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国学大师陈寅恪故居重修记组图

这些家具为校方特地从中山市大涌镇、广州市芳村等地采购来的。 > >陈先生全家在广州的合影。 > >1947年王力教授(右)与陈寅恪在岭南大学(后合并到中山大学)陈家门前合影。 >40年后的今天,这段往事在为我们揭开这位“教授的教授”人生另一面的同时,也显示出了渺小的个体在面对一个巨大时代时的诸多不得已与妥协。 >11月12日,位于中山大学南校区的陈寅恪故居正式对外开放。从他1969年逝世前被迫搬离这里,距今已经四十周年了。四十年后重开故居,可谓是迟到的纪念。而仅仅在六年前,他的骨灰才在江西得以安放。 >陈寅恪(1890-1969) >国学大师,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曾游学日本和欧美,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共称清 ... 学院四大导师。因其博学多才,很多名教授如吴宓、朱自清等都去听他的课,又被称为“教授中的教授”。其名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已成为中国学人追求的最高准则之一。 >陈寅恪故居,是一栋被绿荫笼罩着的双层红砖小楼,小楼外面,是一条白色小路,一直延伸到距离校园不远的主干道。 >开放那天,正逢中山大学85周年校庆,举校欢腾。在位于主干道之外的“曲径通幽处”,陈寅恪故居则显着肃穆、凝重。这座门牌上标示着“东南区一号”的楼房建于1911年,为美国麻金墨夫人为纪念其丈夫所捐建,因此在岭南大学时期名为“麻金墨屋”。1952年院系大调整之后,岭南大学并入中山大学。 >从1953年到1969年,在中大任教的陈寅恪居住于此。在此期间,在助手的协助下,他把《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以外的旧文,编为《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并新写了著名的《论再生缘》和《柳如是别传》。这些著作是建国后中国学术史上为数不多的丰碑式“巨著”,因此,这间略显逼仄的屋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也尤为突出,甚至有人说,这里是中国学术精神的“圣地”。 >实际上,这片“圣地”未能陪伴陈寅恪度过落寞、萧索的晚年。1969年春节后,陈寅恪在垂暮之年被有关部门勒令搬家到中山大学西南区五十号,大半年后,目盲足膑的他溘然长逝。而陈寅恪骨灰的选址与安葬,在此后的数十年间又经历了几多颠沛波折。40年后的今天,这段往事在为我们揭开这位“教授的教授”人生另一面的同时,也显示出了渺小的个体在面对一个巨大时代时的诸多不得已与妥协。 >浩劫之中 一代大师长逝 >1969年10月7日清晨5时许,陈寅恪因心力衰竭,伴以肠梗阻、肠麻痹,在寓所中无声无息地离开了人世。其学生蒋天枢在《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的“己酉年,先生八十岁”条目记载说:“旧历五月十七日,先生八十诞辰(依旧历算法)。阳历十月七日晨五时半,先生逝世。”次月21日,陈寅恪夫人唐亦病逝。 >当时,“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火热地进行到第3个年头。这一年, ... 在《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指示说:“清理阶级队伍,一是要抓紧,二是要注意政策。”也是在这一年, ... 九大确定了林彪为主席之位的接班人。 >对于陈寅恪来说,1969年则是需要承受更大冲击、也更为难熬的一年。几年前升任中央 ... ... 的原广东 ... 陶铸,此时已被彻底批倒斗臭、并且罹患胆癌,他之前作出的种种“保护陈寅恪”的指示,早已被校园中的造反派视若无物。作为陶铸曾经保护的“反动学术权威”,陈寅恪如今自然首当其冲,被激进的红卫兵批斗。 >陈寅恪的女儿陈流求回忆:“那时家中仍住东南区一号楼上。对面办公楼已被造反派占领,终日高音喇叭噪音震耳。”东南区一号刚好坐落在康乐园中区的制高点—大钟楼的对面,这幢楼被造反派占领,造反派心知陈寅恪虽然目不能辨物,耳尚能闻声,于是采取这种手段对其折磨。陈寅恪日夜为四面八方的高音嗽叭所包围,痛苦不堪。 >1969年春节,陈寅恪一家被勒令搬离东南区一号楼,迁至西南区五十号。