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张瑞图、傅山行草之比较与书法创新

张瑞图、傅山行草之比较与书法创新

  艺术发展史是不断创造新形式的历史,书法艺术也不例外。欣赏晚明革新派书家的作品,强烈的个性面貌和抒 ... 彩会深深打动每一位观者。陈淳、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书家,对明初以降渐成时尚的媚妍书风和复古风潮给予了有力反拨。张瑞图(1570年-1641年)和傅(1607年-1684年)分处晚明清初革新书法潮流的前后两端,是这一革新派书家群中的两位代表人物。“方直、锐利、劲硬”是张瑞图行草的形式感觉,“圆曲、满密”是傅山草书的形式感觉,“方”与“圆”是这两位书家风格上的有趣对比。

  张瑞图的点画线条方、直、硬、锐、尖,不忌偏锋,可谓锋芒毕露,特别是“叠层线条”结构、强化横笔、构筑锐角等等,带来凌厉恣肆、挣扎紧张、闭抑滞涩、强悍跳荡的书法情调。

  傅山则有意识地“制圆”与“构密”,其字构架和点画线条满是曲圆、盘旋、缠绕的形象,制造了繁复的空间,形成豪迈激越、乐观流畅、雄浑博大、粗放奔泻的书法情调。

  一

  张瑞图主要成就集中在行草书上,他的创作分早、中、晚三期,中期(天启年间)书作代表了张瑞图最典型风格,故以下所论多指其中期行草书而言。

  侧锋方笔直势张瑞图行草书点画线条特点是“方、直、锐、利”,圆弧、曲转的点线很少,笔画转折处方硬直折,直硬、方折的笔触占据了他中期行草书的空间。历代草书、行草极少有张瑞图这般全方直的写法,人们一般求取圆曲与方直的互补与均衡。而张瑞图点画用笔谋求劲锐与方折,全然不做曲转,从而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凌厉的棱角和尖利笔触。梁巘在《承晋斋积闻录》中评他的舍圆就方:“张二水书,圆处悉作方势,有折无转,于古法为一变。”

  在张瑞图的卷册中,尖利的笔触很多,集中在横画、竖画、横折笔、钩趯笔上,如《韩魏公黄州诗后卷》、《后赤壁赋卷》(天启六年)等即为代表,刘恒先生称:“此卷笔力劲健,转折尖锐,通篇如急风骤雨,一贯而下。”(《中国书法全集张瑞图卷》)尖利笔触是张瑞图行草书招牌式的线条形式,这种被书家们所避忌的露锋形式,却被张瑞图尽量突出,这也是他弃古标新反映在点画细节上的关键点。

  张瑞图擅长侧锋,但与羲、献、米芾等人的用锋有很大的不同,张瑞图的侧锋比较单调,换言之,其运笔过程中不加多余动作(如笔画的两端、转折处的提按、顿挫之类),比如他写一个横画,往往用最自然简单的方式起笔(锋尖向左,起笔露锋),行进中逐渐加重力度,遇折弯处则快速将锋毫反铺到相反的一面(减去了提按顿笔过程)。这就形成了那些尖锐的起笔和众多的直折。这样的横画起笔法可远推至汉魏小楷,张瑞图的小楷即宗法钟繇,张的小楷和行草里的一些横画写法有着某种类似处。

  折角与连续折角张书舍弃圆笔曲势,弃圆就方,一般采用方转直折,转折时的折角很多是近于45度的锐角。张书结构中一些典型“部件”,比如“横折钩”、“弓”、“コ”、“フ”、“ㄅ”、“ㄣ”、“ㄋ”、“勹”、“宀”、“彐”、“己”等都做直折或连续直折,这些笔画或部首在结构中常常占有主要的位置,也往往控制着字的构架及笔势趋向,亦是众多芒角和锐三角形成的关键。常规及传统行草书的“中锋——圆笔——弧转”,在张瑞图笔下变成“侧锋——方笔——直转”。直转直折,是张氏中期行草最鲜明的特点之一,这的确与先贤法书乖背不合。

