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国高僧X档案:失踪的安息国王

东汉桓帝、灵帝的时候,国家的情况实在不怎么样。一会儿外戚专权,一会儿宦官执政,一会儿又党锢之祸,一会儿又黄巾起义,鸡飞狗跳,一塌糊涂。虽然桓帝、灵帝在他们“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中都愿意拨冗支持佛教,然而这跟他们是不是好人乃至是不是好皇帝一点关系也没有。东汉气数已尽,更大的乱世即将到来。 纵观中国历史规律,像这种乱世,一定都会出现天才的。 所以,有一个天才,就放着他在外国的王位不坐,出家为僧,不远万里一路跑到中国,炫了一出又一出奇迹,让后人在阅读历史的时候都不禁要献上膝盖,大呼一声:“神僧啊!”但是,叫他“神僧”,他可能挺郁闷的,因为他最应该被大书特书的正式身份是一位伟大的译经师——也就是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唐玄奘那种身份。可即使写《高僧传》的慧皎已经把他列入了“译经”一类——慧皎认为这一类僧人是最高尚、最闪亮、最值得纪念的——在记述他的事迹时,也仍然花了百分之七八十的篇幅在写他的灵异。 没办法,因为他真的很灵异。 他的名字叫安世高。 安世高不姓安,他是安息国(也就是帕提亚帝国,今伊朗地区)的国王,按照那时在汉朝的惯例,外国僧侣从哪来的就姓啥,所以他就叫了安世高。名安清,字世高。顺带说一个偶然发现的、说不定能填补历史空白的八卦。为了解安世高,本人查了帕提亚帝国历代国王名录,其中记载公元140年有一位不知名字的国王,这位国王的继任者沃洛加西斯四世在公元147年继位,而安世高到中国的时间差不多是在汉桓帝初年,也就是公元148年左右。因此,如果没猜错,后半生都云游在中国不断玩奇迹的神僧安世高,就是那位在帕提亚帝国历史上“名字失传的国王”。他的父亲是米特里达梯四世,而安世高在父亲死后看透无常苦空,不愿留恋王位,就在做了七年国王之后,把宝座交给了他叔叔沃洛加西斯四世,自己出家为僧去也。(关于这段历史,慧皎说安世高“行服既毕,遂让国与叔,出家修道”。行服就是服丧,安息国有没有爸爸死了儿子服丧的礼制本人不懂,如果要服丧,需要多久,本人孤陋寡闻也无从考证。这就留给研究帕提亚帝国历史的专家来解释吧。) 其实,安世高小时候就挺神的,上知天文地理,下知医方异术,人类知识好像没有他不会的,并且,还会鸟语!有回看见一群燕子,他就对同伴说:“燕子说了,等下有人送东西来吃。”一会儿果然有人送东西来吃,所以小伙伴们都惊奇得不得了。 但这在他的诸般事迹中不过是件小事,他的奇迹多了去了。 安世高来到中国,以神一样的速度三下五除二就学会了汉语,听说读写无一不精。本人掰着手指替他算了一下,他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字大概只花了不到一年。然后他就开始翻译佛经。据慧皎评价,安世高的译笔“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辩而不华,质而不野”——这话可是班彪用来赞美司马迁文笔的!请大师接受我辈生出来就学汉语、学了三十几年还配不上这般评价的学渣五体投地的仰慕! 勤勤恳恳翻译佛经之余,他有时也给别人讲自己前世的故事。他说,他上一世就是僧人,为了偿还前世恩怨,特地去到广州,找到那个与他前世结仇的家伙,引颈受戮。他说,那一世他还有个同学,很聪明,学问很好,没其他毛病,就是脾气大。施主不称他意了,他就要甩脸子,安世高的前世僧规劝了这位同学很多次也没用,就跟他说:“你吧,也不比我笨,可就因为脾气太臭,来世会投生为很丑的样子哦!”