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走进新疆:克孜尔石窟

1961年,国家已把故宫、敦煌莫高窟、克孜尔石窟等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宫与敦煌,人们早已耳熟能详,可是,有多少人知道龟兹,知道克孜尔石窟呢? 1 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的新疆,各地方势力在这里厮 ... 、鏖战,血雨腥风,动荡飘摇。然而,就在这个非常时期,德国人勒柯克却开始组织探险队,准备前往新疆南部的库车地区。当他前去办理签证的时候,德国当局劝告他放弃此行,因为那样将会有生命危险。 令人意外的是,勒柯克拒绝了这个善意的劝告,他和探险队员们签下生死状,按期启程出发了。令他做出如此疯狂举动的,正是那个他曾经造访过的地方,一个令他无法拒绝的地方,克孜尔石窟。 「 ”克孜尔”, ... 尔语里红色的意思。这得名于与它隔河相望的雀勒塔格山,在太阳的照耀下,通红的山体显示出一种坚韧,或许也暗示着一种疯狂。 公元三世纪,开凿洞窟的铿锵之声,开始在这里响起。这里比敦煌莫高窟早了将近一个世纪。直到九世纪,这里才听不见「 ”叮叮当当”的凿壁之声,才看不见画师们的身影。在陡峭的崖壁山,密密麻麻地开凿出蜂房般的洞窟,绵延数公里。千年的时光流转,在它们身上留下了多少刻痕,这里就是龟兹地区的克孜尔石窟。 然而,就是这样的佛教圣地和艺术宝库,长期以来,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1905年,在德国皇室和军火大亨克虏伯的赞助下,一批探险家组成德国普鲁士吐鲁番探险队,启程前往中国新疆,勒柯克就在这个队伍之中。 那时的中国西北,俨然成了西方探险队梦寐以求的乐园。1900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发现了楼兰古城,震惊世界。随后,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日本人橘瑞超等等,各国探险家纷纷向中国西北聚集,一个划时代的考古挖掘展现了在世人面前。 勒柯克知道,他错过了太多的机会。然而,1906年1月,当他抵达克孜尔洞窟时,感到命运对他做了丰厚的补偿。 这时的克孜尔洞窟完全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洞窟破败, ... 在松动的山崖山。当地的农民在窟前放牧羊群,冬天,在洞窟里生火做饭。 勒柯克迫不及待地转进了洞窟,展现在他眼前的一切,令他震惊不已。他由衷地感叹:「 ”这简直是我在中亚地区所找到的最为优美的壁画!”他尤其感到惊奇的是,那些壁画中的人物形象,他们的样貌、服饰、艺术风格都让勒柯克感到几分的熟悉。 后来,勒柯克在日记中写道:「 ”我们看到的人像,酷似欧洲骑士时代的绘画,在晃动的灯光下,君候们姿态潇洒地用脚尖战在那里,身穿华丽的武士装,金属制的骑士腰带上,挂着长长的宝剑,剑柄为十字形。我们好像来到了一个哥特式的墓室。”在日记中,勒柯克还兴奋地说:「 ”看来,中国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已经和欧洲有了某种联系。” 2000多年前,在欧亚大陆的两端,两大文明都在交相辉映地释放着耀眼的文化光芒。它们从未停止对彼此的好奇与追寻。然后,在历史的典籍记载中,它们的触角却从未交叠在一起。 那么勒柯克在克孜尔壁画上看到的希腊风格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他凿空西域的壮举被人们看做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标志。 