  横势叠层线条张瑞图非常重视字的横画及横势笔画,他加粗加重这些横势线条,又将一些本不是横势的笔画强制其横势化,然后把横画或横势笔画做纵向层层排列,形成“横势叠层线条”结构。这种结构是张书单字结构和章法结构的重点表现手法。如《孟浩然游景空诗兰若诗轴》,横势线多呈下弯状,层层叠列,左右连续冲荡着渐渐向下移动,如湍流叠落,形成强烈的运动节奏感——这也成为张瑞图线条的主要律动特征,在通篇在布局上很有意义。

  横向拉与纵向压张瑞图单字基本上为横长结构,这在中期手卷册页中体现得更突出。每个字仿佛被来自纵向的某种势力所挤压,字被冲压得有些扁长;字的横画和横势笔画被普遍夸张、加重,让单字内部空间、特别是纵向空间紧促狭窄起来。明末清初改革派书家中,王铎的结体不走偏极,基本上是疏密有致的折衷路子;傅山追求字内部空间的繁与密,以线的繁复缠绕分割空间来求取异于常规的效果,但傅山纵长开张的字势让人觉得其字并无闭塞感。而张瑞图封闭单字空间的做法与黄道周、倪元璐的构字有些相似。单字纵向收紧,把点画线条尽量填满字内空间,很少将点线随意推送到该字所辖空间之外。同时,每个字又好像被来自横向之力拉拽着,作者有意识地做这种横撑,一处处指向左右方(指向左方的居多)的尖利横画,以及许多向右上方突起的“横折钩”及“ㄋ”式结构,也都强化了横向的掣扯感。

  二

  傅山书法创作看重两点:少经营,重整体。傅山草书汲取了前人草书以曲圆线条为主、讲求通篇连续性和整体气势的传统,极力强调“圆”笔势,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

  中锋圆笔曲势傅山草书的圆笔曲势令人印象深刻,也是他与张瑞图最明显的对比。特别是傅山的连绵大草,线条圆转苍劲,笔势顺畅,气势逼人。傅山草书起笔处圆润厚重,点线运行总是按弧形曲线轨迹,不论是单字点画还是转折处,或是字间连线,尽可能地化方为圆,取圆笔、走曲势,这种趋向在其晚期更为明显。典型的书作如《五峰山草书碑》、《“茅檐瓦雀”七绝诗条屏》、《“晋公千古一快”四条屏》、《“娟娟青柳外”诗轴》、《樵径》、《樵斧》诗轴等等。

  傅山草书以中锋行笔为主,因为曲圆的点画使用中锋更易把握,是一种事半功倍且能显示力度感和古朴感的不错选择。中锋圆笔,消除了棱角、方折、直线这类受张瑞图青睐的东西。中锋写出的圆曲线条,加之篆籀因素的渗入,在作者的挥洒之下,形成了大气磅礴、一泻千里、古朴苍劲的连绵草。

  傅书出锋的笔触也不是没有,一般是在某些字的尾笔拖出尖长画。起笔圆厚,尾笔露锋,这与张瑞图的起笔尖利形成对比。

  曲圆结构与做密与张瑞图刚好相反,傅山让点画线条以及转折处都“圆”起来,《樵径诗》、《寿贤仲》、《东海倒座崖诗》、《如今出家儿诗》、《草书七绝诗屏》等作品,都可见连绵的曲线如缠绕的枯藤,千百条充溢着劲力的曲线盘旋回环着,满眼的弧圈,不见片方。这样的连绵草中,单字点线和字间连笔线形成“九曲十八弯”,博大雄奇,气脉贯通。这与张瑞图式的连续直折、连续锐角可谓“圆”与“方”的两极(可对比傅山的《寿贤仲》条屏和张瑞图天启六年的《后赤壁赋》卷)。

  傅山的弧圈密布带来了“繁密”结构。字的结构上,傅山常常不按今草法结字,不力图减省笔画,相反在增加笔画,有意将字结构复杂化。他的草书单字常搬用行书或行楷的结构,同时以实写连笔线以增加点线的密度。如上海博物馆藏傅山《草书七绝诗屏》里的“开”“鵮”“竃”“缘”“必”“图”“寥”“兴”等字,就是单字“构密”的典型。单字做密之外,傅山还在章法上求密,许多纵列间亦紧密接触,大面积相连的空白消失后,作品有效面积内的空白空间被分割得支离零散,交错的曲线(黑,实)与线间空隙(白,虚)争夺着纸面空间,视觉冲击感增强。同时,纵列的概念被淡化,整幅作品的统一感被加强。

