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汉武帝初期时的匈奴形势与汉武帝的战略构想

公元前141年,年仅16岁的太子刘彻继承汉朝的大统,从而开启一个伟大的时代。击溃匈奴,雪几十载大汉耻辱,凿河西通西域开丝路,称霸东亚,后世人冠以「 ”雄才大略”来专指汉武帝。然而,汉武帝在即位之初,并不能掌握帝国的核心权利,其祖母窦太后才是真正的统治者。历经以「 ”黄老之学”治国理念下,励精图治的「 ”文景之治”,见证帝国从弱小到强盛的过程。 影视剧中的汉武帝 汉武帝刚继位就表现出很积极的治国热情,提拔儒家子弟进入朝廷担任要职。这是喜好「 ”无为而治”的窦太后所不能容忍的,当即给了汉武帝一盆冷水,马上撤销汉武帝任用的三公、郎中令等人。遭遇挫折的少年天子,慢慢隐忍,就只能等待祖母驾鹤西去的那一天。 汉武帝听说,匈奴曾经把高祖包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此后一直就有和匈奴「 ”和亲”的传统,达60多年的时间。年轻气盛的汉武帝愤怒了,咬牙切齿深以为耻,发誓要灭掉匈奴雪耻。 当时汉朝对西域,甚至对甘肃都知之甚少,汉武帝从一个匈奴俘虏口中得知,在帝国的西部甘肃一带,曾经有一个月氏部落建立的国家。匈奴击败月氏后,把月氏王的头颅做成酒器,月氏部落不愿臣服匈奴,西迁至很远的地方。 《汉书张骞传》记载: 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月氏迁徙路线 张骞出使 匈奴俘虏提供的这一情报,立即引起汉武帝的注意,汉武帝表现出很高的战略眼光,他明白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一个决定在心中酝酿,联合西遁的月氏国,从东西同时出兵夹击匈奴,斩断匈奴右臂。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寻找月氏。张骞带领由一百多热血青年组成的使节团,从长安出发,踏上一条前所未知的冒险之旅。很快他们就走出汉朝国境,前方就是河西走廊,张骞心里明白,匈奴人早就控制了河西走廊,必须要急速穿过。不料,还是被匈奴骑兵发现,汉朝使者全部被俘。 几年后,窦太后寿终正寝,汉武帝终于能独揽大权。汉朝经过文景二朝的休养生息,国力已达到鼎盛,对匈奴全面开战?还是等待那个人的消息?那就是张骞,派出去几年也杳无音讯,月氏什么态度也一无所知。矛盾的汉武帝,选择了等待。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又一次与匈奴和亲 公远前134年,军臣单于派出使节来到长安,请求和亲缔结友好。汉武帝就是否和亲问题,召开一次御前会议。主战派王恢表示,汉和匈奴和亲,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用不了几年他们就会背弃盟约,不如不答应他们,应该主动攻打匈奴。主和派韩安国表示,匈奴迁徙不定,汉朝如果千里出击寻找匈奴主力决战,就会疲惫不堪,匈奴则是以逸待劳,这是很危险的,不如和亲来的实际。大臣皆依附韩安国,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少数服从多数,于是汉武帝就答应和亲。 《资治通鉴》记载: 议曰:「 ”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不如勿许,兴兵击之。”韩安国曰:「 ”匈奴迁徙鸟举,难得而制,自上古不属为人。今汉行数千里与之争利,则人马罢乏;虏以全制其敝,此危道也。不如和亲。”群臣议者多附安国。于是上许和亲。 和亲的公主 马邑城之谋略 此时雁门一带的豪商聂壹,登上历史舞台。他是一个经常来往于雁门与匈奴之间,做贸易的商人,对于匈奴他是再熟悉不过了。