其实,早在公元前两三千年以前,游牧民族大迁徙的时候走的就是这条路。 在张骞凿空西域前200年,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已经开始在丝绸之路的西端,纵马驰骋了。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统帅希腊,马其顿联军向东进军,十年征战,所向披靡。从黑海、里海、 ... 海,向东直到印度河流域,都飘扬着他们的旗帜。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突然病逝,他的帝国也随之崩溃,然而希腊文化却在他曾经征战过的地方慢慢生根发芽。 中亚的犍陀罗成了佛教与希腊文化交汇融合的地方,于是太阳神阿波罗的形象被拿来塑造佛陀,高挺笔直的鼻梁,卷曲的头发,希腊长衫模样的袈裟,再加入宗教修行的辛苦,眼窝深陷,形容枯槁,佛陀早期的形象就成为了东西合璧最好的见证。 此后,在犍陀罗所融汇而成的佛教艺术开始沿着丝绸之路一路东传。在克孜尔石窟,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月亮神的形象成了天象图中的日天、月天;希腊神话和印度神话交织而成的形象,人面鸟身的金翅鸟也出现在其中。 3 勒柯克和考察队很快投入到繁忙的考察工作中,为洞窟编号,临摹壁画,拍摄照片。 文字记载的缺乏,让克孜尔洞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唯一能找到线索的是那些残破不全的壁画。 在205号洞窟,勒柯克和考察队格伦威德尔发现了几个特殊的供养人形象。所谓供养人,也就是这些洞窟的出资建造者。这些人衣着华丽,腰挎长剑,最令人不解的是,他们的脑后都画着圆形的头光。 在一个洞窟中,他们还发现了一束龟兹文文书,在其中一张给石窟寺施舍钱帐的账单上,他们发现了六个龟兹国王的名字,令他们感到惊讶的是,其中一个国王妻子的名字,居然正好与205号窟供养人像上题写的龟兹文相吻合。这说明,205号洞窟是一个由龟兹国王出资修建的洞窟,国王的名字叫托提卡,王后叫斯瓦扬普拉芭。 在新疆地区,根据佛经记载,转轮王和高僧都可以有头光,所以龟兹国王与王后的后头也有头光。而在中原地区,只有佛和菩萨才能有头光。 国王供养人的发现,成为了解克孜尔石窟建造历史的一把钥匙。然而,喜讯还没有就此止步,他们很快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 在一个破旧不堪的洞窟中,他们发现了几个特殊人物的形象。这些人物带着埃及样式的黑色假发,左手拿着一个调色盘,右手拿着一支中原样式的长杆毛笔,显然,这些是正在描绘壁画的画家。 在克孜尔212号窟的壁画上,他们还发现了一个字迹潦草的题记。经过解读,它的大致意思是:来自叙利亚的画家摩尼跋陀创作了这些画。 叙利亚,遥远的西亚,他为何不远万里,跨越崇山峻岭来到龟兹呢? 一千多年以前,新疆与叙利亚的距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遥远。其实,根据考古已出土的毛织品证明,这两个地方早已建立了联系。同期的,叙利亚出土的缂毛风格中有着几分新疆的风情,新疆出土的缂毛织品中也有几分叙利亚的样式。 后来,学者们根据212号窟的壁画风格,推测出他们创作的时间,应该是在公元前六世纪到七世纪。这个时期,萨珊王朝的波斯军队正大举进攻叙利亚,这位叙利亚的画家,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沿着丝绸之路来到龟兹避难,最终,在克孜尔石窟谋得一份画工的工作,从此,安定下来。 然而,龟兹克孜尔这个被当做避难所的地方,这个众神汇聚、多文化交织的洞窟,自身却未能躲过历史的劫难。 硝烟弥漫的战乱,血腥残酷的宗教战争及大自然的风雨侵蚀,消耗着洞窟里的生命。