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被吹嘘的「 ”飞将军”李广!冲锋陷阵的前锋,难成独当一面的大将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这句话除了哀叹冯唐难以得到提升之外,就是在为李广无法封侯鸣不平!对于冯唐,很多缺乏了解,所以感触不深。但是,对于李广而言,很多人听说过他的故事。比如,李广齐 ... 湛,以至于被称为「 ”飞将军”,后世更以「 ”射 ... 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的诗句来赞誉他;而且李广长期领兵在边关抵御匈奴,让匈奴铁骑不敢请南下,于是有人写诗称赞李广「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久而久之,李广的就成为了人们口中那个「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大汉名将。 不否认,李广将军确实是一位善于骑射的将军。比如,李广在当年追随周亚夫将军平定「 ”七国之乱”之时,李广就屡立战功,而且还在昌邑城下夺取了叛军军旗。但此时,李广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骑郎将,只不过是周亚夫麾下一个冲锋陷阵的前锋,完成斩将搴旗的任务。但是,一旦需要李广需要独当一面之时,李广在打仗和治军这两个方面的表现,与其个人的战斗力相比可谓是大相径庭。 李广在汉武帝时代,据说与匈奴大小经过70余战。但是,每次不是无功而返,就是兵败被俘。公元前133年,李广作为骁骑将军参与马邑之战,结果因为匈奴得到情报提前撤退徒劳无功;公元前129年,李广率兵出雁门关攻击匈奴,结果李广兵败被俘;公元前123年,李广再次带兵参见对匈奴的作战,结果还是无功而返;公元前120年,李广引兵4000出右北平配合张骞的部队作战,结果再次陷入重围,等到张骞援军赶到之时,李广几乎已经是全军覆没;公元前119年,李广再次由于迷路而没有斩将 ... 敌…… 或许会有人认为,李广无功而返和兵败被俘都有很多客观原因。比如,雁门之战,李广部下不过1万汉军,而与之交战的匈奴骑兵达到了4万余众。仅仅看数量,李广确实处于以寡敌众的不利境地。但是别忘了,多年之后,李广的孙子李陵率领的5000步兵,经过30日的长途跋涉,面对8万匈奴骑兵,在鏖战数日之后,还能带400余人成功突围。所以,李广的1万骑兵面对4万匈奴骑兵,虽然难以获胜。但也不至于落得全军覆没,主帅被俘的结局吧? 更何况,李广所率领的1万骑兵,早已不是初遇匈奴的被围困在白马山被围时的汉军。此时的汉军,已经有了较为严密的 ... 编制,分为「 ”军、校、部、曲、官、队、什、伍”八级。其中,五个人组成伍,两伍为什,五什为队,两队为官,两官为曲,两曲为部,五部为校,两校为军,即伍五人,什十人,队五十人,官一百人,曲二百人,部四百人,校两千人,军四千人。此次出战的汉军骑兵除了编制严密之外,更在编组方式上与草原骑兵不同,而是在吸取草原骑兵的优势的基础上,利用战车和远射打击兵器集中编组,形成以骑兵为核心的车骑合成化部队。如此编成的军队,能做到「 ”轻车突骑,则匈奴之众易挠乱也”。 除了编制上的进步外中原王朝的军队,在武器装备方面本来就比草原游牧部落具有优势。汉军的武器装备:第一类,远距离攻击武器,弓、弩为代表;第二类,长杆类兵器,以戟和矛为代表;第三类,近距离攻击武器,以环首刀和剑为代表。第四类是铠甲护具,以扎甲和盾牌为主,材质为铁质。依靠先进的武器装备,汉军可以说是「 ”劲弩长戟,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坚甲利刃,长短相杂,游弩往来,什伍俱前,则匈奴之兵弗能当也;材官驺发,矢道同的,则匈奴之革笥木荐弗能支也;下马地斗,剑戟相接,去就相薄,则匈奴之足弗能给也”。 可惜,汉军编制如此严谨,武器装备如此优良。李广却落得全军覆灭,这说明什么?首先就是,李广治军无方。在行军过程中,李广的部队「 ”行无部伍,人人自便”,如此稀松必然会让匈奴有机可乘。其次,说明李广训练无方,所以遭遇敌人伏击之后,汉军无心恋战,迅速垮掉。最后,就是李广指挥无方。李广喜欢身先士卒,比如就出现过作为「 ”城防司令”的李广为了报复3名匈奴人,而带领100骑兵进行追击的事情。所以,战争展开之后,李广很可能自己 ... 的兴起,却忘记指挥全军进行作战,最终1万汉军骑兵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被匈奴击破! 再加上李广曾经屠 ... 800俘虏等一系列问题,所以「 ”李广难封”绝对不是什么生不逢时,而是因为其本身就不是独当一面的大将。结果,由于盛名之下,往往让李广单独领兵出击,造成了损兵折将的惨败,也拖累了李广的仕途!

