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诗人张继生平揭秘:他为何死在南昌

有关诗人张继的生平,记载最详细的是元代辛文房所撰的《唐才子传》: 张继,字懿孙,襄州人。天宝十二年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与皇甫冉有髫年之故,契逾昆玉。早振词名。初来长安,颇矜气节,有《感怀》诗云:「 ”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尝佐镇戎军幕府,又为盐铁判官。大历间,入内侍,仕终检校祠部郎中。继博览有识,好谈论,知治体,亦尝领郡,辄有政声。诗情爽激,多金玉音。盖其累代词伯,积袭弓裘,其于为文,不雕自饰,丰姿清迥,有道者风。集一卷,今传。 这段话错误很多,比如张继的职位应该是「 ”检校祠部员外郎”,而非郎中(郎中比员外郎级别高);唐代中后期,检校郎官只是个品阶,不用入朝「 ”内侍”;此外也不太可能「 ”领郡(担任一地主官)”。 辛文房好容易搜罗了这么一段材料,结果大部分都是错的,其实他使用的材料,跟我们今天见到的也差不多,通过「 ”逆向工程”的方式,很容易考察出这些材料的来历: 一是《新唐书》里面那段话:「 ”张继,字懿孙,襄州人。大历末,检校祠部员外郎,分掌财赋于洪州。” 二是唐代高仲武编撰的《中兴间气集》,这里面收录有张继、皇甫冉和刘长卿等人的诗,并且给张继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累代词伯”之类的话,就是从高仲武那里抄来的。 辛文房应该看过张继等人的诗集,但是看得不怎么仔细,最关键的一点,辛文房不熟悉唐代官制,没搞清检校官的真正含义,「 ”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错了一大半。 其实张继的资料全都摆在这里了,就那么三五句话,谁来读,都是这些货。 我们只能从另外一个途径来给张继画像。 张继的生卒年月肯定是没有记录的,怎么办呢?只能从别的地方下手。 张继的朋友圈里有位和尚叫灵一,灵一生于开元十五年(727年),两人能成为朋友,通常年龄差别不会超过十多岁,所以张继应该出生在开元中期前后,他天宝十二载(753年)中进士,这个时候大约二三十岁。 考察张继生平,最关键的史料,得靠另外一位著名诗人,也就是写过「 ”风雪夜归人”的刘长卿。 刘长卿和张继是朋友,两人应该还是同事,怎么判断出来的,我一点点往下说。 中进士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张继的职务履历无法考察,可以肯定的是,张继和刘长卿一样,在大历时期进入了刘晏主持的盐铁转运司系统,并且深得刘晏欣赏。 有四条关键证据,其一,《新唐书》说他曾经「 ”检校祠部员外郎,分掌财赋于洪州”;其二,辛文房也说他当过盐铁判官;此外,张继死后不久,刘长卿写过一首《哭张员外继(公及夫人相次没于洪州)》,这首诗提供了一些关键信息: 恸哭钟陵下,东流与别离。二星来不返,双剑没相随。 独继先贤传,谁刊有道碑。故园荒岘曲,旅榇寄天涯。 白简曾连拜,沧洲每共思。抚孤怜齿稚,叹逝顾身衰。 泉壤成终古,云山若在时。秋风邻笛发,寒日寝门悲。 世难愁归路,家贫缓葬期。旧宾伤未散,夕临咽常迟。 自此辞张邵,何由见戴逵。独闻山吏部,流涕访孤儿。 刘长卿透露,张继和夫人相继在洪州(今南昌)过世,留下的孤儿年龄尚幼,从侧面说明张继死的时候年纪不太大,或许在五十岁多一点。 「 ”白简曾连拜”,说明两人曾一同获得任命,刘长卿尝「 ”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两人的职事官品阶甚至都一样,同为「 ”检校祠部员外郎”。 诗最后说道:「 ”独闻山吏部,流涕访孤儿”,化用魏晋时山涛为嵇康照顾孤儿的典故。这里的「 ”吏部”,指的是一代名臣、时任吏部尚书刘晏,他也是盐铁转运司系统的创始人和主持者。 此外,《中兴间气集》里还有一则关于张继的记录,其中提到「 ”吏部尚书刘公与祠部员外郎张继书,博访群才,曰:揖对宾客,如叔伦者,一见称心。” 由此可见,刘晏曾就盐铁转运司的人事安排,与张继进行过讨论,这里所说的「 ”叔伦”,是诗人戴叔伦,他在大历初年做过刘晏的幕僚,后来成为盐铁转运司湖南留后。 盐铁转运司在各地设置有分支机构,称为使院,现在还不太了解盐铁司在地方的设置情况,可以明确的是,刘长卿供职于鄂岳使院,担任过判官和留后(类似于留守某地主持全面工作),戴叔伦担任过湖南使院留后,张继既然「 ”分掌财赋于洪州”,那么他肯定是江西(此处指江南西道,与现代江西省范围大致相当)使院的主管官员,不是判官,就是留后,因此才能说是「 ”分掌”。 湖南院、江西院与鄂岳院之间是平行关系还是上下级关系,暂时还不清楚,大历时期,检校官还不像后来那么不值钱,盐铁转运司系统刚搭建不久,张继可以直接与刘晏商讨人事安排,说明他进入盐铁司系统比较早,并且属于刘晏直接管辖的人员之一。张继死后,刘晏亲为安排后事、访问遗孤,这不仅与刘晏「 ”重交敦旧”的个性有关,也说明张继在系统内属于中高级官员。 张继死在哪一年呢?结合史料来看,大历十三年底,刘晏由吏部尚书转任尚书右仆射,贞元元年遭杨炎陷害而死,所以张继之死,不会迟于大历十三年。 如此一来,可以估计出张继大约生当公元725年前后,死于公元778年前后,活了五十余岁,官终检校祠部员外郎、江西盐铁判官(或留后)。 不得不说,刘晏领导下的盐铁司系统确实人才济济,张继进入其中,想必也经过了一段繁忙却充裕的官宦生涯,假如不是突然死亡,他原本可以留下更多诗作的。 最后补充一个疑点,辛文房认为张继「 ”尝佐镇戎军幕府”,这不能怪辛文房出错,因为《中兴间气集》中收录了刘长卿的一首诗,标题就叫《送张继司直入越》: 时危身适越,事往任浮沉。万里三江去,孤城百战心。 春风吴渚绿,古木剡溪深。明月沧洲路,归云不可寻。 这首诗,计有功的《唐诗纪事》作「 ”送张扈司直归越中”,刘长卿诗集中作「 ”送行军张司马罢使归越”,文字都有些出入。三种不同版本中,高仲武的《中兴间气集》反而是成书最早的,很难说三者之中谁就一定是对的,从「 ”孤城百战心”来看,也许张继确实在安史之乱中参过戎幕,并且把家安在了越地? 大理司直与祠部员外郎虽然同为从六品上阶,但从玄宗后期开始,官制已经开始乱起来了,以「 ”试大理司直”在藩镇手中任判官或者行军司马,后来再担任检校员外郎也并非没可能,张继资料绝少,这里姑且多留一点笔墨,以待将来的新发现吧。