塑像被砸毁,壁画被刻划,挖空甚至成片成片地铲去,许多洞窟甬道坍塌,壁画逐渐霉变,脱落。 勒柯克决意将洞中那些精美的壁画切割下来,将它们运回德国。他在后来的著作中写道:「 ”因为所有的绘画如不被我或者欧洲类似的机构保存,毋庸置疑地,会走向毁灭。” 然而,同行的探险家格伦威德尔却反对他这样做,他认为壁画只有留在洞窟中才更有价值。加上行程紧张,勒柯克不得不放弃切割更多精美的壁画,启程前往库尔勒。 勒柯克显然一直在寻找机会弥补这个遗憾,所以,1912年,当德国当局劝告他不要前往新疆时,他却义无反顾地上路了。 1913年,在辛亥革命的乱局中,勒柯克平安地抵达了克孜尔洞。这一次,他成了考察队的队长。没有格伦威德尔的制约,他终于可以放开手脚了。他在库车县城订做了80个大木箱子,接着,指挥他的助手巴斯图肆,无忌惮地开始切割剥取壁画。 墙上的壁画,堪称克孜尔石窟中最精华的部分,被凿子和狐尾锯,一片一片揭取,分割成块后装入木箱运回德国。后来,收藏在德国柏林民俗学博物馆。 德国探险队在龟兹克孜尔揭取劫掠的壁画等文物,仅仅一个洞窟就达500平方米。 4 然而,比壁画被勒柯克劫掠更让人尴尬的是,在1913年勒柯克离去之后,克孜尔洞窟仍然未引起国人的足够注意。除了1928年,考古学家黄文弼在克孜尔石窟进行了16天的考察,大部分时间,克孜尔石窟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直到1946年,一个 ... 族画家的到来。「 ”1946年6月5日,只身来此,观其壁画,琳琅满目,并均有高尚艺术价值,为我国各地洞窟所不及,可惜大分墙皮被外国考古队剥走,实为文化上一大损失。”在墙壁上留下这段话的人,名叫韩乐然。 1929年,韩乐然赴法国勤工俭学,专攻西洋画。期间,他同刘开渠、常书鸿、王子云、吴作人等一起创立了「 ”中国留法艺术学会”。这些人中,常书鸿回国后,奔赴敦煌,创立敦煌艺术研究所,被称为「 ”敦煌守护神”。王子云,1940年组织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先后到龙门石窟、青海塔尔寺、敦煌莫高窟等地进行考察研究,历时五年,收集整理了大量艺术文物资料。而韩乐然则成为了中国研究克孜尔石窟艺术的第一人,也是以油画、水彩画描绘中国古代壁画的首创者。 1947年,韩乐然带领赵宝麒、陈天等人再次前往克孜尔石窟。他们一个洞接一个洞地实地察看,编号、临摹、记录、拍照、挖掘等,整整工作了两个月。期间,他们还发现了一个新的洞窟。韩乐然带着大量文稿、临摹的画本及拍摄的照片离开了克孜尔洞窟,然而不幸的是,在他们乘坐飞机从新疆返回时,飞机失事,坠毁在甘肃嘉峪关。韩乐然,连同那些凝结他心血的珍贵资料也一同毁灭。 根据统计,流失德国的395块壁画中,如今只有145块还收藏在德国的博物馆中,而其他的250块壁画大部分已毁于二战的炮火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些克孜尔石窟的壁画一部分被分散转入地堡和矿井中,但是,由于一部分壁画已经被水泥固定在墙上,无法移动,这些最为精华的壁画,在战火中化为灰烬。 勒柯克所断言的,那些将走向毁灭的壁画,如今依然完好地保留在洞窟中,而他所带走的壁画,却遭遇到这样的劫难。 然而,勒柯克已经无从知道这些了,1930年,他在贫穷和孤独中郁郁而终。如果勒柯克得知这样的结局,他又会作何感想呢? 5 这些因为信仰的热忱而造就的洞窟,如同那些来到这里的探险家、艺术家、工作人员一样,在岁月中经受了苦难的洗礼,甚至付出了生命。 然而,这些曾经是僧侣修行的寺窟,因为丰富的艺术性,如今成为了人们欣赏、仰慕和赞扬的地方。而斑驳壁画上的佛陀,即使颜色褪尽,容颜损毁,但他悲天悯人的情怀,依然能穿透千年的岁月,透过这幽暗的洞窟扑面而来。这或许正是人们喜爱它的地方。 如今,克孜尔石窟早已纳入国家的保护之中,位于克孜尔石窟的新疆龟兹研究院,保护和管理着9处614个洞窟。 这些洞窟的生命终于不再哀叹!

