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宣德时期第三个重要的国内发展是重新组织财政和特别,在长江下游诸如苏州和松江等府采取救济措施。如前所述,这些府负担着很不公平的税赋。有意在这个 地区征收惩罚性税赋的洪武帝后来已下令进行减免;但甚至晚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苏州的份额依然高达281万担,几乎是全国田赋总数的1/10。 松江的地只有苏州的1/4,但田赋几乎为后者的一半,占田赋收入的4.14%。成祖在位时,平均每年的田赋收入提高约10%,以满足迁都北京及历次对外征 战、海外远航的巨额支出需要。史籍没有记载苏、松新的田赋份额,但可以合理假定,它们的份额也相应地提高了。这些沉重的税赋要求引起了巨额欠税和债务,从 而导致大量人口出逃和农民的贫困,特别是在永乐晚期自然灾害袭击这一区域时更是如此。> >   明宣宗即位后,面对“赋税过重,江南尤甚”的局 面,下令派广西布政使周干巡视苏松等地。在向宣宗递交的调查报告里,周干指出:“在江苏等地,人们流离失所,向老人询问才得知是由于人们贫困所导致的。因 为赋税太高,百姓苦不堪言,上交赋税之后自家一无所有,便会挨饿受苦,想逃都不知逃向何地。”明宣宗深受触动,为确保朝廷财政收入,巩固国家赋役基础,宣 德四年下诏对官田改科减征,“官用粮,一斗至四斗减两成,四斗至一石,减三成,以下往后推算不等。”七年再次下令:“自宣德七年始,将官田税赋再减。”并 于宣德五年派“才力重臣”周忱到江南督理税赋。> >   周忱(1381~1453年),子恂如,江西吉水人,永乐二年进士,任过二十年刑部郎 官。户部尚书夏原吉十分赏识他,宣德五年,由大学士杨荣推荐,以工部右侍郎巡抚江南。周忱上任伊始,便“召父老问逋税故”,“深入民间与父老乡亲交谈接 触,询问民间的疾苦”。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苏松两府为前沿,以贯彻宣宗减轻官田科则诏谕为前奏,逐步将自己的改革愿望在江南地区实施。> >    周忱将粮长制的弊端克服,将田赋漕运方式改良,逐渐形成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即税粮征收、贮藏、运输中的各种规章制度。粮长制的改革主要包括:第一,针对 田赋征收过程中粮长私造大样斗斛掊克百姓的状况,周忱“请敕工部颁铁斛下诸县准式,革粮长之大入小出者”。第二,简化粮长领、缴勘合手续。“旧例,粮长正 副三人,以七月赴南京户部领勘合,既毕,复赍送部,往返资费皆科敛充之。(周)忱制止设正副各一人,循环赴领,讫事,有司类收上之,部、民大大方便了”。 第三,鉴于各县收粮无屯局,粮长即家贮之,周忱设立水次仓制度,“令诸县于水次置屯,屯设粮头、屯户各一人,名辖收。至六七万石以上始立粮长一人管理,名 总收。民持帖赴屯,官为监纳,粮长但奉期会而已”。第四,严格税粮运输管理,设《拨运文簿》登记支拨起运的数目,设《纲运文簿》列出运输的开销数目,以用 于核查、禁止运输途中粮长自盗或挥霍行为的发生。税粮漕运方式的改革主要是用这样的运输方式代替原来农民各自运输的方式,即由民船运至淮安或瓜州交兑官 军、由官军接运至通州的兑运,百姓适当地承担官军运输中的损耗:运到淮安,交兑者按每石正粮加耗米五斗于民运,到瓜州,交兑者以每石加耗五斗五升于民运。 粮长制的改革使官仓能最大限度的收入百姓所纳税粮,保证了国家税收的完整。漕运方式的改变减轻了纳税人的负担,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    济农仓的设立,使周忱建构出地方 ... 可以自主支配的地方基金体系。由于得到了明宣宗和英宗的信任,“委任益专”,允许其方便行事,致使周忱手中的自 ... 加大,最大限度地施展自己的才干。宣德七年(1432年),江南丰稔,“诏令诸县以官钞平籴备振贷,苏州遂得米二十九万石”。同年,周忱在江南实施京俸就 支法,即以苏、松、常三府支领代替原在南京支俸的北京军官。原先苏松百姓转输南京每石正粮所加六斗耗米除一斗用于支付船价外,其余五斗即可节余,民出甚少 而官俸常足。在此基础上设立的济农仓,使地方 ... 在不增加对百姓赋役征敛的基础上,既能保证封建朝廷的赋税收入,又能弥补地方公务、救济、公益事业等费用 及里甲支费缺乏,使官民双方余利。济农仓的设立为田赋改革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   加耗均征即平米的推广实施是周忱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支 柱,它以宣德八年(1433年),周忱奏行《加耗折征例》为标志。户无论大小,田无论官民,“每正粮,收平米一石七斗,候起运日酌量支拨,次年余多,则令 加六征收,又次年益多,则令加五为止”。但也有论田加耗,“于轻额民田,每亩加耗一斗有奇,以通融官田之亏欠”。平米法的推行,使“豪户不肯加耗”的历史 与税粮负担时重时轻的局面结束了。耗米的均征,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百姓的税粮负担加重了,但是也保证了国家田赋收入,地方官员的公务性支出也绰绰有余,这样 对百姓的额外勒索被大大减轻,故百姓非常情愿地予以接受。> >   周忱改革真正触及到官田科则的措施是到正统以后的田赋折征。宣德中,周忱曾 经奏准检重额官田、极贫下户税粮,准折纳征银,每两当米四石,解京充俸。这是田赋折征的前奏,规模也不大。及正统以后,伴随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金花银征 收面积日益拓展,使周忱的改革以田赋折纳的方式向减轻官田重赋的目标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他奏准的内容是,允许苏松等府的部分税粮可以纳金花银和布匹折税, 金花银一两折合应纳米四石,锦布一匹准折税米一石。令每亩税课“七斗至四斗则纳金花银、官布、轻赍折色;二斗、一斗则纳白粮糙米、重等本色”。因为只有官 田每亩税额在四斗以上,虽然因赋折征往往低于市场米麦价格,但是通常,与折纳数额的减少或缴纳上供杂派的减少相联系,而且还能使田赋运输之痛苦大大减轻, 所以耕种官田的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由于田赋征收方式的改变,使官、民田税户负担逐渐达到平均并向前推进了一步,金花银逐渐成为调节平衡官民田土赋税负担 的重要手段。另外,周忱还改变马草征收 ... 。明初马草依田粮派征,马草由江南地区运经两京,沿途过江涉海,十分艰难,劳费不赀,致使当地百姓负担沉重。周 忱奏请输往北京的马草每束折钱三分征收,输南京的则就地买草,大大减轻了税户负担。