  徐渭在评价擅长做“密”的黄庭坚时称:“黄山谷书如剑戟,构密是其所长,潇散是其所短……”(徐渭《评字》)。黄山谷是从整体章法上求“密”,而单字不做“密”;徐渭自己也求“密”,不过和黄山谷类似,追求的同样是通篇布局的繁密感。黄、徐二人求“密”与傅山在单字上及章法上双向求“密”有所区别。傅山草书也许是史上最“繁密”的草书之一。

  傅山草书之“密”虽形成点线的交错、挤靠、重叠,但由于线条的曲圆走势,所以不存在张瑞图式的激烈冲突感,而显现出合谐、统一感。人们说傅山的草书呈现出的时间性因素明显,即是指的这种繁复延绵又步调一致的点画线条泻流而下带来的节奏感。

  傅山对“圆”和繁密结构的青睐,部分源自于篆籀的启示。傅山认为,书法诸体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众体一法,不唯点画字体计较,因而“古籀、真、行、草、隶本无差别”。(《霜红龛集》)他意识到各书体古今贯一的共通因素和字体流变中的共性规律,特别是篆籀体的古朴与动人处。他汲取了大篆的古质朴茂风韵,在行草书里引入大篆繁复茂密的构字法。

  张瑞图式的直笔方折和缩紧的结构容易形成滞涩(感觉是紧张、挣扎);傅山式的圆笔曲转容易形成畅顺(感觉是激越、昂扬)。张瑞图的行草所引发的情绪感比傅山复杂得多:抑郁又激动,紧张又跳荡,挣扎又激奋,自抑又恣肆。在线条的推进过程中,伴随着剧烈的节奏变化。傅山草书则没有苦心经营的做作感,只有纵横无忌的挥洒;没有张瑞图式的多重矛盾和惊险、复杂的力势冲突,只有一往无前的豪情。傅山书法是他的“宁直率勿安排”主张的最好注脚。

  三

  张瑞图的章法构局和复杂的“力势”走势张瑞图行草书的每个单字即是一个“力势”聚集单位,左向尖横画、众多的锐角和趯笔,令“力势”指向各方,空间张力呈现着不确定性,也充斥了冲突和掣拽,“力势”欲突奔出去,却被有力地扼止了,扼制力主要是紧结内收的字形结构与纵向挤压的合力作用。那么,局部的有些紊乱的“力势”关系如何在整体上协调起来?一是普遍存在的“横势叠层线条”结构的制约和统领,二是大多数字右上方指向的笔势,三是横向扯拉之力,四是主(横)笔的下弯笔势。其中前两个因素在整体章法上起到了“力势”集结和统摄作用。

  为了布局的目的,张瑞图还运用其它手法,比如字间较少连笔(可以突出单字独立的“力势”感);比如拉近上下字距(虽单字独立,但未影响“势”与“气”的上下贯通,由于行距已加宽,上下字的紧密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再如增宽了行距,立轴行间距约在一字宽度,横卷(册)行间距大约有两字宽度——同时代的黄道周、倪元璐等也讲求宽行距,是晚明一部分书家的共同追求——进一步突出纵列效果,使“力势”的纵向走势更明朗,进而强化了整幅作品的贯通感。

  傅山草书奔泻、贯通的“力势”傅山草书的“力势”情况相对简单些,主要表现为:力势单一、顺畅、涨满。

  盘旋的弧圈笔势可以令“力势”顺畅贯通。在疾笔书写中,力势畅快地伸展、前行着,如激流涌动,势不可挡。阻力并非没有,就是那些夸张的“重墨点区”(有时是整个单字、有时只是部首,傅山常运用这种粗细重轻的点线对比法),它们为单一的“力势”制造了起伏,并且引发了动与静、快与慢之类的节奏变化。