走进新疆:克孜尔石窟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帝国雄鹰左宗棠,论新疆 ... 战争及「 ”海、塞防”之争的文化成因

    这里有明清、民国的历史故事、秘闻、深度分析等文章,欢迎关注「”剑雄品评文史经济”民国史学家缪凤林曾盛赞左宗棠,「”自唐太宗以来,左宗棠是保卫国家...领土功劳最大的人。”粗略一看,颇觉缪凤林此言不太合理。自唐宋以来,名将如林,灿若宵汉;民国以前,开疆拓土,不胜枚举。千余年的王朝历史,为什么偏偏仅突出左宗棠一人,又为何以历史的高度,来凸显他收复新疆之事呢?且看「”剑雄品评”以下的分析。古训曰,「”站

  2. 历史的记忆63:新疆戡乱:左宗棠的闪电战

    1875年4月,清廷敕封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平定阿古柏叛乱,收复新疆。经过一年的准备,1876年4月,左宗棠在肃州祭旗誓师西征,指挥约七万人左右的清军队伍开始戡乱新疆的系列战役。清军出征新疆肃州誓师,左宗棠即命刘锦棠所率主力部队陆续出关。由此,清军在巴里坤、哈密、济木萨及邻近的古城,形成三足鼎立态势,遥相呼应,以备出战。1876年8月,刘锦棠驻古城部移师济木萨和金顺部会合。

  3. 他63岁高龄抬棺出征,收回160万平方公里国土!

    在那个时候险失去的160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土,就是位于西北边陲的新疆省,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份,占中国现今国土总面积的1/6,新疆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是第2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而新疆古称西域,汉武帝刘彻举全国之力,以卫青和霍去病为大将,千里远征,最终使西域各国相继归汉,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4. 近西宁却极少人知,不逊塔尔寺有着恢弘建筑和壁画的明代皇家寺院

    车子颠簸在黄尘弥漫,时有货车疾驰而过的高原山路里,路边厚实的水泥护挡暗示着车旁一米是视线不及的悬崖渊壁,距离西宁三个多小时,在难以想象的偏僻之所,终于找到了这座庙宇——瞿昙寺。不负期待,真是难以想象的恢弘和精致:作者摄于瞿昙寺据《明史》和寺内现存的永乐敕谕碑记载,瞿昙寺建于明洪武二十年,是由噶玛噶举派僧人三罗喇嘛所建。作者摄于瞿昙寺作者摄于瞿昙寺作者摄于瞿昙寺作者摄于瞿昙寺作者摄于瞿昙寺作者摄于瞿

  5. 西域小国美女,争相为中国男人产子,国王:我们越来越像 ... 了

    汉朝自建国以来,奉行休养生息的国策,日渐强大。到了武帝时期,汉家男儿倾巢出赛,将匈奴...得胆战心惊。漠北之战一举歼灭匈奴主力,致使漠南无王庭。这一战不仅仅改变了汉朝和匈奴的命运,也改变了诸多西域小国的命运。西域三十六国之中,有一个国家叫龟兹。

  6. 1875年慈禧未糊涂,面对李鸿章弃疆论,请左宗棠出面反击

    放弃新疆是李鸿章的主张,但近来突然有种慈禧决定说。正如有人竟然枉顾历史,说李鸿章主张黄海海战前曾主动出击日军,结果被丁汝昌等人拒绝一样。真是奇怪,为什么这些人说话总是反着说。

  7.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8. 弱国无外交,抹不去的痛,沙俄是如何侵占新疆伊犁地区的

    西域在清朝左宗棠收复之后命名为「”新疆”,取「”故土新归”之意。但是在十九世纪八十年的时候,清王朝面临着北极熊、东瀛狼等列强的虎视眈眈,自同光中兴之后就走上了下坡路。沙皇俄国厚颜...的趁新疆叛乱之际「”主动帮助收复”伊犁地区,弹丸小国日本也将琉球撤藩立县,侵占国土,真是令人气愤不已。清代新疆疆域图一、新疆之乱何时休伊犁地区是我国巴尔喀什湖东南面的广大地区,是一片得天独厚的绿洲牧场,这里其后温和、

  9. 左宗棠抬棺西征:史实不虚!从酒泉抬到了哈密,隐情让人潸然泪下

    左宗棠收复新疆,家喻户晓。左宗棠得子晚,左孝威来肃州时27岁。同年11月,左宗棠平定肃州,厘清了整个甘肃。李鸿章左宗棠坚决不同意,对持失败论者提出了严厉批评。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还授予他筹兵筹饷、指挥军队的大权。左宗棠离开兰州,移驻肃州,领导西征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左宗棠制定了武力收复伊犁的详细方案,分三路大军逼近伊犁。一个月后,抵达新疆哈密,就地设立行营。