第五节 周忱改革,影响深远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周忱

    周忱,中国明代大臣。永乐二年进士,补翰林院庶吉士。宣德五年授工部右侍郎,奉命巡抚江南,总督税粮。他有经世之才,在巡抚任上,厘奸革弊,抑制豪右,进行了一些有益于社会生产的赋役改革。故当时言理财者,无出忱右。正统五年进工部左侍郎。六年命兼理湖州、嘉兴二府税粮。十四年迁户部尚书,后改工部。著有《双崖集》等传世。

  2. 第五节 周忱改革,影响深远

    并于宣德五年派“才力重臣”周忱到江南督理税赋。粮长制的改革使官仓能最大限度的收入百姓所纳税粮,保证了国家税收的完整。>>加耗均征即平米的推广实施是周忱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支柱,它以宣德八年,周忱奏行《加耗折征例》为标志。及正统以后,伴随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金花银征收面积日益拓展,使周忱的改革以田赋折纳的方式向减轻官田重赋的目标迈出实质性的一步。另外,周忱还改变马草征收...。

随机推荐

  1. 【炉锤】的意思是什么?【炉锤】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炉锤」在《汉语大词典》第9916页第7卷314炉锤见「炉锤」。

  2. 明末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大明帝国威名赫赫的将门集体殉国

    李自成抓住战机,一日内追击明军四百里,孙传庭集团遭到毁灭性打击,四万余人战死,武器辎重损失殆尽。一场明末历史上最为惨烈的城市保卫战就这样拉开了序幕。战略制定之后,榆林将门歃血会师,积极备战,并拿出私财犒赏军队。负责攻城的李过将这些被俘的将领送到西安,以备李自成招降。榆林之战是李自成进入陕西后最艰苦的一场战役,前后历时十二天,以榆林城全城死节的方式结束。