在这之后不久,夫人唐被家庭妇联叫去学习,到7月才结束。这期间,陈寅恪平时要接受造反派的审讯,日常生活常常没人照料,身体状况愈加不好。据《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一书作者陆键东回忆,审讯之时,疲惫不堪的陈寅恪还说过“如在死囚牢”之类的话。 >终于,这位被打成“死囚”的大学者在是年10月不幸离世。唯一可称幸运的是,在50年代的时候,为了使父亲陈三立在杭州西湖边的墓地不至因扩路而被迫搬迁,陈寅恪受周恩来之邀,“不太情愿”地出任了政协 ... 。这个政协 ... 的身份,也使得他的尸骸在火化后拥有寄存于广州银河公墓的资格,不至于遭到被造反派“焚尸扬灰”的厄运。 >陈寅恪生前曾经表示,他的遗体要葬在父亲陈三立及生母位于杭州西湖的墓地旁。但在“文革”期间,作为身处革命“食物链”最下端的一名“臭老九”,陈寅恪的遗愿毫无实现的可能性。 >“文革”结束,陈寅恪的后人开始为父亲的著作和下葬事情奔波忙碌。长女陈流求联络各方,力图解决父母骨灰“入土为安”的大事,完成归葬杭州的遗愿; ... 陈美延负责搜集十年间陈寅恪散佚的文稿,整理亡父遗集。但她们没有想到的是,即使浩劫结束,陈寅恪骨灰的归葬之路也会走得如此颠簸。 >几经周折 安葬之路漫漫 >上世纪80年代,杭州市 ... 出台了一个规定,所有原位于西湖的墓葬必须重新到有关部门登记,凡未重新登记者均被视作无主坟,将予以铲除,陈家的墓地也在此之列。远在成都的陈流求闻讯后,于1991年底奔赴杭州补办手续。 >虽然后来陈家墓地“有惊无险”地得以完存,但在 ... 实施清除墓葬的过程中,墓地仍然受到了波及,墓碑惨遭腰斩。这让陈氏姐妹心有余悸,不敢再将父亲葬于杭州。她们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将陈寅恪的骨灰改葬于江西庐山的松门别墅。松门别墅原本是民国时代的江西省因拖欠陈寅恪留学款项而赔偿陈家的,陈寅恪本人在诗中也曾将此处视为故宅。 >九十年代,陈寅恪的价值开始被重新发掘,江西 ... 对迁葬一事表现出了积极姿态。1994年,江西方面有关部门对陈寅恪之墓的迎葬、改建之事一口答应。然而随着一些 ... 部门的人事变动,此事又变得不了了之。 >时间转眼到了2001年,画家黄永玉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了陈寅恪骨灰入葬难的问题,决定帮忙。是年7月,黄永玉联系到全国政协 ... 毛致用,请毛致用在陈氏姐妹就“陈寅恪先生骨灰葬于庐山”一事致黄永玉的信上签署意见,并转交给江西省。不到一个月, ... 批示的《意见》就送达毛致用处,承诺此事“即可具体商定实施”。就在众人觉得成功在即的时候,江西方面又是人事变动,功败垂成。 >就在事情又陷入僵局时,转机也出现了。2003年初,庐山植物园告知陈美延,他们有意安置陈寅恪骨灰。在行政隶属上,植物园归中国科学院管理,不受地方辖制,这样就绕开了江西省 ... 和民政厅。 >而当时,陈寅恪的学术价值已开始为文化界所意识,复旦大学骆玉明教授所谓的“最不应该成为公众人物”的陈寅恪,已悄然成了众人争抢的一个“文化政绩工程”。2000年,杭州政协就有提案,希望将陈寅恪之墓安葬杭州;庐山的白鹿洞书院也就安葬一事与陈寅恪的女儿交涉;而广州的中山大学,也有过将陈寅恪先生的墓葬移回广州安置的想法。 >而在陈流求和陈美延看来,杭州政协的想法只限于提案,付诸实施还需要不少时间;而白鹿洞书院则在具体迁葬的问题上,与陈氏姐妹无法达成一致;至于广州的中山大学,念及父亲浩劫期间在此所受的种种不公,她们未予考虑。最后,还是选择了庐山植物园。 >2003年6月16日,陈寅恪113岁冥诞。陈氏姐妹在家人陪同下,出席了在庐山植物园举行的墓碑揭幕仪式,碑文选择陈寅恪先生屡被后人称引的名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由黄永玉题写。陈寅恪夫妻的骨灰,经过34年周折,终于找到了一方憩息之地。 >历经风雨,故居终回旧貌 >在陈寅恪的骨灰历经安葬的波折时,他位于中山大学东南区一号的故居—这栋二层的红砖楼,也在数十年间经历了许多风雨。 1969年,陈寅恪一家被迫搬出居住16年之久的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国学大师陈寅恪故居重修记组图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孔祥熙是如何成为孔子75代孙的?

