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从成语「 ”楚才晋用”看楚国人才的流失,楚国人才为何纷纷奔向晋国

翻看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就会看到春秋时期的主旋律是尊王攘夷而争霸,战国时期的主旋律则是变法改革而称雄。再往细了看春秋时期,除去初期的齐国和末期的吴越争霸,中间则是晋楚百年的争霸史。晋楚两国实力相当,时不时上演争霸战,这也导致很多中小国家尤其是夹在晋楚两国中间地带的国家,如郑国、陈国、蔡国等朝晋暮楚,成了墙头草,谁强跟谁,谁弱背叛谁。而伴随着晋楚争霸的还有另一个可能会被忽视的现象,即楚才晋用。 春秋时期,楚国人才流失是很严重的,如果单纯的只是人才跑到别的诸侯国去定居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楚国的人才往往到了别的诸侯国就会反过来对抗楚国,这给楚国带来了不少的祸患,楚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个外逃人才就是巫臣和伍子胥。巫臣曾对子重和子反留下这样一句话: 「 ”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伍子胥则对自己的好友申包胥留下了这样四个字:「 ”我必覆楚”,巫臣在晋国确实让楚国疲于奔命,而伍子胥到吴国也确实差点就让楚国灭了国。 当然,伍子胥选择的出逃诸侯国是吴国,而不是晋国,这里需要对伍子胥所处的时代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伍子胥父兄被 ... 的时候,晋国六卿之乱已经相当严重了,晋国国君式微,伍子胥这个时候不可能选择去晋国,即便到了晋国,他报仇的计划也不可能实现,因此他只能选择对称霸有了企图心的吴国来实现自己的复仇计划。而在伍子胥之前的百年时间里,楚国的大部分人才都流失到了晋国,在晋楚争霸中没少帮着晋国坑楚国。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 ”楚才晋用”这个成语,楚才晋用反过来坑楚。 虽说伍子胥因为局势的发展并没有选择到晋国去,但是他的祖父伍举却差点出逃晋国,此事发生在公元前547年,伍举的岳父申公王子牟因为犯了罪而逃亡,连累伍举被楚国人怀疑提前知道王子牟的出逃或者帮助了王子牟出逃。很难说伍举在这件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但是很明显的,楚康王也好,楚国的大夫们也好,都是怀疑伍举的。因此伍举只能也选择了出逃,他先是到了郑国,然后想继续北上到晋国去。对于到晋国去,伍举是有顾虑的,此时他年纪已经不小,并不愿意背井离乡,但是又害怕在楚国遭受非难。 在去晋国的路上,伍举与好友蔡声子相遇,将这件事告诉了蔡声子,蔡声子承诺一定要让伍举返回楚国,后来伍举就真的被迎回了楚国,得到了更高的官职和爵位。蔡声子是怎么做到的呢?他到楚国后对楚国的令尹子木说: 「 ”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这就是成语「 ”楚才晋用”的出处,当然,只有这么几句话,子木是不可能被说服的。蔡声子就列举了几个「 ”楚才晋用”的典型例子,他们分别是析公臣、雍子、苗贲皇和巫臣。并将「 ”楚才晋用”的原因告诉子木,即楚国的刑罚太重。但其实,蔡声子只说了其中的一个原因,楚国刑罚确实重,但最根本的却还是楚国内部的权力倾轧,卿大夫之间的争权严重,在斗争中失败的一方,通常就会选择离开楚国到晋国或者别的国家去。 那么,蔡声子为何选择析公臣、雍子、苗贲皇和巫臣这四个人来举例说明的,实在是因为这四个人在晋楚争霸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且是不利于楚国的角色。这里就简单说一下这四人都做了些什么。 析公臣和晋楚绕角之役: 楚庄王继位后,楚国若敖氏一族开始作乱,先是公子燮和斗克发动叛乱,两人一度劫持了楚庄王,当时有传言说析公臣提前知道叛乱的事,但是并没有上报或者制止。