  3. 不堪造就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bùkānzàojiù【解释】指没有培养前途。【出处】【例子】第三是学生们既然做不出文章,便是不堪造就,应当淘汰出去──这是清校。(茅盾《蚀·追求》八)【近义词】不务正业【反义词】孺子可教,鹏程万里【相关】百度“不堪造就”

  4. 溥仪最看中的一件宝物,一直贴身携带,生怕被人抢去,最后上交国家

    1924年11月5日,对末代皇帝溥仪来说是很痛苦的一天,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结束了对清皇室的优待政策。就在溥仪准备乘飞机逃往日本时,被苏联红军截获。溥仪和他的随从人员,被遣送到了苏联境内控制。>而有一件宝贝却一直被溥仪贴身保存,几十年如一日。1950年7月,溥仪被遣送回中国。当时正值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时期,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支援国家,思虑再三,溥仪最终将这件宝贝献给了国家,它就是——乾隆田黄三连印。

  5. 塞谢舍特女王的陵墓

    “让我们从头开始,”AbdelHakimkarr建议,当他在一个被太阳晒白的粉红色石头和砾石的考古挖掘的北侧跳跃。相关内容扎西哈瓦斯的秋天当你以挖掘古埃及的皇家财富为生时,开始确实是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比四千年前,第六王朝时期。我们站在塞加拉泰提国王墓地的边缘,卡拉尔和他的考古队正在那里挖掘泰提母亲塞谢舍特王后的坟墓。这座陵墓,以及曾经容纳它的五层楼高的金字塔,直到最近还是一个倾倒周围挖掘的沙子和

  6. 姓名学占卜测恋爱运_姓名测试

    恋爱姓名学占卜姓名换算惯例想要知道自己的恋爱性格,首先必须先将自己的名字用罗马拼音拼出来哦!姓名数4的你安全第一的慎重派什么样的名字的人容易成为明星_姓名测试如同具古典美的芙蓉花给人的印象,你凡事都慎重,就连选男朋友,第一个条件也是具安全感而非外表帅气。姓名数6的你不论恋爱还是当朋友都很被动代表柔软且惹人怜爱的你是香豌豆草,男孩看见这样的你就会有想一直守护你的心情。

  7. 自由

    自由为了丰富囚犯们的精神生活,监狱请来了一位大师开展讲座。题为《自由》大体就是讲虽然身体被囚禁,心灵却是自由的,可以通过冥想、怀念等方式融入外面的世界。那声音越来越近,一块软滑的东西从囚室里穿过铁栏跳到他身上,又“吧嗒吧嗒”地朝门口蹦去。“经过我的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执念足够强的时候,即使身体被禁锢,也能达到自由的境界……”

  8. 乘舆播越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chéngyúbōyuè【解释】指天子流亡在外。【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乘舆播越”

  9. 找回真实快乐的自我

    找回真实快乐的自我(一)——人生最大的幸运就是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人之所以烦恼痛苦不快乐,只因为不认识自己,以及不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从而无知地对外在的事物产生了固执的念想所引起的。更重要的是令我明白了佛在《大佛顶首楞严经》里面说的--每一个众生都有一颗不生不灭的佛性道理之后,我更加信心十足,下定决心挖掘出自己的本来面目,令自己达到不死不生的境界。

  10. 元朝仁德王后为何会远嫁高丽?仁德王后是怎么死的?

    仁德王后是谁啊,怎么都没有听说过。是元代的蒙古公主,嫁入高丽为恭愍王的王妃。这个仁德皇后宝塔失里为元顺宗之子魏王阿不哥之女,在出嫁时被元惠宗封为承懿公主。王祺与宝塔失里在元朝完婚后,没有立即回国,而是在元朝又过了两年蜜月。到了至正十一年,元惠宗将王眡迁到江华,册立王祺为高丽王。随后,王祺更名为王颛。之后王祺娶权臣李齐贤的女儿为妃。承懿公主怀孕了,王祺很高兴,为其大赦。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