撂下话后他就去广州还命了,死后投生到安息国,荣华富贵玩了些年头,转了一大圈,又回到了中国。可能当时听安世高讲故事的人也不会太当回事,毕竟,你前世的事情谁能知道啊,你怎么说就怎么听吧。 汉灵帝末年,黄巾军起义,天下大乱。安世高那时已经把想翻译的佛经都译完了,把笔一放:“好了,现在我有空了,我去度化前世那个同学!”说走就走,他就去了江西庐山。安世高当时走水路,到了?亭湖(也就是宫亭湖)。《水经注》上说,宫亭湖有一座神庙,很灵,路过的人一定要祭祀,说的就是这座庙。安世高坐的船到了神庙下。同行的都去祭祀,安世高没去。没多久,去祭祀的又跑回来了,说庙里神仙下旨,让请安世高上去。安世高一去,那神仙就激动得不行,说老同学你来了啊,我就是那谁啊,都怪前世脾气坏啊,现在在这里做湖神,马上就要死了啊,下场肯定好不了啊!救救我啊!安世高说那我好不容易来一趟了,你就显个身呗!神仙说,太丑了,不好意思!安世高说没事,你现身吧。于是那同学就现了原形,是一条大蟒蛇。大蟒蛇也就是佛教讲的龙,梵语“纳伽”意为龙,实际指的就是大蛇。龙是掌管水域的。安世高前世这位同学聪明好学,虽然嗔恨心强,但其他也没干啥坏事,堕落为畜生道的龙族,从佛经记载和佛教因果的角度讲倒也合适。大蛇游到安世高面前,哭得稀里哗啦的,拜托安世高用自己做湖神时积累的财富替自己造寺建塔,做些功德,以免死后更加悲惨。安世高安慰了一番,蛇就走了。不久那大蛇果然死去,《高僧传》上说它因为安世高的帮助,从此“得离恶形”,而蛇尸身所在的地方就是寻阳郡蛇村。宋代陈舜俞的《庐山记》援引了这个故事后又把蛇村周围的地理详述了一番。话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庐山记》这本书的评价是很高的,说此书“考据精核”。当然后来也有各路学者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否定安世高的这段往事,但查其批驳理路,也实在莫名其妙。总之,不管你信不信,本人反正愿意信。 安世高度化了同学,又跑去广州找前世 ... 了自己的那个人。那人还在世。两人相认,那个广州人觉得特别服气,就跟安世高走。安世高说,我还有份债没还呢,我去还。于是两人一路到了会稽(差不多也就是现在的浙江绍兴)。走到一个集市,正遇上有人打架,安世高一下被误打中了头,就这么华丽地去了。 写到这里,才忽然发现本人竟然也花了这么多笔墨写安世高的神异,真对不起这位大译师!那好歹也写一写他的翻译著作吧。《高僧传》记载安世高译经三十九部,《开元释教录》记载他译经九十五部,一百一十五卷。与后世玄奘等译师相比,安世高的译作不算多,但在当时来说也是不少了。他是佛教传入中国早期最重要的佛经翻译者之一,翻译的经典中最有影响力的,比如《佛说大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佛说月灯三昧经》、《佛说父母恩难报经》、《佛说八大人觉经》等等。各类史传都热衷于讨论他的神迹,能看出他深厚佛学修养的还是他留下来的那些译典。看了故事,好好去读一读他翻译的经书,才不枉他连皇帝也不要做(甚至连他本国的历史都没记下他的名字),千里迢迢到中国来一遭! 本文来自凤凰号“慧灯元照”,仅代表凤凰号自媒体观点。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国高僧X档案:失踪的安息国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2. 一千年前的雕版印刷《金刚经》,背后藏着一段丝绸之路科技交流史