  求“满”求“密”让傅山草书满幅点线、密不透风,也令其空间张力特别饱满。人们说傅山草书真气弥漫、生机勃勃、颇具运动感和丰足的力度,也正是他不遗余力地求“密”、求“满”、求“圆”,致使“力势”四处充溢的结果。

  傅山草书的连续性比瑞图好得多,有一种一泻千里的痛 ... ,这归结于曲势点线与曲圆结构;而瑞图则一味求方直、求折角,因而力势的贯通显得曲折复杂。

  四

  以张瑞图、傅山为代表的明末清初革新派书家,都不同程度地背离了帖学主流书风,反叛矛头指向明初以来风行的台阁体以及赵孟頫一路复古书风。他们的宏篇巨轴,他们纵横无忌的笔势和磅礴的气势,他们对新、奇、异书法形式的追求,为后人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和审美范式,此后人们对书法的理解有了更多的角度。梁巘在《评书帖》中认为:“明季书学竞柔媚,王(铎)张(瑞图)二家力矫积习,独标气骨,虽未入神,自是不朽。” 以“气骨”力矫“柔媚”,他们胜在“气骨”,也胜在气魄和奇异的新形式。“气骨”也可以看作是张瑞图、傅山富于个性的笔墨形式所带来的劲健、雄强、浑朴、博大的书法审美感受。有人觉得张书、傅书有些“怪、异、奇、丑”,其实这正是激烈反叛传统经典的体现,“怪”在他们的“偏极”风格,“丑”在那些方直的点线和锐利的笔画,“异”在那些层层的直折和繁复的单字,“奇”在那些没完没了缠绕着的弧圆。张瑞图、傅山在形式上的偏执追求,使他们不仅对于元明帖学而言显得“离经叛道”,即便在他们所处的书法革新群体中,也可以被看做是反叛传统最激烈、最有个性的书家。张瑞图、傅山通过突出方直或圆曲让自己的书作迥异于他人,成为表现自我、抒写性情的有效手段。

  张瑞图、傅山行草书的自标新意,受益于他们各自丰博的传统积淀,但更得益于他们选择了创新的独特切入点,以及对相关形式的偏极追求。张瑞图以“方直”为形式探求的支点,毫无顾忌地使用“直、硬、利、尖”的点线,直折、芒角、圭棱成为他的偏爱;傅山绚烂大草的突破点也许体现在繁复盘旋的曲线和繁密的结构,自旭素到傅山,草书的曲圆笔势臻于极致,取“圆”求“密”是他立异的关键点。总之,方、圆分别是张瑞图、傅山创新的支点。

  书史上许多独领风范的书家常常是选取形式的某一侧面或某一点寻求突破,从而确立个性面目。比如北宋书家中,米芾从专注于偏锋行笔和欹侧变化两方面求新变;赵佶“瘦金体”专求点画的瘦、细、劲。明清书家中,徐渭的草书在行款构局追求“满、密”上不遗余力;八大独特的书法,得力于他坚守两点:一是中锋用笔,线条沉实劲韧如铁线,这种线条也被用于他的画作中,一是结字上自出机杼,尽力夸张字内某一部位的形状;金农则努力追求“非毛笔书写效果”,横势笔画与其它点画形成极度的粗细对比。有一类书家则致力于书体写法上的独特感,如赵之谦尝试以帖写碑、碑帖交融,试图让森严的魏碑像帖派行楷那样流动起来;郑簠之于汉隶,吴昌硕之于大篆,当代白石老人之于汉篆,等等,也是这种情况。

  作者:王晓光

  来源:书画艺术

  编辑:因因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张瑞图、傅山行草之比较与书法创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2. 王羲之家族真的是一个书法家辈出的世家吗

    王羲之这个家族,就是非常重视文化的一个家族。王羲之除了把书法传给王羲之和所有的儿子以外。王羲之的后代在唐代武后时期,还有一位叫王方庆的,给武后献出了王氏家族十人的书法作品,这就是著名的《万岁通天帖》。王羲之家族确实是一个善于书法传统的家族。说到根本上来说,还在于王羲之家族非常庞大,而且重视文化教育,是文化水平较高的家族。

