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遐迩闻名的千年古刹圆通寺便坐落其间。建寺1200多年的圆通古刹,隐身于喧嚣都市中,至今香火鼎盛。1200多年前,圆通寺的前身“补陀罗寺”,作为观音的道场,是中国最早的观音寺之一,比四大佛教名山的浙江普陀山观音寺还早100多年,但观音殿供奉的却是如来佛,也可算一道奇观。古刹居闹市,举步之劳就能到达庄严的清凉妙境,以佛观心证菩提,圆融无碍,融汇贯通,圆满觉悟。
昆明城北的圆通山上,鸟鸣猿啼,樱红柳绿;山下的圆通街头,车水马龙,人群熙攘。遐迩闻名的千年古刹圆通寺便坐落其间。建寺1200多年的圆通古刹,隐身于喧嚣都市中,至今香火鼎盛。善男信女礼佛清心,文人墨客赋诗作对,熙来攘往,尽显世间众生相。步入寺院大门,穿过古老的圆通胜境坊进入菩提大道,庄严佛国,禅意怡然,物我两忘。翻开寺院简介,便得知:圆通寺始建于唐代,寺址为螺峰山下盘谷间,时为补陀罗寺,后经兵灾,又续有修葺扩建,寺名改为圆通寺。1200多年前,圆通寺的前身“补陀罗寺”,作为观音的道场,是中国最早的观音寺之一,比四大佛教名山的浙江普陀山观音寺还早100多年,但观音殿供奉的却是如来佛,也可算一道奇观。当然,作为观音侍者的善财童子和龙女跻身如来堂前,也还保留着观音殿的某种遗风。更奇妙的是,在大殿里众多佛像的簇拥之下,主佛两侧竟有龙柱一对,高达10米,雕青黄二龙,张牙舞爪,裂须欲斗——这种代表皇权的符号出现在寺中,实属奇景。据说龙柱是因为明朝建文帝朱允汶“靖难之变”后,逃到云南武定狮山正续寺出家为僧期间,为避免明成祖派人跟踪,他曾在这里隐修。寺院正中的放生池,碧水、天光、云影,相映成趣,一座轻盈秀丽、匠心独具的八角亭立于池中央,仪态庄严的千手观音端坐其上。八角亭的南北各面各有一座三孔白石桥与池岸相联,水池的东西面均有回廊水榭。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可谓是一幅江南园林美景图。顺眼望去,天王殿四周的回廊临水而建,廊桥相通,石桥前连天王殿,后接圆通宝殿,肃穆的佛教寺庙与轻松的园林风格浑然一体,真可谓设计之精巧,若天造地设。寺院背靠螺峰山,铜佛殿后便是陡崖绝壁。据工作人员介绍,螺峰山上有个潮音洞,传说洞中有蛟龙作祟,常常引发洪水,幸有觉照大师筑台念经,这才镇住蛟龙,从此这座高僧念经伏蛟的平台就被称为“咒蛟台”。站在螺峰山山腰间,环顾整个寺院,泉水潺潺,树木苍苍,分明是绝色园林。哪会想到前面就是佛殿,更想不到山门之外便是闹市,大隐之心油然而生。方丈淳法大师书联于山门:“古刹居闹市车水马龙看你如何安身触目均为纷扰相;佛缘注心灵游客观众是谁能够敛意随机所到极乐园。”古刹居闹市,举步之劳就能到达庄严的清凉妙境,以佛观心证菩提,圆融无碍,融汇贯通,圆满觉悟。佛法人间,人间佛法,应如是观之。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