    「”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就是这18个字,第一次明确记载了世界上第一份雕版印刷物的确切日期,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这一行字刻在敦煌《金刚经》的卷尾。研究者认为,这部雕版《金刚经》应该是在四川...。而在这部雕版《金刚经》的背后,反映的是当时四川发达的雕版印刷活动。作为中国雕版印刷业的起源地(或者说起源地之一),四川的雕版印刷术和印刷作品,通过蜀道走出四川,经由丝绸之路传到了西域

  3. 一帝国太子,丢掉王位在中国生活三十多年,现有一百万后人在中国

    中国历史上的安姓人士,最有名的自然是粟特人安禄山。不过,自从有了这个安禄山,安姓粟特人纷纷改姓改民族,生怕让别人误以为他们和安禄山有什么关联。

  4. 译史||高山杉:欧洲人佛书翻译丛谈

    法王路易十四在一六八七年到一六八八年间曾派拉·洛贝尔出使暹罗。

  5. 佛经故事:阿难化瓜

    佛陀见不远处有块瓜田,就请阿难尊者前去化缘西瓜让大家解渴。阿难心想,那女子都已经不肯布施,迦叶尊者又怎能化缘到西瓜呢﹖迦叶尊者听到阿难尊者化缘不成的消息,自己心里也没多大把握,但因受了佛陀的嘱咐,且心知佛陀的一言一行皆有着甚深涵义,便起身前往瓜田。

  6. 佛经故事:千辛万苦求佛偈

    善信一听,高兴的说:“我从六十万里以外的地方来投师,一路上历经艰辛,就是为了向您学这半句偈语,以振兴佛教大法啊!”善信连忙坐好,专心等待女子说那句佛偈。

  7. 佛经故事:小老虎修成阿罗汉

    小老虎修成阿罗汉优波笈多修得阿罗汉果后,仍然继续在摩陀罗国的那哆婆哆寺,跟随舍那婆私修习佛法,后来他才开始独自外出参学。随后,优波笈多带著小虎到那哆婆哆寺。不久,这只小老虎果然死去了,但是随即又在摩陀罗国转世为人了。七年之后,十四岁的他修成阿罗汉,拥有许多神力。从此以后,他们勤苦修习,最后都证得了阿罗汉果。

  8. 佛经故事:风尘女皈依三宝 证罗汉果位

    莲华色女持律谨严,精进修行,证得罗汉果位。目犍连慧眼如电,早已看透莲华色女的过去和现在,他说:“可怜的女人啊,我已看到你心中罪恶的企图。你外表的美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你的身体很不干净,你在污泥中会越陷越深。”目犍连非常确定地告诉莲华色女:“你前半生虽然罪孽深重,但确实有佛缘,跟我去见佛陀吧。”莲华色女跟随目犍连拜见了佛陀,皈依三宝,被佛陀收为女弟子。

  9. 佛经故事:须菩提向维摩诘乞食挨训

    须菩提遵循佛陀的教诲,随缘乞食。佛陀想派一位大弟子去维摩诘家探病,就对解空第一的须菩提说:“你到维摩诘那里去探病吧。”须菩提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号称解空第一,境界已经非常高明,为何让他去维摩诘那里探病,他都有些畏惧?须菩提随后讲述了一件往事,说明了不能去维摩诘那里探病的原因。

  10. 佛经故事:珍惜当前所拥有的

    伽蓝尊者一听,感动极了,想不到娑婆世界的顽劣众生,已经有如此大的进步,连这么稚幼的童子都懂得人伦大孝。伽蓝尊者听了,失望极了,原来人性的贪婪之欲,愈来愈令人惊惧担忧,怅然地收回金块,飘然离去。人应该珍惜当前所拥有的,而不要放纵自己的贪欲,做过度的非分之想,好比譬喻中的童子,不但得不到你汲汲所要的,更失去了你本来可以得到的一切。

随机推荐

  1. 【黎人】的意思是什么?【黎人】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黎人lírén1.黎民。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蛮黎》:「山极高,常在雾霭中,黎人自鲜识之。」《宋史蛮夷传三黎洞》:「俗呼山岭为‘黎’,居其间者号曰黎人。」清·李调元《南越笔记黎人》:「岁壬子,忽有生黎二十余献物上官,旗书‘黎人向化’四字。」黎人的拼音lírén黎人是什么意思黎人lírén1.黎民。

  2. 复兴进行式:重回世界之巅的英国皇家海军

    曾几何时,英国皇家海军是世界海权力量的象征。在将七海的控制权交由美国之后,他们依然是强大的跨地区舰队力量,在往日的皇家海军生命线海域保持存在。最近,北约各国在美国压力下要求提高军费比例。首批英国的F35B,已经在2018年回国成军。皇家海军与空军也将成为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F35使用国。基本上算是在未来的皇家海军武器库中,预定了一个席位。她们是未来皇家海军运载能力的保障。

