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李孟

  李孟(?~1321年),字道复。祖籍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市),其父在陕西做官时迁居汉中(今陕西汉中市)。他七岁开始读书,天资聪明,勤学博览。青年时期便通晓经史,尤爱好研究历代治国策略。他在家乡,设书馆讲学,临近州县有许多人前来拜他为师。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四年(1277),李盂的父亲调任蜀地(今四川省),他随父入川,四川行省要录他做晋原县主簿,他不肯任职,依旧潜心研究学问。到至元末年,李孟因事北上至京都,见到中书省右丞杨吉丁。杨知他博学有卓识,将他推荐给皇太子真金。但不久,皇太子卒,李孟未被朝廷录用。

  至元三十一年四月(1294),真金之子铁木耳即皇帝位,是为成宗。成宗命各地采辑上报忽必烈在位时的政绩,以备史官记载。陕西行省便命李孟邀集人汇集编写。当时,成宗的母亲徽仁裕圣皇后访求名儒辅导海山(即武宗)和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仁宗),有人推荐李孟可任,皇后便将李孟召人宫辅导武宗仁宗。大德元年(1297),武宗离京去北边抚军,仁宗在宫中继续接受李孟的教导。成宗闻知李孟辅导皇太子有方,便下诏授李孟为太常少卿。但丞相恨李孟未曾登门拜访自己,从中作梗,使李孟未能授职。后仁宗侍奉昭献元 圣皇后居于怀州(今河南沁阳县),李孟亦随行住于怀州四年之久。

  1307年初,成宗死后,安西王阿难答谋夺皇位,成宗皇后和左丞相阿忽台等从中支持。当时武宗尚在北疆万里之外,宫廷混乱,李孟力劝仁宗速陪昭献元圣皇后回京城主持朝事,继承皇位。仁宗回京后,平息了内乱,派使者迎接武宗回朝。当时仁宗监国理政;命李孟参知政事。因李孟久居民间,了解下情,又胸怀治国谋略,所以,他给仁宗参赞得当,但却遭到朝中一些大臣的反对。李孟便对仁宗说,执政大臣要由皇帝亲自授任,现武宗尚在途中,我还不知他的态度,因而不敢贸然担当重任。要求离朝,仁宗不许,李孟便暗自逃出京城,隐居于许昌泾山(亦称邢山,在河南新邓县西南)。

  武宗即位后,仁宗为皇太子。至大二年(1309),仁宗向武宗说明了当初李孟力主平乱、辅助继位的功劳,武宗即命寻访李孟回朝。次年春李孟进京,武宗在玉德殿召见,并当众大臣的面称李孟为宾师,随之,特诏授李孟荣禄大夫、中书平章政事、集贤大学士,同知枢密院事。

拜住

  至大四年(1311),武宗卒,仁宗即皇帝位,正式任命李孟为中书省平章政事,晋阶光禄大夫。李孟深感仁宗的信任,尽心尽职。他对仁宗说,皇帝的权力,在于赏罚分明。若赏罚得当,则吏民心服,正气发扬;若赏罚失当,无法治国。他协助仁宗 ... 昭雪冤案,剔除了滥封的官爵,裁减了冗员。劝仁宗节制对近臣权贵的赏赐,严格朝章制度,制止奢侈之风。节俭财政开支,受到朝野欢迎。

  仁宗当初在怀州时,看到一些地方官吏行为不正。即位以后欲严加惩治。而李孟却对仁宗说,官吏中也有贤才,且人是可以转变的,关键在于加强教育和激励。仁宗赞扬李孟善知别人之所长,而不责人之短的高尚品德。同时,李孟劝仁宗效法汉唐宋金开科取士的办法,以科举选录贤才举选录贤才。他建议取士应首先重道德,其次才是文章,这样才能选到真正的人才。由于李孟为仁宗参赞朝政有成绩,是年七月,仁宗封他为“秦国公”,赐钱10万贯,并命将作监为李孟建造新的宅第。李孟坚辞不受。

  皇庆元年(1312)初,仁宗又授李孟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之职。是年底,李孟再三请求辞职,仁宗准以平章政事参议中书省事,承旨翰林。第二年,李孟三请交还“秦国公”印绶。延祐元年(1312)底,仁宗复拜李孟为中书平章政事。第二年春,命李孟主持贡举,开科取士,并担任廷试进士的监试官。七月,晋阶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受封“韩国公”,政职如前。过了几年,李孟以年老体弱请求辞官归田。仁宗虽然同意他辞去政职,离开中书省,仍命为翰林学士承旨,留在宫中陪伴酒宴,谈论时政。