被吹嘘的「 ”飞将军”李广!冲锋陷阵的前锋,难成独当一面的大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 连续作战19天,攻占20座城池歼灭马家军1万余人

    1949年7月28日,...第一野战军猛打猛追,终于在固关地区追上马家军骑兵14旅。一野第1军的主攻师和第7军20师前后合击,先外围后中央,占据两侧高地有利地形以火力猛射敌人。激战到下午,终于大部歼灭了青马骑兵14旅及248师1个骑兵团,缴获战马2000多匹。经19天作战,第一野战军歼灭二马军万余人,解放了陇东、陇南重镇平凉、天水及县城20座,割断了二马之间的联系,造成了继续进迫兰州、西宁、银川的有利态势。

  2. 从蒙古 ... 电影,看蒙元服饰与国内影视相差有多远

    从最早香港拍的《射雕英雄传》到后来拍的《蒙古王》,刻画了很多蒙古士兵和贵族的形象。蒙古王爷也是要打仗的,并无文武之分,只有披甲和不披甲穿长袍两种。2018年,现在的蒙古国上映了一部...电影《戈壁传奇》,在成吉思汗时代或是以后,蒙古军完成西征了三次西征,《戈壁传奇》的剧照一张张看来。蒙古马矮小,冲撞力差,是不用长柄武器的。皮革是不缺的,每个蒙古兵都有皮甲。

  3. 开掘徐州狮子山汉墓时发现了楚王遗骸,用现代技术复原后形象曝光

    本文为「”河南安徽江苏汉文化之旅”第十篇。离开了龟山汉墓,根据导航我们开车去了狮子山汉墓。其实在旅游规划的时候,徐州只有半天的游览时间。经过精挑细选,选的龟山汉墓、狮子山汉墓和徐州博物馆。一路上非常顺利,没多久就来到了狮子山汉墓的停车场。不同于龟山汉墓的是,这里停车时需要收费的(5元还是10元我忘了)。狮子山汉墓的通票是90块钱,如果只是进入这里的大公园而景点全不去的话,是免费的。因此,在公园内随

  4. 揭示北朝不为人知的战争怪象,鲜卑人居然更爱用步兵

    特别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更是令中原步兵头痛无比。然而吊诡的是,在北朝末期,一度靠骑兵起家的鲜卑诸国,骑兵比例却逐渐下降,其在战争中的地位作用也非往日之比。以东西魏爆发的沙苑之战为例。西魏则有相对明确的兵力数字。这与我们印象中北朝军队动辄全是骑兵的情况,恐怕是大相径庭的。

  5. 彭城之战简介:一场战争史上空前绝后的奇迹

    而灭秦的另一主角刘邦却被封在偏远的汉中巴蜀之地。汉二年,刘邦因不满汉中之地毅然出兵定三秦,东向伐楚,而此时,项羽大军正在东边平定齐国之乱,后方空虚。刘邦抓住这个机会大举东进,一路上所向披靡,兵锋直指项羽的都城彭城。

  6. 希隆战役:蒙古化的莫斯科公国荣升俄罗斯正统

    1471年的希隆战役,就是此类冲突的典型。深受蒙古战术影响的波耶尔骑兵7月17日,莫斯科方面的侦查骑兵发现了大队敌军,正在希隆河岸附近集结。当时的蒙古西征军,同样以骑兵面对大量聚集的罗斯步兵。希隆旧战场上出土的大量铁箭头战后数日,诺夫哥罗德以孤城动员部队再次抵抗。商业工业国的资产成为莫斯科贵族的战利品也是依靠吃进共和国的北方领地,莫斯科才真正成为可怕的地区大国。

  7. 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刀剑,你认为是谁?

    西汉初,骑兵作为独立的兵种开始出现,手持长剑的汉骁骑冲击敌人时,用剑推刺但作用不大,劈砍呢两侧刃只有一侧发挥作用,这种操作也使得剑极易折断,而当时汉剑制造工艺复杂,算下来一场骑兵战即使胜利,也要付出高昂的物资代价!于是出现了环首长刀。从此,环首刀成为之后一千年战场上的短兵之首!环首刀环首刀诞生于中国的西汉时期,普及使用、彻底取代长剑在东汉末年。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伤力最强的近战冷兵器。

  8. 马,兵甲之本、国之大用:以白登之围为引,解读汉代河西养马制度

    引言:公元前201年,韩王信叛乱,并与匈奴勾结,意图染指大汉江山,高祖刘邦震怒。公元前200年,刘邦亲率32万大军讨伐匈奴,扫除叛乱。

  9. 萨尔玛提亚:欧亚草原上的第二代伊朗系霸主

    萨尔玛提亚不是固定的血缘单一的族群,而是数个伊朗语系部落的统称。萨尔玛提亚人的组织结构与斯基泰人类似。通过考古发现,人们注意到萨尔玛提亚人的部分战马有了巨大提升。相反,他们反而成为所有萨尔玛提亚人中最希腊化的那批,并也与临近的博斯普鲁斯希腊人保持密切联系。罗马人将这些骑兵被送往不列颠地区服役,成为了较早前往当地的萨尔玛提亚军团。