  10. 龟兹,它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也是四大古文明唯一交汇之地

    骆驼聊新疆,就是不一样。

随机推荐

  1. 斜风细雨是什么意思及造句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xiéfēngxìyǔ。

  2. 高血压的催化剂,不止烟酒,还有这2种食物,尽量少吃,血压会爆

    血压升高,会使血液变的粘稠,造成血管阻塞,影响脑部的供血,如果脑部缺血过多就会使视网膜神经发生病变,会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茄子里面的抗氧化剂含量也很高,经常吃茄子可以美容养颜,还有很好的降压效果,更好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血管弹性下降,血压会随之升高,从而诱发各种各种的心脑血管疾病。研究表明,秋蓉葵,石榴,葡萄都含有这种元素,其中秋蓉葵中这种元素含量最高。

  3. 历史上真实的和珅,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今天历史新知小编给大家带来和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可能我们对于电视剧中的和珅,印象太过于深刻,反而对于历史上的和珅,就不那么关注了,其实真正的和珅,也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能做到那样位高权重,必然有其非同寻常的过人之处。

  4. 总鳍鱼的故事

    我们的故事的前半段,发生在中生代泥盆纪的大海里。>鱼类中有一种叫做总鳍(qí)鱼。一条小总鳍鱼名叫真掌,正在泥沙上爬行。因为总鳍鱼是深水鱼类,水面的空气使他不大舒服。有一天,几条总鳍鱼老太太在珊瑚花坛边用鳍撑住沙地,东家长西家短闲聊天。许多总鳍鱼爬过来了。本来总鳍鱼的鳍是有骨骼的。大群的总鳍鱼从他们身边过去,向着一个方向。>真掌又掉转身子,和大批正在爬行的总鳍鱼一起,向着陆地前进了。

  5. 快刀斩乱麻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kuàidāojiǎnluànmá【解释】比喻做事果断,能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很快解决复杂的问题。【出处】《北齐书·文宣帝纪》:“高祖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快刀斩乱麻的故事【例子】【近义词】当机立断【反义词】拖泥带水,优柔寡断【相关】百度“快刀斩乱麻”

  6. 和而不唱是什么意思及造句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héérbùchàng。

  7. 惟利是逐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wéilìshìzhú【解释】指惟利是视。【出处】朱自清《历史在战斗中》:“这利己主义到了‘惟利是逐’的地步,却是非空虚到极点不可。”【例子】无【相关】百度“惟利是逐”

  8. 妻子的高见

    丈夫:“为什么上帝把女人造得那么美丽却又那么愚蠢呢?妻子:“这个道理很简单,把我们造得美丽,你们才会爱我们,把我们造得愚蠢,我们才会爱你们。”。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9. 鹿儿和她的"分房合作社"

    但鹿儿宣称,绝不答应其它条件。因为鹿儿听说英俊的强子拥有众多女朋友,并且个个"强哥"、"强哥"叫得很嗲。鹿儿你听我说,不如我们成立个'分房合作社',咱俩合领一份结婚执照,分得住房一套,你一间我一间,公平合理……"鹿儿拎起小包上班去,又折回来补了句"别'同居'、'同居'地瞎说,叫'分房合作社'比较实事求是。">>强子一把把鹿儿拥进怀里,轻抚她的脊背吻她的耳朵:"鹿儿,外面雨已经停了,不信你摸摸我的头发。

  10. 晚清「 ”四大名臣”里,最能贪的李鸿章,到底贪了多少钱?

    晚清四大名臣,通常指的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这四人。这四位的大名可谓如雷贯耳,时至今日仍是无人不知。要问他们之中谁最厉害、谁对近代中国的贡献最大,肯定是众说纷纭。但是如果问谁最擅长聚敛财产、谁最富有,那么一定是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的李鸿章李大人了。这从他留给子孙的家产可见一斑。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