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农历六月十九恭逢观世音菩萨成道日_宗教信仰

  善男子。于此世界若有人。能忆念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名者。是人当来远离生老病死轮回之苦。犹如鹅王随风而去。速得往生极乐世界。面见无量寿如来听闻妙法。如是之人而永不受轮回之苦。无贪嗔痴无老病死无饥馑苦。不受胎胞生身之苦。承法威力莲华化生。常居彼土侯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救度一切有情。皆得解脱坚固愿满。是时宝手菩萨白世尊言。此观自在而于何时。救度一切有情。皆得解脱坚固愿满。世尊告言有情无数。常受生死轮回无有休息。是观自在为欲救度如是有情。证菩提道随有情类现身说法。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菩萨身得度者。即现菩萨身而为说法。应以缘觉身得度者。即现缘觉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那罗延身得度者。即现那罗延身而为说法。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日天子身得度者。即现日天子身而为说法。应以月天子身得度者。即现月天子身而为说法。应以火天身得度者。即现火天身而为说法。应以水天身得度者。即现水天身而为说法。应以风天身得度者。即现风天身而为说法。应以龙身得度者。即现龙身而为说法。应以频那夜迦身得度者。即现频那夜迦身而为说法。应以药叉身得度者。即现药叉身而为说法。应以多闻天王身得度者。即现多闻天王身而为说法。应以人王身得度者。即现人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父母身得度者。即现父母身而为说法。善男子观自在菩萨摩诃萨。随彼有情应可度者。如是现身而为说法。救诸有情皆令当证如来涅槃之地。是时宝手菩萨白世尊言。我未曾见闻如是不可思议希有。世尊。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有如是不可思议实未曾有。(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4卷)〖宋 天息灾译〗)

  7月30日(农历六月十九)恭逢佛教中传统的观世音菩萨成道日。宋代施护等译《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中,如来开示未来观世音菩萨成佛时:“七宝庄严妙莲华树。自然演出微妙法音。经于一夜至明旦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即于众宝庄严菩提树下。安处其座。成等正觉。成正觉已号曰普明高显吉祥峰王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胜华藏。彼佛刹土功德庄严等事。假使我于殑伽沙数劫中。巧以譬喻言词。而亦不能说其少分。”

  在观世音菩萨的成道日,普请念诵《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否?

  无尽意言:甚多,世尊。

  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

  即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

  • 共2页:
  • 1
  • 2
  • 下一页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银川南关 ... 大寺_宗教信仰

农历六月十九恭逢观世音菩萨成道日_宗教信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当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当”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当”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百了千当——比喻妥贴,有着落。 臭不可当——当:承受。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声极坏。 大而无当——当:底。虽然大,却无底。原指大得无边际。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实际、不合用。 吊尔郎当——形容...

  2. 春季吃野菜的好处与注意事项

    专家表示,野菜的药用价值更高,经常吃野菜还能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专家指出,春季的野菜大多有清热解毒的功效,80%的野菜属寒凉食物,脾阳虚的人不宜食用。脾虚的人要少吃野菜,否则会加重腹泻或伤脾。

  3. 做梦梦见出殡有什么含义 – 周公解梦

    梦见出殡队,预示著自己得财运会上升。梦见丧事出殡、预示著自己时运会不断上上。梦到火葬,表示会有好运气,令人期待。梦见尸体燃烧,预示会有好运气,工作卓有成效,学习成绩上升。梦见出葬,将会有散财之兆。梦见参加葬礼,表示万事将如意进行。梦见黑夜在墓地行走,健康运将有所下降。周公解梦梦见宇宙有什么含义–周公解梦

  4. 理财家阎敬铭与丁丑奇荒赈灾真相,是阎罗王还是救时宰相?

    阎敬铭(1817~1892),字丹初,陕西朝邑赵渡镇(今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晚清重臣。阎敬铭理财有道,为官清廉耿介,热心地方公益,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理财专家之一,他曾临危之际,受命督察山西赈务,又在家乡倡办丰图义仓,被慈禧太后封为「”天下第一仓”,救活家乡人民无数,又因缺钱力谏慈禧太后重修圆明园,被革职,却赞下了八百万两白银,救大清于危难,并赐「”龙虎”二字

  5. 无怨无悔的现代孝女

    无怨无悔的现代孝女现代有及时行孝的年轻人,也有正值青春年华的少女,原本可以尽情享受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却因为家庭的变故,守着自己的父母兄弟,更难得的是,她懂得感恩。何况她把很好的工作辞掉,日日夜夜服侍爸爸、妈妈,还有两个智能障碍的兄弟,无怨无悔地付出,这就是现代的孝女典范。

  6. 梦见栽南瓜苗

    周公解梦梦见栽南瓜苗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栽南瓜苗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梦见“墙倒了”是什么意思

    梦见墙倒,意味着自己近几天会大难临头,不过会安全度过。墙壁象征妨碍你满足愿望的某种东西。它往往是植于自我之中的。梦见自己撞墙是好梦。梦见墙倒了,预示要办的事没有阻碍。梦见墙壁或围墙将路挡住,表示你的难题即将解决。梦到出现障碍物,表示你有信心将现实中的障碍去除。

  8. 感悟爱情的精辟短句-感人的情话

    六、一个人没爱过之前叫孤单,爱过之后叫做寂寞。

  9. 朱元璋为何把日本列为永不攻打的十五国之一

    如果当初朱元璋攻打日本的计划付诸实施,也许……早在朱元璋统治的洪武时期,倭寇就长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骚扰。朱元璋十分高兴,在皇宫设宴款待日本来使,并赏赐了大量的财物。朱元璋看了这封表文大怒,史载“帝得表愠甚”,但考虑到元朝两次出征日本损兵折将的前车之鉴,朱元璋忍住了这一口恶气。把日本列为“不庭之国”,永远不准日本来中国贸易,并把这写入了传给后世子孙万世不变的《皇明祖训》中。

  10. 励志正能量心情说说-感人的情话

    且将所有凡尘琐事放逐流年,唯留一颗初心,悠然红尘。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个性说说心情短语精选。

返回
顶部