  10. 官场中,一招不慎就成政治斗争的牺牲品,飞将军李广是最好的例子

    在我国古代的诸多战神中,李广是备受赞誉的一位。但凡怀有家国情怀的人,都对李广力抗匈奴的豪举赞不绝口。据说,在所有的李氏族人中,李广的射箭技术无人能及。李广为人向来低调,他不善言辞,不是那种左右逢源的兵油子。李广爱兵如子,并有一套自己的带兵...。李广手握兵权后根据具体情况来安营扎寨,把自己的部队安置地很是分散。匈奴见李广的军队既打不散,又无法全歼,感到非常棘手。

随机推荐

  1. 杜甫的老婆是谁 杜甫是怎么死的历史名人

    杜甫爱自己的妻子,痴情,说的很对,但是,他的妻子杨氏却为他付出得更多,身为一个官家女儿,从小娇养着长大,为杜甫孕育儿女,忍受贫寒与饥饿,甚至亲眼看着骨肉在自己面前饿死,也无能为力。但是杨氏对杜甫却不离不弃,从始至终履行着身为...和人母的责任。

  2. 月公主舍宅庆云寺

    月公主舍宅庆云寺元世祖忽必烈崇信佛法,藏传佛教萨迦法王八思巴明心见性、神通具足,16岁便被封为国师。将泰兴县赐给公主为汤沐邑,还在庆云禅寺旁大兴土木,将蔡家老宅改建成了公主府。定下神来,公主细一盘算,那一天正好是在泰兴庆云禅寺为母亲启建法会的第二天,真是心诚之至,有求必应呀!驸马当然同意,立刻颁下公主手谕给泰兴县,将公主府捐给庆云禅寺,赏白银一千两用于扩建寺院,另赐僧衣僧鞋无数布施僧众。

  3. 攘外必先安内 这句话放到明末清初的历史是何等的正确

    “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最早是在宋朝赵普给宋太宗的折子上提到的: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本身还是有其正确的思想价值的,只是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形势下,是否都适用而已。历史倒退个几百年,放在明末清初的历史形势下,那么这句话就再正确不过了。>所以说“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本身是没错的,只是安内的...需要慎重的选择,...不当,不能安内,一乱则只会加速灭亡而已。

  4. “变性人”是什么意思?

    例如,一个变性人可能会被认定为女性,尽管他出生时有男性生殖器。有些变性人不相信二元性别称谓,更喜欢“他们”或非性别代词,歧视变性不是精神障碍。2014年的全国变性人歧视调查发现,60%的医疗机构拒绝对变性人进行治疗。此外,研究发现,64%至65%的被调查变性人在工作中遭受身体或性暴力,63%至78%的人在学校遭受身体或性暴力。对此,多个州加入诉讼,称联邦...对其权力反应过度,因歧视等因素,变性人...率高。

  5. 带有奕字的成语

    包含有“奕”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神采奕奕——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门庭赫奕——门庭:指家庭社会地位。形容人地位、名声显赫。

  6. 客厅放这种玩意,很容易穷的揭不开锅,穷三代都是必然!

    在家里的很多区域,物品摆放都是有风水禁忌的,比如我们家里的客厅,就有很多风水禁忌,如果随意在客厅摆放物品,那么可能影响家里的财运,让你穷的揭不开锅,这辈子都变穷,甚至影响后代也跟着受穷!如果在客厅内摆放有刺的植物,就会影响家人的运势。因为带刺的植物有煞气,会破坏客厅气场,让家人的运势下降。这边要提醒一下,要知道这些衣服也是很容易沾染上主人的气息的。

  7.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竹林七贤离经叛道,为何还被后人推崇?

    说起竹林七贤,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与世俗脱离,明明处于一个被封建制度牢牢束缚的乱世时期,却反其道而行之,过出了属于自己的潇洒自在的生活方式。然而,为何即便他们不与天下共谋,排斥远离独揽大权的朝廷,甚至不在乎生死,做出了众多惊世骇俗的事情,也能被世人当做时代的标榜呢?

  8. “语录”开场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不成文的规定,人们说话办事必须以“语录”开场。据传,有这么两口子性格合不来,妻子拉着要到公社办离婚手续,也要以“语录”开场。

  9. 南宋岳飞为何会被 ... ?真的是「 ”迎回二圣”,惹恼了宋高宗?

    在《说岳全传》以及各种评书演绎中,岳飞被...,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主张迎回二圣,因此惹怒了宋高宗,最终被赐死风波亭。事实上,岳飞被...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有个人原因,也有社会原因,其中是非对错,别说是在当代,就算是在百千年后也很难定论。

  10. 睡着的国王的故事05

    哈桑在自己的客厅里睡到次日清晨。哈桑在疯人院中整整受了十天的折磨。这回第一个在他面前经过的恰好是大国王哈里发,即赫鲁纳拉德。哈桑斟满一杯,三口喝了,这才另斟一杯敬国王,说道:“朋友呀,我以奴婢的身份侍奉您,您能公平以待,您我想对欢饮吧。”大国王为哈桑的谈吐和吟诵而感动,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继而两人继续饮酒谈心。大国王哈里发欣赏哈桑的行为和性格,私下想道:“我一定想法让他进宫,陪伴我谈心。”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