    南京......成立以后,孔祥熙历任实业...、财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和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2. 树欲静而风不止,下一句流传了2000多年,背后的故事令人心酸

    品读历史,解读优秀家庭文化。

  3. 名人启示录:老子原创《道德经》,为何孔子修订《六经》名声更响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4. 批判孔子、干翻朱熹,76岁用剃刀自尽,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简单​

    我们大家都生过病,也都治过病。不知道大家寻思过没有,诊断与治疗的差别?诊断是摸清楚你得了什么病,治疗是对症下药。

  5. 了解一下,古代六位「 ”仁宗「 ”皇帝

    仁,在古代儒家学说中,被认为是道德规范的最高标准,也被认为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

  6. 读史明智:从《史记·鲁周公世家》入手,看西周姬姓诸侯的兴衰史

    提到春秋时期的鲁国,我们知道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但是不要忘了还有一位比孔子更早的牛人也是鲁国人,他就是鲁国的建立者周公旦。

  7. 中国人为什么不应该 ... 孔子和商鞅?

    一些中国人经常...孔子,说孔子的思想虚伪、腐朽、落后,看不起女人和劳动人民,为统治者服务等。我们可以...思想落后的当代人,却不能...孔子和商鞅,为什么呢?孔子和商鞅是2300多年前的人物,他们生前是风云人物,改变了当时的历史。今天的人凭什么...家?孔子、商鞅的时代,是中国的婴幼儿时期或者小学阶段。

  8. 孔子最喜欢的年青人是什么样子?

    长者喜欢一个年青人,无过于把他收为女婿。

  9. 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是要人类倒退吗

    过去,由于传播手段的落后,普通人接触到的通常都是儒家经典,其他诸子言论即便见到,也是经过筛选后的辅助读物。像《老子》这样尊道贵德而轻仁薄礼的经典,除非改造成符合统治者的口味,否则是很难进入大众视野的。因此有人认为,通行本《道德经》存在着很多被篡改和增删的嫌疑。

  10. 读书人在古代地位高吗?其实不然,看他们三个就知道了

    文/晨曦水滴人生感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识字,历来被人们看做是高端的行业,端坐庙堂之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随机推荐

  1. 圣人,女巫还是两者都是?圣哥伦布的奇异案例

    然而,当法国宗教人士以圣人的身份向这位历史人物祈祷时,在距离桑斯数百公里的地方,有人将她崇拜为巫师,圣哥伦巴很可能出生在西班牙目前的领土上,但她的生、死和邪教大多与法国有关.However,specialistsinthelivesofsaintssuggestthatColumbaofSensisthesamewomanasColumbaofSpain,wholivedduringthe9thc

  2. 梦见初恋女友和我分手时的情景再现

    梦境描述:应该是今天早上,梦见了几年前与初恋女友分手时候的场景,简直是一模一样的重现了一遍,简直要疯掉了,连梦中自己的心情都是一样的,难不成还想再折磨我一次吗,求解啊?但是又无法改变这一情况。

  3. 罕见!西班牙人大胜对手,主帅评价武磊:他踢出了最好的下半场

    今日凌晨三点,2019-2020赛季欧联杯附加赛迎来一场众人瞩目的比赛:武磊领衔由西班牙人主场迎战乌克兰索尔亚。上半场西班牙人整体低迷,对手利用快速反击破门。全场战罢,西班牙人主场3-1逆转索尔亚占先机!

  4. 【今日历史】6月23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今天是国际奥林匹克日奥林匹克日于1948年设立,旨在纪念1894年6月23日在巴黎索邦诞生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日的宗旨是鼓励世界上所有的人,不分性别、年龄或体育技能的高低,都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一、国内大事记♦ 1884年6月23日中法战争:观音桥事变爆发      134年前,1884年6月23日,法军突然到谅山附近的北黎(中国当时称为观音桥)地区“接防”,无理要求清军立即退回中国境内

  5. 杰克逊错捏小姐的大腿

    杰克逊是美国第七任总统,曾闹了不少的笑话。加上他的家族中有许多人死于中风,杰克逊更是心理作祟,总以为自己也会中风而死,常生活在恐惧中。这时,杰克逊说:“那可怕的事终于来了!我中风了!我整个右半身都麻痹了。”杰克逊有气无力地回答:“因为我刚才用力捏了我的右腿好几次,却一点感觉都没有啊!”>那位正和他下棋的年轻小姐急忙说:“啊!先生,您弄错了。刚才您捏的是我的腿,不是您的腿呀!”

  6. 小朋友生日祝福语句

    小朋友生日祝福语句1、愿你是风,鼓起白色的帆;愿你是船,劈开蓝色的波澜。亲爱的朋友,愿你怀里塞满礼物,耳边充满祝福!

  7. 告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告”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告”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奔走相告——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龟厌不告——指屡加龟卜,致使龟灵厌恶,不再以吉凶告人。比喻很有效的东西,过度使用也会失灵。 东央西告——指到处恳求。 无可奉告——没有什么可以告...

  8. 张辽怎么死的?三国里的张辽被谁杀的?

      张辽怎么死的?三国里的张辽被谁杀的?  三国演义中的张辽是谁?张辽原来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创造了三国时期为数不多的著名战例,这一战,张辽威震江东,名扬天下,吴国的孩童哭声不止,其母亲说:“张辽来了”,孩童就不敢再哭了。如此看来似乎张辽是一个极其暴力的人,那么张辽...

  9. 【新年祝福语】蛇年春节祝福语问候短信

    蛇年到了,祝你蛇年大吉,万事如意!蛇年到,祝朋友快乐如一字长蛇阵,从年头到年尾好运连连。[蛇]跃龙腾复一年,[年]迈精强身手展。新年的鞭炮震天响,蛇年的饺子包健康。红红的春联祈祥瑞,句句的祝福呈祥音。蛇年送问候,快乐常伴。祝君蛇年旺,幸福安康。龙飞蛇舞在人间,幸福吉祥过蛇年。

  10. 梦见房间门锁坏了

    周公解梦梦见房间门锁坏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房间门锁坏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