出于对西汉边患不息的焦虑,他想到一个对付匈奴的办法。 通过主战派王恢向汉武帝建议,可用财利引诱匈奴前来马邑城,汉军预设伏兵袭击,这是消灭匈奴人的妙计。多么似曾相识啊,100多年前,赵国名将李牧,放大批牲畜出关放牧,牧民满山遍野作为诱饵,匈奴主力上当,进入李牧的包围圈,大破匈奴。 《资治通鉴》记载: 雁门马邑豪聂壹,因大行王恢言:「 ”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致之,伏兵袭击,必破之道也。 汉武帝就此事,又开了一次会议,韩安国依然是主和派,不同意马邑之谋,不能轻易破坏5代和亲之策。王恢向汉武帝表示前途大好,匈奴若前来,我们四路大军包抄匈奴,他再去断匈奴的后勤补给,把匈奴团团包围灭之。汉武帝一听,这办法可以啊,同意出兵,实践马邑之谋。 马邑城的动画形象 聂壹越过雁门关直奔匈奴王庭,可见聂壹的贸易生意,都做到了匈奴王庭,能不费吹灰之力找到单于。他表示有能力 ... 死马邑县令,献城投降。马邑城一直是边境重镇,匈奴得到它,就能很好的解决匈奴过冬的食物问题。抛出这么大的诱饵,单于心动了。 就在聂壹去找匈奴单于的同一时间,汉朝派出30万大军,分成5路,各就各位的埋伏在马邑城外山谷中。 聂壹回到马邑,斩 ... ... 囚犯,用来冒充马邑县令和县丞,把他们的头颅挂在马邑城楼上,让匈奴使者观看,以此证明这事是真的。军臣单于统帅10万骑兵,快要接近马邑时,变得疑神疑鬼,他看见漫山遍野的牛羊,而不见牧民。牲畜是牧民最重要的财产,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绝对不会离开畜群?军臣单于不敢轻举妄动,下令袭击一个边塞哨所,俘虏了一个汉朝武官,没骨气的汉朝武官,泄漏了王恢的计谋,军臣单于于是下令撤军。 疾驰的匈奴骑兵 王恢之死 埋伏了几天的汉朝大军,不见匈奴的动静,只好打道回府。而王恢准备袭击匈奴后勤的3万兵,眼看着匈奴大军撤退,怕以卵击石不敢出击,也下令回去。一场耗费巨大的 ... 力量的出击,就这样无果而终。汉武帝大怒,抓了这场 ... 计划的主谋王恢,交给廷尉审理,廷尉以观望避战之罪,判处王恢 ... 。 虽然王恢贿赂丞相田汾周旋,但无济于事,汉武帝因这事很丢面子,匈奴也得罪了,汉匈正式撕破脸皮。还换来朝廷中那帮主和派的指责。三十万大军,军费后勤消耗太大,换来一场无收获的战争。哪怕你攻击一下匈奴,也能安慰一下众将士的心啊。于是汉武帝表示,不 ... 王恢,无法向天下人交代。王恢为自己的懦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听说汉武帝如此决绝,于是拔剑自刎。 王恢 ... ​ 一个商人和一个将军策划了这场马邑之谋,虽以失败而告终,但也拉开汉匈之间全面战争的序幕。使原来犹豫不决的汉武帝,下定决心主动出击匈奴。也可以说一个商人作用,提前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汉帝国马上迎来最辉煌的时代,卫青、霍去病等将兴云集,打出彪炳史册的功绩。 当年出使西域的张骞,被俘于匈奴十年后,找机会逃跑,终于找到遗失的月氏部落。月氏强盛富足,早已失去复仇的斗志,拒绝联合出兵匈奴。这么说汉武帝的战略构想失败了?并没有,张骞收获颇丰,一路记下西域诸国的山川地理,为以后屯兵西域,打下基础。并找到一个可以与之联合的西域强国----乌孙。宣帝时,乌孙和汉朝联合出兵,把匈奴几乎灭国。汉武帝成就了张骞,张骞又成就了丝绸之路,这一系列成就,恰恰窥见了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一面。 参考《资治通鉴》《汉书 张骞传》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告知必删。

