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1964年5月12日,时任全国人大...会会副...的郭沫若同志从宁波来天台国清寺访问,在方丈澹云和县委领导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寺内弥勒殿、雨花殿、安养堂、大雄宝殿等建筑;观赏了国清寺第一任主持章安法师所植的隋梅;翻阅了藏经阁的大量藏经、欣赏了文物室陈列的珍贵历史文物……在清心亭,应县委领导的要求,他欣然提笔,写下了一首五言绝句:塔古钟声寂,山高月上迟。
郭沫若(1892—1978),字鼎堂,四川东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书法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历任全国文联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大 ... 会副 ... ,是我国现代史上一位难得的百科全书式人物。1964年5月12日,时任全国人大 ... 会会副 ... 的郭沫若同志从宁波来天台国清寺访问,在方丈澹云和县委领导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寺内弥勒殿、雨花殿、安养堂、大雄宝殿等建筑;观赏了国清寺第一任主持章安法师所植的隋梅;翻阅了藏经阁的大量藏经、欣赏了文物室陈列的珍贵历史文物……在清心亭,应县委领导的要求,他欣然提笔,写下了一首五言绝句:塔古钟声寂,山高月上迟。>隋梅私自笑,寻梦复何痴。>事后,郭老曾来信对此诗作简单解释:“塔古”是指寺旁的隋代古塔。“山高”是指寺周围八桂、灵禽、祥云、灵芝、映霞五峰高耸。这二句是描写国清寺的秀丽风光。后二句中的“笑”,是笑当时社会上一些老人,相信迷信,到寺内伽蓝殿中过夜,祈求能得一梦,去获知自己将来的祸福得失。这幅作品不仅诗好,书法更妙。在中国现代史上,有二位书法大师将北碑笔法和行草书结合得天衣无缝,一位是 ... 元老、创立标准草书的于右任先生,另一位就是郭沫若。从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郭老以北碑笔法驾驭行草的娴熟程度。书家的逸气在畅游后流露于纸面,在潇洒畅快中,通过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线条,能够强烈感受到作者那种诗人特有的 ... 。欣赏这件作品,就如同在朗读他那篇《凤凰涅盘》新诗一般,让人激动不已,在艺术家的生命灵性贯穿下,书与诗达到了高度统一。>此作融佳景好诗妙书于一体,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墨宝,现珍藏于县档案局。(原载1997年5月5日《天台报》作者:阮群胜)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