. 蒋介石在庐山军官训练团上说:抵御外侮,中国一定有 ...

    「”增进剿匪军效能”,创办庐山军官训练团1933年春,国民...军队第四次「”围剿”江西苏区的战争再度宣告失败,中央军陈诚...集团损失尤其惨重。总结经验教训,陈诚认为关键在于军队素质「”良莠不齐”,「”剿共干部,以视往日黄埔军校之牺牲奋斗精神,尤有逊色”。有鉴于此,蒋介石为了「”增进剿匪军效能”,决定创办「”赣粤闽湘鄂北路剿匪军军官训练团”,「”就北路军所属各部队,轮流抽调中下级干部入团训练”。

  8. 沈周——我不做官,我就要画画!

    纵观中国书画史,受几千年来「”官本位”体制的影响,一些书画家或入吏为官,如晋「”二王”,唐朝的欧、褚、颜、柳等;或归隐江湖,如归心佛门,沉湎于叠嶂烟岚中的「”金陵僧”巨然,如看似风流倜傥、实则落魄不堪的唐伯虎,如退隐山林的「”元四家”,再如标榜自我,鬻字画为生的「”扬州八怪”以及心有不甘的朱明遗民「”清初四僧”等等。今天我们要聊的是有钱任性,不爱做官,只爱画画的「”仙人”沈周△沈周像52.4cm×

  9. ”绝恋「 ”:通信六年,婚后数月爱妻去世,他也”同病「 ”而逝

    ”绝恋「”:通信六年,婚后数月爱妻去世,他也”同病「”而逝文/老张在路上01蒋光慈,原名光赤,又名侠僧,祖籍河南固始,祖父蒋士成因避匪患逃到安徽霍邱,后代定居于此。1901年蒋光慈出生于霍邱县白塔畈人,蒋光慈出身贫苦,从小养成了嫉恶如仇、磊落光明的品格。同时,自学成才、爱好诗文的父亲,又培养了他对文学的爱好。在12岁时,他就能较熟练的吟诗作赋。13岁时,蒋光慈考入河南固始县县立志成小学读书,在校时

  10. [专家点评] 明沈周 茅亭观瀑图

    [专家点评]明沈周茅亭观瀑图此为明沈周的“茅亭观瀑图”。构图以“之”字型为轴线,自上而下,由近及远。下端作山根坡脚,两棵乌柏配以杂树,溪涧茆亭内一隐土观瀑。山与山动静互应,静动相宜,足见绘者匠心。图画近中远景相连相应,—气呵成。勾皴以淡墨干笔,披麻山石,笔墨松秀浑穆,堪为沈周上乘之作。沈周明代杰出画家。常草草点缀,即得意趣。是明中叶画坛上的大艺术家。

随机推荐

  1. 红豆薏仁祛湿,并非人人适合王海颖 上海中医药大学

    很多食物发挥着药食调用的作用。

  2. 妙莲老和尚与蛇的故事

    妙莲老和尚蛇的故事民国初年,福建省漳州南山紫云寺有位妙莲老和尚,八十多岁了身体仍然很健康,常常以深入浅出的佛法教育当地居民慈悲、戒...及因果报应的道理:不管男女老少,听到他的开示都能衷心信服。老和尚慈悲为怀,决定为蛇疗伤。隔天,老和尚再去探视那条蛇时,牠已经不见了。妙莲老和尚爱护一切众生,不但关心人类,对虫鱼鸟兽也爱护有加。

  3. ... 14个儿子:3个夭折,9个因为造反而死,仅2个善终!

    提到唐太宗...,好多人都邑竖大拇指,一手将唐王朝打造成汗青上最鼎盛的王朝之一,直到现在,很多国外华人还以“唐人”自居,唐人更是数不堪数,作为皇帝,...很成功,但作为父亲,确是失败的,14个儿子,3个夭折,9个因为造反而死,仅有2个善终!太子李承乾李承乾,生母长孙皇后,8岁被立为太子,可惜成年后走了旁门,对唐太宗...是阳奉阴违,见弟弟李泰日益受宠,恐威胁到本身的地位,竟然学...动员玄武门之变

  4. 给男朋友的暖心话简短-感人的情话

    明白的人懂得放弃,真情的人懂得牺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脱。女友提出分手,男人依旧一脸痴痴,说仍愿意继续为她赴汤蹈火。

  5. 筷子使用不当影响运势

    所以说,吃饭用筷子时用手指人,无异于指责别人,这同...是一样的,是不能够允许的。品箸留声这种做法也是不行的,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嘬,并不时的发出声响。击盏敲盅这种行为被看作是乞丐要饭,其做法是在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盘碗。因为过去只有要饭的才用筷子击打要饭盆,其发出的声响配上嘴里的哀告,使行人注意并给与施舍。此种行为是典型的缺乏修养的表现,且目中无人极其令人反感。

  6. 孕妇梦见摘桃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摘桃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摘桃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施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曼克罗夫特勋爵正在英国陆军部任职。按通常惯例,每当丘吉尔出外视察时,曼克罗夫特就去首相官邸,在丘吉尔专用的大地图上标出近期的作战形势,以便丘吉尔回来后,一看地图,就对局势一目了然。这一天,曼克罗夫特按惯例把地图铺在内阁会议室的地板上,用彩色粉笔在上面做着标记。

  8. 古代皇后为什么要带长指甲?

    看古装片总是看见皇后一类的带着长长的指甲,感觉很奇怪,古代皇后为什么要带长指甲?古代中国地位很高的男人、女人都留起长的指甲,显示他们无须劳动,男士则显示他们的雄性力量及身份地位。中国清朝时期的皇宫贵妇们更是用镶珠嵌玉的豪华金属或者景泰蓝指甲套,以保护他们精心留饰的指甲。

  9. 梦见打闹

    周公解梦梦见打闹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打闹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比利时菲利普简介

    全名:菲利普Léopold路易斯玛丽职业:比利时国王国籍:比利时为什么出名:菲利普自2013年7月21日父亲阿尔伯特二世退位后一直是比利时的国王。在此之前,他曾在比利时对外贸易...会任职,并以这一身份领导了60多个经济特派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