汉武帝初期时的匈奴形势与汉武帝的战略构想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杨广兴建大运河入手,分析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一般认为在黄河流域,在东汉末年孙权建业称帝之前,江东往往被称作蛮荒之地,那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也一直在中原一代。

  2.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3.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4.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5. 一辈子都在抗击匈奴的汉武帝,为什么最后将江山托付给一个匈奴人

    汉武帝而金日磾当时不过是一个匈奴战俘,一次偶然相遇中,将两个地位悬殊的男人联系在了一起。让疑惑的是,这个匈奴人究竟有多大的才能,让汉武帝如此重用,打了一辈子匈奴的刘彻最后把江山交给一个匈奴人来辅佐,在这背后是不是又另有玄机?古代骑兵一手策划匈奴征讨之战的汉武帝,他深知骑兵是战胜匈奴的关键,而马匹就是骑兵的重中之重,想要战胜敌人,就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6.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7.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8. 鸿门宴上出现的三个「 ”二百五”让刘邦360度无死角完美逃脱

    《鸿门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大意是: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原本是想做局...了他,即历史出名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是项羽这边出了个头号「”二百五”,非上去客串「”英雄救美”,最后刘邦在张良、樊哙的掩护下成功逃跑的故事。#我要上头条##月薪万元---新作者扶植计划开启##历史冷知识#头号人物项伯最出名的「”二百五”到底是谁呢?那就是项伯。项伯和项梁虽然都是项羽的叔叔,可是智商绝对不在一个leve

  9.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10. 大臣睡懒觉不想上早朝,朱元璋怒斥:回家种地去,爱睡几时睡几时

    所谓「”朝仪”,指的是皇上上朝时,大臣们必须遵守的各种礼仪。比如大臣们什么时候进宫、什么时候整队、在大殿上应按照什么样的顺序站位,行什么样的礼仪、口中呼唤什么样的敬语等等,都是非常有讲究的。类似这样的日常上朝礼仪就是「”常朝仪”,也叫「”朝礼”,而在重大节日或是需要接待远道而来的外国使节、各地诸侯的时候,大臣们还要遵循「”大朝仪”,也叫「”朝贺之礼”。顾名思义,「”大朝仪”的规格要比「”常朝仪”高

随机推荐

  1. 成语【村野匹夫】意思解释 | 成语大全

    成语词典>>村野匹夫的意思解释成语村野匹夫发音:cūnyěpǐfū释义:村野:荒村山野。旧指没有知识、没有地位的人。

  2. 朱的故事:为人仗义用兵多谋

    >>一、为人仗义用兵多谋>>朱从小丧父,母亲曾以贩缯为业。朱因为孝养母亲、好义轻财,远近闻名,乡里敬重,并得任县门下书佐。朱偏把母亲贩卖的缯帛偷出,给周规还清了债务。朱闻讯,率兵还洛阳,杨懿退走。徐州刺史陶谦认为朱儒是名臣宿将,可以委以大任,于是和诸豪杰共同推举他为太师,并传檄给各州牧伯,同讨李催,奉迎天子。郭汜不肯,扣留朱、杨彪等为人质。

  3. 已经和喜欢的人结婚

    周公解梦已经和喜欢的人结婚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已经和喜欢的人结婚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部队装备保养等宣传标语 | 历史新知网

    部队装备保养等宣传标语认清形势、保持警惕、不辱使命!踏着昨天的辉煌,向更高的目标飞跃。祖国安宁我光荣,人民富裕我幸福。建设信息化部队,打赢信息化战争触知识武装头脑科技练兵谋打赢发扬红军传统锻造精锐之师热情参与,突破极限车辆换季保养标语。

  5. 梦见火龙飞天

    周公解梦梦见火龙飞天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火龙飞天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陈毅元帅的最后愿望:如果能弄个气体打火机就太带劲了

    1972年1月6日,人们熟悉的陈老总———陈毅逝世了。在陈毅弥留于世的最后三天里,陈毅家属及...摄影师杜修贤等工作人员,一直陪他度过最后的72小时。陈毅去世后,过了有些天,有人给杜修贤送来一只今天看上去十分不起眼的气体打火机。

  7. 嘘寒问暖是什么意思?

    【拼音】xūhánwènnuǎn【解释】嘘寒:呵出热气使寒冷的人感到温暖;问暖:指问寒问暖。形容对人的生活十分关切。【出处】【例子】【近义词】关怀备至,无微不至【反义词】勾心斗角,漠不关心【相关】百度“嘘寒问暖”

  8. 小型花店装修效果图观赏 介绍其装饰技巧及其风

    小型花店装修效果图装饰技法主要有:描绘、雕刻、塑造、堆贴、镶嵌、编织、印花、刺绣、平面装饰、单独纹样、适合纹样、带状纹样、网状纹样、立体装饰、浮雕、圆雕、镂雕、浅刻装修,尤其是家居装修作为时下流行的一种生活品质提升的理念可以作为一种人们幸福指数提升的一大标志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末在中国诞生。装修和装饰不同,装饰是对生活用品或生活环境进行艺术加工的手法。

  9. 张果老倒骑毛驴的由来

    千百年来,张果老的神话传说在民间不断被丰富完善,思想内容上也增添了许多的积极因素。说来张果老原先在朝为官,攒了不少银钱。张果老一听,一阵晕眩,顿觉失格,姑娘岂非自己亲生女儿!张果老虽没回老家,可自己做错的那事总搁在心上。并渐成怪癖,平日他倒骑着一头白毛驴,日能行万里。

  10. 梦见同事女儿死了

    周公解梦梦见同事女儿死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同事女儿死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