  延祐七年(1320),仁宗卒,英宗硕德八刺即位,铁木迭儿复出任中书丞相。他怀恨李孟从前不肯依附自己,便对李孟大加诬陷和诽谤,唆使英宗取消了李孟原来的封号和官职,降授集贤学士、嘉议大夫。但李孟并不介意,欣然到集贤院供职,使英宗深为佩服。

  至治元年(1321),李孟因病而卒。御史多次向英宗奏章,为李孟申辩所遭受的诬陷。英宗下诏追复李孟以前的官爵。第二年,又赠“旧学同德翊戴辅治功臣”、太保、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魏国公”。

“李孟66108” 7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李孟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2.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3. #正史也疯狂#功臣屠戮殆尽?布衣天子朱元璋残暴背后的政治羁绊

    朱元璋,一个从皇觉寺游僧成为九五之尊的传奇人物。洪武元年,朱元璋分封六公,大封功臣。朱元璋到底是本性暴劣,还是另有城府?性情分析朱元璋善...的大臣,除了功臣就是...犯。对于...犯的残暴处罚,源于放牛娃出生的朱元璋对苛政误民、贪得无厌的极度鄙夷排斥。换句话说,在朱元璋眼里,那些贪官搜刮民脂民膏,就应该全部...光。但是,应了朱元璋廉洁节俭的政治要求,明朝的官吏工资是历朝历代最低的。

  4.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5. 深度了解三省六部制的兴起变迁:一切为皇权服务的副产品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本期就来聊聊这一制度。大家耳熟能详知道六部的主官为尚书。

  6. 明代皇权究竟是生 ... 予夺还是徒有其表?带你了解皇权变化的秘密

    随着近些年明清史的热门和各类科普类书籍的走红,明朝似乎成为了一个人人都能谈论上几句的时代。谈论到对明朝的印象时,无论是对其抱有好感还是深恶痛绝,读者脑海中都会浮现皇权专制的字眼。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其上升期衰落期。皇权在这二百多年中的变化其实远超我们的想象。

  7. 「 ”省”这个称呼从何而来,贯穿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

    众所周知,我国省制划分源于元朝的行省制度,而行省则是「”行中书省”的简称。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合称三省,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朝,兴于唐朝,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三省六部制。然而「”省”这个称呼究竟从何而来?本文在此略作探讨。首先我们要介绍一个看似毫不相关的地方,那就是禁中。秦始皇为了显示皇帝地位的至高无上,规定了很多皇帝专用的词,比如皇帝自称为「”朕”,皇帝印章为「”玺”,皇帝墓为「”陵”,而皇帝所居则

  8. 「 ”誉满天下”与「 ”谤满天下”,谈谈大唐六朝名臣李德裕

    引言「”幼有壮志,苦心力学”,门荫入仕,历经宪、穆、敬、文、武、宣宗六朝。一生仕途跌宕起伏,与「”牛李党争”纠缠不清,集清名与污名于一身的大唐名相李德裕。李商隐称他为「”万古良相”,叶梦得赞他是「”唐中世第一等人物”,梁启超誉他为我国古代六大政治家之一,可谓清名标史。唐宪宗时,李德裕补任校书郎,后因父亲李吉甫担任宰相,为避嫌而到藩镇任职。父亲去世五年后,他才回朝任监察御史。唐穆宗时,李德裕任翰林学

  9. 明武宗朱厚照:一个不合格的昏君

    最近看了黄仁宇先生的《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一书,中间有一句话:「”即有坏人为朝廷的独裁者,如何又有这么多的好人做大官?”这句话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因为这句话,让我想到了明武宗——朱厚照。明武宗的历史名声可以说是恶劣,他荒淫暴戾、好色、尚兵、无赖,所行之事多荒诞不经。可以说是明朝没亡在他手里,估计除了感谢朱元璋在天之灵的保佑,还得感谢他只当了十六年的皇帝就驾崩了。那么这样的一个人当皇帝,为何明朝

  10. 小太宗?宣宗之治实则是唐朝亡国之始?