析公臣害怕楚庄王的责罚,于是逃到了晋国。公元前585年,楚国攻打郑国,而晋国由栾书领六军救援郑国,晋楚两军在绕角相遇,最初晋军明显已经不敌楚军,但是,析公臣也在军中为晋军出谋划策,他太知道楚军的情况了,所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析公臣对栾书说: 「 ”楚师轻窕,易震荡也。若多鼓钧声,以夜军之,楚师必遁。” 栾书采纳了析公臣的建议,于是楚军溃逃,两年后,晋军乘势攻打楚国的小弟蔡国,然后入侵楚国,俘虏了楚国的申骊,然后有攻进了沈国,俘虏了沈国国君。 绕角之战距离奠定楚国霸业的邲之战只有十二年的时间,之后,晋楚争霸中,楚国一直在走下坡路。 雍子和彭城之役: 雍子在楚国的时候遭到了伯父的诬陷,但是楚国人并没有为雍子去调解,雍子只能逃到了晋国。晋悼公即位之时,楚郑联军趁机攻占了宋国的彭城,宋国的华元跑到晋国求援,晋国出兵救宋,夺回了彭城,并在靡角之谷与楚军相遇。最开始,晋军想避开楚军回去,但是雍子却为晋军出主意,他说: 「 ”归老幼,反孤疾,二人役,归一人,简兵搜乘,秣马蓐食,师陈焚次,明日将战。” 简单来说就是老弱病残的都回去,兄弟两个都在的回去一个,其实就是组建敢死队,吃饱喝饱,兵车检查好,马喂饱,帐篷什么的都烧掉,第二天准备战斗。而且雍子还让晋军将之前俘虏的楚军放了回去,这样一来,增加了晋国的士气而让楚军放松了警惕,最终楚国溃逃。 巫臣与崛起的吴国: 巫臣出逃晋国颇有点为了女色而背叛楚国的意思。此事和陈国的夏姬有关系,当初,陈国内乱,楚庄王出兵平叛,顺便俘虏了引起陈国内乱的夏姬,并想占为己有,申公巫臣出言阻止了楚庄王,后来子反又想得到夏姬,同样为巫臣所阻,最终楚庄王将夏姬赐给了一个老头。老头战死沙场后,巫臣出主意让夏姬回到了郑国等他。 楚庄王去世后,楚共王继位,巫臣借着出使齐国的机会到了郑国并带着夏姬跑到了晋国为官,做了邢邑的大夫。楚国子反和子重知道后,竟趁机灭了巫臣的全族。巫臣自然不可能听之任之,他给楚国的两人写了一封信,要让两人疲于奔命,意思就是让楚国也疲于奔命。巫臣尽心辅佐晋景公,并提出了「 ”连吴疲楚”的计策,帮助吴国强大起来。 吴国和楚国是邻居,吴国想强大起来,但是 ... 上确实比较落后,巫臣亲自到吴国,教吴国人制造战车、驾驶战车,将中原的先进 ... 技术和文化传播到了吴国,后来巫臣又将自己的儿子狐庸留在了吴国,继续帮助吴国强大起来。 强大起来的吴国自然很喜欢攻打吴国,真的就让楚国疲于奔命。楚国在和晋国的争霸中本就稍落下风,又有吴国这个劲敌,楚国的衰落不可避免。 苗贲皇和鄢陵之战: 苗贲皇的出走在析公臣之后,楚庄王元年,公子燮和斗克叛乱,到了楚庄王九年,若敖氏的斗越再次发动叛乱,当时楚庄王北征,斗越就 ... 死了蒍贾,然后攻打楚王室,不过最终的结果是,若敖氏被灭,斗越的儿子苗贲皇逃到了晋国,并被封在了苗地。 公元前575年,晋楚鄢陵之战爆发,楚军从早上开始就压制晋军,晋军出于劣势,苗贲皇提出建议: 「 ”楚师之良,在其中军王族而已。若塞井夷灶,成陈以当之,栾、范易行以诱之,中行、二郤必克二穆。吾乃四萃于其王族,必大败之。” 楚国的精锐之师是中军的王族之师,晋军想要战胜楚军,就必须填井平灶、坚定信心、排开阵仗抵挡楚军的进攻。栾氏、范氏之军负责引诱,中行氏、郤锜、郤至必能攻克子重和子辛。用四军之力对抗楚国的中军,必然取得胜利。 晋军采纳了苗贲皇的建议,鄢陵大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子反 ... ,公子茷被俘虏,楚共王被射瞎了一只眼睛。鄢陵之战让楚国彻底失去了称霸的机会。 有意思的是,「 ”楚才晋用”主要发生在邲之战和鄢陵之战之间的时间段内,邲之战中楚国获胜,楚庄王俨然成为一代霸主,楚国争霸成功;而鄢陵之战中晋国大胜,晋国的霸主地位再次无法撼动。从邲之战到鄢陵之战,不过才22年的时间。 晋国之所以能如此之快地从楚国手中彻底夺回霸主之位,离不开楚国的这些出逃人才。他们的出逃,让楚国失去了可用之人,也让晋国得到了可用之人,用楚国人对抗楚国,晋国是做的很成功。而楚才之所以选择晋国,自然也是因为晋楚争霸的缘故。这些人才无论是想保全性命还是报仇,晋国都是他们的不二选择,毕竟当时唯一有实力压制楚国的就是晋国。