诗人张继生平揭秘:他为何死在南昌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诗人张继生平揭秘:他为何死在南昌

    有关诗人张继的生平,记载最详细的是元代辛文房所撰的《唐才子传》:张继,字懿孙,襄州人。天宝十二年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与皇甫冉有髫年之故,契逾昆玉。

  2. 唐朝亡于藩镇割据?看唐末「 ”大神”们,如何以一人之力拯救王朝

    众所周知,唐朝曾经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东西贸易最频繁的强大帝国!而曾经风华无限的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就开始走下坡,但是这个下坡走得有点久,竟然走了近160年之久!要知道秦朝、元朝的历史都没有超过100年,而破败的唐朝却可以苟延残喘那么久,实在是令人感到相当诧异。究竟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有什么秘密武器,让他们得以把最后这口气吐得那么长呢?

  3. 清朝末年的江西南昌 赣江里跑着洋船

    G.WarrenSwire是一位英国摄影师,这组照片是他于1906年在江西南昌拍摄。那年正是大清光绪三十二年,中国正处于一个巨变的年代。当年的南昌城一角,真是古色古香。南昌,古称豫章、洪都,是江西省的省会,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4. 刘长卿:一个财经系官员的诗歌之旅(上)

    由是记住了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还有一首名诗《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以前也粗略看过刘长卿的简介,他的生平一直争讼良多,甚至连生卒年也未能明确,《全唐诗》中将他排在颜真卿、李白的前面,至于他的做官经历,各家多采用《新唐书·艺文志》的说法:《刘长卿集》十卷,字文房。

  5. 中国历史上的六大治世能臣,你最崇拜的是哪一位?

    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治国。平定三监之乱后,大行封建,营建成周(洛邑),制礼作乐,然而还政成王。在巩固与发展周朝统治上,周公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6. 江西行政区划沿革(1999年以前)

    中国江西省,简称赣。而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汉高帝初年。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为江西省,行政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中华民国时期辛亥革命后,清代各道被废除。民国16年北伐军进驻后,各道撤销。湖南省桂东县的桥头区12个乡及大地乡划归江西省遂川县。1957-1968年的江西中华人民共和国1969年,设县级抚州市。1969-1976年的江西中华人民共和国1977-1999年的江西1978年,设井冈山、庐山2县级建制。1996年,贵溪撤县设市。

  7. 古代的「 ”员外”指什么?员外是什么官?