    「”宣宗精于听断,而以察为明,无复仁恩之意。呜呼,自是而后,唐衰矣!”——欧阳修中国历代皇帝之中,唐朝的宣宗李忱,当得上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在少年时,未露峥嵘,持重少言,因此,被宫中上下认为是个「”不慧”的皇子。待他长到十多岁的时候,又突生重病,常有突兀之举,被照顾他的乳母认为是心病,而在当时,其兄唐穆宗李恒在见过李忱之后,却给出「”此吾家英物,非心惫也”的评断,并御赐其玉如意、御马、金带等。▲唐穆

随机推荐

  1. 历史无法忘却的红颜

    历史无法忘却的红颜  翻开中国古代历史的画卷,在男尊女卑的千年画面中,不乏点点的红颜点缀于男人堆砌的历史长河之上。为数虽不多,却尽显“巾帼不让须眉”的英姿飒爽,成为历史无法忘却的红颜。  北魏的冯太后,就是这点点红颜中的佼佼者。  这,是一个&l...

  2. 梦见陵墓的贡品

    周公解梦梦见陵墓的贡品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陵墓的贡品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与姜黄补充剂有关的女性肝脏问题

    姜黄补充剂现在很流行,但是根据一份新的病例报告,对亚利桑那州的一名妇女来说,服用姜黄补充剂可能引发了一种罕见的肝脏问题。作者说,目前尚不清楚姜黄类化合物是否确实是导致女性肝脏问题的原因。或者,可能是姜黄和其他药物和补充剂的结合导致了这种情况。

  4. 梦见自己生病很严重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生病很严重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生病很严重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八字看你是否具有富贵好命

    八字以印枭为忌,恰有财星来克,使忌神无力,命主财运好。八字以印绶为喜用,且有正官来生印,同时又有财星来生官,一生不用为钱发愁。八字身旺财旺,且有食伤来生,命里不缺钱。八字中财星虽无透干,却有食伤官透干。八字身旺、印旺,食伤气衰,但财星得合而成局。八字身旺,但官星衰弱,印绶旺而多,再加上财星有气,主富贵。八字身弱,财旺,没有官星和印绶,但有比劫来一起担财。

  6. 梦见自己摔酒瓶好吗 梦见酒瓶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在梦中,第六感所产生的能力也是同样呈现的。而梦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虽难登大雅之堂,但在民间却流传甚广。梦见酒瓶,是生活富裕的预兆。梦见摔酒瓶,意味着平静的生活被不和谐的因素破坏。梦见喝酒,会遇到烦恼。梦见与妻子一起饮酒,夫妻感情会更加亲密。梦见与朋友一起喝酒,生活会幸福,人际关系会处理很好。梦见花棚里面开满花梦见花棚是什么原因–周公解梦

  7. 梦见自己生病是怎么回事 -周公解梦

    梦见生病的噩梦可能预兆自己身上的疾病,因为许多脑细胞进入“休息”状态,工作机能降低,这时,白天影响细胞的...信号就会...皮层有关中枢,使相应的脑细胞出现应激反应,产生预见性梦境。如果经常梦见自己生病了,哪怕是自我感觉良好,也要提醒自己尽快去做一...检了。如果是梦见别人生病了,那就可能是做梦者现实生活中过于关心亲友的身体健康所致。下面解梦网从周公解梦的角度分析,梦见自己生病是怎么回事。

  8. 赵高是如何死的?

    赵高是如何死的?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赵高与其弟赵成、女婿咸阳令阎乐发动了望夷宫政变,杀掉了秦二世胡亥。但是赵高不敢称帝,于是他就是秦宗室拉出比较德高望重的子婴。但是子婴知道自己只是赵高的一个棋子,但是他不想当傀儡,于是在家中与自己的两个儿子商量,决定发动政...

  9. 熬一锅玉米

    熬一锅玉米作者:一行禅师习禅不是练习分析和推理。在越南,我们在熬一锅干玉米的时候,我们总是把火集中在锅的底部,几个小时之后,玉米粒变松软了,裂开了。这些比喻可以说明习禅的作用。习禅的目的就是为了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即心和心所。当我们谈到心和外部世界的时候,我们立即陷入一种二元概念系统之中。禅定的作用如同锅底的火,雪地上的阳光以及母鸡对蛋的温化。

  10. 梦见家里进贼

    周公解梦梦见家里进贼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家里进贼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