从成语「 ”楚才晋用”看楚国人才的流失,楚国人才为何纷纷奔向晋国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三国群英传2,大乔小乔,两女胜过千军万马

    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三国里出名的美女,正所谓美女配英雄,而孙策周瑜是三国里有名的英雄人物,大乔在演义中的描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孙策牺牲太早,小乔的描写就比较多了,和周瑜是珠联璧合,才子佳人的一对赤壁之战,三国最出名的战役,战前诸葛亮曾引用曹植的铜雀台赋成功激怒周瑜,让周瑜借坡下驴,誓战曹操,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最主要的这好像还是初中要求背

  2.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3.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4.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5.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6.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7.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8. 曹操一生之错:实锤奸雄,放虎归山,急功近利失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9.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10.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有哪十大功劳?论诸葛亮的地位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的十大功劳:1.隆重对策。千古一对隆中对,给迷茫的刘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刘备集团制定了长期的极具眼力的战略规划,并直接影响了天下三分之势。《三国志·诸葛亮传》: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三国志·诸葛亮传》: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随机推荐

  1. [专家点评] 西周 倗季凤鸟大尊

    [专家点评]西周倗季凤鸟大尊西周倗季凤鸟大尊通高达49厘米,身长达41厘米,胎体厚重,质地精良,保存状况良好。大小凤鸟通身均装饰鳞状羽纹,繁复而美观。这件凤鸟大尊的时代为商周之际,应出自陕西、河南地区的贵族墓中。

  2. 一到入夏就郁闷?清心降火也能吃出来

    2、蚕豆蚕豆,传统的医学认为蚕豆味甘、性平,入脾、胃经;它可健脾益胃,补中益气,止血降压,清热利湿,涩精止带;它主治中气不足,倦怠少食、咯血、高血压、衄血、妇女带下等一些病症。

  3. 孕妇梦见猫说话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猫说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猫说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订婚礼金_求婚订婚

    若诚意不够,女方会托人把订婚礼金退还;若诚意满满,那女方家长便会开始筹备订婚宴会事宜,并邀请男方来家里,举行订婚仪式。

  5. 关于企业家的名言警句

    真正能够导致恶果的,是犯了错误却竭力加以掩盖。但是如果员工不愿意犯错误,那么他们永远不可能作出正确的决策。

  6. 梦见草莓的心理学解析

    梦见草莓——预示着你最近的运气很好,生活也会很幸福、舒适,是吉兆。梦中的草莓,象征着人的好运气。《周公解梦》c0u周公解梦_周公解梦大全_周公解梦大全查询_在线解梦大全网c0u周公解梦_周公解梦大全_周公解梦大全查询_在线解梦大全网赠人草莓,交新友。

  7. 二、女真部落的崛起

    在我国东北的女真族的一支——建州女真开始趁机扩大势力,逐渐威胁到了中原。建州女真的领袖就是爱新觉罗·。由于继母的虐待。>>建州女真的各个部落经常攻杀。努尔哈赤攻占土伦城,在一路追击尼堪外兰的过程中,趁机又征服了建州女真的其他不少部落。女真族其他部也意识到自己可能很快会被努尔哈赤吞并。当时的女真族,共分三部,分别是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由于时期女真部就建立过金国,所以历史上把它称为后金。

  8. 梦见掉大牙是什么意思 梦见掉大牙代表什么 – 周公解梦

    梦,准确的说,其实也是人的第六感的一种表现状态,因此才会有解梦这一说。“解梦”其实就是通过人体梦中所预感到的一些事物进行验证。梦见掉大牙,团体活动良好。未婚者梦见掉大牙,预兆您的爱情成功。女人梦见掉大牙,要出远门,障碍多,最好取消。梦见掉大牙流血,生活幸福,一切如意。梦见坠落山谷是什么原因为何梦见坠落山谷–周公解梦

  9. 锄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锄”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锄”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谇帚德锄——形容风俗败坏,不仁爱。...

  10.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感悟精选一;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岁月静好,浅笑安然。打开记忆的闸门,仿佛又回到了那年那月那时光,仿佛又见到你送给我的那盆清香茉莉,在细雨潇潇的夜晚,所呈现出来的洁净和楚楚动人。———-题记   撑着花折伞,站在高高的石拱桥边,看漫...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