    原指正员以外的官员,后世因此类官职可以捐买,故富豪皆称员外。此外,唐、宋、辽、金在尚书省左右司郎中下,也有员外郎。到了现代,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员外这一称呼逐渐淡出。南北朝简称员外散骑侍郎为员外郎。是较高贵的近侍官。隋代始于六部郎中之下设员外郎,以为郎中之助理,由此延至清代不变。

  8. 一位落魄诗人写出了世上最凄苦温暖的诗,有阅历的人才能体会的到

    唐代诗人中,号称「”五言长城”的刘长卿一生非常不顺利。755年,他考中了秀才,还没有发榜,安史之乱就暴发了。第二年,唐肃宗即位,新政成立,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但不久就被诬陷入狱,幸好遇大赦获释。两年之后,他又摄海盐令。不久后,又被贬,之后他又遭人诬陷获罪,贬为睦州司马。遭贬之后的一个严冬,他写了一首诗,短短20字,却被后世评为最凄苦却又最温暖的诗篇。《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

  9. 宰相杨炎——以小人之谋对付君子,终被小人之谋所陷害!

    在《从放水养鱼,到誉满天下,再到含冤被...—唐代财务第一人宰相刘晏》一文里,我们讲到刘晏被杨炎罗织罪名陷害而死。那杨炎究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10. 唐相杨炎为什么必须处死刘晏?——卢杞和杨炎争斗的前提分析

    接上期《「”黄粱一梦”的主人公为什么必须姓卢》或标题为《「”黄粱一梦”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什么必须姓卢?》杨炎之死其实是和他陷害刘晏之死有这直接的关系的。正是因为他害死了刘晏,导致唐德宗调卢杞为相来分割杨炎的相权,而后逐步将杨炎贬到崖州刺死。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也是一个基本的前提。没有这个机会,卢杞是难以从基层坐火箭到中央的。所以,我们简单要分析下,杨炎为什么要害死刘晏。从直接原因看,是杨炎要为刘

随机推荐

  1. 金  鼠

    于是,他用银子做了一张小桌,以宝石璎珞镶为花边,又用金子铸了一只老鼠,把各种名贵的珍珠、宝石,装进金鼠内,塞得满满的,再把金鼠放在小银桌上。他将这份贵重的礼品,送到富人家中,并向他讲述前后经过。据《六度集经》卷三《理家本生》改编。

  2. 东吴在夷陵之战后为何没有乘势灭蜀?因为孙权不傻

    三国时期在夷陵之战后,刘备所率精锐蜀军损失殆尽,按照《吴书》记载,刘备奔走,仅以身免,那么孙权是有机会进一步蚕食蜀汉势力的,毕竟相对来说,孙权在后来所以针对曹魏,尤其是合肥一线的主动出击中少有战果,蜀汉到是软柿子,不过在夷陵之战后,孙权立刻就表示了议和的姿态,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

  3. 根据职业选水果对健康更有益

    常喝酸奶是不错的选择.■董静香蕉缓和紧张情绪,柿子消除体力疲劳,大多数人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水果的种类。健康饮食疲惫不堪的体力劳动者多吃些大柿子很有益处。经常熬夜的工作者应吃木瓜、黄梨。木瓜和黄梨的糖分高,而且有助于消化。如果经常熬夜,身体中的酶会减少,对消化系统有一定影响,这两种水果可作为补充。此外,葡萄有祛痰作用,咳嗽时可以吃点,但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4. 梦见四季豆很长

    周公解梦梦见四季豆很长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四季豆很长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书法行情何时抬头?

    书法,作为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其深入人心的程度可谓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与之媲美的。所谓“只有中国人能欣赏”,就其实质是因为中国书法艺术未能被各国人民广泛接受和普遍“运用”的别样的自我安慰。有人将眼下的中国书法处于一种逆境的责任归咎于西方一体化的文化偏见,我以为这是不客观的自我推卸责任。传统书法艺术冰火交炙应该说,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在今天看来,无疑正处在一个冰火交炙的历史时期。

  6. 老吾老:防治痛风,痛风从饮食入手,帮你控制尿酸

    夏季是痛风高发的季节,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一般患上痛风的几率非常大,一旦患上痛风之后一般很容易复发,这一点也要格外的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否发生过痛风,如果出现了尿酸增高的现象,这种情况下一定要积极的预防,接下来我们不妨了解一下,从饮食的角度出发,究竟有哪几种...可以帮助人们控制尿酸呢?

  7. 梦见贴墙纸

    周公解梦梦见贴墙纸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贴墙纸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梦见死人下葬仪式

    周公解梦梦见死人下葬仪式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死人下葬仪式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从不同根器,顿悟人生

    四种马喻人释迦牟尼佛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里,出去托钵的弟子们陆陆续续地回到精舍,一个个威仪具足,神态安详。弟子们静静地走到水池旁边,洗去沾在脚踝上的尘土,然后端端正正地坐在坐具上,等待佛陀的开示。

  10. 梦见孩子流产

    周公解梦梦见孩子流产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孩子流产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