  3. 明朝最高冷的书法家,29岁开始隐居,上流人士为了见他挤破头皮

    可下面这位大佬,他从29岁就开始隐居了,这样的奇闻您可能还是头一回听说吧!雅君就不给大家卖关子了,他就是明朝文学家、书法家陈继儒。在陈继儒看来啊,人世间最高的追求莫过于高雅的志趣和崇高的品性。

  4. 秦始皇另一功劳,莫过于篆书变成隶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今天来讲讲秦文化和篆书以及隶书间的故事,从中可以了解到由篆书到隶书的一个演化过程,从而也看到了先进的秦文化,它对我们后世的影响可是非常巨大的。

  5. 宋徽宗的瘦金体境界有多高?没人能够临摹,一字值千金

    宋徽宗的瘦金体有多好?因此,虽然后代有很多人练习瘦金体,但却鲜有人能够临摹成功,可知其难度之高,也可知宋徽宗书法功力之深厚。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有很多,比较有名的有《楷书千字文》《夏日诗帖》《牡丹》《瘦金体草书千字文》等等,每一幅作品都是无人能够超越的传世精品,字字值千金。

  6. 董其昌晚年为何沦落为 ... 恶霸?

    明末江南,大凡有着显宦头衔和赫赫声名的人,无一不是家财万贯者,而这些有钱人很少有不学坏的,在董其昌之前、之后,都有相当数量作恶乡里的恶霸。董其昌,一个有功名且在书画艺术和文物鉴赏方面有相当造诣的文人,堕落成一个为非作歹乡里的恶霸,成为书画史上有名的恶棍,不能不让人倒吸一口凉气。董其昌的贪婪也的确不比他的同乡前辈逊色。

  7. 中国印章文化有上千年历史,印章起源于何时?

    目前还没有定论,专家认为大致在春秋与战国时期。从目前存世的大量战国时期古印章来看,其创作和使用已经相当成熟。1998年安阳殷墟出土的饕餮纹铜玺,这是目前经考古发掘中最为古老的印章,那么,中国印章的历史应在商代以前。印章的起源与印章自身的发展相比,印章和绘画的结合相对较晚。战国直至汉魏时期使用封泥,封泥主要是盖有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印章的使用,也逐渐由蘸朱红印泥钤于纸上。

  8. 施蛰存:唐墓志 、塔铭 、经幢

    唐墓志、塔铭、经幢施蛰存墓志也是唐代石刻的重要部分。东魏、北齐,现已出土的墓志亦不少。唐代国祚长久,已出土的墓志,数量远远超过北朝。宋人编的《宝刻丛编》,已着录了不少唐代墓志,可知唐墓志在宋代已有出土。我据《宝刻丛编》的记录写信告诉他:温飞卿卒于咸通七年。元明二代,很少墓志出土,或者是没有记录。明代末年,西安农民掘出一块唐人墓志石,题名为《王居士砖塔铭》,楷书非常优美。

  9. 艺闻艺事——皇帝女婿摹刻一套帖,竟成了「 ”传世四大名帖”之一

    《绛帖》,因刻于绛州而得名,是宋太宗淳化年间的尚书郎潘师旦在家乡绛州摹刻勒石而成的,《绛帖》与《淳化阁帖》《大观帖》《汝帖》并称为「”全国四大名帖”,刚一问世就受到书法家、收藏家的青睐。这部名帖的作者,叫潘师旦。历史上关于潘师旦的记载很少,他的字、号、籍贯,生卒年都不清楚。元代赵孟的《会景亭记》中,称潘师旦为「”故宋尚书”,后来又说「”初知秀州时”,由此判断他还应该做过嘉兴知府,是个不小的官员。赵

  10. 「 ”三蔡”兄弟到底谁才是「 ”苏黄米蔡”之「 ”蔡”?