  3. 家居风水说:水浸眼眉、地位低微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早些时候,我勘察了一家居风水,他们的家里,饲养了一缸金鱼,当时,主人家还问我:“匡师傅,我家的金鱼养了九条,这是不是好风水的?”这一个风水格,会影响事业,风水口诀有云:“水浸眼眉.地位低微。”意思指在家居风水犯了“水浸眼眉”,会影响事业运。看风水便是这样,必须“对症下药”,风水布局才能见效。不单化解煞气必须“对症下药”,摆放风水用品如麒麟、蟾、狮子……

  4. 中秋节祝福语_短信中秋节祝福语创意_中秋节祝福

    愿你每一天中,人缘,情缘,福缘,财源,缘缘不断,事事如愿,祝中秋节快乐,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短信中秋节祝福语创意,欢迎阅读,仅供参考。短信中秋节祝福语创意(二)1.一帆风顺送给你,二话不说祝福你,三言两语话情谊,四面八方齐祝愿,五光十色属你帅。中秋佳节的到来,发表短信祝愿客户的事业蒸蒸日上,家庭和和美美,身体健健康康。短信中秋节祝福语创意(四)1.我将你的手机号码告诉了一个陌生人,他叫月老,

  5. 情人节祝福语_2018浪漫情人节祝福语_情人节语录

    情人节快要到了,准备送去什么样的祝福呢?2018浪漫情人节祝福语1.送你一盘鸭吃了会想家;还有一碟菜天天有人爱;配上一碗汤一生永健康;再来一杯酒,爱情会长久;加上一碗饭,爱情永相伴!七夕情人节快乐!2018浪漫情人节祝福语1.永不褪色的是对你默默的关怀,永不停息的是对你无尽的思念,永不改变的是对你深深的爱恋。2018浪漫情人节祝福语1.老婆我爱你!

  6. 描写心情复杂的诗句 知音少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7. 严实帮助金人和蒙古人进攻南宋,为何被百姓爱戴?

    1212年秋,蒙古大军自紫荆口攻取山东、河北,金朝东平行台调民为兵,因为严实在当地威望高,民众拥戴,被任命为百夫长,从此带兵作战。1214年春,泰安张汝楫占据灵岩,被严实率领的兵士击败,金朝因严实立下战功,提升他为长清县令。宋军夺取益都后,乘胜向西,金朝东平行台传令严实储备粮草防守,严实因外出督促租税,回来时长清已被宋军攻破,严实立即组织士兵夺回了长清县城。严实英勇善战,率部攻克曹州、濮阳、单州。

  8. 竹林七贤中存在感最低的向秀,为何在中华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向秀,字子期,河内怀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人,是「”竹林七贤”中具有自己特色的一位。《晋书》中称向秀:清悟有远识,少为山涛所知,雅好老、庄之学。庄周著内外数十篇,历世方士虽有观者,莫适论其旨统也。秀乃为之隐解,发明奇趣,振起玄风,读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时也。南朝宋颜延之作诗称赞:向秀甘淡薄,深心托毫素。探道好渊玄,观书鄙章句。交吕既鸿轩,攀嵇亦凤举。流连河里游,恻怆山阳赋。尽管厕身竹林七贤

  9. 放眼世界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fàngyǎnshìjiè【解释】放眼:放开眼界,目光不局限在狭小范围内。放开眼界,纵观天下。也作“放眼乾坤”。【出处】元·张养浩《过李溉之天心亭之二》:“放眼乾坤独倚栏,古今如梦水云间。”【例子】无【相关】百度“放眼世界”

  10. 温庭筠生平经历与文学成就

    早在温庭筠8岁时,便与李绅相识,可谓自幼为友。温庭筠看不起令狐绹的才学。在襄阳,温庭筠与段成式、周繇等交游酬唱。温庭筠终以他杰出的文学成就成为文学史上千古不朽的诗人。温庭筠诗词,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历代诗论家对温庭筠诗词评价甚高,被誉为花间派鼻祖。词这种文学形式,到了温庭筠手里才真正被人们重视起来,随后五代与宋代的词人竞相为之,终于使词在中国古代文坛上成蔚为大观,仍然有着极广泛的影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