    「”苏、黄、米、蔡”代表着宋代书法的巅峰其中苏、黄、米没啥问题唯独关于蔡的说法不一有人说蔡指的是蔡京,由于蔡京人品差后人用蔡襄取而代之还有一种说法是此蔡为蔡卞古代就有人说了蔡京比蔡襄好但蔡卞又比蔡京好千百年来这一争论一直存在,没有定论不论哪种说法都说明蔡氏三人的书法在宋朝的地位与影响力非同一般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三人的书法到底有什么区别01蔡襄蔡襄(1012-1067),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

随机推荐

  1. 这些食材养人又便宜,赶快吃起来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代表要吃名贵的食材,很多便宜的食物就很养人。板栗通肾益气板栗的营养成分全面,味道甘甜,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老年人常吃板栗,对抗老防衰、延年益寿大有好处。

  2. 别再被影视剧骗了,真实的章邯战绩辉煌,超乎你的想象

    实际上,真实的章邯战绩辉煌,超乎想象,堪称是秦朝最后一个名将!至此,章邯以闪电战的作战方式和三战全胜的战果在短短一个月内就解除了周文对咸阳的包围。齐、楚、魏三国联军迅速集结奔赴临济,不料此举正中章邯下怀。秦二世二年九月,章邯重创了魏、齐两国后,楚国的项梁主动与章邯军交战。但是这一系列胜利对于章邯而言都不是致命的。真正令章邯投降的原因是秦二世的责备和赵高的陷害。

  3. 呵壁问天的意思 | 成语大全

    形容文人不得志而发牢骚。

  4. 梦见绿色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预兆

    请看下面由,从现代周公解梦,原版周公解梦,心理学解梦,占卜式解梦等多个角度对梦见绿色是什么预兆进行详细解说吧。梦见绿烟的绿色,代表的是嫉妒的情绪。梦见白色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预兆梦见绿色盆景,预示着你近期在工作上的运势很好,能很好的在工作上表现自己,是吉兆。梦见绿色从精神上象征:颜色证实了光线的存在。梦见绿色的周公解梦签抽签前时要专心一致,秉除杂念,先双手合手默念:“周公周公,指点迷津。”

  5. 极目迥望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jímùjiǒngwàng【解释】极:尽;迥:远。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出处】三国·魏·王朗《与许靖书》:“子虽在裔土,想亦极目而迥望,侧耳而遐听,延颈而鹤立。”【例子】【相关】百度“极目迥望”

  6. 玫瑰花茶的营养价值-玫瑰花茶的食疗 ...

    玫瑰花茶的营养价值-玫瑰花茶的食疗...玫瑰花茶的介绍玫瑰花茶是用鲜玫瑰花和茶叶的芽尖按比例混合,利用现代高科技工艺窨制而成的高档茶,其香气具浓,轻之别,和而不猛。玫瑰花茶的营养价值玫瑰花含丰富的维生素A、C、B、E、K,以及单宁酸,能改善内分泌失调,对消除疲劳和伤口愈合也有帮助。玫瑰花茶的作用和功效玫瑰花是一种珍贵的药材,美容养颜,通经活络,软化血管,对于心脑血管,高血压,心脏病及妇科有显著疗效。

  7. 梦见观音菩萨预示什么 -风水

    梦见观音菩萨预示什么单身人士梦见观音菩萨像预示你的爱情运势仍然会很高,趁著假期不妨约对方出去走一走,感情会更加融洽。女人梦见观音菩萨像让自己跪下预示近期运程颇佳,功名与利益双收,但运气过盛,必隐藏着倾衰的预兆,因此提醒你不能骄傲与怠慢。体力劳动者梦见观音菩萨像让自己跪下预示你仍需继续留意呼吸系统疾病。

  8. 梦见酒瓶裂开了

    周公解梦梦见酒瓶裂开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酒瓶裂开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悲欢合散的意思 | 成语大全

    泛指人世间悲与欢、聚与散的遭遇和心情成语出处:唐–元稹《叙诗寄乐天书》:“当花对酒,乐罢哀余,通滞屈伸,悲欢合散。”

  10. 梦见手纸 卷纸 草纸 厕纸 卫生纸

    周公解梦梦见手纸 卷纸 草纸 厕纸 卫生纸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手纸 卷纸 草纸 厕纸 卫生纸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